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i>父母親,天堂的燈一直為您倆點亮……</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解放大潮汕后的父親</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父親節前夕給去世25周年的父親寄語</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又一個父親節的來臨。父親節,有的人特別幸福,因為你的父親還在,能隨時對你父親說你想說的話;而有的人就沒那么幸運了,因為雖然你有好多話想跟父親說,但他已經聽不到了。</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多年來的父親節,我們已經習慣了沒有您陪伴的父親節,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有好多話要對您說,只可惜天堂沒有電話,您已經傾聽不到兒女們的??聲了……</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25年前,我們的父親因病謝世,這場突如其來的病魔奪走了他本不該結束的生命,給我們這個家帶來了巨大的悲痛,也成為我們作為兒女心靈上揮之不去的陰影,很久很久,我們無法從陰影中走出來……</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生老病死,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抗拒。我們雖然有心理準備,但萬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么快、這么突然,骨肉分離、生離死別!作為兒女,那種撕心裂肺的悲痛可想而知。</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那張多么熟悉的面龐嚴肅而溫暖,幾十年生活的點點滴滴,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句話都能勾起我們對父親的深深思念。</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我們曾天真的以為,死亡離現實很遠,父親您會長命百歲,您會一直健康,會一直陪伴我們,一直為我們這個家撐起一片天,給我們遮擋風雨,直到那一天,您永遠閉上了雙眼,從那一天開始,您化成了云煙,徹底退出了我們的視線永遠從我們的生命中離開,我們才真真切切地面對現實——父親真的去了另一個世界……</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致天堂的父親——</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有一種愛叫思念,有一種思念叫望眼天堂!有一種感情叫大愛無言!父親,一個讓我們心痛,讓我們懷念的名稱!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我們多么想不顧一切去看您!</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您在天堂還好嗎?</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歲月雖已遠去,但往事并不如煙!</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有些事會隨著時光逝去或模糊或淡忘,而有些事即使歲月已遠,但記憶卻會越來越清晰,情感會越來越濃烈,且值??永遠銘記!</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雖遠去,但他的音容留在我們心里卻是永恒的。他革命生涯40年,留下的物質遺產是兩套共約110平方米的舊“房改房”,留下的精神遺產是年代久遠的獎狀、立功證書和兩袖清風!</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又一個父親節的來臨。在沒有父親的父親節里,我們只有用無聲的語言、用追憶的形式來書寫,深情地懷念已經離開我們二十五周年的父親。</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我們想念您!</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您離我們而去已整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前,沒有任何征兆,病魔把您帶走了,毫無商量,給兒女們留下無盡的傷痛;您往生天堂,我們知道天堂很美,但是我們還是舍不得您去!</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二十五年了,兒女們從沒停止過對您的眷念,從沒停止過對您的追憶!父親,您在天堂還好嗎?愿您在另一個世界安好!</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今年,父親離開我們已整整二十五周年了。然而,父親雖逝猶生,仿佛,他從未走遠,從沒有離開過我們,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在父親節即將來臨前夕,我們更加懷念父親,懷念他光輝革命的一生,懷念他為政清廉、嚴于律紀、無私奉獻的一生。</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從1946年參加地下通信員、1947年底入伍,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至1985年6月離休的40年里,忠誠黨的革命事業,傲骨錚錚、一身正氣,盡管解放前坐過國民黨的監獄,受過國民黨的拷打,盡管文革期間被懷疑過“叛徒”、扣上“走資派”的帽子而受到沖擊遭禁閉半年、下放勞動一年,但他從沒后悔過、從沒懷疑過自己參加革命、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及人生軌跡。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父親從一個普通的戰士到班長、排長、副連長、連長、營長到科長、局長、計劃經濟時期的財貿辦公室副主任等職務的逐級晉升,都是他勤懇工作,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出來的人生軌跡。四十年的革命生涯,屢次立功受表彰嘉獎,但從不居功自傲,堅持原則,嚴于律己,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為人耿直,這是父親一貫的工作作風和人生態度。父親的一生平凡中見偉大,是真正為百姓辦實事的好干部!</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1925年2月出生在廣東揭陽市霖盤區義口村一貧苦農民家里,兄弟姐妹共六人,四男兩女,他排行第四。</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據父親生前回憶,解放前家里窮得揭不開鍋,一家人餓得快不行了,父親的一兄長已經餓死了,爺爺奶奶無奈只好賣掉了父親的一弟一妹,但也只能換回一點兒糧食充饑,后來,奶奶還想賣掉父親,是爺爺堅決不肯才留下父親當家里的主要勞力給地主當佃農種地艱難度日,但還是食不果腹,父親的大姐在1946年因極度饑餓跟人離鄉背井往泰國謀生。</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大姐走后,父親及另一個兄長繼續給地主當佃農,但還是填不飽肚子。1946年2月,鄉里開始有地下游擊隊組織活動,父親偶爾會幫忙送信。父親回憶說,那時參與這樣的送信并不是自己覺悟有多高,父親沒有讀書,不懂得什么革命道理,也不知道送信有什么意義,只知道人家需要幫忙時就幫助一下。但每次送信,通信站的人都會鄭重其事地把信件交給父親,叮囑他千萬要順利送達,由此,父親仿佛領悟到送信的意義重大,而非一般送信那么簡單。因父親的送信非常出色,不久正式加入了地下游擊隊通訊組織,當起了一名地下通訊員,白天表面放牛,實為地下游擊隊送信。后來,家里也成了一處地下游擊隊秘密聯絡處,父親也參加了一些秘密活動。</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1947年,國民黨兵開始在鄉里搜捕游擊隊組織,抓捕游擊隊員兼抓壯丁。那時,父親的鄉里抓到四名青壯年,他們被綁著帶到鄉公所訊問,其中就有父親。鄉里的地痞勾結國民黨兵訊問抽打他們說出地下游擊隊的下落,但始終沒有問到什么線索,國民黨兵氣急敗壞,沒辦法準備把這四人頂替壯丁抓走。</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四人堅決不從并拼命反抗,但只會招來毒打。國民黨為了斂財,出招若交贖款可免被抓壯丁,其中的兩人因家里交了贖款被贖回。父親自知家里窮得賣兒賣女,哪有錢贖回自己。這天晚上,雷雨交加,父親與同伴被綁在鄉公所過夜,天亮就要被抓去當壯丁了,場面十分凄涼,零時過后,兩看守睡著了。這時的父親正暗暗盤算著,與其抓去當壯丁,何不乘今夜逃走去投奔游擊隊還可換口飯吃。在雷聲雨聲的掩護下,乘著兩看守睡著之機,父親設法掙脫了繩索,想與同伴一同逃走,可那人膽子小不敢出逃,父親只身逃出村子。大雨滂沱,雷聲轟鳴,河水猛漲,父親只能在黑夜里游水摸索前進……</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游了約幾個小時,天也亮了,終于到達豐順山區,父親肚子很餓,加上長時間的游水,幾乎眼冒金花,疲憊不堪,想找點吃卻身無分文。但為了盡快找到組織,父親顧不上饑餓疲勞,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豐順地下交通站。站里的同志端來了一碗剩粥讓父親吃,他剛端起粥,山下槍聲響了,父親來不及吃即隨他們下山……</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在地下交通站,父親又當了幾個月的地下通信員。后來在交通站的協助下,父親才找到了豐順北山大隊,1947年12月,父親正式入伍,加入了北山大隊一連二排一班,成為一名真正的解放軍戰士,實現了他投奔革命有飯吃的愿望。</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九龍嶂,父親從這里走上革命征途</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回頭再說父親怎么能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且在傾盆大雨的黑夜游水摸索找到豐順縣地下交通站?</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前面說到父親1946年2月開始為地下游擊隊秘密送信,豐順縣地處山區,高低不平,路況復雜,即使當地人也不一定熟悉走這樣的山路,何況外地人。由于父親1946~47年底入伍前一直都在為游擊隊送信,走這樣的山路太熟悉了,父親哪會想到這是一條牽引他日后走上革命征途的必經之路,老天安排他走這條崎嶇蜿蜒曲折的山路自有它的用意!也許這就是天意!</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這兩位長者是父親的父母,我們的祖父和祖母。</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據父親生前回憶說,他逃走后的第二天,國民黨兵到我們家抓捕父親,追問他的下落,爺爺奶奶其實也不知道父親去處,更不知道兒子為了逃避被抓壯丁已雨夜出逃投奔革命去了,國民黨兵抓不到父親,氣無一處出,就在家里用槍亂扎一通,爺爺還挨了他們的槍托至吐血……</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在部隊里,父親剛入伍,自知沒有讀書沒文化,不識字,所以學習特別刻苦認真,政治思想覺悟逐步提高,認識到加入部隊不僅僅是為了有飯吃,革命是為了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國,讓窮苦人翻身得解放,全國勞苦人民都過上幸福的日子。在北山大隊這個革命的大熔爐部隊里,父親從學習中得到更多的啟發,學習更加認真,訓練更加刻苦,工作更加努力,政治思想覺悟不斷提高,從一個不識字的窮苦農民、放牛娃成長成一名普通的革命戰士,并在1947~1952.8短短的五年里,他從一名普通戰士獨級晉升為班長、排長、副連長、連長、營長等職務。</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出色的工作除了他在職務上的獨級晉升,1954~1958年間,部隊還先后三次送他到廣州軍校學習文化(速成班)。幾年的部隊生活使父親認識到文化對一個革命軍人的重要性,解放前因為家里貧窮沒有讀書不識字,現在能有這樣的機會學文化識字,機會是黨和部隊給的,所以父親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如饑似渴的學習使他取得優良的學習成績,每次考試都能拿到4分(舊時考試5分為滿分),而同去的兩人成績均落在父親后面只拿2分和3分。父親是一個放牛娃,沒有半點文化基礎,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這樣的學習成績可見他的刻苦用心和付出!為我們的父親鼓掌點贊??!</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1949年,父親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正式的黨員。但從沒有放松學習,也從不驕傲自滿。全國解放前夕,父親參加了解放大潮汕的多場戰役,戰場上沖鋒陷陣,與敵人真槍實彈的戰斗……</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據大姐聽父親生前回憶:朝鮮戰爭剛打響,父親本來奉命赴朝參戰,行囊都以準備好了,臨行前才接上級通知,父親另有作戰任務,結果未能前行。</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1952年8月以前,父親一直在北山大隊(部隊)工作,1952年8月至1959年,父親被借調到潮陽縣武裝部當部長。那時解放不久,全國各地農村建立農會、土地革命的運動正在展開,為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社會主義的改造創造條件。潮陽縣農村鄉鎮也同全國一樣,很多工作剛剛展開,父親工作的擔子很重,他以滿腔的革命熱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這本證明書是父親在潮陽縣武裝部任職部長時,參加潮陽縣土地改革工作中表現出色兩次立三等功的證書,兩次立功的時間分別為: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和一九五三年四月。</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立功證明書封面為</i></b></p><p class="ql-block"><b><i>中國共產黨潮陽縣委員會</i></b></p><p class="ql-block"><b><i>潮陽縣人民政府</i></b></p><p class="ql-block"><b><i>潮陽縣土地改革委員會</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1952年被借調到潮陽武裝部工作,繁忙的工作使父親顧不上婚姻大事。其實早在雙親結婚的前些年,1952年,那時的母親已經在村里婦委會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屬于進步青年。后來兩人經熱心人牽引介紹認識,父親才與母親正式交往,但結婚還需組織審查。母親家世清白,貧農出身,經組織兩年的審查后才同意結婚。1955年父母親結婚了,次年底大女兒出生了,但父親顧不上家庭和孩子,常年奔忙在外,甚至沒有節假日。1958年,二女兒出生了,但父親還是沒有時間陪伴兩個女兒,全由母親及外婆操持,極少回家吃飯,舍小家顧大家,他的心中只有革命工作。經常下鄉為老百姓辦實事,為農民解決實際困難,當地農民親切稱他為“王部”。</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1960年,父親調到澄海縣武裝部當科長,至1963年,兩個兒子先后出生,家里共有四個孩子,帶孩子的重擔和家務全壓在母親一人身上,父親照樣以工作為重,但母親從沒怨言。</i></b></p> <p class="ql-block"><b><i>1949~1958年間,父親在部隊立三等功三次均受到嘉獎;</i></b></p><p class="ql-block"><b><i>1959~1960年間受到軍分區嘉獎。</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這一次次的表彰、這一張張的獎狀和證明書背后,是父親勤懇工作、辛勞付出的最好證明,更是軍分區對父親工作出色,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肯定、鼓勵和嘉獎。這一份份沉甸甸的獎勵中,其實也有母親的功勞!正是有了母親對家庭、對孩子的辛勞付出,對父親工作的全力支持,父親才會安心在外奔忙,沒有后顧之憂,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撲在工作上。</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這樣的一位父親、這樣的一位忠誠于黨的革命事業,一心撲在工作上,多次受到軍分區表彰嘉獎的干部父親,“文革”期間竟受到冤屈,無端被扣上“叛徒、走資派”的帽子被審查、遭禁閉、下放勞動……</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1969年夏,隨著文革的基本結束,父親的“歷史問題”得已查清昭雪,恢復工作。</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1963年,父親又干了一件漂亮的事受到行政表揚。</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生前回憶,有一天深夜,他正準備睡下,突然接到上級通知,澄海萊蕪海域發現了特情,情況緊急,要父親立即帶領一支民兵隊伍趕去處置。母親隱約知道父親有事要立即出門去辦,因深夜母親有點擔心。父親說沒什么事,不用擔心,我很快回來。因父親的機智指揮,結果,當晚臺灣特務三人全部被擒獲!(檔案有存檔)</i></b></p> <p><b><i>1965年8月,父親從部隊轉業到澄海財稅局任職局長職務。</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豐順北山大隊,父親從這里入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此踏上了革命征途,拉開他革命生涯四十年的帷幕!</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恰巧,父親竟沒想到解放前被賣掉的小妹也在(豐順)這里加入婦女聯合會,在村里做一些有益的革命工作,但彼此全然不知。七十年代初,父親找到小妹后才知道。</i></b></p> <p><b><i>據不完全統計,豐順全縣共有革命遺址46處,數量多,分步廣,種類多。</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韓江縱隊</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歷史:紀念抗日戰爭勝利)</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韓江縱隊(簡稱韓江縱隊)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廣東潮汕地區領導創建一支人民抗日游擊隊,活動地區包括廣東潮州、潮安、豐順、興寧、五華、陸豐、揭陽、饒平、汕頭、澄海、潮陽、普寧、惠來、南澳等地。</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主要活動地區:</i></b></p><p class="ql-block"><b><i>廣東潮州、潮安、豐順、揭陽等</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1947年底入伍,1948.7在北山大隊一連二排一班任班長起~1965.2期間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邊縱五團,歷任戰士、班長、排長、副連長、連長、營長及潮陽縣武裝部長、澄海縣人民武裝部科長等職務。</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曾是邊縱五團的一員將士,參加過解放豐順、汕頭、南澳等地多場戰役的戰斗,給父親的革命生涯添加了光輝的一頁!</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韓江縱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澄海縣老戰士聯誼會成立大會合影留念。1989.5.1.(下張最下排往上第四排右一是我們的父親)</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老干部離休榮譽證和韓縱邊縱老戰士會員證是國家對與父親一樣早期參加革命對國家做過貢獻的人的認可。</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沉痛悼念王招同志”,這是父親去世第二天出殯前在上午舉行的追悼會場面。這場面雖然過去整二十五周年,但每當想起父親去世的情形,我們仍然心痛、仍然不舍,追悼會肅穆哀傷的氣氛還時常在腦際浮現……</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在父親四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終奉行一個黨員干部為人民辦實事的宗旨,堅持原則、以身作則、不循私情、不謀私利、不搞特殊、一心為公、兩袖清風;相冊里那一張張蠟黃的相片,一張張獎狀和一本本立功證書,足以說明父親是一位真正腳踏實地,真正為黨工作,真心為人民服務的黨的好干部,我們以父親為榮!</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去世,中國人民解放軍、韓縱邊縱、縣委縣政府、各條戰線行局都派代表前來參加追悼會,向父親遺體鞠躬致哀,這樣的禮遇,是對他一生革命生涯所付出的最好回報和告慰!父親,您受之無愧!</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躺在翠柏鮮花環繞水晶棺中的父親,身上覆蓋著鮮紅的黨旗,容顏是那樣的安詳、平靜,仿佛他沒有走,只是睡著了……</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時間回到1985年4月26日,父親正式獲批離休。離休后,父親享受處級政治生活待遇。剛過上幾年清閑的日子,幾位子女兒媳先后下崗,父親一籌莫展,又幫不了我們什么,甚是內疚擔憂,加上老年性心腦血管疾病疊加,父親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日漸蒼老,我們萬萬沒有想到,致命的疾病已暗暗潛伏在父親的身體……</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2000年的春節過后不久,農歷正月21日是父親的生日,我們高高興興為他慶生,誰知這一天,不幸已經悄悄降臨!父親被查出患肝惡疾晚期,醫治已于事無補!殘酷的現實像晴天霹靂讓我們驚悸,不知所措,心痛不已!怎么辦?我們不敢讓母親知道,她心臟不好。我們多么希望這是誤診,這么好的父親,才76虛歲,我們還沒有好好報答他,怎么會……</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我們心痛,怎么沒有及早發現父親的身體健康出了問題。其實,我們后來回憶,半年前的夏天,父親已經厭食且消瘦,他自己或已覺察到病魔的降臨,只是沒有說。仲夏的下午,他經常戴著草帽外出。有一天下午他從外面回來,手里拿著一紙袋東西,作為兒媳的我問他這是什么,他說這是他早年的一些軍人照片,我第一次看到這些戎裝軍人照。他說,閑時把相片曬出來,今后好給子孫留個念想。那時我只當是閑話,沒有斟酌話的含意。</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十天后,父親病情惡化住進了醫院,記得那個晚上,父親在離家前的十幾分鐘,我在他身邊,他打開抽屜,拿出一大把鑰匙和一些早期革命的獎勵品,告訴我鑰匙開哪個鎖,還吩咐了一些事情。最后離家的那一刻,他環視了一下房間,其實,我深知,老人家自知這一離開意味著什么,他的這一環視包含著多少對家人對家庭的不舍,包含著多少對兒女們的眷戀之情,更擔心老伴兒,我們的母親能否挺得住老伴先走的殘酷事實,還有那時的兒子兒媳等幾人全部下崗,往后的生活怎么辦等等,這是他離世前牽掛的事情。</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我們知道,父親并不是一個怕死的人,解放戰爭時期的父親參加過多場解放大潮汕的戰役,那時的他是何等的勇猛,何等的無所畏懼,在戰場沖鋒陷陣,勇敢殺敵,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而今天,自知病魔將使他不久于人世,他疼愛有加的四個內外孫子孫女尚小,父親還要看著他們讀書和長大,母親還需要他的相伴扶持,這個家庭太需要他了,太多的牽掛和憂慮使父親在最后離開家里邁出的那一步是那樣的沉重、那樣的躊躇、那樣的不舍。然而,無情的病魔纏身,死神離他越來越近了……</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在入住醫院五天后離世,懷著對老伴、對子女、對家庭的眷戀,他走了,悄悄的,就在午夜……</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在知道病情后,仿佛預料自己或時日不多了,在此后的幾天里,在他身體不適的情況下,我們幾人常陪伴在他身旁為他按摩酸疼的雙腿,父親利用時間回憶自己的一生足跡并講述給我們聽,還說自己活有76年、革命40年也夠了,無所遺憾……</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他說的無所遺憾僅僅是在安慰自己,哪會沒有遺憾?!子女們都下崗了幾年,家里還有好多事情讓他放心不下……</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而我們的遺憾是父親僅僅70多歲,人生的享福才剛開始,而我們還沒有盡到孝道報答他的養育之恩,更沒有及早發現他病情……</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這一切都是我們無法彌補的遺憾!</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的病情正在一天天惡化,母親全然不知,怕她經受不住老伴將不久于人世的打擊,終于在父親入院的那個晚上才把實情告訴她,母親的世界崩塌了……</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在我們的記憶中,父母生前把我們四位兒女視為手心手背都是肉,努力給我們創造了生活和讀書的條件,雖不算優越,但也衣食無憂。</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從小到大,父親都不在我們身邊陪伴,從我們出生到讀書,一直都是母親在操心,父親常年在外,從部隊轉業到地方任職又公務纏身,童年少年的我們已經習慣了沒有父親陪伴的日子。正因此,生前的父親總覺得虧欠我們許多,離休后的父親可以在家陪伴我們了,但此時的我們已先后立業成家,各自有了家庭和孩子。</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這里是澄海區境內祥安永久墓園</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由汕頭市澄海區祥安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于1999年創辦</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澄海祥安永久墓園位于汕頭市澄海區324國道蓮上鎮南寺山。這里環境優美,整個墓園綠樹掩映、芳草如茵、四季鮮花常艷,映射出明媚的園林景色,是故人安息長眠、福蔭后代的理想寶地。</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瞧這一家子,1965年,我們同父母親在澄海人民公囩小涼亭前合影留念,那是我們童年最幸福的時刻,最快樂的一天……</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我們長大后,父母親照樣為這個家、為兒女們操心,除了幫帶孫女料理家務,還要擔心子女們下崗后的生活問題。我們幾人都下崗了,父親因沒能幫我們再上崗而內疚和憂慮,看來,他的健康狀況與擔憂子女們往后的生活不無關系。</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去世后,母親傷痛萬分、情緒低落,整天憂愁寡言,有時獨自流淚。每當提及父親生前之事,她便老淚縱橫、悲傷不已。她擔憂百年老去時不能同父親合葬,這后顧之憂我們謹記于懷。在父親走后五年的2005年農歷五月二十八日晚上九時五十分,母親合上了眼睛追隨父親去了……</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遵照母親口頭遺愿,我們把父親原留在汕頭市達壕青云巖的遺骨移出遷往澄海南寺山祥安永久墓園與母親同穴合葬,讓他們在天國相伴在一起,我們完成了母親遺愿。</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在父母親先后離世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們也在變老,走進夕陽,我們都有了各自的孫子女。</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雙親一定希望在他們身后子女們相親相愛,家庭和睦,而我們并沒有辜負兩老的遺愿。兄弟姐妹和氣相處,相互往來,每逢父母親祭日,我們都會聚集在一起拜祭念親恩、敘舊聊家常,父母親泉下有知可以安息了!</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我們四兄弟姐妹拍于2019年。</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離世已20年,我們一路走來已學會了堅強和擔當,對家庭的責任和對孩子的教養,我們也從中體會到雙親生前養育我們的不易和付出的愛??,更回味到父母在是一種幸福和快樂,??惜時光已逝,歲???遠去。然逝者已矣,我們的生活還要繼續,一定會牢記父親生前的諄諄教誨,珍惜當下,過好我們的生活,讓雙親在天堂安息!</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1985年6月獲批離休后,那時財貿戰線剛成立農工商聯??總公司做生意,需父親協助扶持,應縣委領導的再三挽留,父親答應繼續留在單位工作近兩年后才正式離崗。</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真正退休在家的父親其實也沒閑著,他不習慣過著安逸的退休后生活,而是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決不讓家人代勞,如衣服自己洗,飲茶后的茶具自己立即去洗,決不過夜,飯后自己的碗筷也即洗;床鋪被褥也收拾得整整齊齊,夏季到了,自己的被褥冬衣自己洗后收藏;過年過節房間的衛生自己搞;舊衣服的鈕扣掉了自己用針線補上;每天都親自到市場買菜肉,自己烹飪菜肴;退休金雖不少,但仍保持著生活節儉,吃喝“能上能下”的傳統;穿著仍保持著樸實的習慣,幾乎不添買新衣服,平時常穿退伍舊軍衣;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每天照常到單位看報關心行業及國家大事,黨員例會邊縱例會參加不誤……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可以看出父親雖然退伍脫下軍裝二十多年、雖然已經離休,但卻時時刻刻、處處保持著一個革命軍人的優良品格和儉樸的生活作風,軍魂,已在父親的身上刻下深深的烙印!</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生活上的事情父親自己動手,他這是不想添加子女家人的負擔,時常幫助帶孫女他是體諒子女們要上班,無遐照料孩子,幫我們解除后顧之憂;后來他生重病了還瞞著子女老伴,寧愿自己忍受也不讓家人為他的病情擔心……</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為家人所做的一切除了他的軍人作風使然,更重要的是他對家人心甘情愿的付出和對子女們無聲的愛都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這就是真正的父愛如山!</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這樣的父親,今生今世我們能有緣做您的子女,感到格外的溫暖和幸福!但我們怎么也沒料到病魔無情,把您的生命定格在76歲?!這么短的壽命、這么匆忙地離開讓我們心痛,無法接受!在我們的??里,您依然沒有走,依然沒有離開我們!詩人臧克家詩句說??好:“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是的,父親您雖逝猶生!您是兒女們心中的一座山!一片海!您的去世是兒女們永遠的痛!假如來生有緣,我們依然做您的兒女再續今生緣、再敘今生未了(兒女)情!假如有來生,我們再報答今生還來不及報答您的養育之恩,這是我們對您的鄭重承諾!</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該相片拍于1986年夏大姑母從泰國回潮汕省親</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相片下排中長者是父親的大姐,1946年因饑餓前往泰國謀生,1986年6月,四十年后第一次踏上故土潮汕與親人團聚。</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大姐,我們的大姑母解放前因饑餓前往泰國謀生,這一別竟有四十年之久,姐弟倆都老了,頭發也花白了,真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這張蠟黃的相片是父親的小妹,解放前因饑餓,家里把她賣掉換一點兒糧食充饑。七十年代父親經尋找與她聯系上并有來往,九十年代去世。</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離休后的父親開始享受兒孫繞膝、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兩孫女在讀幼兒園,父親有時會在孫女上放學時幫帶一下;買菜煮食、讀報種花也是父親日常生活的主題。每逢星期天,子女、孫子孫女等都回來團聚,一大家子祖孫三代圍坐在一起,品嘗著父親(爺爺)親自下廚烹煮的菜肴;飯后的茶話閑聊,好不熱鬧……</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對兩孫女疼愛有加。離休幾年的父親有時還會對著兩不諳世事的孫女講故事……</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爺爺,我們倆從小得到您的疼愛無數,現在我們已事業有成會賺錢,想孝敬您和奶奶兩老,可惜您們已不在了,這是今生我們最大的遺憾!只愿您們在天堂安好,愿爺爺來生做個健康人!</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父親,您知道嗎?25年前,您兩個不諳世事的孫女如今已長大成人且大學畢業,現也已為人母了。</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您的大孫女王婷2007年大學畢業后,在佛山順德一公辦小學編制內任職音樂老師,教學很出色,為該校挑起傳承地方粵劇進小學課堂教學的重擔,并負責該校小學生“民樂團”的課余訓練及小粵劇《穆桂英掛帥》的排演,這個節目還獲“傳承地方戲劇文化”廣東省小學生組二等獎,該節目常在佛山地區交流巡演。</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i>我(兒媳)心目中的家翁,其實在我的心里,早就把您(家翁)當父親敬重!</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i>記得我剛下崗的那些日子,您(家翁)雖然擔心我們日后的生活,但卻愛莫能助,只有暗中幫助我們,先在儲蓄所存入1200元,以備不時之需;同時,您又幫我重返教育系統做回我的本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由于客觀原因未能如愿,但我還是很感激您這無聲的關愛特別溫暖;后來,我自謀職業獨自在家辦起了家教,結果家教辦得有聲有色、門庭若市,您暗喜。從您問起孫女過年媽媽有否為你買新衣服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您對我獨自辦家教自謀職業的支持、贊許和信賴。兩件小事均可看出父親也好,家翁也罷,對子女和對兒媳,您都是一視同仁地關愛和重視。</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i>家翁生前,離休后的他已經六十多歲了,家里的大小事情他都親力親為。每天他都親自去菜市場買菜,回家后同樣自己洗菜洗魚肉,并進行烹煮……</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潮陽是父親早期革命工作過的地方,是母親的娘家。兩家姐在這里出生。相片中的人都是我們的親人。</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這里是母親外家的舊屋,雜草叢生,已沒有了兒時的痕跡。大姐在這里出生并生活了幾年,雖時過境遷六十年,但那些幼兒時的生活情景猶在眼前……</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母親有三個弟弟,她是大姐,目前唯一健在的是最小的一個。大姐出生時,父親忙于公務常不在家,大姐二姐出生及小時都是小舅父幫帶照料,六十年過去,舅父從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到年過古稀、滿頭白發的老人,一生辛勤勞作,蒼桑經歷寫滿臉上,看到小舅父,就會想起我們兒時的經歷……</i></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i>眨眼間,我們都已是黃昏老人,潮陽是母親外家,父親早期工作過的地方,小時候我們在這里度過幾年,對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更有著特殊的感情……</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相冊編者:兒媳)</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編后:</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i>?本相冊根據父親歷史檔案資料內容為依據及(現保存)歷次受嘉獎的(部分)獎狀、證書、獎章等舊物件,大部分內容也是父親生前回憶口述給我們聽的,現在再由我們回憶整理,大兒媳撰寫文字說明。</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i>本相冊是父親革命生涯40年的濃縮,內容真實,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從相冊中了解祖輩爺爺光榮的革命歷史并永遠銘記,以祖輩為榮,發揚革命傳統,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父親去世二十五年后的今天,特制作此相冊以此緬懷。</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安息吧,我們的雙親!</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2020年父親節前夕于澄海</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2024年10月作小輻修改)</i></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广昌县|
施甸县|
如东县|
兖州市|
广东省|
焦作市|
伊通|
建宁县|
襄城县|
敖汉旗|
田东县|
武定县|
泸定县|
什邡市|
灌阳县|
吉首市|
石门县|
通城县|
巨野县|
松原市|
额济纳旗|
汤原县|
瓦房店市|
杭州市|
政和县|
阿拉善右旗|
定西市|
洛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江城|
枣强县|
华阴市|
邵阳市|
林甸县|
武安市|
福贡县|
株洲市|
曲阳县|
江安县|
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