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耀東,《日出東方》專題集郵系列之十二。《郵鑒世界興亡史,涅槃中華五千年》(下)。</p><p>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中原歷史分久必合,重新歸一是眾望所歸,己經形成一種歷史慣性了。戰國分裂,歸于秦漢,三國分裂,歸于西晉,南北朝分裂,歸于隨唐,五代分裂歸于宋,之后元、明、清皆連續統一帝國。這是其它文明難以企及的。</p> <h3> 元朝(公元1206~1368)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的封建王朝,元朝皇帝則是由元太祖鐵木真1206年開始一統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國。 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中國。圖為中國臺灣發行故宮古畫元太祖成吉思汗郵票。</h3> <h3> 在冷兵器時代,農耕文明確實打不過游牧文明,幾十萬匹馬隊浩浩蕩蕩南下,你靠農田里種田的士兵是很難抵抗的,那最后把宋朝滅了的是誰的部隊呢?是成吉思汗的部隊。圖為蒙古國發行的成吉思汗郵票,1套4枚加1枚小型張郵票。</h3> <h3>元朝之前,中原國家與北方游牧民族尖銳對立,但從元朝開始后,這種對立反而消失了,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是北方游牧民族戰勝了漢民族,但在政治經濟乃至文化上,卻是中原國家的模式替代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模式。</h3> <h3> 元代最輝煌的地方就是蒙古軍隊的強大,成吉思汗的部隊世界上誰抵得過他?沒有人抵得過,他把半個亞洲占領了,把半個歐洲占領了,一路所向無敵,是它把中華帝國的版圖安定下來了。不過,那個時候己經不是成吉思汗本人而是他的后代了。</h3> <p> 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統” 。公元1279年,崖山之戰,南宋亡。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一統天下,故稱元始祖。金、西夏、西遼、吐蕃、大理、南宋全部統一在了一個政權之下,農耕文明和游牧民族第一次統一在了一個王朝。</p> <h3> 我們現在外交部發言人說新疆、西藏從元代開始,中央政府就實行有效統治。因為在唐代文成公主嫁過去時那還不是有效統治。不僅是新疆、西藏,廣西、貴州、云南也是從元代開始實行有效統治的。正是蒙古馬隊才把大中華的國境大體安定下來了。</h3> <h3> 當時的元帝國,雖然擴占的版圖空前遼闊,但帝國的治國管理體制跟不上變化了的形勢,把漢人列為低等民族,結果不到100年就敗亡了。但是,元代的文化藝術卻特別繁榮。這是為什么呢?</h3> <h3> 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自稱皇帝,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史稱西夏,其疆域相當今寧、甘、青、陜和內蒙古部分地區,先后與遼、金及宋對峙。共傳10主,歷經190年,于公元1227年為成吉思汗所滅,所傳獨特的方塊字(西夏文)被后人稱為“天書”。圖為中國郵政1996年8月22日發行《西夏陵》的首日實寄封。</h3> <p> 中國古代稅收思想家耶律楚材,首創元代稅制,完善各項賦稅征收制度及征管機構,強調均平賦稅,維護國家課的集中與完整,為元代立國奠定了財稅基礎。圖為中國發行的印花稅票《中國古代稅收思想家耶律楚材》。</p> <h3> 元代繪畫的作者,多半都是舞文弄墨的文人。由于元代取消科舉制度,加上元代統治者的文化程度不高,又限制漢族人做官,這使得社會上的文人找不到出路,郁郁寡歡中只好將閑置的才情花在琴棋書畫上。圖為中國發行的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小版張郵票。</h3> <h3> 中國的戲曲在世界上獨一無二。這首先體現在中國戲曲的古老上,中國戲曲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并列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古希臘悲劇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這是人類戲劇的童年時期,但是這一段輝煌的戲劇到公元前2世紀末就告結束了。印度梵劇產生很早,但現存的劇本最早是公元1至2世紀的。到公元12世紀,隨著梵劇古典文學的衰落,印度梵劇也就消亡了。而元代是我國戲劇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元雜劇在世界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位置。歐洲此時還被籠罩在宗教統治的黑暗之中,戲劇傳統基本中斷。莎士比亞(1564~1616)與元代戲曲輝煌時相比,要晚300來年。而中國戲曲,萌芽很早,第一個高潮在漢唐,到元代是中國戲曲發展的鼎盛時期,一千多年來,代代演化,生生不息,時至今日依然光彩照人。圖為中國發行《戲耀中西》郵資實寄明信片。</h3> <h3> 從中國文化藝術發展的歷史來說,到了元代唐詩宋詞己經走向衰微,而元曲則開辟出了文化的新天地。從當時的社會現實來看,元朝的蒙族統治者廢除了科舉制度,漢族知識分子的地位一落千丈,結果使大批的漢民族知識分子為了生活就到流浪的雜技班,戲班子里面去,于是具備了對現實的深切感受,使元代戲曲上升到了一個空前繁榮時期。圖為中國臺灣發行的《元曲》郵票首日封。</h3> <h3> 元曲繼承了唐宋詩詞的清麗婉轉,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社會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斗光彩,透出的反抗情緒,鋒芒直指社會弊端,直斥“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夸俏”的不良社會風氣,直指“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世風。元曲中描寫愛情的作品,也比歷代詩詞來得潑辣,大膽。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圖為1958年6月20日中國郵政發行《關漢卿戲劇創作700年》紀念郵票,這是一枚在郵票發行當日寄往美國的國際首日信函。</h3><h3><br></h3> <h3> 關漢卿是元代最著名的元雜劇作家,還是國際上公認的世界文化名人。他創作了60多種雜劇,不但時間比英國的莎士比亞早300來年,作品數量也幾乎多出一倍。可惜因為當時封建文化輕視戲曲作家和藝人,“正史”文苑沒有他們的位置,關漢卿的生平資料非常少。但是,憑著他光芒四射的作品,模糊的身世絲毫都不會影響他作為我國戲劇史上最早也是最偉大的戲劇作家的地位。圖為1958年6月20日中國郵政發行《關漢卿戲劇創作700年》小全張郵票。</h3> <h3> 王實甫的《西廂記》要算是元雜劇中最膾炙人口、流傳最久遠的愛情詩劇了。《西廂記》文辭俊美,詩意濃郁,在古典戲曲中幾乎無與倫比。也是以愛情為題材的元雜劇的高峰。它在描繪男女青年反抗封建婚姻、爭取自主愛情方面給人們的震撼和啟示,至今具有現實意義。圖為中國郵政發行《西廂記》郵票的一枚“驚艷相遇”的手繪實寄封。</h3> <p> 在元蒙統治者采取野蠻酷毒的恐怖政策,血腥鎮壓人民的時代,元曲《趙氏孤兒》卻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折光。歐洲的文學家們清醒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法國的伏爾泰根據《趙氏孤兒》改編成了《中國孤兒》,他就直接把屠岸賈設計為鐵木真,把孤兒改為中國皇族遺孤。在中國的戲劇中,《趙氏孤兒》是第一個傳到歐洲的,也是18世紀唯一在歐洲流傳的中國戲劇。所以,《趙氏孤兒》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它對18世紀歐洲的戲劇文學和戲劇舞臺藝術與東方文化的交流產生過重要影響。圖為寄往俄羅斯的《趙氏孤兒》原地實寄封。</p> <h3> 以元帝國滅亡宋朝以后,雖然版圖空前遼闊,但中國歷史的地域擴張大都是在外族的入侵擴張后,最終是由漢文化的治理才穩固下來的。不管是大元還是以前的匈奴、突厥、鮮卑等北方游牧民族,以及還是后來的大清北方游牧民族,以漢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明來者不拒,不斷吸收外來文明的先進要素,以為己用。漢文化就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吸收、提煉、升華自己文明的等級,猶如大海一般,任你大江大河來,反過來融合你,這就是中華文明不同于其它文明的地方。圖為中國臺灣發行故宮古畫《元世祖出獵圖》為元朝畫家劉貫道所作,郵票由李光祺設計。</h3> <h3> 這時在13世紀的歐洲突然開始迅猛發展。西方把它稱之文藝復興的時候,歐洲就是這樣,他們經過一千年的沉睡,夜實在太長,所以他們對黎明的感覺特別深刻。意大利文藝復興于13世紀未14世紀初,是代表了新興商人利益的思想解放運動。一些藝術家們重新發現了古希臘藝術中的自由精神,并創作出了一系列富有人文精神的藝術作品,故稱“文藝復興”。意大利是在歐洲最早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國家,佛羅倫薩、熱那亞、威尼斯這3個城市是意大利乃至整個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和最大中心。圖為意大利文藝復興郵票。</h3> <h3> 公元15世紀,哥倫布接受西班牙國王的委托,跨過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哥倫布的遠航是大航海時代的開端,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從那以后,西方終于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一種全新的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圖為珍藏的1892年美國《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紀念郵票(全套郵票16枚)。19世紀末期,紀念郵票作為一個獨立的票種從普通郵票中分離出來,在最早的50套紀念郵票中,最重要的有兩套,這套1892年美國發行的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400周年紀念郵票便是其中之一,主圖皆為著名博物館珍藏名畫,16枚同圖顏色和面值不同,是世界目錄標價最高的一套紀念郵票。</h3> <h3> 在歐洲醒來時,有一本書曾讓歐洲的探險家們激動不已,他們的航海家拼了老命都要根據這本書去開搶新的地盤。從哥倫布到麥哲倫,還有達伽馬,在他們航海的駕駛臺上總有一本書形影不離,這本書叫《馬可波羅游記》。馬可波羅這個旅行家是歐洲威尼斯人,威尼斯在歐洲是最美的了,但是馬可波羅告訴歐洲人說我的家鄉不算美,世界上最美麗、最高貴的地方在中國。結果那些航海家瘋了一樣往中國走。那個讓整個歐洲激動萬分的《馬可波羅游記》,它寫的就是元代。圖為中國郵政未發行的《馬可波羅拜見元世祖忽必烈》郵資明信片樣張。</h3> <h3> 意大利有著悠久的歷史,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為古羅馬帝國的全盛時期。此后經歷了多次分裂和外族入侵,1870年實現統一。1862年,意大利發行了第1套郵票,圖案為維克多· 伊曼紐爾二世頭像。這是我收藏的最早一套意大利國王亨伯特一世頭像加字新郵票,該票發行于1890年,全套6枚聚齊。意大利王國國王(1878~1900)生于都靈。1882年與德、奧結成三國同盟,先后派兵侵占東北非的厄立特里及索馬里蘭。1887年、1895年兩次發動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爭,1900年7月在蒙扎遇剌身亡。</h3> <h3> 16世紀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特別繁榮的時期,產生了3位偉大的藝術家;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達·芬奇既是藝術家又是科學家,為當時“全面發展的人”的完美典型,他的藝術水平在體現人文主義思想和掌握現實主義手法上都達到新的高度,肖像畫《蒙娜麗莎》被譽為世界美術杰作之冠,表現了藝術家對女性美和人的豐富精神生活的贊賞。匈牙利郵票《蒙娜麗莎》繪畫。</h3> <h3> 明代國力開始很強,明朝的國土面積在巔峰時期為997萬平方公里,是當時的世界第一。明太祖朱元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后便為后世子孫立下一個規定,這就是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他們的子孫都做到了,崇禎寧愿吊死在老歪脖子樹上,也不愿接受李自成的條件。</h3><h3> 草根出來的,他實行了文化專制主義,在這種思維下造成了文化思維、文化創作力的嚴重落后,再加上我們的封閉,從那時開始,我們開始走向衰弱。圖為中國臺灣發行的《明太祖朱元璋》郵票。</h3> <h3>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沙皇,建立了俄羅斯帝國,史稱“沙俄”。俄羅斯從建立之初就四處擴張,企圖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東正教國家。中國因為俄羅斯的擴張而深受其害。1598年俄羅斯吞并西伯利亞汗國,到了明朝末年已經到達西伯利亞大部地區,并且侵入到了黑龍江流域。1647年俄羅斯已經到達了鄂霍次克海。圖為1858年沙俄時期發行的紅藍色郵票,上面加蓋有當時的郵戳。</h3> <h3> 明末科學家徐光啟曾主持編譯《崇禎歷書》,融會貫通當時的中西歷法,中丹天文學在明朝時即己有過交流。以第谷·布拉赫的新地心說代表了當時的歐洲天文知識水平。圖為中國與丹麥聯合發行《古代天文儀器》為主題的特種郵票和紀念封。</h3> <h3> 徐霞客,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博覽圖經地志。畢生精力,獻于祖國地理學的研究。其觀察所得,按日記載。由后人匯編成具有很高科學和文學價值的《徐霞客游記》一書。</h3> <h3> 明朝軍隊數量高達200萬,規模浩大,裝備精良,是世界上最強的和擁有數量最多的軍隊。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自嘉靖32年(1553)受命備倭山東起,于東南沿海抗倭達14個春秋,歷80余戰。圖為戚繼光舟山平倭450年紀念實寄封。</h3> <h3> 明朝不僅有強盛的陸軍,還有強大的海軍。鄭和下西洋就是最好的寫照,明朝海軍曾經抵達過非洲沿岸,讓各國震驚不已,明朝船只的噸位在當時為世界第一,鄭和下西洋時的帆船排水量為1000噸,這就是當吋的“航母”。由于商貿的往來,明朝的黃金白銀占有率為世界第一,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等暢銷國外。圖為北京寄往香港的信函上面貼有《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小版張。</h3> <p> 從新航路開始,東方國家就已經落后于西方國家,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科技上,當荷蘭到達中國東南沿海之時,西方的軍事技術己經遠遠領先于中國。在科技上西方已經進入了近代物理學階段,出現了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哈維等偉大的科學家。在政治體制上,西方已經脫離了中世紀的封建割劇,建立了統一民族國家,近代民族意識形成。圖為徐光啟和利瑪竇研究和欣賞利瑪竇所繪的《坤輿萬國全圖》明信片。此圖顛覆了當時中國人的“天下觀”。</p> <p> 提到美國歷史,必須說“五月花號”,1620年一批在英國受到壓迫的清教徒,先是移居到荷蘭,后來他們計劃來北美建立他們的理想國度,船上移民共有104人,他們將船取名“五月花號”,可能是指鈴蘭草或者黃花九輪草,也有人認為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玫瑰。在所有104移民中,有40位成年男性在《“五月花號”公約》上簽字,公約首先表白對英國國王的忠誠,以此確立移民社會的合法性。要求下船后按照公約自我約束,踐行自治,學習立憲,形成了一個公民自治體。這些移民在普利茅斯建立定居點,1691年普利茅斯殖民地合并到馬薩諸塞殖民地,成為最早的13個殖民地之一。這就是美國的“源頭”。圖為美國郵政發行的《五月花號》郵票。</p> <p> “五月花號”的104名來自英國的清教徒,是美國的第一批移民。下船后,他們遇見了當地友善的印第安人,是印第安人搭救了他們,才讓這批移民真正扎下根來。為了表達對印第安人和上帝的敬意,這些船員決定把每年11月第4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和印第安人一起吃火雞。殊不知這批歐洲移民的美國人是如何懷著感恩之心在短短一兩代人之后就對著恩人舉起屠刀,是怎樣一邊吃著火雞,唱著感恩的歌,一邊將印第安人趕盡殺絕。圖為1922年美國郵政發行美國印地安人的郵票。</p> <p>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英國殖民地是指英國海外殖民地,開始于1847年,鼎盛時在除南極洲以外的世界各大洲都有英國的殖民地。圖為第一枚英國殖民地郵票,1847年在毛里求斯發行。</p> <p> 好望角所屬的南非原是英國殖民地,但好望角的“發現”卻和英國沒有關系,這是葡萄牙一位名叫迪亞士的航海家“發現”了好望角,從此歐洲的殖民觸角開始伸向亞洲。圖為好望角1864年發行的“郵政一便士”郵票。</p> <h3> 實際上,世界上三種文明形態,一種是農耕文明,一種是游牧文明(也稱草原文明),另一種叫海洋文明。中國主要是農耕文明,游牧文明我們和他們長期打交道,修長城、打仗等都是游牧文明,后來關系好了,到清朝就再也不需修長城了。但是對海洋文明,我一直都未涉及過。明代鄭和下西洋按今天的話來說更象一次旅游,但是回來都瘋了,我們連鄭和死在哪里都不知道,他的墓在哪里我們一無所知。這就是海禁的封閉時代。海被武裝了,但是我們不知道,海被瓜分了,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現在東海南海有多少問題都和明代清代有關。中國臺灣的《中國南海諸島地圖》郵票。</h3> <h3> 清朝(1636~1912)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政權,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清朝的奠基者,后金開國皇帝,通滿漢語。25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平定遼東部,明神宗萬歷44年(1616)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后金,割劇遼東,建元天命。清朝首次將“中國”正式作為國名,標志著近代民族國家開始形成。</h3> <p> 1635年皇太極征服了蒙古和朝鮮,1644年清兵入關,1661年統一了漢地18省,1683年統一了臺灣,1688年將俄羅斯殖民勢力趕出了黑龍江流域并在1689年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兩國疆域。圖為大清國時期郵政明信片。</p> <h3> 鄭成功于1661至1662年間率領將士25000人,乘大小戰船數百艘,自廈門,經澎湖,進攻被荷蘭殖民者侵占的臺灣。在臺灣人民的支持下,經過數月激戰,于1662年2月1日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繳械投降。至此結束了荷蘭38年的殖民者統治,收復了領土臺灣。</h3> <p> 1698年康熙皇帝擊敗了葛爾丹,將蒙古納入了清朝版圖,1720年征服了西藏和青海,1757年滅格爾汗國,將西域納入版圖并改名為新疆。到此,清朝的面積己經突破了1300萬平方公里。這個數據一直保持到了1860年,時間超過100年,獲得廣泛的國際認可。圖為尼維斯郵票譯文為:1722,滿族,朝代興盛在中國。</p> <h3> 由于明末清初的文化專制主義盛行,明清兩代思想家、文學家的人數和成就很難和以前中國歷史上的春秋、盛唐、宋代相比了。明清兩代幾百年只有兩個人能夠和早期的那些杰出人物相提并論,一個是明代哲學家王陽明,一個是清代文學家曹雪芹,其他的雖有成就但還是不能和前輩相比,因為文化專制主義。在明末清初的歷史演變中曾出現諸多文化、思想領域的學派,產生了許多杰出的思想家,為我國文化傳承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他們的卓越成就對中華民族乃至整個東方的哲學思想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是中華民族思想史及人類思想史上的重要遺產。明清中國古代思想家,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明代思想家,心學派的集大成者。</h3><h3> 黃宗羲,學者稱他為梨洲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h3><h3> 顧炎武,學者尊稱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經學家、思想家、文學家。</h3><h3> 王夫之,自署船山遺志,學者稱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h3><h3> 戴震,清代經學家、哲學家、教育家。</h3><h3> 章學誠,清代史學家、文學理論家。</h3> <p> 但是清朝統治者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漢文化水平,清朝也出現了許多總結性很強的文化匯編典籍,如《四庫全書》、《康熙字典》、《全唐詩》等。</p> <h3> 在文學領域,清朝也出現了全盛的局面。是中國小說的巔峰,主要代表有《紅樓夢》、《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等。</h3> <p> 在藝術領域,昆曲得到繼續發展,出現了《桃花扇》和《長生殿》兩部重要作品。清朝形成的京劇是中國戲劇的巔峰,被稱為“國粹”。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古代文學家》(四)郵票,分別為清代的湯顯祖、馮夢龍、洪昇、孔尚任、蒲松齡、曹雪芹。</p> <h3> 清朝在明朝的基礎上擴大了疆域,和蒙古聯盟,平定了準噶爾叛亂,解決了威脅中國千年的蒙古問題。極大地加強了與西藏和清王朝的親密度,同時還把臺灣納入了清攻府的管轄,中國統一大業最終得以完成,奠定了現在中國的版圖。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每一個王朝都有其偉大貢獻和不足,清朝也不例外。圖為加納發行中國故宮乾隆畫像郵票。</h3> <h3> 美國郵票《萊克星頓的槍聲》,亦稱美國獨立戰爭的開始,1775年4月19日,為反對英國殖民軍的秘密搜捕而擊退英國“龍蝦兵”的萊克星頓,打響了第一槍的美國獨立戰爭,揭開了獨立戰爭的序幕。這場戰爭從1775至1783,持續8年之久,最終以英國在北美殖民統治的破產和北美殖民地的獨立而告終。</h3> <p>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托馬斯·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畫家約翰·特倫布爾以油畫的方式定格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被歷史學家稱為《五月花公約》,它是此后無數自治公約中的第一個。它所呈現出的自由與平等,民主與法治,團結與自治的理念,開啟了西方現代民主政治的先河, 成為美國政體發展的第一塊堅實的基石,對《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人們稱為美國精神的先驅。圖為1976年美國郵政發行《獨立宣言》200周年小全張紀念郵票。</p> <p> 喬治·華盛頓1732~1799年是美國首任總統,美國獨立戰爭大陸軍總司令,1793年連任,在屆任期結束后,他自愿放棄權力不再續任,隱懇于弗農山莊園。由于他扮演了美國獨立戰爭和建國中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稱為美國國父。圖為美國1881年帶郵資的實寄信函,上面貼有一枚綠色華盛頓總統頭像的普票。</p> <p> 自1840年世界首枚郵票英國黑便士誕生。在這個歷史吋期,1874年萬國郵政聯盟的成立是一件大事。圖為1990年2月15日蘇聯郵政發行《世界第一枚郵票150周年》紀念郵票,圖案為花環內的紀念文字和黑便士郵票。</p> <h3> 美國是世界上最先確定國鳥的國家,白頭雕最早出現于美國的旗幟上是獨立戰爭期間,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陸會議發表了《獨立宣言》并決定新生的美國必須有一個特殊的國徽。1782年6月20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把北美洲特有的白頭海雕作為美國的國鳥,并把這種鳥作為國徽圖案的主體。白頭雕外觀美麗性情兇猛,頭上有豐滿的羽毛,它的最大特點是兩頭白,即白頭白尾。圖為美國郵政于1886年發行的第一枚《白頭雕》郵票。</h3> <p> 中美兩國的首次通商是從1784年開始的,那時,美國剛剛獲得獨立,擔負這次具有歷史意義通商的是一艘原在海軍服役的帆船,改裝后被命名為“中國皇后號”,含有對中國皇室尊重之意。1784年2月22日“中國皇后號”駛離紐約港,滿載人參、皮革、毛衣、棉花及鉛等商品駛往中國,因此,此次航行以其特殊的意義而載入了中美兩國交往的史冊。圖為美國1778年的“美國早期帆船式戰艦”郵票。</p> <h3> 2011年4月12月美國郵政發行兩枚郵票的小全張,主題分別為1861年4月份在南卡羅來納州的薩姆特堡戰役。1861年4月12日,薩姆特堡遭到南方軍炮轟,稱為薩姆特堡戰役。隨后,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對南方宣戰,美國南北戰爭暴發。這套郵票為永久郵資郵票。</h3> <h3> 北方在戰爭中的勝利,確立了北方大資產階級在全國的統治地位,內戰消滅了奴隸制,解放了“黑奴”,從而為美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宅地法》的實施,加速了西部開發,促進農業資本主義發展中美國式道路的勝利。因而19世紀末,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農業資本主義大國。圖為中國未發行的《華裔參加美國南北戰爭》郵資明信片樣張。</h3> <h3> 大約九千年前,古代墨西哥人馴化玉米,并推動農業革命,從而導致美洲大陸形成了許多文明,而奧爾梅克文明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美洲文明,它約存在于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400年的墨西哥中南部的熱帶雨林中,以大型的頭部雕像而聞名。 墨西哥的獨立戰爭由1810年開始,一直到1821年解放軍才進入墨西哥市,整個獨立戰爭由伊達爾戈發起。1811年1月西班牙殖民軍瘋狂反撲,在撤退途中,由于叛徒出賣伊達爾戈被俘,7月31日被殺害。伊達爾戈深受墨西哥人民的敬仰,被尊稱為“墨西哥獨立之父”,同年9月15日,危地馬拉、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獨立。圖為我收藏的墨西哥獨立后第一套印有伊達爾戈頭像的古典郵票,發行于1864年。</h3> <p> 奧匈帝國(1850一1866)匈牙利王國于公元1000年建立。1241年起先后被蒙古、奧斯曼、奧地利征服。1848年革命后,建立了所謂獨立政府,實際上仍在奧地利統治之下。奧地利于1850年在匈牙利發行首套郵票,主圖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雙頭鷹徽記,這些郵票通用于匈牙利全境。這是我收藏的一枚奧地利于1859年發行2Kv紅棕色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雙頭鷹徽記古典郵票。</p> <p> 在1689年大清帝國與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的時候,清朝使用的正式國名為“中國”,這標志著中國正式成為了國家名稱,而不是地域名稱。圖為象征著大清帝國的中國第一枚郵票——大龍郵票。(照片來自網絡)</p> <p> 清朝的大一統讓中國成為了東方最龐大的帝國。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列強就不斷入侵中國,雖然中國失去了一系列的主權和150多萬平方公里的疆域,但是西方列強始終無法將中國淪為殖民地。圖為藏品清朝最后一個皇帝——宣統登基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這是本人收藏的兩枚英國“紅便士”郵票,(一枚是新票,一枚是蓋銷票)。該郵票發行于1854年,是僅次于世界上第一枚的“黑便士”郵票,它們都誕生于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p> <h3> 歐洲工業革命是指資本主義的機器大工業代替以手工業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的革命。亦稱產業革命。它始于18世紀60~80年代,結束于19世紀末。圖為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蒸汽火車郵票。</h3><h3><br></h3> <p> 德國公元前其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圖為本人珍藏的一枚1869年由北德聯邦發行的淺蘭色古典無齒郵票。</p><p><br></p> <p> 統一德國的“號角”郵票。1861年普魯士腓特烈·威廉逝世,威廉一世即位,1862年9月22日威廉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俾斯麥出任首相,標志德國統一的開始。1864年,普魯士聯合奧地利,發動對鄰國丹麥的戰爭,1866年,普魯士挑起對奧地利的戰爭,均取得勝利。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巴登、符登堡、黑森一達姆塔德幾個邦脫離法國控制,至1871年德國宣布完成統一,德意志帝國成立,也稱“德意志第二帝國”。圖為本人藏品,一枚德國漢諾威1859~1861年發行的“號角”無齒郵票。</p> <p> 拿破侖·波拿巴(1769~1821)即拿破侖一世,出生于科西嘉島,19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歷住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1815),拿破侖于1804年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此后,法國對外發動了一連串戰爭(后人統稱為拿破侖戰爭),多次打敗反法同盟,把法國的影響力擴大至整個西歐及波蘭。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也是歷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圖為本人珍藏的一枚法國1853年早期的印有拿破侖頭像的古典郵票。</p> <h3> 1805年8月9日奧地利帝國、英國、沙俄結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侖宣戰,12月初,法軍在拿破侖的指揮下,與俄奧聯軍在奧斯特里茨村激戰,取得了奧斯特里茨戰役的決定性勝利。12月27日拿破侖與奧地利皇帝簽訂《普萊斯堡和約》,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羅馬帝國的歷史也正式宣告終結。1815年6月法軍在滑鐵盧戰役中覆沒,拿破侖二次退位,10月他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島,1822年5月5日,拿破侖在島上病逝。圖為2005年法國發行《紀念拿破侖奧斯特里茨戰役200周年》郵票。</h3> <p> 1770年8月22日,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和他的一艘船抵達澳大利亞東海岸,這位英國船長根據當時的英王喬治三世的《英王制誥》,宣布澳大利亞為英國殖民地,并首先采用了澳大利亞這個稱呼。圖為藏品,新西蘭1935年紀念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到達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郵票。</p> <p> 到1900年之前,英國人逐漸建立起六個各自為政的殖民區使用同樣的貨幣(英鎊與便士)但各自發行自己的郵票,仿佛六個國家一般。圖為我收藏的一枚1872年西澳大利亞發行的大雁(蓋銷)郵票,是澳大利亞郵政史上發行最早的郵票。</p> <h3> 歐洲工業革命是指1876年英國人詹姆斯·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并投入使用為起點,瓦特是英國近代著名科學家,改良蒸汽機的發明者,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重要人物。瓦特經過反復改革和試驗,用了十年時間終于發明了新型蒸汽機。圖為英國工業革命的先驅;《詹姆斯·瓦特的蒸汽工程》郵票。</h3> <p> 1868年明治維新后,具有深厚軍事封建傳統的日本,效法西方,“脫亞入歐”,實行資本主義改革,在促進近代化發展的同時,迅速走上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制定了“大陸政策”。這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國策,其核心是:第一步侵占中國的臺灣,第二步征服朝鮮,第三步侵占中國的東北和內蒙,第四步征服全中國,最后征服全亞洲,達到稱雄世界的終極目標。圖為我收藏的一枚日本明治維新后的1876年日本早期發行的舊小判(注:“小判”日本江戶時代通用金幣之一種,簿圓形,為標準金幣,一枚為一兩。郵票判型的輪廓作為圖案,日本集郵家把這類郵票稱之為“小判”)郵票。</p> <h3> 而歐洲的醒來和日本的“脫亞入歐”以后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結果就造成了19世紀后中華文化的悲劇。林則徐,曾任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等職。1839年,林作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收繳外商走私的鴉片,并在虎門集中銷毀。虎門銷煙展示出了中華民族不甘屈服于外來侵略者的勇氣與決心。林還開始沖破華夷觀念的束縛,學習西方,是這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紀念郵票首日實寄封。</h3> <h3> 關天培,曾任參將、副將、提督等武職。在任廣東水師提督期間,他大力加強廣東海防,全力支持和配合林則徐的禁煙運動。鴉片戰爭爆發后,關堅決抵抗英國的侵略。1841年初,英軍對虎門炮臺發動總攻,盡管沒有后援,但他仍然堅守炮臺,晝夜督戰,負傷數十處,終因寡不敵眾,為國捐軀。《近代民族英雄關天培》紀念郵票的首日實寄封。</h3> <h3> 劉永福,年輕時參加了反清義軍,后退入越南境內。中法戰爭中,他所率的“黑旗軍”接受清政府改編,多次擊退法軍進攻,保衛了中國的西南邊疆。甲午戰爭中,他率軍駐守臺灣。在清政府割讓臺灣后,他親駐臺南領導了臺灣人民的抗日斗爭。《近代民族英雄劉永福》紀念郵票的首日實寄封。</h3> <h3> 馮子材,曾任廣西提督,馮治軍嚴謹,1885年法軍在中越邊境對中國發動大規模進攻,年近70的馮率部鎮守鎮南關,雖武器落后,但在當地人民的支持下,大敗法軍,創造了扭轉西南戰局的鎮南關大捷。這是清軍反侵略戰爭中的第一次重大勝利,緩解了中國西南的邊疆危機。《近代民族英雄馮子材》紀念郵票的首日實寄封。</h3> <h3> 鄧世昌,北洋水師將領,鄧畢業于福州船政學堂,后出任“致遠”艦管帶,以治軍嚴格,忠勇剛正門耳名。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在當年9月的黃海海戰中,為掩護旗艦“定遠”號,彈藥將盡的“致遠”艦在鄧世昌的指揮下,撞擊日軍“吉野”號,不幸魚雷發射管被敵擊中,艦體爆裂沉沒。鄧與全艦200余名官兵一起壯烈殉國。從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每一個仗都是海上來的。每個仗我們都失敗了,輸得一敗涂地。開始我們敗在遠方的英美手里,又敗在德法手里。最后又敗在我們原來一個小徒弟日本甲午海戰的手里。《近代民族英雄鄧世昌》紀念郵票的首日實寄封。</h3> <h3> 至此,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崩潰。 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跟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的標志,主要內容有;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賠款4億5千萬兩白銀給列強。這個條約是最恥辱的,因為中國當時的人數正好是4億5千萬,就是我們的曾祖父輩都在承受著這樣的恥辱。朝鮮發行《香港回歸中國》之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屈辱一幕郵票。</h3> <p> 中法戰爭發生在19世紀80年代,當時世界資本主義正從自由競爭向壟斷階段急速轉化。1884年8月23日法國侵華艦隊突襲福建水師,挑起中法馬江海戰,由于清政府妥協求和,不敢抵抗,使福建水師侖促應戰,796名官兵陣亡,福建水師全軍覆沒。這場戰爭帶來的最大惡果就是,中國東南沿海與臺灣海權被法軍奪去。圖中這枚郵票就是法軍占領中國東南沿海及臺灣后,法軍使用名為“法屬地中國海岸”郵票,這枚郵票的發行時間為1901年,記錄了中國屈辱的一段歷史。</p> <h3> 1951年中國郵政發行《太平天國金田起義百年》紀念郵票,共4枚兩種圖案。一是太平軍在廣西桂平金田材宣布起義的場面,一是太平天國在南京建立政權后,鑄造的錢幣和這個政權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里面設計了太平天國的社會組織的形式,提出土地要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等。另一本是洪秀全的本家兄弟洪仁玕的著作《資政新篇》。這本書里,他介紹了當時世界各國的情況,說明中國要想富強,就得學習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和科學技術,進行政治革新等等。太平天國是歷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反對清朝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終因農民本身的局限,難逃失敗的命運和結局,郵票圖案展現的是起義時后壯觀場面,以及建立天朝政權后所執行的政治、經濟綱領、制度等。</h3> <p>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后,效法西方,在促進近代化發展的同時,迅速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其核心是:第一步侵犯中國臺灣,第二步征服朝鮮,第三步侵占中國的東北和北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國,第五步征服全亞洲。圖為20世紀初日本發行的戰爭宣傳明信片《軍歌》。</p> <h3> 由于日本迅速走向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他的郵件不斷增多,郵票遠遠不夠用,為加強管制,日本郵政特加蓋了部份郵票專門用于軍事部門,圖為我收藏的一枚日本紅3分上面加蓋“軍事”的普票。這些加蓋郵票大約用于1901年的“日俄戰爭”前后。</h3> <h3> 日俄戰爭,是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與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進行的一場戰爭。在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之時,沙皇俄國趁機侵占了中國東北,拒不撤軍,意圖侵吞。中國清政府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最后在英美的支持下,巧妙邀請日本出兵中國東北,發生了一場在中國東北爆發的戰爭,史稱“日俄戰爭”。中國才又收回了東北,是中國清政府通過外交策略,實現國家戰略的一個成功案例。圖為日本1904年發行的日俄戰爭明信片《日本軍隊在中國東北》。</h3> <h3>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為帝制時代畫上句號,亦標志著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的誕生,為中國走向現代化奠下重要里程碑。圖為辛亥革命百周年,香港發行四枚紀念郵票寄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首義郵局的首日紀念封。</h3> <p> 世界上第一枚馬克思郵票,也是世界上第一套蘇維埃政權郵票,是匈牙利于1919年6月14日在首都布達佩斯召開“第一次全匈蘇維埃代表大會”時發行的,距今已過百年。由于這枚郵票為存在僅130余天的匈牙利蘇維埃政權印制與發行,是馬克思主義首次通過郵政向世界傳播。存世極少,彌足珍貴,位列世界珍郵。圖為匈牙利1949年發行《世界第一枚馬克思郵票發行30周年》的票中票紀念郵票。</p> <h3>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28日至191811月11日),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開始標志:1914年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結束標志:1918年11月德國投降。圖為葡萄牙發行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周年》郵票、小型張各一枚。</h3> <h3> 一次世界大戰,英國為了維護和鞏固自己的全球殖民霸權,迎接新興強國德國的挑戰,英國為首的全球殖民體系的既得利益者,雖然成功捍衛了作為全球秩序的殖民體系,但是一戰卻對殖民體系造成了沉重打擊。戰后世界格局發展為歐洲列強實力下降,美日興起。</h3> <p> 偽滿州國是日本在9.18事變后在中國東北建立的偽政權,以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為執政(后改為皇帝),領土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全境,內蒙古東部,河北北部,以長春為首都,人口3000萬。當時承認偽滿州國的國家約20來個,包括日本、德國、意大利、蘇聯、蒙古等。圖為1932年3月1日偽滿州國成立后發行的“滿州帝國”郵票。</p> <p> 1936年元月英國威爾士親王愛德華繼位,成為愛德華八世,他繼位當天并向王室宣布要和沃利斯結婚。愛德華八世的決定遭到王室朝野的強烈反對,他們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一個結過兩次婚的女人為王后。多次交涉未果后,愛德華八世決定選擇退位來完成這樁亙古未有的婚姻,這就是人們傳說中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沙公爵。圖為英國威爾士親王愛德華八世郵票。郵票上面打孔是作為本埠郵資支付憑證。</p> <p> 1936年,墨索里尼統治的意大利與希特勒德國形成“柏林一羅馬軸心”,戰爭風云密布于歐洲上空。這時的郵票上也出現了濃烈的戰爭氣氛,這是1936年意大利發行的一套“柏林一羅馬軸心”郵票,上面圖案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頭像。1940年,德、意向英法宣戰,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p> <h3> 1937年12月13日上午,日軍第6、第114師團首先從中華門侵入南京,第9師團從光華門、第16師團從中山門及太平門相繼侵入城區。隨之日軍開始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圖為日本侵略中國時發行的軍郵明信片,記錄日軍1937年12月17日侵入南京的入城儀式。</h3> <p> 日軍侵入南京后隨時隨地、隨心所欲任意槍殺中國平民和戰俘,他們以殺人取樂,展開“殺人競賽”,其手段砍頭、劈腦、切腹、挖心、火燒等慘不忍睹,滅絕人性。肆意強奸、輪奸婦女,強迫婦女充當“慰安婦”。許多婦女被奸淫后慘遭殺害。據戰后包括日本學者在內的各方統計,南京大屠殺中遇害人數達30萬以上。圖為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郵資明信片及入侵南京城大屠殺檔案明信片。</p> <p> 武漢失守后,國民黨軍政機關全部遷往重慶,重慶成為國民黨在大后方的政治中心。日軍對重慶的大規模轟炸始于1939年,這一年日軍出動飛機865架次,對重慶進行了34次轟炸,投彈1897枚,炸死、炸傷市民9443人(其中死亡5247人)。圖為1939年日本發行的軍郵郵資明信片,圖案為日軍航空轟炸機群整裝待發,執行轟炸重慶任務。</p> <p> 這是中華民國郵政戰時發行的《中華民國航空郵票》中的一枚加字防空改值郵票。</p> <p> 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參戰方:反法西斯同盟國美國、蘇聯、英國、中國等VS法西斯軸心國納粹德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等。結果:反法西斯同盟國勝利,開始標志: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戰后世界格局:雅爾塔體系。圖為德國1939年4月28日在向波蘭發動閃電襲擊前發行的《希特勒就職演說》郵票。</p> <p>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在美國摩根財團等資本家的資助下,再次向英國所領導的全球殖民體系發起挑戰,在這場戰爭中,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成了美國人砸碎英國殖民體系和金融霸權的鐵錘。美國人陰謀得逞,順利地把金融霸權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p> <p> 這是1943年納粹德國郵政發行最多的一套納粹德國發動二次世界大戰的郵票,共計12枚,這是納粹德國為這套郵票發行制作的郵卡。</p> <p> 德國一戰后,雖然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憲法:魏瑪憲法,但卻成為希特勒上臺的工具,走向了法西斯主義,不僅給世界帶來空前的災難,也給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帶來毀滅性的后果,全國成為廢墟,德國被肢解。</p> <p> 1945年4月蘇聯發行《偉大的衛國戰爭》郵票1套6枚,圖為其中1枚:蘇軍與德軍坦克部隊作戰。</p> <p> 1945年6月蘇聯郵政發行《莫斯科保衛戰勝利3周年》郵票1套3枚,圖為其中之一為:1941年11月7日的紅場閱兵式。</p> <p>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同時進攻東南亞和香港,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12月10日,日軍大本營和政府聯席會議決定把太平洋戰爭,包括中日戰爭在內,統稱為“大東亞戰爭”。從此,日本在深陷侵華戰爭泥潭的同時,又踏上了“南進”的不歸之路。圖為1942年日本發行《真珠港強襲》戰時郵資明信片。</p> <p> 日本神風特別攻擊隊是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為了抵御美國軍隊的強大優勢,挽救其戰敗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艦艇編隊,登陸部隊及固定后集群目標實施的自殺式襲擊的特別攻擊隊,但最終難以挽回日本失敗的命運。二戰末期日本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國家。圖為1942年日本發行的“日本神風特別攻擊隊”郵票。</p> <p> 美蘇冷戰;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美國富爾發表“鋏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著冷戰開始,形成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斗爭。1991年華約解散,之后蘇聯解體,標志著冷戰結束,前后共44年。圖為 1959年蘇聯赫魯曉夫訪問美國,蘇聯發行的紀念郵票。</p> <h3> 從美國的“水星計劃”到“星球大戰”。“水星計劃”是美國第一個載人航天計劃,是美蘇爭霸的產物。該計劃于1958年10月7日開始正式實施。1961年5月5日,美國宇航員艾倫·B·謝潑德邁進他的自由7號太空艙,成為美國“飛天第一人”時,自由7號就成為了美國的首個太空項目“水星計劃”的第一次飛行。由于美國正處于前蘇聯的冷戰中,為爭奪對太空的控制權,前蘇聯首先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了太空,盡管美國人在競爭中落后了,但“水星計劃”的完成,為后來人類登上月球并最終贏得美國的“星球大戰”打下堅實的基礎。最終,后來的“星球大戰”的實施將蘇聯經濟拖垮并解體,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圖為1962年美國發行“水星計劃”紀念郵票一枚。</h3> <p> 公元2020年新春佳節,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讓舉國上下猝不及防,面對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民戰爭!用勇氣和愛心,用專業和奉獻,用雙手和肩膀扛起了一個國家的平安,然而由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這次的疫情嚴重準備不足,致使這場瘟疫迅速肆虐世界各國,造成前所未有的疫情災難。美國現正經歷著一場日益惡化的國家災難,由于美國主要領導人對內盲目自信,對外欺世霸凌,歪曲事實。此舉幫助創造了自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此疫情發生在美國卻是西班牙背鍋)和內戰之后美國本土在整個歷史上第三次大規模的人口死亡,經濟的寒冬籠罩美利堅上空,百年之有的大變局正在世界上演,中華民族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偉大復興之路終于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新的格局正在形成,我們有幸見證這段偉大的歷史!</p> <p> 特寫;在中華民族受西方列強接二連三的殘酷打壓下,我們的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摧殘,我們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這時有兩個我們完全不理解的事發生了;八國聯軍占領北京,中華民族馬上要滅亡的時候,防衛北京的一個官員叫王懿榮,他在八國聯軍進入北京的那天自殺了,書桌上放著甲骨文的殘片,恰恰是他發現的甲骨文。而甲骨文告訴我們中國人,在4000多年前,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偉大的商代。</p> <p> 然后就是在那兩天,八國聯軍進入北方的那兩天,敦煌發現了藏經洞,告訴世界中國有個輝煌的唐代!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歷經千年,直至元代末年。現存的石窟,計492個,其中包括壁畫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內容最豐富的藝術博物館。</p> <p> 楊靖宇將軍在抗擊外族人直致彈盡糧絕之時,對勸降者震人心魄的說道;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請允許我對這兩件事情做個近聚焦特寫,就是中華民族的巨人楊靖宇將軍被外族人打敗了,渾身都是鮮血,躺在地上已無生命跡象,就在這個時侯,他突然聽到自己童年的歌聲,面對眼前的外族人,他的忠魂卻毫無懼色,拄著棍子從他的軀干上又站立起來了。這童年的歌聲就是那時的甲骨文,就是那時候唐代曾經輝煌證據的呈現。這是一位久經磨難唯一不死,永遠也不會被打垮的偉大英雄忠魂!</p><p> 這就是涅槃重生的中華民族之魂鑄造了偉大民族英雄之身!圖為楊靖宇將軍郵票。</p> <p> 英國20世紀影響最大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在他一部很長很長的《歷史研究》中這樣總結世界的歷史;世界上的很多文明都在歷史的進程中衰退或消亡了,直到現在仍真正興旺發達的文明只有兩個,一個是西方的歐美文明,一個是東方的中國文明,而中國文明歷史悠久且連續不斷,則又是世界唯一的。</p><p> 五千年前,我們和古埃及人在共同面對洪水肆虐的時候,我們面對濤濤洪水一起玩起了《神雕俠侶》。“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香港金庸小說《神雕俠侶》郵票。</p><p><br></p> <p> 四千年前,我們和古巴比倫人一樣玩賞著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銅器,我們在同一時代一起敘寫著人類最早的《書劍恩仇錄》。“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恨不知所終,一笑而泯……”香港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郵票。</p> <p> 三千年前,我們和古希臘人一樣的思考人類的命運,面對紛擾的世界,說家國,我們為人類的未來設計了豐富多彩的《鹿鼎記》;“我真名叫做陳永華,永遠的永,中華之華”!香港金庸小說《鹿鼎記》郵票。</p> <p> 兩千年前,我們和古羅馬人一樣四處征伐,開疆拓土。演繹出一幕幕“風陵夜渡話英雄,一見楊過誤終生”的《射雕英雄傳》。香港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郵票。</p> <p> 一千年前,我們和印度人比繁盛富足,歌舞升平。“相思無用,惟別而已。別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銷魂,何處柳暗花明?”面對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至到今天,我們依然《笑傲江湖》。香港金庸小說《笑傲江湖》郵票。</p> <p> 二百多年來,我們面對外來強敵,寧死不屈,浴血奮戰。“焚我殘軀,熊熊圣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上演了一場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倚天屠龍記》!香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郵票。</p> <p> 如今世界最強大的美國硬是要將中國作為主要對手打起了太極。正如我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在回答中外記者時所說;“如果有人硬要把中國逼成對手,那么中國一定會做一個合格的對手”。5000年來,我們的對手換了一批又一批,面對今日之強手,“他強由他強,清風佛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我們中華兒女有信心,有能力演繹一部精采絕倫的《天龍八部》傳奇。香港金庸小說《天龍八部》小型張郵票。</p> <p> 中華民國試驗走西方式的民主,走了30多年就被中國人拋棄了,新中國成立后成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曾試驗蘇聯計劃經濟模式,走了30年也被中國人拋棄了。70年的獨立自主,40年的開革開放,中國人民最終選擇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2020年的世界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意外的把東西方直接逼到制度短兵相接的競賽場上,中國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暫時處于守勢的西方也會全力反撲,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以自己的吸引力和合法性,形成未來的世界潮流,勢不可擋!1986年11月17日中國郵政發行《孫中山誕生120周年》小型張首日實寄封。</p> <p> 讀史 1964年春 毛澤東</p><p> 人猿相揖別。過,小兒時節。銅鐵爐中翻火焰,為問何時猜得,不過(是)幾千寒熱。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p><p> 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莊硚流譽后,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競,東方白。</p><p> 這首詞什么意思?就是你看不懂,就說明你的歷史白學了,需要繼續學。看懂了,你會發現你的歷史也是白學了。歷史就是這首詞里寫的這么多。這是老年毛澤東的總結,歷史在歷史的書寫者面前永遠是簡單的!</p> <p>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夢想精神,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就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精神,開啟了締造中華文明的偉大實踐。從孔子最早的“中國夢”算起,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寬廣胸懷,自信而又大度地開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經譜寫了萬里駝鈴萬里波的浩浩絲路長歌,也曾經創造了萬國衣冠會長安的盛唐氣象。正是這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變革開放精神,使中華文明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以數千年大歷史而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中華民族將以改革開放的姿態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篇完)</p><p> 注:以上郵票均為自己的藏品,個別圖片資料來自網絡,古典郵票部分資料選自美國“斯科特”郵票總目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海县|
南乐县|
吉木萨尔县|
衡东县|
曲麻莱县|
平安县|
靖边县|
南通市|
田林县|
华容县|
台安县|
平度市|
泰兴市|
黄骅市|
昌江|
津南区|
读书|
龙州县|
沿河|
洪泽县|
临安市|
澄江县|
新巴尔虎左旗|
晋州市|
铁力市|
承德县|
高安市|
个旧市|
开封县|
太湖县|
德江县|
巫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元阳县|
彰化县|
福州市|
乐陵市|
翁源县|
阳西县|
攀枝花市|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