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溫酒壺碗</p> <p>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酒的故鄉。中國的酒文化淵源留長,經考古發現,<b>在新石器時代的河南舞陽縣賈湖的先民在九千年前就釀造成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酒</b>。中國更是酒文化的極盛之地,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長河中,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并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在宋代這種酒文化已經被發揮到極致。</p> <p> 由于宋代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繁榮以及享樂風氣的盛行,還有酒業對政府財政的重大支撐,無一不推動宋代釀酒業的發展。各種大小酒肆遍布城市鄉野,還出現了許多酒學專著如蘇軾的《<b>東坡酒經</b>》、林洪的《<b>新豐酒經</b>》、竇子野的《<b>酒譜</b>》。宋人孟元老所著的《<b>東京夢華錄</b>》、吳自牧的《<b>夢粱錄</b>》、周密的《<b>武林紀事</b>》等書,都對宋代酒業發展做了很詳細的記載。反映市井生活的《<b>清明上河圖</b>》則展示了宋代民眾當街沽酒、酒肆豪飲、瓦肆聽唱小酌的熱鬧畫面,其中有的酒家還設有高層雅座。</p><p> 反映北宋晚期宋江起義的名著《<b>水滸傳</b>》,酒貫穿始終,其人物無一不喝酒,其場面無一不擺酒,其故事情節無一不述酒。從皇帝、官僚到平民百姓,從市民到農民、漁夫,無一不飲酒,似乎飲酒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廣泛的刻畫了宋人飲酒的社會風尚。</p> <p>溫酒碗</p> <p> 由于宋代酒文化的發達,從而催生出了很多著名的酒品牌。北宋張能臣《<b>酒名記</b>》與南宋周密《<b>武林舊事?諸色酒名</b>》,均收錄有宋朝的名酒名錄。其中有<b>宮廷名酒(內中酒</b>):<b>蒲中酒、蘇合香酒、 鹿頭酒、薔薇露酒和流香酒、長春法酒等</b>。</p><p> 《<b>酒名記</b>》記載有各位皇親貴戚的家宴酒,<b>如后妃高太后家的香泉酒;向太后家的天醇酒;朱太妃家的瓊酥酒;劉明達皇后家的瑤池,鄭皇后家的坤儀酒等。</b></p><p><b> 宰相家宴酒有:蔡太師家的慶會酒;王太傅家的膏露酒;何太宰家的親賢酒等。</b></p><p><b> 親王家宴酒有:鄆王家的瓊腴酒;肅王家的蘭芷酒;建安君王家的玉瀝酒;濮安懿王家的重醞等</b>。</p><p><b>戚里(駙馬)家宴酒:金波、碧香、敦禮、醽醁、香瓊、瑤琮、清醇等</b>。</p><p> 還羅列了二十七種<b>京城市店名酒</b>,如:<b>豐樂樓的眉壽酒,忻樂樓的仙醪酒,和樂樓的瓊漿酒,遇仙樓的玉液酒,會仙樓的玉醑酒,千春樓的仙醇酒,高陽店的流霞酒、清風酒、玉髓酒</b>等等。</p><p> 還羅列了南北各地州府出產的近二百種名酒。這些酒名都很優美雅致,文化氣息濃郁。</p> <p>梅瓶</p> <p> 就其以上各類名酒的分布,就可看出宋代酒產量之巨。除此以外,更不用說不在記載的民間有多少自釀酒作坊了,這在宋代各地古窯址發現占大量比重的陶瓷酒容器殘存中可見一斑。</p><p> 中國的酒器作為社會禮儀制度的載體。彰顯了酒器使用的場合以及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按照社會等級制度的劃分,必然在酒器的使用上也是有著明顯的區別(如官、民和士大夫)。宋代的陶瓷酒具以其俊美的造型、靜穆的釉色、精湛的工藝和特定的歷史文化內涵,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p> <p> 好馬配好鞍,美酒置好器。大量的、不同檔次的美酒需要不同檔次的酒具相匹配。所知宋代的盛酒器有金屬、漆器、陶瓷等材質,而陶瓷最廉價美觀,且使用者最廣泛。宋代多座名窯的出現為各類名酒提供了制作裝灌容器和飲用器具的便利條件。如宋代著名的汝窯就是這些名窯的代表,因其常年為皇家和官府燒制官瓷而名揚天下,作為官方用酒器,汝瓷應屬首選。<b>南宋人周密《武林舊事》記述寵臣張俊向宋高宗進奉禮物時,其中就有供奉汝窯瓷器,其中有酒瓶一對,還有盞、尊、杯、觚、盂等</b>,這里的汝瓷大部為酒器。</p> <p>酒壺</p> <p> 汝窯為皇家和官府燒制的大量器具中,其中酒器就占重要比例,這些器具基本分為盛酒器、斟酒器和飲酒器三大類。其中的盛酒器型有:瓜棱瓶、梅瓶、玉壺春瓶、貫耳瓶、雙耳瓶、長頸玄紋瓶、膽瓶、各式罐尊壇等。</p><p> 斟酒器有各式壺:如雞首壺、梨形壺、瓜棱壺、提梁壺、倒注壺、葫蘆壺、帶蓋執壺等,特別是溫酒的溫壺(配套的注子和注碗)尤有特色。</p><p>飲酒器有盅、碗、盞、杯、爵(仿青銅造型)等。</p> <p>酒杯</p> <p>酒杯</p> <p>酒杯</p> <p> 近年來,作為汝窯的代表魯山段店窯發現了大量的宋代汝瓷遺存,其中不 少器型與酒具有關,如上述的各類酒器在段店窯均有發現。除普通的酒具外,偶發現有書寫酒名的盛酒器,其中有在玉壺春瓶上書寫:“<b>瓊腴”、“蘭芷”、“玉瀝”</b>字樣。這三組字分別用銅紅釉書寫在高度約三十厘米左右的青白色酒瓶上,該類酒瓶做工精致,器型大方,是宋時常見的盛酒器。巧合的是這三組文字與《<b>酒名記</b>》親王家宴酒中的酒名相一致,應屬這些皇親定制的酒具之一。</p> <p> 書寫<b>”瓊腴” </b>二字的酒瓶為“荷口長頸瓶”,釉色為青白色,滿釉,園腹圈足底,腹頸部有一凸玄紋,腹前后用銅紅釉書寫”<b>瓊腴</b>” 二字,字為正體,書寫工整,紅釉字色暗紅且下沉有暈散。“<b>瓊腴”</b>酒是<b>徽宗皇帝三子鄆王趙楷的家宴酒。趙</b>楷跟他的父親宋徽宗一樣是個琴棋書畫皆有所成之人,自小聰明伶俐,深得徽宗寵愛。他曾偷偷地參加了重和元年的科舉考試,由于他文采非凡,竟一路披靡,進入了殿試,在殿試中發揮更是出色,<b>奪得了頭名狀元</b>。發榜后,趙楷將實情告訴了徽宗,徽宗高興之余,怕天下誤解而未準,就把當年的第二名提為狀元。<b>趙楷也就成了歷史上出身最高的狀元。</b></p> <p> 書寫“<b>蘭芷”</b>二字的酒瓶為“平口短頸瓶”,釉色青白,腹為梨形,頸稍短。腹中用銅紅釉書寫“<b>蘭芷</b>”二字。<b>蘭芷酒為徽宗第五子肅王趙樞家宴酒</b>。趙樞早時封吳國公,后進建安郡王、肅王,曾歷節度六鎮。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圍北宋都城開封,提出以宋徽宗的子弟為人質,于是遣宰臣張邦昌隨趙樞出使金軍并為金人所扣留,后被挾持至北國。</p> <p> 書寫“<b>玉瀝</b>”二字的酒瓶為“荷口短頸瓶”,青白釉,腹中用銅紅釉書寫<b>“玉瀝”</b>二字。<b>玉瀝酒為徽宗第二十五子建安君王趙柍的家宴酒</b>。靖康之變后趙柍隨徽宗被挾持北去。</p> <p> 以此可見,以上書寫酒名專為皇親定制酒器,這種形式在宋時并不多見,或為偶然而為,但卻為后人留下了<b>研究宋代酒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b>。也為進一步<b>坐實段店窯在宋時皇家特殊地位</b>提供有力的證據。</p><p><b> 千年歲月轉瞬逝 佳釀醇香尚猶存</b>。古老的酒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傳承中去除了糟粕又被注入了新的內涵,在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同時,在現代社會活動中繼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完)</p><p> 2020年5月8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州市|
台东县|
资源县|
祁门县|
鹤山市|
肃北|
乐山市|
清丰县|
榕江县|
高碑店市|
库尔勒市|
法库县|
新乡县|
陇川县|
赤城县|
吉林省|
临安市|
福州市|
南康市|
孟州市|
丰县|
岱山县|
招远市|
昭平县|
蕉岭县|
兴宁市|
寿宁县|
铁力市|
西乌珠穆沁旗|
澜沧|
图木舒克市|
法库县|
高陵县|
高要市|
桐城市|
清水县|
渭南市|
卢氏县|
榆社县|
安康市|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