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腸炎剛好,上呼吸道又不省事了。喉部疼痛、干啞,鼻腔充血、水腫、無嗅覺。從家里帶來的備用藥已經吃完了。 本想等到周末回家看醫生,又擔心病情加重更麻煩。隊友趙秀舉陪我去烏鎮中心醫院看大夫。掛完號來到診室,見一位江浙口音的大夫正給患者看病。我好奇烏鎮這個山大溝深的貧困鄉鎮哪來的外地人?看他待病人溫和耐心,我喉嚨的疼痛似乎減輕了不少。排隊該我問診,他拿著一次性“藥舌”輕輕伸進我的咽喉,讓我發聲,舉起手電筒觀察發病部位。又拿溫度計讓我夾在腋下測體溫,并了解當前用藥情況。拿到藥方后,叮囑我:如果村里沒有條件做霧化,就需要大量喝水,并用熱水蒸汽熏鼻子,鹽水沖洗鼻腔,減少刺激性食物的食入,減少疲勞用嗓。注意:大量喝水,大量是指最少八杯水,水指溫開水。不飲太燙不飲涼水。我連著“嗯、嗯”點頭,和秀舉準備出門取藥,卻被他叫住了。他說藥房的工作人員吃飯去了,讓在這里先坐一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等待閑談中,得知醫生叫王文。2018年11月,他與5位支醫人員肩負著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衛健系統、廣陵區人民的囑托,來到榆林市佳縣進行蘇陜合作扶貧支醫活動。初來時,他對這片陌生而又神秘的陜北黃土高原憧憬無限。可當他在這里生活作息后,才發現此“烏鎮”(佳縣)非彼“烏鎮”(杭州),地理位置偏僻,醫療條件太簡陋,醫院只有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給患者看病。很多村的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務工,家里留守人員基本成了老弱病殘。居民的家離烏鎮中心醫院較遠,且道路崎嶇,交通不便,即使身體有恙時,能拖則拖,拖到嚴重時才來醫院診治,加之平時健康意識淡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個從山光水色、草木茂盛、氣候宜人的溫暖江南,看慣了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醫生,七轉八彎,來到荒煙蔓草、氣候多變、水土飛揚的黃土高原,同樣是“小橋、流水、人家”,一個“湖上蓮蓬”,一個“塬梁峁溝”,且不說兩地生活習慣是否適應,醫生的天職在他寥寥數語和舉手抬頭之間一覽無余,望著他急切且無奈的表情,我豎起大拇指,為烏鎮能有這樣的好醫生感動、感慨。 也許因為我們都是從外地來的扶貧干部,關于鄉村的生活和工作,一言觸發,感同身受,瞬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我告訴他,秀舉和我都是單位派來的駐村隊扶貧干部。王文醫生眼睛一亮,連說有緣、有緣......出門取藥前,互相加了微信,囑咐我喉嚨有何異樣,隨時聯絡,并歡迎我去揚州作客。</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村的路上已是黃昏,雨后的夕陽映得天空絢麗多彩。道路兩旁的樹開始發芽,王文醫生臨別簡單的兩句話,也溫潤著我和身旁的隊員秀舉。平日五公里的路覺得漫長,但今天我們倆卻在鄉村公路的顛簸里滋養,心底開出花來,一路芬芳。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打開王文醫生的微信朋友圈才知道,原來,他就是站在2018年中央一臺“尋找最美醫生”大型公益活動頒獎晚會上的那個最美醫生。秀舉說,怪不得有緣,王文醫生是最美醫生,蘇姐是最美扶貧干部,兩個好人的相遇,這才是真正的緣份!我繼續往前翻,王文醫生也在朋友圈里記錄著生活和工作的點點滴滴。才知道,我們都曾被蝎子騷擾過,可他比我慘,毒蝎蜇了皮膚,疼得無可救藥,當醫生的他也沒轍、只能硬忍。秀舉一旁調侃,蝎子也愛美女,放過了蘇姐。才知道,我們心里有一個共同的愿望:老天一定要護佑烏鎮人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平安喜樂,吉祥如意。</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之后的很多天里,我們偶爾在雙方的朋友圈里關注和互動。至今再未謀面。王文醫生是一個責任心強且細心之人。為提高烏鎮中心醫學的診療水平,他舉辦業務培訓活動,講解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治和經驗,指導新招聘的醫護人員正確書寫處方和病歷,傳授他們規范化操作診療活動。為改變村民淡薄的健康意識,走訪貧困村莊,開展健康扶貧、健康體檢、健康宣教活動,因語言交流障礙,診療活動無法正常進行,他請同事主動做起了翻譯工作,將“預防為主”的理念落到實處,從而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發生。他關心少年兒童,呵護祖國花朵健康成長。走進烏鎮中心幼兒園、烏鎮小學,開展健康體檢和“愛護牙齒”、“傳染病防治”、“手衛生”、“預防近視”等健康宣教活動,提高孩子們健康素養意識,教育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轉眼變成王老師。從診室走到戶外,這位江南醫生深深淺淺的腳印留在了烏鎮鄉的角角落落,溫和可親、細致耐心的他感動著身邊的居民和同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9年3月27日,佳縣烏鎮黨委書記李學軍、揚州市廣陵區沙頭鎮與揚州市廣陵區商會一行六人來劉家峁村友好對口捐贈。陜北的三月乍暖還寒,但村民們坐在院子里,被他們的舉動鼓舞、愛心溫暖,劉家峁村書記劉錦春代表村民贈送錦旗表達心情。兩地人一顆心,如何增加村民收入,加強信息溝通,是我們共同思考的問題。2019年5月14日,第四屆絲博會減貧論壇上“佳縣-揚州產業園”引發了更多人的關注。這兩年,佳縣縣委、政府在“佳縣-揚州產業園”投資環境、產業發展上下足了功夫,多次考察學習,梳理研判,為加強廣陵開發區和榆佳經濟技術開發區信息溝通機制的建立,從人員、組織架構、項目活動進行了全方位對接:聚焦精準幫扶、雙方人員互動交流,深化產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贏提升。</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9年5月29日,佳縣峪口便民服務中心的陜西佳州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一番忙碌。他們正在為“佳縣五谷下揚州”活動裝罐、封口、貼標、打碼……他們已經與全縣5個鄉鎮298戶農戶簽訂收購協議,上門收購他們的雜糧、紅棗和掛面等農副產品,經過包裝加工,直接發往揚州市廣陵區300多家社區超市銷售。烏鎮李家山村貧困戶李小龍受益了——2018年,他家谷子共收獲3000多斤。佳州緣公司工作人員主動上門以高于當時市場價0.25元的價格全部收購了他家的谷子,僅這一項去年就收入9000多元。我們期待著有更多、更好的合作和遇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9年10月底,我正在去往杭州培訓學習的路上,看到朋友圈王文醫生發出結束援醫使命,要返回家鄉揚州的美篇文章。我留了言給王文醫生,因在外地沒辦法在烏鎮送他一程,歡迎他有機會再返故地。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無管是王文醫生還是揚州廣陵區、乃至揚州市,在我們佳縣扶貧駐村工作隊的心中,都如本地人一樣親。我們也把自己當成了佳縣人,愛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愛這里的溝溝壑壑,山山峁峁,為黃河岸邊的佳縣一員而自豪,為能與純樸善良的佳縣勞動人民共同生活而驕傲。六年來,我們駐村工作隊不僅僅在劉家峁村默默耕耘,也走出去到別的鄉鎮參觀學習考察,學習他們的產業扶貧理念、做法。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荷葉坪、劉才溝、劉泉塔、黃家圪嶗、泥河溝、佳縣縣城到處留下了我們的足跡,“借羊還羊”、“云養羊”“果糧(藥)套種”“紅棗羊”、“雞鴨鵝”、紅色旅游......每一次遇見都彌足珍貴,每一個人都是良師益友。不僅僅是烏鎮,佳縣各個鄉鎮無論是基礎建設還是生態環境都日新月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與人遇見的方式有千萬種,與王文醫生的相遇,是醫生與患者的必然遇見,是因著脫貧攻堅戰的緣份遇見,更是兩座城市之間友好遇見。地球是圓的,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還會再次遇見。 </span></p> 我去烏鎮中心醫院看病。 和王文醫生的合影。 藥方。 朋友圈里的他,原來是最美醫生 去黃家圪嶗參觀學習。 愛心超市愛心滿滿、愛意濃濃。 去荷葉坪參觀學習。 第一書記高旭在為我們分享養鴨、養雞的產業扶貧做法。 <p>去官莊鄉劉泉塔村高級職業農民劉向成為我們介紹山地溫室大棚的做法。</p> 去劉才溝駐村工作隊參觀學習黨建引領。第一書記王彥裕為我們分享做法和經驗。 我們帶領烏鎮鄉政府及派出所一行去榆林市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參觀學習。 揚州廣陵區沙頭鎮及揚州市廣陵區總商會來劉家村參觀。 舉行對口協作捐贈儀式。 儀式現場。 歲月不饒人,我也不打算放過它。加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巴青县|
温州市|
珲春市|
彩票|
许昌市|
集安市|
阿克苏市|
河池市|
泽州县|
万载县|
兴业县|
玛纳斯县|
廊坊市|
呼玛县|
潮州市|
丘北县|
伊宁市|
中阳县|
阿巴嘎旗|
日照市|
博爱县|
永丰县|
赣州市|
浮梁县|
顺昌县|
金寨县|
扬中市|
塔河县|
峨边|
清原|
江孜县|
牟定县|
宾阳县|
英山县|
永丰县|
满洲里市|
安西县|
揭阳市|
东辽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