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4月18日晚上七點半,蔣軍晶名師工作室的成員早早就做好了準備,進入“千課萬人”網絡教研大型公益直播課的直播間,聆聽蔣軍晶老師帶來的《“統編版教材“策略”與“表達”單元教學建議》講座,蔣老師一開始就從“教什么”談起,以《這片土地是神圣的》和《在柏林》這兩篇課文為例,從知識、人文、策略、表達四方面詳細的分析了,如果從四個方面來完成這兩篇課文的教學,這樣的目標完成是不現實的,所以這就要求老師們在教學的時候要有所取舍,需要根據統編教材中教材的統編教材編的側重點,以及篇章頁的提示來完成教學需要達成的目標。</p> <p> 蔣老師提醒大家跟以往教材相比,統編本教材一個非常明顯的改變,就是教材開始關注“閱讀策略”和“表達”的教與學。閱讀策略是學生為了達到某個閱讀目的所采取的一系列閱讀方法和技巧。以“預測”為例,“預測”是策略,“聯系上文、根據插圖、生活經驗預測”是具體方法,“將預測的結果寫在文章旁邊或便利貼上,將依據用橫線畫出來”是技術。</p> <p> 蔣老師通過三位學者的觀點,列舉了常規的閱讀策略。從三年級上冊開始每一個年級安排一個專門的“策略單元”,提醒大家一定關注每個單元的篇章頁,這是我們單元學習的目標和方向。導語和提示小泡泡等問題均是圍繞著策略來進行的。</p> <p> 所以,教“策略單元”的時候,必須注意無論是時間的分配,還是教學任務的設計,都得傾向于“策略”,先完成“策略”的教學,然后再兼顧其他。</p> <p> 統編本教材安排的這四個“策略單元”,“主題”非常清晰,分別是預測、提問、提高閱讀速度和有目的的閱讀,蔣老師重點解讀了怎樣從精讀課文中教“預測”和“提問”這種策略,并舉例《帶腳環的大雁》和《羅伯特的三次報復行動》這兩篇文章,怎樣從練習課文中實踐“預測”,讓我們明白預測不是一勞永逸的亂猜,策略單元過后,仍然需要學生多多練習。關于“提問”這種策略,是有很多方法可遵循的。課文提供了八種方法供學生進行學習,但是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講,全部掌握是有困難的,老師在教這個單元時候,可以參照預測單元,有選擇的著重從“內容角度、寫作角度、生活角度”三個方面來進行“提問”的練習。</p> <p> 關于“提高閱讀速度”這個策略,蔣老師舉例五年級上冊“提高閱讀速度”單元為例。教材在“課后問題”“交流平臺”等多個地方呈現了提高閱讀速度的具體方法:“讀的時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回讀”“盡量連詞成句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借助關鍵詞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帶著問題讀” “擴大閱讀視域”等。但是,蔣老師強調,“擴大閱讀視域”更準確的來說是一種閱讀的結果,所有的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都基于一點——學生經過了大量的甚至的海量閱讀。提高閱讀速度,僅僅靠這個單元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這樣概念性的單元,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有目的的閱讀”這個策略,則需要根據不同的目的,選擇不同的策略,蔣老師舉例《竹節人》教孩子進行生活化的閱讀,學生在這樣的練習中,有比較大的收獲。所以蔣老師再次提醒我們:有目的的閱讀,教師的教就要圍繞策略進行聚焦。</p> <p> 統編教材中出現的特殊的習作單元也就是我們的“表達單元”如何進行高效的教學呢?</p><p> 特殊的表達單元在三、四、五、六、年級中都有體現。每個表達單元都有相應的表達主題。安排選文也很有特點,兩篇精讀課文,兩篇可模仿性比較強的習作課文。蔣老師舉例了三年級上冊的“觀察單元”,這個單元中提出精確的目標。觀察日記怎么寫呢?因為觀察日記的時間跨度長,例如《爬山虎的腳》和《蟋蟀的住宅》,蔣老師建議大家先講習作,再回頭講課文,這樣用課文來驗證方法,學生的思路會更清晰,再通過兩篇習作的講評,可以讓學生鞏固觀察這種方法。</p> <p> 蔣老師又舉例四年級上冊表達單元的習作目標“把過程寫清楚”如何達成,也可以用上述的方法來進行。在這個單元中的課文的學習中,為了表達更清楚,更系統,我們教學的時候還可以進行群文閱讀,因為目標是一致的,掌握的方法,再進行反復練習,鞏固強化。</p> <p> 因為這一單元的習作意在強調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所以完全可以先來上一次習作課,梳理好之后,再來上課驗證我們的習作理論,使閱讀和習作成為一體,學生對這樣的表達課和表達體系也特別的清楚。</p> <p> 五年級上冊的“介紹事物”的單元也就是說明文單元,學習目標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僅要求知道說明方法,并且需要會用說明方法。蔣老師舉例自己在教《太陽》和《鯨》這兩篇課文時,是來如何達成這個目標的的。</p> <p> 最后,蔣老師針對部分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答疑解惑。通過蔣老師的講座,老師們對“閱讀策略”單元和“表達”單元怎么教,有了更深的感受和理解。工作室成員紛紛用筆記下自己的感悟。</p> <p> 郭雯瓊老師在反思中寫道:聽了蔣老師的講座,解決了一直縈繞在我教學實際中所存在的問題,讓我了解到在備課時,面對一篇課文要確立清楚的目標,在有限的教學課時中,應該“斷舍離”,從知識、人文、表達、策略四個目標中選擇一個側重點,而不是每一個目標都蜻蜓點水的掠過,最后所有的目標都不深刻。講座中,蔣老師指出統編教材側重的就是“策略”和“表達”兩個目標,并結合教學實例對策略和表達單元提出教學建議。聆聽蔣老師的教學建議,反思自己在教學策略單元和表達單元中存在的問題,我得到了很多啟發,獲益匪淺。</p> <p> 王芳老師這樣說:</p><p> 斷舍離這個詞語最近非常流行,意思是要我們舍棄那些過多復雜的物品。那么,今天蔣老師所提到的語文課堂上的斷舍離是指拋棄那些復雜的思想,直擊文本的核心。</p><p> 1.斷舍離語文課堂上知識的輸入、人文理念的表達,重視策略和表達的訓練。課堂上具體側重于哪點,根據教師對于文本的思考,不過在新教材形式下更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p><p> 2.斷舍離課堂上無關內容的設計,根據教材找準教學目標,再從教學目標上分離出學習的內容,比如《麻雀》的教學,抓好課后練習題的目標設置,加入自己的理解與設計。</p><p> 3.部編教材特殊單元的設置和群文閱讀有異曲同工之妙,部編教材的閱讀策略和表達單元,老師看要根據教材設置一步步深入學習與練習,同時還要加入課下的反復訓練才能實現能力的實現。</p> <p> 王曉會老師在反思中這樣寫道:策略單元也好,習作單元也好,它們都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一個是閱讀能力,一個是表達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都不能平空靠老師的講解來完成,這樣的學習是無效的,必須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獲得這些能力,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在習作中學會習作。而且能力獲得之后一定要給學生創造機會去運用,不能只把這些閱讀、表達能力的學習固定在課堂上,因為課堂學習時間、空間都是有限的,要想把這些能力掌握好就要讓學生不斷地實踐、不斷地運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這些能力。</p> <p> 對于“習作單元”的教學,蔣老師是將這個單元當做一節作文課來教,他先上一節本次習作指導課,大致講一講作文怎么寫,但不讓學生寫;再學習精讀課文,從課文中學習本次習作的方法,如《爬山虎的腳》,從文章中學到作者的細致觀察、連續觀察的方法;接著學習例文;然后學生寫作,最后講評。對于習作單元,蔣老師特別注重單元整體教學,注重習作例文的運用。印象深的是他在講《鯨》例文片段,在對照批注、課文和課后題“說說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介紹鯨的特點的”,學習了說明方法之后,特別讓學生學習運用學到的說明方法練習“說明鯨大”,由此舉出了學生運用說明方法中如:作比較、舉例子不恰當的例子,告知學生怎樣準確運用說明方法。這個片段直指表達運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游泳中學游泳”。這是王小紅老師聽課后的感觸。</p> <p> 教中學的田曉莉老師這樣談自己的感受:在引導學生表達方面,初中語文教材設置有“活動·探究”單元。這一全新設計,要求教師需要準確把握其內容、體例、特點、理念,發揮“活動·探究”的價值,充分實現對學生“表達”的訓練。比如八下第四單元就設置了演講單元,引領學生走進演講現場,去感受不同的風格,學習撰寫演講稿,舉辦演講比賽。單元導讀、課后習題、思考練習等提示了教師在執教過程中具體的活動策略、可操作的活動步驟,為學生學習“表達”,學會“表達”提供了支架。</p><p>蔣老師指出在策略與表達的訓練上,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實踐中反復運用,要敢于“斷”“舍”“離”,摒棄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為課堂“瘦身”以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p><p> 如今,教材編寫進步了,我們的教學怎能止步不前、固步自封?</p> <p> 張曉凱老師說:蔣老師就是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他好像比較喜歡表格,用于歸類和對比。很多問題,一比較就清楚了。比如策略分為三個等級。第一個是策略,第二個是方法,第三個是是技術。通過表格對比,很容易就知道策略其實就是高級方法,技術就是實現策略的途徑。一目了然。他具體談到,預測是一種閱讀策略;具體可以根據上下文,根據生活經驗,根據我們的閱讀經驗,根據插圖去進行預測,這就是方法,也就是途徑。怎么做,就是技術了,比如可以畫線、寫批注。一看就懂了。</p><p> 在這里,我想到了自己去年曾經在蔣老師,張校長的指導下講了一節六年級的課,是表達單元——圍繞中心意思寫。蔣老師對我的評價很到位,不要在這里領著學生在那繞彎子,一步到位就不用兩步。這好像也是蔣老師的一個特點——快人快語。</p><p> 蔣老師就是這樣一個就要辯證思維的人。值得好好學習,學無止境。</p> <p> 李曉霞老師說:昨天蔣老師的講座,介紹了“有目的的閱讀”和“提高閱讀速度”的閱讀策略,并詳細的闡釋了這兩種閱讀的方法。我認為小學階段在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中,還是稍微輕松一些的,這個階段就是學生積累閱讀的最好時機,那么“閱讀速度”應該是孩子們閱讀的第一目標,快速閱讀并不是一掃而過,而是要設置閱讀目標,讓學生帶著目的閱讀,從而完成閱讀目的。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這種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在適當的地方做批注。批注內容可以是:預測、質疑、提問、感想等等。蔣老師的這種閱讀策略能讓學生在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較好的完成閱讀目標,并能讓學生整體感知整本書內容,我認為是很好的閱讀策略。我會在以后的閱讀輔導和教學中學習、實踐,正確能夠更好的輔導學生閱讀,在保護孩子閱讀興趣的同時,為孩子廣泛閱讀打下基礎。</p> <p> 盧艷華老師說:蔣老師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拿到一篇課文,我就想:把哪個詞當重點來教?他的選擇就是“策略”或“表達”??梢哉f,他的選擇和統編教材非常契合,看看每一單元的語文要素,都是圍繞“策略”和“表達”來設置的。他以《這片土地是神圣的》和《在柏林》為例,講了如何教“策略”和“表達”。從蔣老師不一樣的教法我們可以看出:同一篇文章,老師所要達成的目標不一樣,所選擇的側重點不一樣,最終學生的獲得是千差萬別。</p><p> 有的老師說,不知道怎么選擇“策略”和“表達”,其實看看單元頁的語文要素就知道了。相比實驗版教材中那形而上、講空話的“單元導讀”,統編教材的語文要素都是干貨,都是實打實的具體建議,在這里,我們可以找得到教“策略”和“表達”的內容。所以,作為統編教材下的語文老師,要明白課堂教學的重點是什么。 </p> <p> 王娟老師說:在培訓中,蔣老師具體舉例了每一個年級、每一單元,它所側重的表達和策略都不一樣,教師要靈活把握。在教學中只有做到有所放棄,有所選擇,才能把合適的知識和學習能力教給孩子。表達可能是蔣老師更適合的一種教學方法,畢竟想老師也寫過很多作品,在他所寫的小說中,表達方式運用的非常的到位,所以如何讓學生學會表達,蔣老師在這方面還是很有造詣的。針對于表達單元,我認為寫作單元它的核心任務是寫作文,那么精讀課文和普通課文最大的特別特點就在于它聚焦的是表達方法的學習。而交流平臺是習作單元的靈魂,它起著歸納、梳理、提煉方法的作用,是習作單元的靈魂,當學生掌握一定的表達能力的時候,他就可在之后的習作單元來進行練筆,完成單元終極任務,收獲單元學習成果。 </p> <p> 張海鳳老師說:于閱讀策略,我是這樣想的:每個閱讀策略是指閱讀者為了完成某一具體任務或者培養某一具體技能,經過慎重思考后采用的有目的的手段。閱讀方法是組成閱讀策略的基礎。閱讀策略建立在閱讀方法之上,不是方法的簡單累加,而是需要讀者根據任務要求、不同情境、文本特征、已有知識經驗等因素、對選擇的閱讀方法進行靈活調節,以達成閱讀目的的手段。策略單元編寫的意圖旨在引導學生獲得一些基礎的、必要的學習閱讀的策略,培養他們運用閱讀策略的意識和基本能力,使他們成為積極的閱讀者。閱讀策略單元的學習在整個單元的學習都要集中且聚焦到閱讀策略的習得上,通過不斷感悟、積累、嘗試運用的過程,正如蔣老師所說是嘗試——總結——再實踐的過程。所以,我覺得,在進行閱讀策略單元教學時,就完全可以按照群文閱讀的形式進行教學,但一定要注意:1.閱讀策略單元教學必須指向明確,一定有別于其他單元的教學。2.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要可以聚焦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3.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要遵循螺旋式上升發展規律。</p> <p> 張麗敏老師說:蔣老師對教材出現的四個策略單元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解讀。從“方法”和“技術”的層面進行分解。以“預測”為例,預測的方法有依據上下文、生活經驗、閱讀經驗、插圖等幫助學生進行預測;而技術方面,則提示學生依據劃線部分和7批注來幫助預測。另外,策略單元的幾篇文章的價值又各不相同:精讀課文需要我們下點功夫講解策略,讓學生形成一定的慣性和經驗;略讀課文就需要我們引導學生實踐策略。在此過程中,我們還要追問,為什么這樣做?來激發學生更加強的探究欲望。蔣老師也談到了語文教學的語言實踐訓練——表達。習作單元作為統編教材中的新生事物,特殊的存在意味著特殊的意義和價值。蔣老師以三年級上冊觀察習作單元為例,解讀教材課后練習,明確告訴我們,每篇課文的課后題都指向觀察。除了觀察的對象外,還告訴我們觀察的角度,這對于寫作是一種很好的指導和引領。另外,蔣老師還告訴我們,如果覺得名家名篇離我們距離較遠,那么習作例文可借鑒性更強,我們要充分發揮習作例文的作用。蔣老師還以自己的課堂為例,給老師們習作單元的教學提供了思路——習作單元可以先引領學生走近本次習作,然后提出問題和難題,然后再去文中找方法。這種倒逼式的學習也是值得嘗試的。</p> <p> 相信有蔣老師的指導,我們工作室成員在專業成長之路上會走的更快,更遠。再通過我們個人對“閱讀策略單元”和“表達單元”的學習研究,學生也將會在在閱讀和表達這兩方面受益更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凤台县|
右玉县|
汉中市|
林口县|
宕昌县|
易门县|
乌拉特前旗|
邵东县|
墨玉县|
青州市|
栾川县|
叙永县|
镇远县|
双柏县|
浪卡子县|
恩平市|
犍为县|
资阳市|
合阳县|
长泰县|
凤凰县|
鹤峰县|
崇仁县|
洛宁县|
呼伦贝尔市|
灵川县|
广丰县|
闻喜县|
玛沁县|
小金县|
松江区|
交口县|
宝坻区|
佛坪县|
淄博市|
昌吉市|
乡城县|
凌海市|
吴忠市|
紫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