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一、杜牧其人</b></p><p><b>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歷任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b></p> <p><b> 二、杜牧軼事典故</b></p><p><b> ①崔郾力薦</b></p><p><b> 杜牧參加科考時,侍郎崔郾奉命到東都洛陽主持進士科考試。正遇當時名氣很大的清流人士吳武陵,向他推薦杜牧。并對杜牧寫的《阿房宮賦》給予高度評價,當面字正腔圓地、搖頭晃腦地將《阿房宮賦》讀了起來。崔郾也是一個有品味的知識分子,聽后稱贊不已。吳武陵要求崔郾在考試中將杜牧評為狀元。崔郾面露難色,推辭說狀元已經被他人預定了。吳說如果真得當不了狀元,就讓杜牧以第五名進士及第。崔郾還在躊躇猶豫,吳說如果還不行的話,就把這篇賦還給我,看有沒有比這寫得更好的賦。崔郾迫不得已,只好滿口答應。盡管后來有人反映杜牧不拘小節、喜歡煙花風月的問題,但崔郾還是信守了對吳武陵的承諾,使杜牧順利成為新科進士。</b></p> <p><b>?、谟瓮孑W事</b></p><p><b> 按照慣例,新科進士要到當時最熱鬧的場所曲江游玩。這時的杜牧顧盼生輝,一舉手一投足都“才”情萬種。他們一行三五人來到曲江寺院,正巧碰見一位打坐的僧人,攀談間僧人問杜牧姓名,杜牧得意地報上大名,心想“天下誰人不識我”,以為僧人會大吃一驚,露出“追星族”的狂熱。誰知僧人面色平靜,木然不知,這讓杜牧分外失落,很是惆悵,遂現場賦詩一首云:“家住城南杜曲旁,兩枝仙桂一時芳。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覺空門意味長?!?lt;/b></p> <p><b> ③杜秋娘詩</b></p><p><b> 杜牧與歌女有關的詩歌為其博得了盛名,這就是《杜秋娘詩》。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嫵媚動人,能歌善舞,能聯詩作曲。十五歲時,一曲《金縷衣》就俘虜了鎮海節度使李锜: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锜聽后,將之收為小妾,讓她度過一段甜蜜時光。后來杜秋娘作為罪臣家眷被送入后宮為奴,封為秋妃,甚得憲宗皇帝寵信。穆宗皇帝即位后,還任命杜秋娘為皇子李湊的保姆。后卷入權力角逐被攆回老家。到金陵出差的杜牧,看見曾經光彩照人的杜秋娘眼下又老又窮,便提筆寫下了《杜秋娘詩》。這首詩當時膾炙人口,傳唱大江南北,成為“小杜”的代表作</b></p> <p><b> ④十年之約</b></p><p><b> 杜牧在宣州幕下任書記時,到湖州游玩。遇到一個10幾歲的具有天姿國色的女孩子,就想訂下婚期迎娶。杜牧說:“不到十年,我必然來這里作郡守。如果十年不來,你們就嫁給別人吧?!迸⒌哪赣H同意。杜牧便給了貴重的聘禮。分別后,杜牧一直想念著這位女孩子??啥拍凉俾気^低,不能提出調任湖州的請求。后來杜牧的好朋友周墀出任宰相,杜牧便請求出任湖州刺史。大中三年,杜牧四十七歲,獲得湖州刺史的職位。此時距離與當年那母女倆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四年。那位女孩子已經出嫁三年,生了三個孩子。杜牧將女孩的母親叫來責問說:“從前你已經答應將女兒許配給我,為什么要違背諾言呢?”老婦人說:“原來的約定是十年,可你十年過了沒有來。這才出嫁的?!倍拍寥〕雒思s看了看,想了想,說:“她講得很有道理。若是強迫她,是會鬧出禍事來的?!北闼徒o老婦人很多禮物,讓她走了。為著這件傷心事,杜牧寫下了《嘆花》。</b></p> <p><b> ⑤賭酒取姬</b></p><p><b> 杜牧跟著名詩人張祜極為要好。一次,作客淮南的張到官府赴宴時,看到杜也在座。而當時,兩人都愛戀座中一位漂亮的歌妓,于是決定索取骰子用賭輸贏的方式來決定誰有權去繼續愛戀。杜牧當下遂開始悠然吟道:骰子逡巡裹手拈,無因得見玉纖纖。張祜一聽,也不甘示弱地接口續吟著:但須報道金釵落,仿佛還因露指尖。語音剛落,兩人就不覺大笑著,反而把原本賭酒取妓的事兒給忘了。</b></p><p><b> ⑥死前燒文</b></p><p><b> 杜牧臨死之時,心知大限將至,自撰墓志銘,但這篇短文寫得卻是平實無奇,絲毫不顯文豪手筆。據《新唐書》載,墓志銘寫就,杜牧閉門在家,搜羅生前文章,對火焚之,僅吩咐留下十之二三。</b></p> <p><b> 三、杜牧名篇中的阿房宮</b></p><p><b> 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們是中國首次統一的標志性建筑,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識。阿房宮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王寺街道。</b></p> <p><b> 秦阿房宮不僅是秦代建筑中最宏偉壯麗的宮殿群,中國古代宮殿建筑的代表作,更記載著中華民族由分散走向統一的歷史,承載著華夏文明的輝煌記憶。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地考察,確認秦阿房宮遺址建筑規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屬世界奇跡和著名遺址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宮”。</b></p> <p><b> 杜牧影響深遠的《阿房宮賦》在最后指出:“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厝瞬幌咀园В笕税е缓笕税е昏b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作于唐敬宗寶歷元年的這篇文章,其實是對當朝的一種影射,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寫明:“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阿房宮的象征意義由此定型。</b></p> <p><b> 阿房原來只是朝宮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宮建成之后“更擇名命名之”。由于宮殿規模實在太大,雖然每天都有十幾萬苦役參加營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滅亡時,此宮仍然沒有竣工。這樣,人們就稱它為阿房宮了。但宮殿為何名叫“阿房”,歷代記載分歧,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秦王嬴政在邯鄲時愛上一個女子,名阿房。阿房因立后為了不讓嬴政為難自殺。秦皇為了紀念這位他深愛過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宮。二是阿房由于宮址靠近咸陽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陽近,且號阿房。”三是阿房一名是根據此宮“四阿旁廣”的形狀來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釋為曲處、曲隅、庭之曲等。四是因為上宮宮殿高峻,宮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五是“阿”因宮殿與山相鄰,未有名,先稱在阿房。</b></p> <p><b> 阿房宮賦 杜牧</b></p><p><b>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b></p><p><br></p> <p><b>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b></p> <p><b>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b></p> <p><b>氣候不齊。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b></p> <p><b>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b></p> <p><b>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b></p> <p><b>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b></p> <p><b>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一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b></p> <p><b>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b></p> <p><b>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b></p> <p><b>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b></p> <p><b>后人也。</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市|
巍山|
钦州市|
隆子县|
道孚县|
余庆县|
天津市|
曲阳县|
云龙县|
汪清县|
屏南县|
原阳县|
古丈县|
离岛区|
陇西县|
延边|
巴楚县|
本溪|
称多县|
武功县|
峨眉山市|
永胜县|
仁寿县|
中方县|
抚远县|
阿尔山市|
温泉县|
邹平县|
卢湾区|
出国|
临泽县|
大足县|
平乐县|
德州市|
昌图县|
寿阳县|
屯门区|
崇仁县|
巴里|
隆昌县|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