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應老公同學之邀,定于周末到他的山區別墅一游。說是山區別墅,其實是同學們的戲稱,哪有什么別墅,只不過是緊挨著徂徠山的一處小院落而已。</p><p> 四月天是最溫馨怡人的,今兒天氣時陰時晴,沿著濱河大道舒緩暢快地前行,微濕的空氣夾雜著青草綠植的清香,時斷時續地送入鼻孔,一路的湖光水色,煙波浩渺,偶爾飛過湖面的水鳥,點綴著這個美麗的畫面,動靜相宜,好心情噴發而出。</p><p> 邊走邊交流著關于別墅的故事:</p><p> “ 在09年,那時我們才三十八九歲,同學就在他舅舅村莊購買了這個小院,說是老了,就到這兒休假喝茶聊天爬小山,沒想到2016年,輕微的腦出血,就加速了他的計劃,退了二線,就呆在這兒,邊養蜂邊養病不想動了”。</p><p>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結吧,他是從大山里走出去的孩子,內心深處還是情系恬靜的大山,追求樸實的生活吧。”</p><p> 這個緊靠徂徠山的小山莊,依勢而建的低矮磚瓦老房,高低崎嶇山間小路,見土而種植的各色果樹林木,一種穿越感撲面而來,好像回到了古代,阡陌交通,雞犬相聞。</p> <p> 到了他的小院,房子是2011年新蓋的,院子雜亂無章,門口擺著幾只蜂箱,自己動手壘的魚塘是這個小院的亮點,塘中的金魚,在污濁的渾水中倒也自在地游來游去。所到的同學不多,都感慨沒有什么玩頭,而不愿前來。因為泰安五中是我的母校,緊靠這座大山生活學習過三年,對這座大山總是情有獨鐘,因為戀舊,這次欣然前來。坐在小桌前,喝茶聊天,不經意一抬頭,巍巍雄山聳立眼前,好像伸手即可觸摸,所有的喧囂與繁華不見了,只有寧靜與清新,飛來飛去辛勤的蜜蜂,見有客人到來,更加忙碌,時不時飛到你面前,友好地同你招呼,山風徐來,慢品著紅茶的醇香,好享受的一刻。</p><p> 利用做飯的空閑,我們先圍著小村轉了轉。</p> <p class="ql-block"> 同學做向導,帶領我們轉轉這個只有二十幾戶的小山莊。出門向南,是他三舅的院子 ,今年91歲的三舅剛被兒子接走,看著門前堆放整齊的木柴,你能夠想象會有一個,怎樣精神矍鑠,身板硬朗的小老頭兒,在山中悠然慢生活。</p><p class="ql-block"> 帶我們來到一塊大石頭前,說這就是他姥爺的祖上,當初帶著老婆孩子,最先來到這里,住在這塊石頭底下,以后起石頭蓋房子,開啟了老白家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同學在前面解說,我們在后面小聲議論,幸虧沒有出生在這兒,同學自幼好學考學走了出去,在市里有房有車有地位,卻還是迷戀大山,人未老,又返了回來,放蜂采蜜,過起了純山里人生活,真不能理解。</p> <p> 來到一處泉眼旁,同學依然繪聲繪色地講述,從來不會干涸,小時候走姥娘家,滿山亂竄,渴了趴在這兒就喝,同小牛飲水一樣一樣的,看那石槽,我姥娘,我妗子都在那兒洗衣服,掄著木棒的樣子,就跟昨天的事一樣。看他高興地眉飛色舞的樣子,漸漸理解他的選擇, 因為喜歡,所以留下。</p><p>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這淺淺的泉眼就是俱佳的說明。</p> <p> 吃過了午飯,又到了龍灣,看了龍眼,這個一年365天,不管春季多么干旱,也不管六月雨季滂沱,總以她滴滴細流,不停不歇勻速低落,才被神話般地賜為“龍眼”。</p> <p> 臨走同學送給我們每家一瓶他自釀的蜂蜜,并且神秘的說,不能送人,自己吃,這是我的處女作。</p><p> 拿在手中,一看,這哪兒是蜂蜜,分明是一瓶豬大油嗎?能吃嗎?</p><p> 回去的路上,漸漸的車輛增多,喧囂與繁華也尾隨而來:</p><p> 心里很不平靜,總想說點什么,又不知如何去說,只是感覺人就是一個過程,年輕時,奮斗努力,中年時精彩風光,待到老了,繁華閱盡,留戀與追求的,還是最淳樸,最原始,永藏在心中的那塊凈地。</p> <p> 注: 這看起來像豬油的蜂蜜,才真是純正的蜂蜜,入口微甜,轉瞬有微酸,但不明顯,稍后有自然清香氣息涌出,喝一口,還想再來一口,老公如獲至寶,說是終于喝出了小時候的蜜水的味道,早一勺,晚一勺,很是給力。返璞歸真,最純的都在自己的親手釀造之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山|
麻江县|
南安市|
临沧市|
盐津县|
福州市|
抚顺市|
龙井市|
霍州市|
和林格尔县|
郁南县|
兴城市|
晴隆县|
兰溪市|
镇康县|
汽车|
邵阳市|
张北县|
丹江口市|
武川县|
孟州市|
巴中市|
清水河县|
逊克县|
社旗县|
嘉黎县|
固原市|
交口县|
隆化县|
阿勒泰市|
通榆县|
东丰县|
五原县|
高平市|
沈阳市|
神池县|
北安市|
文化|
昆明市|
拉孜县|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