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陜北是一片厚重的土地,這里不僅歷史久遠,文化深遂,擁有以黃帝陵為代表的中華文明發源地和以延安為代表的革命圣地,同時,蒼涼雄渾的黃土地和奔騰激蕩的黃河水也孕育了眾多神奇壯美的自然風光和迷人景色。以往雖然多次在這片土地上走過,但大多限于黃陵、延安、壺口等幾個點,未能花點時間細細瀏覽和觀賞。特別是沿黃觀光公路開通后,一直想沿著黃河走一趟,飽覽一下晉陜大峽谷的獨特風光。今年四月的暮春時節,被疫情憋了很久的旅友們正想外出放松一下,于是大家一拍即合,踏上了陜北9日自駕游的旅途。盡管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有些景區景點尚未開放,沿途的酒店飯館也尚未完全恢復,但一路走來,沿途的景色令人心花怒放,欣喜不已</p> <p><br></p><p> 我們的第一站是甘泉縣下寺彎鎮的雨岔大峽谷,網上也稱作甘泉大峽谷。這是一個地縫峽谷性的獨持地質景觀,幾年前還黙默無聞,近些年卻名聲大噪,引得眾多游人尤其是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并贏得中國的"羚羊谷"的美譽。我2019年剛去過美國的羚羊谷,當時在峽谷內看到奇形怪狀的石壁和光影折射下變幻無窮的色彩時,即驚艷又震撼,沒想到大自然竟然如此神奇,神奇的有點不可思議。這次當我走進雨岔大峽谷,不僅僅是驚艷,更多的是驚喜。無論是峽谷內的石壁形狀,巖層紋理,還是光影色彩,視覺效果,可以說絲毫不遜于羚羊谷,而且由于點多線長(包括樺樹溝、牡丹溝、一線天等,據悉還有幾條溝正在開發中)、形態各異,色彩更為豐富(在光影的折射下紅橙黃綠青藍紫各種顏色如夢幻般呈現,令人眼花繚亂),兩相比較,雖然各有千秋,各具持點,但我覺得雨岔大峽谷的體驗度和觀賞度更為飽滿</p> <p><br></p><p> 如果說雨岔大峽谷屬于地下的地質奇觀,靖邊的波浪谷則可以說是一個地上的地質奇觀。兩個景觀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特點,但同樣令人驚嘆大自然的神奇和魔力。</p><p> 一億五千萬年風霜雨雪的侵蝕和水刻砂雕,將一塊塊巨大的巖石塑造成一個個姿態迴異、色彩紛呈的奇妙世界。可供游覽的5個景區,不同區域,其巖層的分布態勢也不同,有的被切割成深幽狹窄的峽谷,從溝底順山勢而上,一直延伸到山頂,兩邊的巖壁高深峻峭,紋理整齊清晰;有的依水而居,與水為鄰,碧水丹崖,相映生輝;有的橫臥在山腰間,一圈圈、一坨坨,既像一層層洶湧起伏的波浪,又似供奉給黃土地的饅頭花卷。除一小部分巖石呈灰色和黑色外,絕大部分為紅色,尤其是清晨和黃昏時分,在朝陽和夕陽的渲染下,其色彩十分絢麗,在藍天、綠樹的襯托下分外奪目。有人認為這里也可以媲美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帕利亞峽谷),我未去過那里,無法作比較,但從網上的圖片看,似乎也很相近</p> <p><br></p><p> 從靖邊出發,向東北行駛340公里,抵達位于府谷縣墻頭鄉的沿黃觀光公路起點,開始沿黃河自北向南,穿行晉陜大峽谷</p> <p><br></p><p> 此處既是沿黃觀光公路的起點,也是陜蒙晉三省區的交界處,與內蒙古一山相連,毗鄰而居;與山西則一衣帶水,隔河相望,可謂雞鳴三省之地。在中國地理上也算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地方</p> <p><br></p><p> 沿著黃河南行幾公里,便看到一處五彩斑斕,類似丹霞地貌的景觀。這就是近些年隨著沿黃公路開通才逐漸被人們所熟知的府谷蓮花辿(chan)。實際上它確實屬于丹霞地貌的一種形態,地質學上稱之為砒砂巖,發育了二億五千萬年,因狀如盛開的蓮花,被康熙皇帝賜名為"蓮花辿"。而當地老鄉則稱之為"撒了蔥花的五花肉"。你別說,這個稱謂還是很形象的,當你身臨其境,放眼望去,主要以紅白相間的砂巖,綿延起伏,層層疊疊,色彩鮮艷,確實很像一塊塊五花肉,看上去既壯觀,也很悅目。見過許多丹霞地貌,蓮花辿算是其中比較獨特的</p> <p><br></p><p> 都說天下黃河有九曲十八灣,不知道龍灣算不算其中的一灣。這也是黃河進入陜西后的第一灣。令人有些意外的是黃河由內蒙進入晉陜大峽谷后,不僅河灘比較開闊、平坦,而且河水十分清澈,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這就是以渾濁而聞名于世的黃河。站在岸邊山頂上,凝望腳下波平浪靜,水清如碧,似綠飄帶一般緩緩流向遠方的黃河,心里更多了幾分對它的愛戀</p><p><br></p><p><br></p> <p><br></p><p> 進入神木境內的賀家川,窟野河與黃河的交匯處,高達500多米的天臺山矗立于此。雖然山不是很高,但由于山勢險峻,巍峨挺拔,且在懸崖峭壁之上聳立著一座座始建于明代的寺廟古建筑,故而別有一番景致。尤其是從前山到后山之間,長達1000多米,只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從懸崖上穿過,有點像華山登臨西峰的路,還是有些驚險。但山水相映,奇石怪巖遍布,蒼松翠柏與古建筑交融的景觀還是值得一游</p><p><br></p> <p><br></p><p> 在吳堡縣丁家畔村,有一處獨特的景觀叫黃河二磧,又名大同磧。由于河水連年沖刷,河道被沖擊為磧(砂石積成的淺灘),上下落差達10米左右。黃河從晉陜大峽谷流經此處,300多米寬的河面急劇收縮至50米左右,河水順勢傾瀉而下,水流湍急,駭浪翻滾。由于其壯觀的氣勢僅次于壺口瀑布,故將此處稱之為"天下黃河第二磧",簡稱為"黃河二磧"。由于四月份是黃河的枯水期的緣故,我們在現場并沒有看到激流滾滾,洶涌澎湃的場景,當然也就無法感受到那種濤聲震天的氣勢,也算是一個遺憾吧</p> <p><br></p><p> 具有1000余年歷史的吳堡古城,由于城墻和城內民居大多由石砌而成,故稱為吳堡石城。因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保存完好,又被譽為"華夏第一石城"。雖然古城就建在黃河岸邊,但不熟悉的人還不容易找到它,我們問了當地好幾個人,駕車繞行10多公里才得以一睹芳容。這座建于黃河岸邊高山之顛的石城,的確很有特點,不僅高大、巍峨、險峻,而且城墻依山就勢,蜿蜒曲折,高低起伏,宛若八達嶺長城,充滿美感。站在城墻上俯瞰數百米深的黃河,令人腦海中不由浮現出"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的意境。巍巍石城,滔滔黃河,綿綿群山,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蒼涼、雄渾、古樸的壯美畫面</p> <p><br></p><p> 黃河進入清澗縣境內,在趙家畔村又拐了一個大灣,被稱為太極灣。盡管黃河上的灣比較多,且都很相似,但要細看也有各不相同之處。如太極灣的形狀比較圓潤,近乎360度的圓環,灣大水寬,兩面勻稱,形似中國古老的太極圖案,看上去十分秀美,堪稱大自然的又一杰作</p> <p><br></p><p> 位于延川縣境內的乾坤灣,無論出鏡率,還是知名度,都是晉陜大峽谷眾多河灣中的姣姣者。盡管其形狀也類似太極圖案,卻更為雄渾、壯觀,加之四周高達數百米懸崖峭壁的襯托,更有一種非凡氣勢,震人心魄。我盡管到過乾坤灣已好幾次,但由于季節、天氣、時段的不同,每次拍攝的畫面和感受也不一樣。但有一點是公認的,那就是乾坤灣是晉陜大峽谷的精華所在,最能代表它的獨特氣質,也是它的顏值擔當</p> <p><br></p><p> 壺口瀑布雖然早已名揚天下,但人們所熟知的多是飛流狂瀉的黃瀑畫面,而像這種清流奔湧,白瀑飛瀉的畫面并不多見。說實話,我先后多次到過這里,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溫婉清秀的壺口瀑布。雖然少了些狂野,卻多了些溫柔,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容顏和風采</p> <p><br></p><p> 四月的陜北,乍暖還寒,春天正在緩緩走來。盡管春風尚未吹綠大地,但黃土高坡上的層層梯田和排排棗樹林與塬峁溝壑編織成的北國風光別有一番韻味,也是沿途一道獨具魅力的風景</p> <p><br></p><p> 美麗風景與美好心情一路相隨,令我們的旅途輕松愉快而富有樂趣。友友們吸吮著黃土高原春天的氣息,縱情黃河岸邊的山水之間,盡情享受著這段快樂時光,將疫情期間的郁悶一掃而光</p> <p><br></p><p> 位于華山腳下的華陰市蓮花廣場,也是全程長達828公路沿黃觀光公路的終點。我們的陜北暨沿黃觀光公路之旅也到此劃上了圓滿的句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定市|
唐山市|
兰西县|
泰州市|
银川市|
盐池县|
无锡市|
林芝县|
邹城市|
鹿泉市|
鄢陵县|
沙田区|
奉化市|
阳春市|
兴城市|
平邑县|
楚雄市|
宝应县|
曲靖市|
固安县|
田林县|
冀州市|
长子县|
余干县|
当涂县|
孟津县|
隆回县|
潮安县|
鄯善县|
新巴尔虎右旗|
清新县|
卢湾区|
汝州市|
宁国市|
黄梅县|
东方市|
陇川县|
施甸县|
壤塘县|
思茅市|
富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