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飄洋過海十二、三個小時,飛機終于降落在地球另一端的悉尼機場,走出機艙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登機前分明還是雪花飄揚,一夜之間竟是熱浪襲人了!大家紛紛躲進機場的衛生間,扒去身上的冬衣秋褲,忽然覺得一身輕松。</h3> <h3>入境手續辦的還順利, 跟團游倒也省事,大巴很快載著我們直奔邦迪海灘。澳洲漫長的海岸線為悉尼孕育了70多個充滿活力的海灘,其中邦迪海灘名氣最大。月芽形的海岸線,海水清澈,沙質細膩,由于離市區較近,是喜歡日光浴和沖浪的悉尼市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悉尼人在海灘的配套設施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在海灣的南北兩岬分別開通了氣勢宏大的海岸觀光步道、網紅無邊泳池與湛藍的海灘可謂渾然一體,在泳池里暢泳如同置身大海一樣。可惜我們在此逗留的時間太短了,只能是走馬觀花的轉了一下。其實對于旅游者來說,最好的旅行方式當然是去體驗當地的人文生活,觸碰當地的風土人情。看來到邦迪海灘最好還是選擇自由行,即便是呆上一天,大海,陽光,沖浪少年,沙灘上曬日光浴的人……如能一邊品嘗著百年老店的鮮奶冰淇淋,一邊欣賞岸邊非正式樂隊聲嘶力竭的演唱,該是多么愜意和浪漫啊! </h3> <h3>騎自行車的運動達人</h3> <h3>佇立海邊,任思緒信馬由韁……</h3> <p class="ql-block">離開邦迪海灘來到悉尼市區,這個大洋洲最大的國際都市,并沒有想象中的繁華和喧鬧,倒顯得格外低調和安靜。</p><p class="ql-block"> 圣瑪利亞大教堂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由當地的砂巖建成,為悉尼獨樹一幟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海德公園綠樹成蔭,地處市中心卻十分靜謐,有不少雕塑和噴泉。午后的陽光有點矯情,綠地毯似的草坪上一對年輕情侶在親密呢喃,一旁的澳洲白鹮羨慕不已卻裝著沒看見似的。白鹮披著潔白的羽毛,尾巴上還有漂亮的點點藍斑,可能是適應了這里的環境,旁若無人的小樣兒倒挺招人喜愛。</p> <h3>要感受一個地方的文化氛圍,最好的地方莫過于高等學府了。到了悉尼,有著“南半球的牛津”之譽的悉尼大學當然要去的。悉尼大學歷史上曾培養出一系列重要人物,在澳洲乃至世界的地位舉足輕重,可沒想到這么一座世界級的名校,竟沒有圍墻,沒有保安,完全對游人開放。悠久的歷史賦予了它時間的沉淀,散發出一股深遠厚重的氣息,令人肅然起敬。悉尼大學的顏值很高,校區內綠色草坪環繞,被列為歷史遺產的砂巖建筑與超現代的先進復雜的樓宇比肩而立,法學院據說是其中最漂亮的建筑,但我更喜歡教學樓精典的“哥特式”風格,褐色的砂巖建筑像歐洲中世紀的古堡,有旅友調侃我們像進入了電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h3> <h3>悉尼大學的校訓—“繁星縱變,智慧永恒”</h3> <p class="ql-block">夕陽下的情人港特別美,我們將乘坐大型游輪,嘗美味,賞美景,暢游悉尼灣。站在港口遠眺海灣:海天一色,鷗鷺飛翔,影帆點點,百舸爭先。上游輪后,每人一份美味澳式晚餐,說是美味,其實簡單至極,只記得有塊烤鱈魚,味道寡淡,顯然不合國人的重口味,許多人顧不上細細品味就匆匆爬上游輪頂層,搶占最佳位置一覽悉尼海灣的旖旎風光。悉尼海港大橋位于海灣蟻腰處,就像一道橫貫海灣的長虹,巍峨俊秀,氣勢磅礴。與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成為悉尼的象征。悉尼歌劇院矗立在港灣的貝利朗角,與周圍景色相映成趣,新穎奇特的建筑造型令人贊不絕口,似風帆,似蚌殼 ,我倒覺得遠觀更像朵圣潔高雅的白蓮花,千嬌百媚的綻放在蔚藍的海面上,美的令人炫目!</p> <h3>夜晚的悉尼歌劇院特別美</h3> <h3>藍山公園距悉尼市區約二小時車程。之所以稱為藍山,是因為這里大量生長的桉樹會分泌一種芳香的油脂,在陽光的折射后揮發到空氣中,形成云山霧繞般的淡藍色。藍山不僅有懸崖峭壁、飛流瀑布,還生長著大面積原始叢林和亞熱帶雨林,各種植被非常茂盛,已被列為世界遺產。三姐妹峰是藍山的標志,是由三個依偎在一起的山崖組成的一組奇觀異景,但因為山勢險峻,只能遠觀。遺憾的是當天天氣不好,能見度很低 ,眼前只有霧蒙蒙的一片,大家有些掃興。據說關于三姐妹峰還有著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導游為了補償大家講的分外賣力,明知道是牽強附會的杜撰,大伙兒倒也聽的津津有味,其實哪個名勝景點沒有自己的故事呢?</h3> <h3>天氣不好,沒看到三姐妹峰</h3> <h3>玲瓏俊逸、環境優雅的魯拉小鎮就在藍山腳下,異域情調盡顯,小街兩旁有各種工藝品商店、藝廊、咖啡屋。我們置身其中,時而漫步,時而停駐,真想少點匆忙的行程,多點深深的體驗,這才是旅行的真正意義吧?</h3> <h3>坐在小鎮的咖啡館,好愜意啊!</h3> <h3>提到悉尼,大家對本世紀初的27屆奧運會一定會記憶猶新,當年北京也首次申辦這屆奧運會,但以兩票之差敗給了悉尼。我們參觀的就是這次奧運會的主場館,這也是奧運會歷史上最大的室外體育場,可容納11萬名觀眾。體育館入口大門的花環上鑲嵌著放大了的各種鳥類的彩色羽毛,據說是紀念曾經在這里生活的99種鳥類,因為建起了奧運會場,它們遷徒到別處去了。這個故典倒讓我很有感觸,不由得駐足端詳了很久方才離去。大門右側廣場五顏六色的柱子也頗有看點,土著風格的柱子上刻有悉尼奧運會所有志愿者的名字,被稱為“志愿者柱”。還記得開幕式上世人矚目的火炬塔吧?土著運動員弗里曼水中點燃奧運之火,既浪漫又有創意,驚艷了整個世界。火炬塔現已被移放到體育場外供游客參觀,成為悉尼奧林匹克公園一個永恒的標志。火炬塔下的地面上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紐帶,上面鐫刻著本屆奧運會獲獎者的名字。火炬塔邊,是已故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的紀念碑,近20年過去了,他曾稱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屆奧運會。”的會址,現在竟變得冷冷清清,很多場館都空置著,真有繁華落盡見荒涼的感覺,不過聽說每年會有許多大型活動在此進行。</h3> <h3>志愿者柱</h3> <h3>吃完還算地道的中式晚餐,大家心情還不錯,相約到附近走走。我們入住的酒店地處悉尼郊區,空氣清新 ,人稀車少,幾乎見不到行人。當地人住宅一般都間隔較遠,多為獨棟小屋,圍墻很矮,可以清楚窺見小院內的草坪,周圍種滿了各種花卉,或就用種植成行的花木環繞房屋作為圍墻,特別漂亮。這讓見慣了車水馬龍,適應了喧街鬧市的我們心生羨慕也略感冷清,難怪有人揶揄“好山好水好寂寞”。這里除了冷清,晚上想買點東西也不容易,我們在附近轉了一圈,也沒找到便利店,其實即便有,此時也關門了,外國人享受生活,下午五點一過,關店走人,從不加班加點。大家只好在手機上搜索,按導航走了好幾里路,才找到一個晚上九點關門的大超市,里面東西倒是充裕,價格也不是很貴,鮮奶比礦泉水還便宜,二升一盒才合人民幣幾塊錢,我買了一盒當水喝,覺得特別清純可口,水果則買了藍莓,據說是原生態種植的。回酒店途中,沒洗就吃掉了大半盒,室友擔心我的胃腸道會吃不消,我倒不太在乎,后來也一直無事。</h3> <h3>悉尼魚市場是南半球最大的海鮮市場,每天有上百種海鮮上市 ,是悉尼品嘗海鮮的聚集地,更是中國游客的必到之地。這里人山人海,到處是酒店、餐館和美味的熟食店。</h3> <h3>導游帶著我們走進一家類似于農貿市場的大商鋪里,里邊有多家大排檔似的小攤位,各攤位前人頭攢動,擁擠不堪,買賣雙方幾乎都是華人,攤販們爭搶著招攬生意,熟悉的吆喝聲,討價還價的嘈雜聲,讓人好像又回到了國內。攤位前成排的玻璃缸里有各種鮮活的海鮮可供游客挑選,攤板上則有加工好的各種海鮮制品,澳洲龍蝦、帝王蟹、生蠔、三文魚、鱈魚等應有盡有,活的死的、生的熟的,各憑所需,任人選購。一般說來,鮮活的選好后立即給加工,這種價格都不菲,當然如果是攤鋪上備好的套餐拼盤就便宜多了。大家三五成群,臨時湊成搭檔,一般都是挑選中意的鮮活海鮮讓店家加工,我們五人挑選了一個三斤多的大龍蝦和一個一斤多的大鮑魚,每人大約不到三百元人民幣。不一會兒,熱騰騰的美味就端上來了,大家大快朵頤,一下子就吃了個盆底朝天,有二位還覺不過癮 ,又另外各買了一份配好的三文魚和生蠔。我吃海鮮只為趕時髦,入口后卻感覺真不錯,特別是那盤爆炒鮑魚,至今想起來還回味無窮,室友則對那只大龍蝦念念不忘,前不久還在向我絮叨。</h3> <h3>鮑魚端上來時,龍蝦快搶光了!</h3> <h3>悉尼皇家植物園里參天古木高大粗狀,樹蔭斑駁下的麥考利夫人石座椅同悉尼歌劇院只相隔一道狹窄的海灣。這里的觀景臺是同時欣賞海港大橋和悉尼歌劇院的絕佳地。</h3> <h3>麥考利夫人座椅</h3> <h3>之前雖在海上遠眺過悉尼歌劇院,但總覺得意猶未盡,真正近距離觸碰到悉尼歌劇院,大家還是感到非常震撼!這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偉大建筑由音樂廳、歌劇院、餐廳組成,三個廳并排而立,由四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大殼頂依次排列,面向海灣,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在陽光照映下,真是“形若潔白蚌殼,宛如出海風帆”!</h3> <h3>和悉尼歌劇院來一個親密接觸!</h3> <h3>悉尼歌劇院的設計師是丹麥人烏松,他說自己的創意其實是來源于橙子,正是那些剝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啟發了他。烏松最終因為悉尼歌劇院的設計而譽滿全球,可遺憾的是他卻沒有親眼目睹過建成后的悉尼歌劇院。</h3> <h3>布里斯班位于澳大利亞東北部,為澳大利亞第三大城市,曾舉辦過1988年的世博會,我們在此逗留了不到一小時,就在南岸公園和袋鼠角轉了轉,沒有什么特別的印象。</h3> <h3>從布里斯班往南約一小時的車程便是著名的黃金海岸了。它可不是一段海灘,而是澳大利亞東部海岸瀕臨太平洋的一個城市,因有一處綿延四十二公里、十多個連續排列的金色沙灘而得名。這里不僅景色宜人,有著世界上最長的沙灘海岸,還分布著眾多富有趣味的主題樂園和天堂農場,是澳大利亞蜚聲世界的海濱休閑度假勝地。</h3> <p class="ql-block">華納電影世界是華納兄弟主題公園的三大主題公園之一,以其獨特的設計風格,誘人的娛樂項目,豐富的表演節目而聞名于世界。為此,旅游團為我們安排了幾乎一天的時間。也許是對導游的宣傳有點失望吧!我對這里的印象卻很一般。雖然這里的游樂項目不少且非常刺激,特別是以情景劇的形式,增加了一些電影拍攝和特技表演的噱頭。但現在回想起來,除了驚悚刺激的穿山車讓我心跳加速,電影特技表演時,樓房頂現場突然起火讓人誤以為真外,其余的記憶竟是中午用漢堡薯條喂鴿子來打發時間了,覺得沒什么意思,當然這只是一己之見,小朋友們可玩的特別高興。也許是個人嗜好吧,我不太喜歡電動游戲中的緊張驚恐帶給人五臟翻江倒海的感受,比起在游樂場像個老玩童般的折騰一天,其實更想像個孩子似的在鄉間地頭撒歡放野!</p> <h3>驚悚的游樂項目讓我心驚肉跳!</h3> <h3>觀看電影特技表演</h3> <h3>嚇了大家一跳!</h3> <h3>小朋友們玩的可高興了!</h3> <h3>黃金海岸天堂農莊與華納電影世界比鄰,占地12公頃,是一座用來表演的畜牧場。環繞農莊周邊都是澳洲的一個個典型農家,充滿了濃郁的鄉村氣息,在這里可以體驗到真實的澳洲農莊生活,獨一無二的澳洲傳統文化。澳大利亞的畜牧業很發達,天堂農場里表演的都是與此相關的場景,表演極具生活化。騎馬、甩鞭、牧羊、擠奶、剪羊毛、喂袋鼠,都是牧民們日常生活之狀況,而這些恰恰是大城市的人感興趣卻沒機會目睹和嘗試的。游客們不但可以參觀,還可以參與互動,讓人感到別開生面。我就特別喜歡剪羊毛的表演,憨態可掬的大綿羊、詼諧幽默的“剪羊毛大叔”,就像一場風趣的情景喜劇讓人記憶猶新。在剪羊毛的過程中,“剪羊毛大叔”還會請游客上臺現場體會剪羊毛的樂趣。他夸張的肢體動作、搞笑的面部表情、極快的調侃語速,逗得大家忍俊不禁,笑聲不斷。隨著毛絨絨的大綿羊在“咔嚓咔嚓”的剪子聲中變成了一個瘦小的“光禿子”,整個現場的氣氛達到了高潮,歡聲笑語、掌聲雷動,熱鬧極了!我突然想起了當年很流行的一首澳大利亞民歌“羊毛剪子咔嚓響”,看來就是反映這里牧民的真實生活。</h3> <h3>剪羊毛的表演非常精彩!</h3> <h3>毛絨絨的大肥羊</h3> <h3>和擠奶工人合個影!</h3> <h3>你真棒!</h3> <h3>在天堂農場還可和可愛的袋鼠和考拉來一個親密接觸,這可是澳大利亞“國寶”級的動物。在袋鼠生活的灌木叢附近親手喂食袋鼠挺有趣的,機靈的袋鼠好像不太懼人,瞪著大眼睛望著大伙兒手中的食物,冷不愣丁的來上一口,倒把我嚇的哇哇叫!在考拉村還可以懷抱澳大利亞最可愛的動物考拉拍照,這當然是要付費的,20澳元交給導游便可去排隊等候。抱著小考拉竟像第一次抱兒子似的激動,萌萌的小東西實在是太可愛了!</h3> <h3>莉莉和考拉的合影比我的好多了!</h3> <h3>其它的項目還很多,牧羊犬表演可以看到農夫和牧羊犬是如何駕駑和控制羊群的,小小的牧羊犬真的很厲害,一只訓練成熟的牧羊犬可以單獨駕馭和控制一萬左右的羊群。騎馬項目中英姿颯爽的女騎手特別漂亮,男人們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我也覺得她馳馬揚鞭的樣子酷極了。</h3> <h3>和牧羊犬的合影一點都看不清!</h3> <h3>女騎手真漂亮吧?</h3> <h3>午飯是在農場的巨大餐廳吃西式半自助餐,人特別多,當然全是游客。餐廳中間的大臺桌上放滿了各種蔬菜色拉、水果及甜點,四周則擺滿了長長的條形木桌子,按旅游團劃分座位區。每人座位上刀叉盤勺各一套,盤內放一自制特色面包,主菜每人限定在牛肉、雞肉、鱈魚中任選一種,憑導游發的不同票劵排隊到餐廳一邊的窗口領取,蔬菜色拉和水果甜品則任意自取,全是農場自產的原生態食材。主菜我選的是牛肉,是用牛肉絞碎后加調料煎成巴掌大的厚厚的牛肉餅,澆上濃濃的醬汁,味道特別鮮美香嫩。</h3> <h3>去黃金海岸富人灣乘游艇游海灣,是一個自費項目。我們幾個在北歐體驗過便沒參加。導游把我們安置在一個空曠的場地,叮囑大家不要亂跑,原地等候。年輕的美眉可一刻都閑不住,拿手機搜索發現著名的范思哲五星級酒店就在附近,這可把我們樂壞了!拔腿便跑去觀看。范思哲五星級酒店以豪華奢侈聞名于世,全世界僅有二家,一家在迪拜,一家就在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如今意外親眼目睹如同夢幻之中!酒店外型雖沒想象中的金碧輝煌,卻也端莊大氣,氣宇軒昂。大門口兩輛勞斯萊斯是用來接送客人的,車費可是要自理的。酒店大廳富麗堂皇,奢華而不失典雅。服務員西裝革履,彬彬有禮,對我們這些并不入住的觀光者同樣畢恭畢敬,二位旅友甚至溜進酒店后邊的豪華游泳池,拍了幾張珍貴的照片,也未遇到任何阻攔。范思哲酒店不遠處就是富人灣碼頭,碼頭上除了大量的私人游艇,其它倒是沒什么太大的印象。</h3> <h3>范思哲五星級大酒店</h3> <h3>奢華的泳池就在床邊</h3> <h3>富人灣碼頭匆匆留個影</h3> <h3>黃金海岸連綿一片的沙灘上,陽光妖嬈火辣,海水湛藍透明,棕櫚葉染上釉質的綠光,盡顯沙灘浪漫魅力。在海灘的一處彎崖角上,有一片礁石,層層的海浪從礁石崖頭沖過來,浪擊百丈,洶涌澎湃,這就是著名的沖浪者天堂,這里海浪險急,適合沖浪滑水,是年輕人的沖浪樂園。</h3> <h3>可惜只能在遠處望望</h3> <h3>塘鵝灣景色優美,生長著成群的野生塘鵝。塘鵝是世界上最大的飛鳥,以嘴大而聞名,是西方人眼中的“送子鳥”。如果幸運的話,能看到成群的塘鵝匯聚在這里,等待附近居民喂食,人與鳥的和諧相處,成了黃金海岸一道獨特的風景。</h3> <h3>墨爾本是我們澳大利亞行程的最后一站。且不論它那“文化名城”“時尚之都”“最宜居住城市”的光環和盛譽,其著名的旅游景點隨便說兩個都會讓人驚掉下巴!可就這么一個最值得去的國際大都市,旅游團僅給我們安排了一天的時間,當然只能在市區幾個景點轉轉。</h3> <h3>墨爾本是澳大利亞唯一還能看到電車的城市</h3> <h3>皇家植物園位于墨爾本市區以南五公里處。建于1845年,至今仍保留有十九世紀的一些建筑和風貌,匯集了來自澳大利亞乃至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和罕見植物。據說園內還有很多名人親手種植的紀念樹,因喜歡柯南道爾的偵探小說,特別好奇哪棵出自于他手,導游的不置可否讓我有些失望,不會又是一個杜撰的故事吧?不過,相比悉尼植物園,這里的景色倒真是不錯,連陽光都分外明媚慷慨,灑下一地金輝,使得地毯式的草地顯得更加華麗和堂皇。我們漫步園中,觀佳木蔥蘢,拍鮮花爭艷,不知不覺來到一洼湖邊,湖面漂著荷葉,浮著野鴨,周邊則是青蔥翠綠的一片,一棵高大挺拔的棕櫚樹蔭下,年輕的母親在與孩子嘻鬧,草坪上可愛的鴿子也嘀嘀咕咕的湊著熱鬧……遠處的景,近處的湖,眼前的人,構成了一幅動人的圖畫。</h3> <h3>年輕母親和她可愛的孩子</h3> <h3>這里的陽光特別慷慨!</h3> <h3>菲茨羅伊花園在墨爾本頗有名氣,為一片面積很大的長方形綠地,公園小道筆直幽靜,兩旁參天的英格蘭榆樹常年蔥郁,盡顯歐洲浪漫風情,這里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是人們遠離城市喧囂的綠色休閑去處。</h3> <h3>花園里最有名的景點是“庫克船長小屋”。該小屋是英國航海家庫克的故居,1755年建于英國。小屋簡單樸實,甚至有點粗糙,斜頂鋪瓦,石砌墻面,墻面上爬滿了常春藤,在花團錦簇和大樹的濃蔭下,充滿了濃郁的英國鄉村風情。小屋的一邊,聳立著庫克船長的紫色銅塑像。庫克船長是第一個發現并登上澳大利亞的英國人。為了紀念他,澳州的一個知名實業家在英國購買了這座小屋,并將它拆卸后打包編號運至墨爾本,然后依原樣組建起來,在1934年墨爾本百年市慶時贈送給墨爾本人民。庫克船長小屋因此成了墨爾本唯一真正意義上建于18世紀的建筑,也成為了眾多游客的觀光地。</h3> <h3>聯邦廣場是一個獨特的市民聚集地和商業、文化活動中心,建筑設計標新立異、大膽前衛,被公認為是全世界的大型公共廣場之一。</h3> <h3>圣派翠克大教堂是南半球最大最高的天主教堂,教堂大部分用青石建成,“哥特式”建筑的尖塔,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風格和華麗。每當看到這種建筑,感覺到漂浮在南半球的這片土地與遙遠的歐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h3> <h3>教堂旁就是圣派翠克公園</h3> <h3>要體驗墨爾本本土文化,涂鴉街是不可不去的地方。狹窄的街道兩邊墻面上全是各式各樣的涂鴉作品,均來自于當地青年的筆下。絢麗的色彩交融,天馬行空的思想碰撞,讓對此一竅不通的我們瞠目結舌,雖不能完全明白作者的意境,但能感受到那濃濃的藝術氣息。據說這里的涂鴉作品更新的非常快,有些墻面僅過了一天又煥然一新了,真是一個讓人充滿了興奮和活力的地方 。</h3> <h3>就要離開澳大利亞了,雖有不少遺憾,最想去的大洋路、企鵝島沒有成行,但更多的卻是不舍,真喜歡行走在路上的感覺。審視生活,人人都有不如意的時候,何不到遠方去看看,感受一下他鄉不一樣的文化沖擊,在欣賞風光,增長見識的同時,排解內心的疲憊與壞情緒,放松自己,說不定還能邂逅一些有趣的人和事,當然更重要的是擁有風景背后那份獨屬于自己的美好回憶。</h3> <h3>和旅友合個影吧!</h3> <h3>往后余生,就算歲月流逝,容顏已變,仍愿做個有心的人,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行走的樂趣,眼前有景,心中有愛,在內心的平和中從容度日,與山水共清歡……。</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河市|
祁阳县|
平阳县|
延吉市|
永平县|
宜章县|
体育|
惠东县|
汪清县|
福州市|
晴隆县|
甘孜县|
芮城县|
青龙|
积石山|
溧阳市|
治县。|
普安县|
隆安县|
临泉县|
饶阳县|
突泉县|
错那县|
顺平县|
万宁市|
凤山县|
六枝特区|
开化县|
乃东县|
云林县|
盐池县|
翼城县|
灵山县|
玉山县|
策勒县|
长武县|
怀安县|
寿阳县|
东阿县|
濉溪县|
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