<p>長江枯水間,一段石梁現,龜石伴臥龍,揚帆正朝天。</p> <p>重慶南濱路東水門大橋下的江邊一道石梁名"龍門浩月"在明清時期的"渝城八景","巴渝十二景"中都有龍門浩月一景。在龍門浩內側有一磧石,江水東流被石梁阻攔轉向江心回回旋成漩渦,形如滿月。另一說法是石梁形如臥龍將江水隔開,外江濤濤水東流,梁內靜如平潭,晧月千里,浮光躍金,動靜一江水,相映互成趣。</p><p>今年枯水季節水位特別低,常年被水淹沒的石梁大部露出江面,其中一段石梁酷似烏龜。自然景觀與龜形石貌和諧一體。竟吸引人們紛紛前往觀賞留影,無意中競成重慶一熱門打卡地。</p> <p>龍門浩是觀音梁的主體,幾公里長的磧石從瓦廠灣延伸到野貓溪,中間攔腰截斷形成一個浩口。浩里江水平緩,適合停船。</p> <p>重慶很多地名,按地貌特征來取名,又是重慶特有的,浩,原指水面廣闊,但重慶所說的浩,指被磧石隔開的水域,是長長的又不寬的水域。</p> <p>原刻字在民國時期就毀掉了,這是在大橋修好后重刻的。明顯的簡體電腦字體。</p> <p>東水門靠南濱路的橋礅,正建在浩口的石梁上。宋紹興年中人們在石梁兩塊巨石上各大書"龍門"二字已毀。</p> <p>這段石梁上,好似也有一只龜吧?</p> <p>明月倒映浩水中,便形成龍門浩月的景色。</p> <p>龍門浩正對古城太安門(太安門為閉門,在民國時期因城市建設被拆除)。由于正對南岸龍門誥,人們便叫成為望龍門,望龍門有名無實。</p> <p>重慶開埠后,外國船舶只能停靠南岸龍門浩。外國人在這一帶建領事館、洋行,別墅。</p> <p>東水門大橋如長龍橫跨長江兩岸。</p> <p>磧石靜臥江中,好似一只蟾蜍。"舉頭問清影,銀蟾隔幾重"。</p> <p>隨著南濱路的修建,龍門浩已經消失。</p> <p>重慶長江索道全長1166米,有萬里長江第一空中走廊之稱,纜車跨江天上飄過。</p> <p>遠眺烏龜石</p> <p>肖似烏龜石靜臥江邊</p> <p>神龜伴龍靜臥江中,觀日月變幻,世事變遷,驚醒千年夢。</p> <p>觀音梁主體靠江面的佛像菩薩刻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p> <p>臨江面石刻佛菩薩慈目善眼,觀江水浩蕩,佑萬代平安。</p> <p>磧石上刻"有求必應"文,讓人們航行江中祈愿平安。</p> <p>磧石天書一頁頁,世事滄桑難猜測?</p> <p>江流依舊,雖然石上刻有"龍門浩月"但昔日美景只能有于人們的記憶和想象中了。</p> <p>清代乾隆年間巴縣知府王爾鑒對于一"龍門誥月"一景寫詩:"石破天開處,龍行儼禹門。魄寧生月窟,光自耀云根。雪浪盤今古,冰輪變曉昏。臨風登彼岸,涂后有遺村。</p> <p>滾滾長江東逝水,揚帆起航在朝天。</p> <p><br></p><p><br></p><p>攝影 文字編輯 速寫 李開群</p><p><br></p><p> 2020年5月14日于重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阳市|
五大连池市|
彭水|
清原|
郁南县|
阿克苏市|
仙居县|
疏附县|
静安区|
通化县|
翁源县|
灵武市|
涿鹿县|
涟水县|
新邵县|
筠连县|
赤城县|
托克托县|
尤溪县|
潮州市|
璧山县|
宣威市|
额敏县|
连山|
囊谦县|
富民县|
中山市|
桂平市|
镇原县|
牟定县|
塔城市|
揭阳市|
安徽省|
墨江|
陇南市|
保靖县|
滕州市|
永春县|
奇台县|
华容县|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