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賺再多錢,做再大官,都不如父母在身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恩情最深的莫過于父母。</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他們對子女的愛,無私無畏,無欲無求,無怨無悔。</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可是,羔羊尚知跪乳,烏鴉亦求反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為人子女,我們又為父母做了些什么?</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孝道不傳,慘劇連連。</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孝敬父母”原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當今社會,且不說王祥臥冰求鯉,仲由百里負米,漢文帝親嘗湯藥,很多人有時候僅僅連贍養都做不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多少孝道缺失的新聞,讓人看了不寒而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位老父親臨死前,想見兒子一面。于是兒子請了一周喪假,回了老家。本以為父親不久于人世,不料兩三天過去,父親遲遲沒斷氣的跡象。</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兒子竟然不耐煩地說道:“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請了7天假,還是把喪假算進來的。你這樣讓我怎么跟老板交待?”</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父親聽完心都寒了,拿出一瓶農藥,一口喝了下去。兒子如愿所償,在7天內辦完了所有喪事,然后帶上行李,離開了家。</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還有湖北省景山縣一位老人,邊喝農藥邊在火盆里給自己燒紙錢,直到停止呼吸。村民說,老人是怕死了孩子連紙錢都不給燒。</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更有甚者,竟然會主動“逼死”父母。</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位癱瘓在床的老人,到年底的時候,子女們商量給老人斷水、斷糧,希望他在年前死掉,僅僅是因為不想“過年家里來客人的時候,屋里臭烘烘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都說養兒防老,但身邊有兒有女卻落得如此下場,何其悲涼!</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從什么時候開始,孝順父母好像變成了每個人的負擔?</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張口閉口就是工作太忙沒時間!</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并以此為借口,不愿意贍養孝敬父母,以至于很多老人一旦喪失勞動和生活自理能力,境況就會非常凄慘。</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對父母好,就是對自己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因此,當養老變成一個麻煩的時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很多家庭選擇把老人安排到養老院,希望他們能在養老院得到照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其實,再忙也不過是一個借口。</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你連孝順父母的時間都沒有,那么即使你的事業再成功,你也會是一個不幸福的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正如《地藏經》所云:“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說到底,孝敬父母,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父母,而是你自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為什么這么說?</b></p><p><b style="font-size: 20px;"> 2019年在一次傳統文化交流大會答疑環節中,一位女士咨詢了這樣一個問題:</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老師,我媽身體不好,但是自理能力還是有的。我平時工作比較忙,時間比較少,既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我爸;其他兄弟姐妹都不管,我想把我媽送個條件比較好的養老院,行嗎?”</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問你,你想讓你的家過得好嗎?你想讓你的孩子好嗎?”老師問。</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想。當然很想!”女士答。</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好,讓你的家過得好,兄弟姐妹誰不管你媽媽你都不要計較,不要有怨言,你一個人管!</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你能這樣做的話,我負責地告訴你,他們家的福報都會跑到你家來的。你們兄弟幾個不就這一個爸一個媽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這是你們家搖錢樹的老根兒,誰澆誰旺,誰澆誰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你不但能把你爸媽照顧好,還能把你的公婆照顧好,你的孩子肯定聰明伶俐又省心,你的孩子還個個都是賢孝子孫呢。</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尤其當著你兒女的面,和言細語對待老人,好吃好喝的供養他們。</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每天做好飯菜,你告訴孩子,你不能先吃,先給爺爺奶奶吃,先給姥姥姥爺吃。你想想看,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你。</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等到你老了,你的孩子也會說,讓爸媽先吃,是不是?現在好多人糊涂呀。去外面找老師教孩子,殊不知真正的好老師是自己的言傳身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是的,是的。”女士有所覺悟地說。</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孝經·開宗明義》曾講:“夫孝,德之本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孝道是德的根本,所以大孝之人必是大德之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而《中庸》又告訴我們: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只要是一個真正有德行的人,必然能得到與德行相應的社會地位、豐厚的俸祿,美好的名譽,以及最寶貴的長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孝順,就是打開自己幸福之門的那把鑰匙。</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3</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孝敬父母是無人竟爭的修行</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傳說武當山下住著一對母子倆。因父親早逝,家境貪困,兒子離背井離鄉帶著年邁的老母來到武當山下開一包子店供上山求神靈保佑的信男信女們享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當地有一富人想求得財運,曾多次上山燒香供奉神靈。</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次天剛打五更他便起床,漱洗完畢開始向南頂走去。一路上無一人與之伴行。他心暗喜:看來今天的頭柱香是我的了。聽說頭柱香最靈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誰知當他踏進大殿一看,香爐中已有三柱香在燃燒。富人喪氣地搖了搖頭。</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次富人三更起床漱洗完畢就急急上山,一路清涼,心想:今天的頭柱香一定是我的了。誰知當他走近神壇一看,三柱高香正冒著絲絲青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富人回家后與妻子商議,決定晚上住在神殿爭供第一柱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這天下午太陽還沒落山富人就向山上爬去。盤膝打坐殿前,眼晴直盯香爐,生怕有人搶他頭柱香。就這樣他從一更、二更一眼沒眨,無一人近前。此時心中竊喜:看來今天無人能與我相爭了。興奮之中他瞇上了眼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突然一聲木魚聲把他驚醒,抬眼望見香壇中三柱高香已火紅燃燒。他忙起身四處尋找上香之人,殿里殿外尋遍未曾覓見人影。富人急急忙忙去找廟里咨詢方杖,老方杖笑笑說:這里每天的頭柱香誰也爭不去,那是山下李老八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富人下山詢找李老八者,原來是位賣包子的窮小子。富人不服氣地問道:你每天何時上山點香供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李老八回答道:我家一貧如洗,一生無妻無子,靠賣包子供養八旬老母,哪有銀兩上得山去供奉神靈?自從我到在山下開包子店以來至今已十多年頭從未上過一次山,未進過一次香火。</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富人不得其解,隨即安排家人暗藏店人細觀動靜。只見李老八每天早上把第一饃籠打開,不顧容人多少,先抓起中間一個熱氣騰騰的饃頭送給母親,數曰終極一此。家人問:你每天都這樣嗎?李老八說:十幾年如一日,天天如此。</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家人回去后把此事述說一遍,富員外長嘆一聲無語……</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4</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父母才是應敬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那些孝順父母的人境遇都不錯,事業發達,反之不孝父母的人,境遇都不會好到那里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不懂孝道的人,即使再怎么求神都沒用,福報永遠也落不到他們身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因為他們不懂,父母才是我們最應敬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很久之前有過這樣一個傳說:</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個小伙子特別迷信,放棄了與之相依為命的母親,遠走他鄉去求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可是經歷千辛萬苦,一直沒有找到他心中真正的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直到有一天,小伙子遇到一個道士,于是跪求道士指點迷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道士對他說:“你從哪里來,還回哪里去。當你在回去的路上走到深夜,你敲門投宿的時候,如果有一個人給你開門時赤著腳,那個人就是你要尋找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小伙子欣喜若狂,心想多年的心愿終于有了實現的希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他告別了大師,踏上了回家找人的道路。</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這一走就是好幾個月,中間有無數次敲門,但沒有一個人會為他赤著腳開門。</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小伙子越來越失望,終于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后半夜走到了自己家的門前,</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他覺得自己是個大傻瓜,世界上哪里有什么人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于是無奈地敲響了家門。</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誰呀?”那是母親蒼老的聲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他心頭一酸:“娘,是我,我回來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只聽屋里一陣劈啪亂響,不一會兒,母親衣衫不整地開了家門,哽咽著說:“兒啊,你可回來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小伙子一低頭,驀地看到母親竟赤腳站在冰冷的地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他突然想起了道士的話,“撲通”一聲,跪倒在母親的腳下,淚如泉涌:“母親……”</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這一刻,兒子頓時大徹大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原來最應該侍奉的人,一直在自己家中,一直在自己身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其實,父母是我們的第一大福田,行孝道就是種福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就像一塊肥沃土壤的田地,你在這塊田地上灑下什么樣的種子,就會收獲什么果實。比求神功德還大。</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正所謂,千里去燒香,不如在家侍爹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貌似是我們在照顧老人,殊不知父母家中坐,能給你消多少災,免多少難,增加多少福報,多到無法計算啊!</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5</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父母已老,請善待。</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人活一世,最該有的就是孝心,最該做的就是孝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俗話說,養育之恩大于天,百善之首孝為先。</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已老,請多一點耐心,請多一點關懷,別對他們大吼大叫,別嫌他們笨手笨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因為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有一天,生你養你的這兩個人都走了,你才會明白,賺再多錢,做再大官,都不如父母在身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天吧。</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謹以此文獻給天下所有的父母。</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愿老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平安吉祥,幸福安康!</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市|
宜都市|
理塘县|
西吉县|
丰顺县|
镇原县|
平阳县|
疏勒县|
青冈县|
永定县|
资源县|
土默特右旗|
尼勒克县|
鸡泽县|
庄河市|
上虞市|
淄博市|
伊宁县|
阳高县|
正镶白旗|
平定县|
宁陕县|
延安市|
措勤县|
墨脱县|
广宁县|
陆丰市|
伊春市|
万源市|
新郑市|
兰溪市|
巴马|
福贡县|
开江县|
凤阳县|
闻喜县|
新乐市|
工布江达县|
措勤县|
灌云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