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錄音整理:蓓蓓D(唱響上海灘快樂大本營副群主)</p> <p>審核修訂:主講老師阿偉</p> <p>阿偉老師:</p><p> 群里彩友朋友們,各位老師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榮幸受孺子牛老師邀請,在群里向大家介紹我拍攝視頻的一些經驗。</p><p> 我2016年退休,以前在電視臺報道新聞。現場報道過汶川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上合組織、世博會、青藏鐵路建設等重大事件;見證了東方明珠塔、南浦大橋、楊浦大橋、盧浦大橋、浦江隧道、八萬人體育場建設;參加直播甲A足球聯賽、CBA籃球聯賽等等。</p><p> 2015年開始做彩視,彩視平臺給我們中老年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拍攝、交流、學習、提高的舞臺。</p><p> 我們做彩視拍視頻,首先要了解一下基本的光線、色溫和景別,以及鏡頭的一般表現手法:推、拉、搖、移、跟、升、降、甩、晃、固。</p> <p> 這張光線圖,像一個鐘,6點鐘處是一個攝像機鏡頭是順光。中心的地方就是被攝物體或人,12點這個地方是逆光,右邊3點這個地方是右側光,9點這個地方是左側光,接下來我對光線做一下解釋。</p> <p> 這兩張圖說明了燈光光源靠攝像機越近,那么它的順光也就是人物的眼神光越有神采。眼睛中間有一點亮光,我們稱之為眼神光,也有說法是生命之光。有了這個光線以后,眼睛就會炯炯有神,就會亮起來。所以,我們在演播室里用這種方法進行布光,主持人煥發出精、氣、神,效果非常好。</p><p> 我們經常在外面看到有些媒體或者廣告公司拍模特的時候,手持一個反光板,就是利用太陽光的反射光,給被拍攝人正面補上一點光,產生眼神光。在逆光拍攝下有一點好處,就是人的輪廓光顯現出來了,周身都帶著光。</p><p> 我在逆光下采訪后,會送上一句話,你背景很亮前途一片光明。</p><p> 下面講色溫,請看圖。</p> <p> 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色溫,在白天的情況下,室內和室外光線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每次到一個地方,在室外需要對一下白平衡,在室內也要對一次白平衡,這樣在后期制作畫面色差會很小,容易統一。</p><p> 光線單位用K來表示。一般陰天是7200左右,剛剛日出的時候要達到1萬到2萬,我們的攝像機一般是對不出這個光的,太高了,都是放在自動檔的,白天是5600,夕陽光是4500,就是我們平時拍日落時候的光線,室內白熾燈3200,燈泡2000,蠟燭1900左右。</p> <p> 構圖方面,前面三位老師都已經介紹了,說得非常好。井字、三分法、九宮格、三角形、曲線河流、兩條直線、近大遠小,這個我就不說了,說一下景別。</p><p><br></p><p>景別對人而言:</p><p>全景,是頭頂到腳跟;</p><p>中景,膝關節下面一點;</p><p>小中景…到大腿;</p><p>近景…胸部以上第三個紐扣處,我們采訪要求都是到這個位置;</p><p>特寫…肩膀以上;</p><p>大特寫…下巴以上。</p><p><br></p><p>鏡頭分三大類:</p><p>第一類是關系鏡頭,又稱主鏡頭,拍攝的主鏡頭。</p><p>第二類是動作鏡頭,敘述用的鏡頭。</p><p>第三類是渲染鏡頭,也就是空鏡頭。</p><p>關系鏡頭就是主鏡頭,主要是對主體拍攝用的,比如說大遠景、遠景、全景、大全景之類的,主要作用是體現場景中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p><p><br></p><p> 做任何事情都由開頭、中間、結尾三部分組成,制作片子開頭要像虎頭一樣威猛,中間講內容要像豬肚一樣飽滿,結尾要像豹尾一樣干凈利落。</p><p> 我發一個片子大家看看。</p> <p> 這是幾年前去黃山拍的鏡頭,手機拍攝。沒什么平衡器,就把手機放在汽車車架上面,與汽車共舞,它跳我也跳,就這樣拍出來比較穩,不會抖動。把車子當作軌道車,幫助我們拍攝,利用游覽車的平穩,從它的不同側面往下面拍一些移動鏡頭,模仿無人機拍攝。</p><p> 這就是所說的關系鏡頭開頭部分,用大環境、大鏡頭、全景拍點時間、地點、環境和氣氛,主要是表達意境,利用現場的霧和光線拍出來像畫一樣的畫面。關系鏡頭一般在全片中所占不多,在后期編輯中一般占10%左右。</p><p> 動作鏡頭也就是中間部分,我們稱之為敘事鏡頭,主要是以中景、近景、特寫、大特寫為主的,這種敘事鏡頭一般在片子中占到60%-80%,大部分都是這種中景、近景,敘事作用主要是提示角色的表情、對話、反應、動作細節,強調角色動作的過程、細節、方式和結果。說白一點,就是肢體語言,做了些什么動作。</p><p> 下面看片子。</p> <p>彩視官方平臺‘’上海第三屆彩友聯誼會‘’3月24日在浦江郊野公園成功舉辦 </p> <p> 動作鏡頭在實際當中就是要更加注重角色的對話、表情和動作,從這三方面敘述,體現出表現的是簡單還是復雜。</p><p> 渲染鏡頭也稱之為空鏡頭,空鏡頭主要是拍景色以及環境為主。渲染鏡頭景別也是比較任意的,一般沒有大的要求,這部分鏡頭在全部片子中也只占10%左右。渲染鏡頭即空鏡頭,在影片中起到暗示作用、渲染作用,象征性的、夸張的、比喻的、擬人的。</p><p> 請看片。</p> <p>音畫欣賞:云在飛</p><p> 這個片子主題是說“云和水”的關系,靈魂卻是說大自然水的輪回,容印度神文化、中國佛文化、日本禪文化,代表亞洲文化。畫面表達清楚,如能加入太陽、晨霧、下雨、下雪鏡頭就更完美。</p> <p> 這個片子主要是渲染鏡頭,大量的空鏡頭以環境為主給人帶來美感。關鍵是空鏡頭的構圖要具有繪畫性的效果,構圖要好,更具美感,導演一般都是采用調整敘事、情緒和視覺來做到這一點。</p><p> 在創作過程中,用無數的畫面排列組合,將關系鏡頭、動作鏡頭和渲染鏡頭組成一個組合,我們稱之為A、B、C,這是在大的創作過程中的A、B、C。</p><p> 那么在小的關系鏡頭、動作鏡頭和渲染鏡頭里面也有A、B、C。</p><p> 剪輯中要特別注意防止同類型的景別并列使用,前面一個大全景,后面又一個大全景,這樣的組合就不符合視覺規律了,這個千萬要注意的。</p><p> 下面我介紹一下鏡頭的表現手法以及具體應用。</p><p>推、拉、搖、移、跟、升、降、甩、晃、固。</p><p> 請看片。</p> <p>推鏡頭有幾種:</p><p> 一種是用攝像機變焦。</p><p> 一種是用軌道車往前推,這個主題要拍的景色或人一般都是不變的,確定好以后往前推。</p><p> 推鏡頭的鏡頭語言就是讓你感覺走近靠近,就像我們參觀一個畫廊,你想看清楚畫就得走近一點,這個過程就是推鏡頭。</p><p> 下面介紹拉鏡頭,拉鏡頭與推鏡頭正好相反,拉鏡頭被給人感覺就是離開。</p><p> 請看片。</p> <p> 下面一個視頻是我幾年前到突尼斯拍的,因為在場地中間只能用推、拉、搖、移拍攝,有平移、平搖,從上往下移,垂直往向移的鏡頭,可以叫降鏡頭。</p><p> 出去旅游為了減輕負擔,一般不會帶三腳架,采風時就必需要帶三腳架。</p><p> 用手機拍方法,使用旅游拐杖作為支撐點,作為大搖臂(縮小版)在墻角邊一米以下的地方找一塊比較破舊的石頭墻體,往下慢慢的移拍。再貼著地面,前景是破舊的凹凸不平石板路,慢慢的左右移。一遍二遍,直到拍攝滿意為止。</p><p> 平移平搖畫面怎么接?我們用一句口訣叫“動接動、靜接靜、特寫鏡頭是萬能”。</p><p> 后面我會解釋的,怎樣靜接靜?怎樣動接動?為什么特寫鏡頭是萬能?而且是四兩撥千斤一鏡定乾坤。</p> <p> 跟鏡頭拍攝方法,跟著一個主體是人或物,與他保持固定距離,一般的情況下我們都是用中景膝蓋以上的,把他放在畫面的右邊,拍攝者左邊眼睛也可以看到前方。把畫面左邊一半空出來,讓觀眾看到前面縱深環境。</p><p> 跟著主體邊走邊拍,路上最好發生點事,比如與人打招呼什么的,觀眾也可以盡收眼底。</p><p> 跟鏡頭拍攝的時候容易晃,腳步變化高低起伏,會使畫面產生晃動。我采取的方法是,與主體人物保持一定距離,他抬左腳,我也抬左腳,他抬右腳我也抬右腳。速度保持一致,他往左晃我也往左晃。</p><p> 腳步要形成貓步,就像京戲里走的小腳步,盡量保持畫面水平平穩的跟著主角往前行。另外 告知被拍攝人走的稍微慢一點,讓他盡量用眼睛余光看著我,不要走得太快。</p><p> 升、降鏡頭前面突尼斯一片鏡頭里面都有了,包括往上搖、往下搖、平搖、垂直降鏡頭,和墻壁保持一定垂直距離,讓鏡頭一小部分畫面占據被拍攝體,留一大部分畫面作為遠景,與前一個畫面和后接一個畫面保持同一個環境,承上啟下,體現古老墻體坑坑洼洼的歷史滄桑感。</p><p>注:每一個獨立鏡頭畫面,都有著自己的信息與意思。然而,畫面與畫面組接后會產生新的信息與意思,這就是蒙太奇鏡頭語言的奧秘。</p> <p> 這里第一個片子是北京官方彩視平臺來上海授牌,我現場采訪了我們上海彩友聯誼會會長風雪、彩視官方代表李鑫和張靜。</p><p> 拍攝集體活動,我對彩視幕后運作情況比較感興趣,就此在現場對彩視官方代表張靜和李鑫進行了采訪,借此讓大家更多的了解彩視,其宗旨是讓更多老年人走出家門“我運動我健康”,在全國各地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p><p> 采訪中獲悉,目前彩視平臺認證用戶3200萬,每日活躍用戶50萬以上,這個數字還是前幾年的數字,現在應該更多一些吧。</p> <p> 后面一個片子是我和彈指老師、老宣傳老師、三人參加了2019年上海劃船俱樂部龍舟賽。空中由老宣傳無人機拍攝,水上由彈指拍攝,我在岸上做采訪,然后把畫面集中起來做成一個片子。</p><p> 這個畫面就是搖鏡頭,從裁判員發令槍響以后搖過去,搖到龍舟出發場面。</p><p> 搖鏡頭一般的也有規定的,從裁判搖到龍船這邊一般不超過七秒鐘。</p><p> 從二個裁判發令A點,搖到劃龍舟B點,A、B兩者之間一定是有關聯的,因為裁判槍響以后龍舟才能起步。搖鏡頭是要有目的的搖,從A點到B點是一個整體,有時受環境影響鏡頭包不下A、B只能采用搖鏡頭拍攝。</p><p> 搖鏡頭也有規定的,搖鏡頭有起幅和落幅,起幅要求構圖完整,能獨立出來使用,起碼停頓五秒,長的七秒十秒都可以,一般用三腳架拍攝,起幅后中間搖鏡頭用七秒,到落幅再停頓五秒。</p><p> 如果剪片子的時候,中間段由于各種原因暫時沒用上的話,那起幅落幅作為固定鏡頭都是可以用的,同樣一個搖鏡頭可以使用三次(一雞三吃)這樣可以節省時間。</p><p> 搖鏡頭拍攝要求,先把三腳架的水平對準。如果沒對準水平,拍攝到結尾時畫面水平就歪了。</p><p><br></p><p>中老年人用手機拍攝方法:</p><p> 人體就是云臺,如需要拍攝從右面搖到左面時。首先要把拍攝落幅畫面點選著好對準好,面對落幅場景雙腳分開站穩。然后轉動你的身體30~90度(身體S型)選好起幅畫面,深吸一口氣屏氣開機5秒后,用你的腰部慢慢地吐氣放松很自然的回到落幅點,然后默念12345五秒鐘后關機。</p><p> 這種拍攝方法,是電視臺老法師幾十年拍攝傳承下來的經驗。</p><p> 同時,雙手握緊手機放在眼前,兩手臂夾緊腰部及胸部保持穩定性。</p> <p> 介紹畫面動接動、靜接靜,搖鏡頭有個起幅固定5秒、落幅固定5秒,搖鏡頭中間7秒,固定鏡頭后面接個固定鏡頭就叫“靜接靜”。</p><p> 一般片子做得好否在這些細節上就能體現出來,如果鏡頭搖到一半沒結束就接下個鏡頭,觀眾會感覺畫面跳,猜疑畫面內還會發生什么事情,這樣觀眾是不能接受的!</p><p><br></p><p>動接動分兩種:</p><p> 一種是畫面內部的動,攝像機不動的,內動接內動;</p><p> 一種是畫面外部的動,攝像機作運動,外動接外動。</p> <p> 比如說婺源,在大全景里看到有河流有山川,里面老翁出現了,他撐著船從遠處過來,你下面接什么鏡頭呢,觀眾已經看到全景了,全景告知了環境、人物,包括物體運動方向,觀眾都已經看清楚了。按觀眾心理,下面一個鏡頭觀眾就要看到這個老翁是誰在干什么?接著來個撐船人特寫或中景。</p><p> 中景大部分,是表現人的動作、語言,他接下來要撒網,撒網的時候你就不能再用特寫近景,否則魚網一撒就出畫面了,看不到魚網入水的鏡頭了,這個畫面分兩次拍。</p><p> 第一次拍老翁網撒出去的臉部表情鏡頭,第二次拍網撒出去的全景,包括船體,看到漁網落水全過程,包括把網甩出去的動作,漁網入水的鏡頭有多少時間就給多少時間,這個就是一組鏡頭,我們稱之為ABC,A全景,B中景就是老翁的表情特寫,C人和船全景,是小的鏡頭里面的ABC,我剛才說了特寫鏡頭是萬能。</p><p> 接下來可以隨便接大全景岸上的觀眾觀看他,岸上一排長槍短炮,交待觀眾也是ABC鏡頭。可以采訪一下拍照的人,也可以采訪其他一些觀眾,這也是ABC,最后把這幾組ABC再組接起來就是大的ABC。</p> <p> 我突然想起來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例子,用好了特寫鏡頭,一鏡定乾坤。</p><p> 我們接到熱線電話說,有個老頭去浴室洗完澡在回家的路上,抓住電線桿邊上一根配線想休息一下,結果觸電身亡。</p><p> 我做過電工,知道配線本身是不帶電,配線作用是拉住電線桿不讓上面的橫擔電線壓倒,起到平衡電線桿作用。</p><p> 現場,老頭的兒子拿著電筆,能測出躺在地上父親身上帶電。</p><p> 為了證明配線帶電的源頭,我上了附近私房二樓,更容易拍攝特寫鏡頭。</p><p> 原來工廠搬遷,進戶線被供電局在電線桿頂部掐斷后留有20公分長二根電線。</p><p> 其中,一根火線隨著大風刮過配線產生電弧焊接上了,使得配線帶電。</p><p> 新聞播出后第二天,供電局來了一幫人,要求看曝光片。</p><p> 當看完片子,他們的領導翹起大拇指贊嘆!拍攝的專業。就是這個火線搭配線特寫鏡頭佩服,四兩撥千斤,一鏡定乾坤。</p><p>否則法庭見!</p><p><br></p><p> 例子二:</p><p> 我們接到熱線電話,金山化工廠著火,我是攝像記者與宣克炅文字記者及駕駛員三人出發,朝著冒煙的方向開過去,到了大門口,見前面有一輛消防車,被門衛攔下告知里面道路已經有幾輛消防車占路了,請掉頭從另外一扇門進去,我一看馬上讓司機跟在消防車后面進入廠區。</p><p> 下車后,我三下五除二拍攝完。等保安走到我面前說“不許拍!不許拍”不讓拍攝時,我已經擱下攝像機準備返回了。</p><p> 下面還有一點時間,說一下軸線,就是AB二個人對話的時候,攝像師心中默認畫一條線,攝象機放在左面拍攝。</p><p> 請看圖。</p> <p> 假如開始在左邊拍,反打鏡頭也要在軸線的左邊拍。</p><p> 為使鏡頭更具寫意,有時候需要變化來一次跳軸,把攝像機放到右邊去拍攝。</p><p><br></p><p>有兩種方法:</p><p> 一種是利用特寫鏡頭過渡。</p><p> 一種是用移動鏡頭,從左邊二個人鏡頭,用軌道或者平衡器從左邊移拍到右邊。一個特寫鏡頭,一個移動鏡頭,重組新軸線。</p><p> 下面看片。</p> <p> 這是一段非常精彩很到位的剪輯,它根據情節,用鏡頭語言來掌握節奏,走路畫面都是用中景。</p><p> 一腳踢上去,手搶出畫面然后再回到鏡頭緩慢下落,用慢鏡頭表現非常經典。中間有一段,我以為是跳軸鏡頭,把它拆分以后才看清中間有個0.1秒特寫鏡頭。</p><p> 我經常選擇這些有故事情節的電影精典鏡頭片段收藏起來有空看看學習。</p><p> 模仿是最好的學習!</p> <p> 這段是南斯拉夫電影《橋》里面的一段電影廣告片,兩分鐘左右。</p><p> 電視廣告片短一點幾十秒,</p><p> 網絡廣告片十五秒。</p> <p> 視頻描述疫情期間鳳凰衛視臺年輕女記者獨闖白宮進行采訪,用自拍桿手機拍攝。</p><p> 這個是無剪輯拍攝,中間也剪過一、二刀,屬于非常成功的一次無剪輯報道。</p><p> 我們也拍過一個無剪輯拍攝,多年前日本關西大地震后得到消息,北京有一位先生,坐飛機從關西回來上海,帶回太太骨灰盒,在他走出機艙時我就開機,一直倒著跟拍,文字記者按照事先的準備好文稿對著話筒說了有一分多鐘,他說到哪里,我的鏡頭就搖到哪里,手捧太太骨灰盒。采訪結束已是晚上五點多鐘了,回到直播間直接把磁帶推進放映機,直播就出去了。這是領導對我倆的信任,也是一次嘗試。對做新聞的人來說,視無剪輯拍攝為最高境界多少人向往。</p><p> 各位老師,今天讓大家花這么長時間聽我介紹拍攝經驗,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在各個行業中有著幾十年豐富經驗,很高興與大家一起交流學習。</p><p> 謝謝大家!</p> <p> 交流結束了!在這里我非常感謝孺子牛老師,彈指老師,老宣傳老師,阿華老師,淺淺一瀾老師,是他們給了我很大幫助。</p><p> 記得在群里有一位老師,提到了劇本分鏡頭之事,這很好的。有機會再與大伙討論。</p><p> 謝謝各位彩友朋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双城市|
万宁市|
醴陵市|
彭阳县|
博乐市|
永昌县|
通海县|
彩票|
民丰县|
且末县|
邳州市|
临安市|
常州市|
太原市|
榆树市|
清水河县|
饶平县|
临武县|
平潭县|
阜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乐至县|
田林县|
申扎县|
陆良县|
正安县|
镇远县|
娱乐|
周宁县|
大埔区|
铜梁县|
大竹县|
郴州市|
彰武县|
锡林浩特市|
万全县|
麻栗坡县|
孝昌县|
沈阳市|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