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天智星,其實是天痣,這顆「大福痣」可是吳老師臉上的“標志性建筑物”!沒錯了,這便是我的男神吳衍旭老師。</h3> <h3>沒和吳老師搭班之前,他一直活在傳聞中。某某老師說:“吳老師負責學校的研修,總是把工作做的妥妥帖帖,特別負責!”某某老師說:“吳老師寫得一手好字,甚至有一段時間我們學校全校練字,用的就是吳老師寫的字帖!”某某老師說:“吳老師對學生特別上心,幾乎整天都靠在班上……”某某老師說:“吳老師接手的總是最差的班,但每次總能把成績提上去,化腐朽為神奇!”某某老師還說……某某老師不是同一個人,而是大家對吳老師的評價;某某老師也不是我不愿透露姓名,而是我真的忘了。甚至我姐得知我和吳老師教一個班時,立馬問我要了微信,說這是她20多年前的班主任,可好了!我當時就想啊,能讓一個學生時隔多年都不忘的老師,該是多么有魅力呀!<br></h3><h3><br></h3><h3></h3> <h3>當真正認識吳老師時,第一印象是很普通——相貌平平,沒什么出奇的地方,甚至那顆耀眼的大福痣我也沒注意到。心里暗暗地想,傳聞果然是傳聞,沒那么玄乎。</h3><h3><br></h3> <h3>但后來一次學生寫作文,班里幾乎寫的全是吳老師,外貌描寫那一段清一色的“大福痣”,人物特點卻是層出不窮:力大無窮、和藹可親、詼諧幽默、多才多藝……吳老師的形象躍然紙上,朦朧的面紗一層一層地揭下,他就像一壺老酒,需要慢慢品味,且回味無窮。</h3> <h3>再次看吳老師時,形象陡然改變(當然也有可能是理發的緣故)——臉上總是笑吟吟,如山間清爽的風,又如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如沐春風。那雙本來就不大的眼睛,一笑起來就瞇瞇著,滿是慈愛的目光。之前總聽說愛笑的眼睛,當時還想,眼睛怎么會笑呢?現在看來,大抵就是這般光景。最最重點的那顆大福痣了,乖巧地躺在眉心左側,不吵不鬧,卻占盡大半風光。吳老師的裝束很簡單,通常就是簡單的黑色運動衣,男人嘛,要什么花架子,這樣就已經很帥了?。ㄆ疵嬖V自己這是在寫文案,不能犯花癡……)</h3> <h3>吳老師從傳說走進現實,卻又在我的心目中被奉上神壇,我可以補充上更多細節:吳老師人緣特別好,走在校園里,總會微笑著和人打招呼;吳老師寫字也真的很棒,班里板報的一角貼著他的作品,我悄悄地拿下來,偷偷回辦公室印了一份收藏;吳老師確實對學生很上心,到什么地步呢?每天中午不休息,留在教室里給學生補課、批作業、講練習題,累了就在講臺上瞇一會兒。每天下午放學吳老師總會留下來繼續輔導——一班車同學走了,他還在;二班車學生走了,他依舊在,只不過工作地點從教室搬回了辦公室。我和吳老師媳婦輝姐一個辦公室,好幾次下班忘記拿東西折回辦公室時,都看到輝姐一個人在辦公室等。等誰?等吳老師。為什么不去他辦公室陪他呢?我沒問,但差不多也能猜出來,怕影響他。索性和輝姐聊一會兒,輝姐眼睛一乜斜:“他這個人啊,拿著班里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都要緊!”雖然在嘆氣,但我還是捕捉到她嘴角隱約泛起的的笑意。她那眼睛里流淌的,是愛、是理解、是尊重,是對教育事業無悔的付出!同時,對我來說,也是一把猝不及防的狗糧啊……</h3> <h3>不僅如此,學校例行家訪,其他老師怎么樣不敢說,但吳老師是親力親為,根據家庭住址劃分片區,學生聚集的地方安排場所優先走訪,剩余的“小魚小蝦”也不放過,把家訪工作落實到底。而且吳老師并不宣揚,如果不是我在班級群里,看吳老師發的群通知,想必我也不會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吳老師這壺老酒卻把香氣隱進了巷子,深藏功與名。</h3> <h3>吳老師深得學生喜愛,原因很多,我大致總結了幾點。</h3><h3>第一,吳老師的課堂是開放的,是鮮活的,是有生命的。每次從吳老師的課堂經過,只會有兩種狀態:要么是高高舉起的雙手,要么是端端正正的坐姿。偶爾夾雜著被吳老師逗起的銀鈴般的笑聲,是校園最動聽的音樂。</h3><h3>空中課堂期間我聽過幾次吳老師的直播,講得很細致,重要的地方要重復好幾遍。作業的批改是精益求精,對學生的進步是表揚贊賞,對學生的糾錯是肯定鼓勵。他總能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不吝惜溢美之詞,給學生足夠的信心。</h3> <h3>第二,吳老師特別注重班集體的建設,班級凝聚力的形成。小到打掃衛生做值日,細到班級文化的方方面面。衛生工具的擺放務必整整齊齊,安裝爐具合理分工,你來干這,你去干那,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班級一份子。他就像一根線,把學生們一顆一顆串連起來,串成一串名叫「五年四班」的美麗項鏈。</h3> <h3>第三,吳老師還跟學生打成一片,用自己的魅力感染他們。比如一年級的小孩不會生爐子,吳老師就苦著臉對班里學生說:“你們也不積極一點,如果再不給一年級的生爐子,劉老師(輝姐)回家就不給我洗襪子了!”這把同學們逗得哈哈大笑,爭著搶著去給低年級幫忙。</h3><h3>吳老師對孩子發自內心的關愛,網課期間都見不著,偶爾直播連麥,看到學生們的新變化,吳老師就會在群里感慨:“看到孩子們,挺好!李翔同學頭發長了,建祥和福澤還會盤腿坐,居然還有敢笑話我的……下次用視頻會議形式,讓大家都露露臉、見見面!”言語之間,就像一位老父親,在談論自己的子女。</h3><h3>以班為家,班里的每個學生都是吳老師的孩子呀!</h3> <h3>網課期間,我對吳老師的敬佩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學習安排細致入微,作業批改細中求細,經?!耙谎圆缓稀本图诱n,而孩子們卻也甘之如飴。課堂上,氣氛是輕松的,但是對待作業,卻是馬虎不得。一件事印象特別深刻,語文作業有幾個同學沒交,我把名單截圖發到群里,提醒他們及時提交,就去忙別的了。忙完之后看到吳老師發的群通知——剛剛幾名沒交語文作業的同學我已打電話逐一落實……心里說不出的感覺:有感動,有羞愧,但更多的,是尊敬與欽佩!</h3> <h3>今天吳老師情緒格外高漲,沉浸在同學們用努力營造的幸福感中,他多次發出感慨,這一聲聲發自肺腑的贊嘆,不僅感染了我,也傳到了每位學生的心里。是啊,學生每次的進步,哪怕點滴,都能讓老師開心好久——課堂表現積極了、作業書寫進步了、課堂筆記認真了、錄了個講題的小視頻表現自己了……<br></h3><h3>數學之美,美在思考,美在思維火花的碰撞,美在剎那而永恒的理性的閃光;語文之美,美在語言、美在表達、美在長年累月積累的文化底蘊,又美在厚積而薄發地綻放的靈光。</h3> <h3>正如吳老師所言,如果數學能留給孩子一些什么,我希望是認真、思考、自信——同樣,語文也是如此。教育帶給學生的,不是一道道數學題,也不是語文一篇篇文章。而是,通過課堂所得到的收獲:知識的積累,習慣的養成,能力的提高,性格的塑造。不談成績太偏激,只談成績太片面,教育絕不只是簡單的分數。教育很簡單,或許是一次次小小的進步,又或許是每次的努力與堅持;教育又很難,需要所有師生共同努力,甚至家長的支持,社會的參與,形成教育合力,一致向前!</h3><h3><br></h3> <h3>所以很喜歡學校的辦學理念——童行,把腳步放慢一點,和孩子并肩行走;同行,把步伐邁齊一點,有領導、有同事、有家長,我們朝著一個目標共同前進!</h3><h3><br></h3><h3>吳老師的魅力,不接觸是不知道的。我對吳老師的欽佩,始于書法才藝,陷于任勞任怨的付出,無論是對同事還是對學生。但最吸引我的,可能是顏值吧!開個小玩笑……</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扎兰屯市|
隆昌县|
泽普县|
仁怀市|
清新县|
祁门县|
吉木萨尔县|
依安县|
武川县|
朝阳市|
耿马|
时尚|
郑州市|
合山市|
玛纳斯县|
襄樊市|
淮北市|
武山县|
望谟县|
红安县|
德兴市|
印江|
仁布县|
阿鲁科尔沁旗|
深州市|
海伦市|
武功县|
永安市|
墨竹工卡县|
社旗县|
武邑县|
伊川县|
黑龙江省|
奈曼旗|
邯郸县|
鲁甸县|
东台市|
迭部县|
崇明县|
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