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駱峪地處西安市周至縣城西南約15公里處的秦嶺北麓,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它曾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第三個兒子駱明的封地,史稱“古駱國”,古駱國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源頭。在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人才輩出,炎黃子孫所稱頌的“大禹治水”中的大禹,傳說就出生在駱峪的禹谷(東駱峪)的汶山石紐下的禹穴。據《陜西文史》載:“駱明是駱國君主,是大禹的祖父,是中華民族的先祖之一”。</p><p> 儻駱道是古棧道名。儻駱道得名于其南口位于漢中洋縣儻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縣西駱峪。儻駱道長約240公里,是褒斜道、子午道、連云棧道等古道中最快捷也最險峻的一條古道。</p><p> 儻駱古道是關中地區通往漢中、四川、云南、貴州一帶最便捷最寬暢的一條古棧道,從秦朝到清朝初年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南北重要的商業貿易通道和交通要道。如今,在儻駱古道上還有多處古棧道遺跡。該遺跡被確定為“周至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護和開發價值。(更多內容請看篇尾)</p><p> 西駱峪水庫是周至縣次于金盆水庫的第二大水庫,水庫面積達4公里,水庫壩面寬度為1公里有余,是周至縣境內唯一能開發水上游樂水面最大的水庫。駱峪河水流充沛,常年不斷,水庫常年綠水瀅瀅,三面環山,碧波蕩漾,是理想的天然水上游樂場所,深水區可投放摩托艇或游船,供游客游樂。淺水區可建成標準化游泳池,可供游客水上健身和游泳比賽。水庫沿岸可建成多處垂釣臺,可供游客安全舒暢的垂釣和賞景。</p><p> 2020.4.25,朋友七人自駕102公里,經連霍高速、周顯路,到駱峪鎮,過西駱峪水庫到龍窩村,因封山車停水庫邊村落農家。經龍窩村后上山,途中過官坡、楊家院子、大韓家山、韓家山,到駱峪森林管護站,有羊腸道,土路道,水泥路,全程16公里,累計拔高700米。</p> <p>槐花!</p> <p>養蜂人家。</p> <p>扶貧對象,養蜂老人!</p> <p>扶貧對象的小菜園!在此處有一自來水龍頭,由此左拐上山,直行則是另一條近道,大致到林管站。</p> <p>左拐上山,進入羊腸小道,開始有荊條刺滕!本段路線至埡口山神廟宜初春行走!!!</p> <p>竹林小道走一小段,荊棘開始增多,沿山腰側切,奔埡口山神廟。</p> <p>埡口合影,背后山頂有山神廟!</p> <p>山頂處的山神廟。</p> <p>拐下埡口,席草而坐,鳥語花香中,開飯!</p> <p>視頻拍攝中,最后有驚喜!</p> <p>返程計劃走關中環線上京昆高速,中間關注路況,發現京昆高速堵車,果斷拐入縣道219,走尚九路,上京昆線,從延興高速轉連霍到繞城,一路順利!</p> <p>文首及以下內容源自“百科”網站,未經許可,禁止商業目的等復制、抓取;合理使用者,請注明來源于www.baike.com。</p><p><br></p><p>儻駱道又名黨駱道,駱谷道,始通于三國,是穿越秦嶺 ,連通關中與漢中最近捷的古道路。唐代德宗、僖宗避兵火,均經由此路至漢中、四川。</p><p><br></p><p>西安市境內的儻駱道遺跡主要分布在周至縣關嶺梁以北的西駱峪河谷段,八斗河、大蟒河、父子嶺段、厚畛子一帶黑河上游河谷段和都督門湑水上游段等處,多有棧道、棧孔、石棧、石砭路、棧橋等遺存。</p><p><br></p><p>儻駱道一線的棧道、棧橋、摩崖碑刻等遺存共發現50余處,主要分布于西駱河、黑河水,儻水等河谷,其架木或架石的棧孔多開鑿于河流一側的懸崖壁上下,個別地點的棧孔多達70余個。棧孔以方形和圓形為主,也有呈馬蹄形、三角形的。棧道的修造方式有平梁立柱式、干梁無柱式、依坡搭架式以及凹槽式。</p><p><br></p><p>在中國歷史上穿越秦嶺的諸條古棧道中,儻駱道最靠近秦嶺主峰太白山,途中要翻越太白山周圍的五、六座分水嶺,人煙稀少,猛獸出沒,是最便捷也最艱險的一條。秦嶺橫亙中國中部,被稱為華夏龍脈,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南北氣候的分水嶺。大致而言,秦嶺以北為黃河流域,以南就是長江流域了。《水經注》載:太白山“于諸山、最為秀杰,冬夏積雪,望之皓然。” 古道穿越秦嶺,艱險不言而喻,詩仙李太白有《蜀道難》嘆曰:“……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顛。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石梯石棧相鉤連……”</p><p><br></p><p>地勢險峻</p><p>佛坪山里隱藏著一條有名的古道,叫儻駱道,是舊時入蜀的7條蜀道之一。儻駱道北從陜西周至駱峪進秦嶺,南由洋縣儻水河谷出,至漢中,是褒斜道、文川道、子午道、金牛道、故道、連云棧道等蜀道中最近捷也是最險峻的一條道路。</p><p><br></p><p>自然風光</p><p>儻駱古道的南端地處亞熱帶低地山區,氣候濕潤,降水豐沛。海拔2000米山區,年平均降水超過1000毫米。即使氣候變暖,暖冬持續,降水減少,這里的雨雪增減量也不是很大。因而,秦嶺南坡和大巴山區,成為漢水最為可靠的水源地。在以往年份,雖然山上積雪沒有今年這般厚,但仍覆蓋高山地帶,歷經數月才消融,保障了山間河溪水流常年不斷。古道的北端,在秦嶺北坡的駱峪中,雖然地處暖溫帶季風氣候,但山谷中仍是草木蔥蘢,溪水奔流。秦嶺北坡的山勢陡峭,與秀麗幽深的南坡比較起來,這里的景色更壯觀一些。</p><p><br></p><p>和其他古棧道一樣,儻駱道的絕大多數路程循河溪前行。秦嶺的河流多為南北走向,路修在河谷中,既有捷徑之利,又有夷平之便。但翻越山梁(分水嶺)是必經路段。古人逢山開路,遇水疊橋,山間棧道綿延數里,但是遇到冰雪呢?在冬季若要翻越山梁,只能踏雪而行了。儻駱道北起周至縣的西駱峪口,南至洋縣的四郎廟(氵黨水河口),要翻越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梁依次為官嶺梁、西老君嶺,秦嶺梁,財神嶺,興隆嶺,大牛嶺,馬道梁共七道,其中長的超過20華里,短的也在5華里以上,冬季都是積雪重重,冰封難行。 儻駱道中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梁有三條,分別是老君嶺,財神嶺和興隆嶺,都是秦嶺山脈中赫赫有名的大山。夏秋季節,這些山嶺煙嵐霧罩,霖雨連綿,河溪湍流如飛;冬春時分,寒風砭骨,冰凌垂路,積雪封山,通過難度可想而知。古人有關儻駱道的吟詠不少,多為高山巨川、密林幽篁震撼心靈之作,也有對艱險旅程的慨嘆。寫高寒積雪的如唐代元稹《南秦雪》詩云:帝城寒盡臨寒食,駱谷春深未有春。才見嶺頭雪似盡,已驚巖下雪如塵。寫荒涼殘破的如宋代文同《駱谷》詩云:龍蛇縱橫虎豹亂,古棧朽裂深埋苔。寫軍旅生活的如宋陸游詩:雪云不擁平安火,一點遙從駱谷來。</p><p><br></p><p>就在當今穿越儻駱古道,每個人都會有出乎意料的發現,對自小生長在城市中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來,絕對是一場視覺盛宴。如果有足夠的植物知識,就會與水青樹,連香樹、獨葉草不期而遇,它們可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沒有的孑遺物種。假使不認識這些珍寶,漫山遍野灼灼似火的杜鵑花,兩人合抱粗的巨樹,一望無際的高山草甸也夠讓人震驚;在中國中東部,秦嶺是為數不多的能見到大群野獸的地方,儻駱古道上,見到的都是動物園的明星,見到的可能性非常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金华市|
根河市|
鸡西市|
铁岭县|
遂川县|
丹巴县|
黄骅市|
汤阴县|
阜康市|
静乐县|
高淳县|
临沂市|
沅江市|
高州市|
宾阳县|
合山市|
沙坪坝区|
古浪县|
和田县|
安塞县|
宜兰市|
咸阳市|
榆中县|
美姑县|
彭山县|
商丘市|
松溪县|
大庆市|
砚山县|
双桥区|
喀喇沁旗|
宝坻区|
新竹县|
周宁县|
吉林市|
手游|
桃园市|
旌德县|
城市|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