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85年大學畢業,和大家告別后,我回到貴州,幾個月后,我被作為年輕干部培養選派,去了貴州一個極貧極貧的瑤族鄉任副鄉長。這個鄉離貴陽幾百公里,一路幾乎都是險峻崎嶇的山路(有點像現在的一些進藏公路),是沙石路面,車走起來又晃,又抖,灰塵特大。省政府派的大客車,拉上我們幾十個人(在一個縣的不同鄉),自帶行李背包,走了兩天才到縣城。我去的這個鄉離縣城30公里,有在大山里的縣級道通到離鄉政府5公里的地方,后面就得步行,爬坡上坎,翻山越嶺的山路。行李背包是鄉里派人,借了三匹馬馱著走的。平原地區幾公里是簡單的事,對一個沿山形起伏行走,在大山里崎嶇險峻,爬坡上坎,那可不是簡單的事,不到半山腰,已是氣喘吁吁,臉色蒼白,滿頭大汗,望山跑死馬!好不習慣!坐慣了火車、公共汽車,最差也是自行車吧。真是感覺時光穿越,倒退幾十年啊! </p><p>當時看到老鄉們的經濟,生活狀況,那真叫人瞠目結舌,極貧啊!平均每戶的總資產合計就30元吧,房子就是茅草房,頂是草,房子主架就是山上砍來的樹,沒有墻,床也大多是樹枝做的,鋪上干的草就當褥子,一條土布單子,沒有被子,沒有蚊帳,差一點的家里值錢的就一口鐵鍋,一把材刀,幾個破土碗。一般寨子里也會有幾戶最好的人家,兩層的大木房,有幾間房子會用木板封起,是完整的房間,但大部分會是空的或用小樹枝排起當墻。</p><p>鄉里所有的村寨是不通車的,到鄉政府所在地是修了個毛坯公路,但估計是經費問題,修好了就通了幾個月車,一下雨就再不能走了,和不通車一樣。主要的搬運就是人挑馬馱。</p><p>沒有自來水,靠周邊的山泉飲水,水井就一個小水塘,一下雨就成了渾泥塘了,能有水喝算不錯的了,居住在山頂的村寨上,吃水得到山下或半山腰的遠處去挑,上下山的小泥路,遇到下雨,那可不是很好走的!我在的鄉政府就在山頂上,每次都得下到半山去提水,來回得近一小時,所以每次我提水回來,洗個臉,漱個口,舉手投足,都是一個幸福的享受呀,現在的人們稱為儀式感。</p><p>村寨里的小學最多只有一年級、二年級,就一個民辦教師,教所有的課,類似原來的私塾。有的村寨就沒學校。娃娃們如果要繼續讀書,就得自己來鄉政府所在地的小學讀,中學得去縣里讀。7,8,9歲的小孩就得住校,獨立生活。鄉小學我現在都記得很清楚,十幾間教室,一個泥巴地平的廣場,校舍是危房,兩層的木房,二樓四周沒木板,大通鋪,學校沒食堂,下課后娃娃們得自己去山上找材來生火做飯。我最吃驚的是還有一些稍大年級的娃娃上課,是背著弟弟或妹妹的,相當于上學還有看弟妹的任務,娃娃們難呀!</p><p>整個鄉沒有一個集貿市場,沒鄉場,鄉里有幾間供銷社開的門店,商品為數不多。老鄉們買貨賣貨常常需要走山路到靠公路邊的相鄰鄉的集貿市場去。我也每隔一兩個月,和幾個同事去那樣的鄉場上買上幾斤肉,再在旁邊租個鍋攤(攤主提供火,鍋,碗筷,鍋架地上,衛生狀況肯定是可想而知,但人的適應能力是太強了,再說幾個月不吃一點正規做的肉,那里還顧這么多?),吃點肉,喝點土酒,算大餐了,感覺神仙日子!。</p><p>置身于那種環境,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反正從來沒給自己放過一天假,請過一天假。和毛主席當年搞農民運動類似吧,去到每個村寨,拜訪困難戶,優秀戶,開會討論,現場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沒有電,就沒有電燈,靠煤油燈照亮,有時候還站在凳子上,桌子上宣傳講解,此形象現在都感覺有點偉大呢??。記得我幫老鄉賣芭蕉,為把價格賣高一點,直接聯系貴陽的商家直銷,超載,滿滿的一卡車,晚上出發親自押車押貨去貴陽,那天晚上大霧,大山,坡陡灣急,視線不好,重車,遇下坡剎車,需要駕駛員腳剎,把方向,我在旁邊拉手剎,兩人手忙腳亂,整晚眼睛瞪得像碗大,幸好沒當烈士啊!。兩天后到貴陽,出貨,拿到給老鄉多賣的辛苦錢,深感幸福自豪!沒想到35年后淘寶出現領導直播帶貨,我應該是鼻祖??。</p><p>能與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那種環境,確實需要勇氣和責任心,后來發展成了習慣、自然,好久不見就會想念。鄉里有個麻風村(現在已經消除的一種嚴重的傳染病),我當時進村也是思想斗爭復雜,本地的干部都怕去,雖然那時候已經過了傳染高峰,但和現在的新冠一樣,也不確定呀,也沒什么防護,也不能用什么防護(如果你穿戴防護,指定被打出寨門,別說工作了),終于俺還是勇敢的去了,也辦了些事,阿彌陀佛!(感覺至少俺35年前一個普通小伙子做的事都比一個現在叫方方的所謂領著高薪的作家無病呻吟的強太多)。</p><p>共同的生活,共同的努力,與很多人處成了朋友,兄弟,處成了一家人的感覺。老鄉純樸,大方,熱情,向上,樂觀,很多也勤奮努力。忙時辛勤勞作,節日打糍粑,喝土酒,唱山歌。堅韌,樂觀地面對困難。我在他(她)們那里學到了很多。正是在那里,體會到了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感不完全取決于物質,它是主觀的感受,一些人,吃了一碗好一點的面條,吃了一頓不怎么烹飪的豬肉,就類似毛主席對紅燒肉,對辣椒,對自己認為難得的,高檔的東西一旦有了滿足,那怕這個東西并不貴重,都會有極大的幸福感!相反,再有錢的富人,吃穿著昂貴的,價值不菲的,也未必就幸福感爆棚。主觀感受而已,這提示我們的是,物質不高大上,未必就不幸福,幸福是心態,是態度,是人生觀!不能把追求物質,追求金錢放到第一位,放到唯一的位置。需要領悟。</p><p>面對困難需要堅強,需要樂觀,正如大家常說的,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多年來,遇到困難,能想到的就是鄉里那么艱難的環境老鄉們都能挺過,都能面對,還有什么可以比那個更難呢?都摸到底,觸到底了,余下萬事只能是反彈!反彈!反彈!借用國歌最后幾個字,前進!前進!前進!進!</p><p>一年多的生活后,與鄉親們依依含淚惜別。陰差陽錯,我沒有選擇繼續做焦裕祿,沒有選擇當官為民,反而選擇了做自己的小企業,成天為自己和公司的幾十號人忙碌,雖對社會做了點事,終無大制作,大作為,乏善可陳,于國未能扶國難,于民未能孺子牛。多年來,一直掛念,想念鄉親們,朋友們。總想為他(她)們做點什么,但身不由己,未奮不顧身。反而是鄉親們的很多事給了我榜樣、教育,享用一生!</p><p>35年后的今年,我終于說走就走,踏上訪鄉路。一路高速公路,2個多小時就到了,恍然如夢,真是不敢相信自己,一個夢牽魂繞,載著青春和許多掛念的地方,竟然2個多小時就到了,一路驚訝,除了驚訝,就是驚訝!當年兩天多的行程,山路十八彎,萬水千山,如今天塹變通途!</p><p>到了鄉政府,原來的房子全變了,茅草房全變磚房了,遠看還有點像別墅、洋房的感覺。村寨的道路硬化,不再是道路泥濘。自來水,電,太陽能路燈,超市,標準的學校。摩托車、小貨車,拖拉機,轎車星羅棋布,現在的口號是脫貧攻堅。那里還有當年極貧村的一點模樣?唯一我看到的一個原物是我當年住的政府兩層小樓前的石梯,僅有石梯了!</p><p>現在很多老鄉還從不宜居住的地方搬了出來,村村都通油路了,原來的鄉政府已經搬遷到高速公路邊,交通便利,站在山頂遠眺,一條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高速路宛如巨龍,有如天路!無不體現出時間已是2020,現代氣息!隨手拍幾張照片,還風景優美!蘭天白云,綠水青山,空氣多呼都要醉,洗腦洗肺,天然原生態!,馬肯定是不用了,肉隨便吃。鄉政府的山下是北盤江(后匯入紅河,最后到珠江),現在在江邊發展旅游,有很多做觀光和賣野生魚的店,我也欣然做了個過客,點了一鍋野生魚,配上獨特的筍子酸,豆腐,儼然神仙日子,帝王生活(與當年的生活比)。</p><p>浮想聯翩,冗述太多,通過自己在一個極貧鄉、極貧村、極貧的人們身邊的親身經歷,35年后的鳳凰涅槃,真真體現出來新中國的巨變,是國家在曲折中前行,苦難中開花,是共產黨的不忘初心,為國為民。</p><p>當然,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事事未必能做到十全十美,任何國家都需要不斷總結和改進!我的祖國也概莫例外,我堅信:一切為民的政府就是好政府,一切為民的黨就是好的黨。為人民服務!不過時!</p><p>當年的經歷十分珍貴!我努力了,拼搏了!毫不吝嗇的灑下青春和汗水。我學會了正確的體會幸福感,學會了面對困難的堅強,提升了團結人、領導團隊的能力,學會了珍惜當下、知足常樂。當年的感情我一直尊藏,我為祖國的發展驕傲,我為鄉親們的生活有巨大提升由衷高興!借用毛澤東主席在開國大典的話結尾:人民萬歲!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原鄉政府所在地</p> <p>瑤寨里現在的路已經硬化,不泥濘了</p> <p>35年前的原物只余下這個石梯了</p> <p>山腳下就是當年車子只能到的地方,我從那里開始起步</p> <p>鄉政府所在地,在山頂</p> <p>站在鄉政府遠眺,心曠神怡,風光無限好!</p> <p>遠處的高速公路,大橋飛跨北盤江</p> <p>有了非常標準的鄉小學,當年的危房,土廣場無影無蹤</p> <p>當年走10多里山路來趕的鄉場,現在已是磚房,硬化路面,不復當年的泥路</p> <p>鄉政府的山腳下不遠的北盤江</p> <p>北盤江邊的野生魚,當地特色,筍酸</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干县|
休宁县|
武强县|
东港市|
津市市|
绥阳县|
安吉县|
江山市|
苍南县|
右玉县|
石河子市|
东阳市|
云林县|
山东省|
克东县|
大关县|
伊金霍洛旗|
法库县|
合阳县|
甘洛县|
民县|
临沧市|
曲周县|
新安县|
大兴区|
怀宁县|
惠来县|
弥渡县|
江安县|
卓尼县|
文安县|
文成县|
太仆寺旗|
郧西县|
名山县|
孝义市|
萝北县|
敦化市|
临桂县|
丹巴县|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