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一巢生四兒,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這四只雛燕,如同我們姊妹四人。</h1><p class="ql-block"><br></p> <h1>下面這張照片攝于一九七三年。迄今已有四十七年了。照片中是我們姊妹四人,瑩妹當年只有13歳。我們是1960年漲洪水,鬧饑荒的年代隨父母下放到農村的。同年的5月8日,我的妹妹劉瑩出生了。她生在吃糠咽菜,饑寒交迫的??月;她生在洪水肆虐,背井離鄉的年代……在舉目無親的農村,父母帶領我們艱難地生活,我們姊妹四人相依為命。在農村,我們度過了童年時代、青年時代;直至1979年7月隨父親落實政策才回到本溪市工作。(我的父親原來是教師1957年反右運動中遭受迫害)各自安身立命,開始了白手起家的心路歷程……</h1><p class="ql-block"><br></p> <h1>2019年“ 五·一” 以後,由我帶弟弟、妹妹出游華東五市。老弟弟除每天工作外和保姆照顧年邁的父親。( 我愛人身體不太好,以下是我臨行前對兒子、兒媳的嚀囑 )</h1> <h1>以下照片為我們游華東五市的部分留影。讓我們在照片的憶境中相逢,擁抱,談笑……</h1> <h1>由沈陽桃仙機場起飛,瑩妹第一次乘飛機很興奮!</h1> <h1>這是在旅途中2019年5月8日晚上,恰逢瑩妹生日,舉杯慶賀!可未曾想到這竟是同妹妹過的最后一個生日……</h1> <h1>歷時一周的華東五市游結束了。可謂是:一路笑聲,一路鶯歌!</h1> <h1>以下大部是我與楊弟的對話。</h1> <h1>2020年1月17日(廿三小年)瑩妹由沈來溪。我們見面時,瑩妹說:“ 大哥!我想今年五月份咱還去旅游,我說好啊!待 ‘五一 ’ 假期一過,我們就走!” 可是沒過多久,瑩妹的身體卻出現了異常:她的記憶反常,行走不穩。遂于2月3日~10日到本鋼總院住院檢查。經過磁共振,增強CT的檢查,確診為原肺癌轉移至腦部。已影響正常生活,需要護理。2月10日由本鋼總院出院回到爸爸家。擬定2月12日下午入住延康健( 醫院兼敬老院 )。</h1> <h1>1月29日身體發現異常,易摔跤。</h1> <h1>瑩妹準備入住本鋼總醫院檢查。</h1> <h1>2月3日~10日住本鋼總院檢查。</h1> <h1>楊弟和寧寧在市內跑了多家養老院,最終敲定瑩妹從本鋼總院出院,轉入延康健醫院(兼敬老院)</h1> <h1>以下是瑩妹住入延康健醫院後身體情況變化。</h1> <h1>瑩妹2月12日下午1時許,入住延康健醫院。甲級標準,專人護理。</h1> <h1>瑩妹剛到延康健醫院時,寂寞、不高興,我和妹妹在溝通。</h1> <h1>大弟劉高</h1> <h1>疼痛加劇只能用止痛藥來緩解病痛。</h1> <h1>止痛藥</h1> <h1>2月27日開始不愿意吃飯,嘔吐。</h1> <h1>小弟劉楊</h1> <h1>3月14日晚我和愛人、楊弟、外甥看望劉瑩。</h1> <h3>瑩妹的兒子:寧寧。寧寧工作之外,兼顧家庭、孩子,常常是傍晚來溪,披星返沈。他是個孝順的孩子。</h3> <h1>大弟劉高</h1> <h1>3月29日:近三天不能正常進食了,靠米糊,注射營養液來維持。</h1> <h1>病情進一步惡化。</h1> <h3>我和楊弟探望。</h3> <h1>3月29日劉瑩病重,已經做好了后續的一切準備。</h1> <h1>3月30日今天狀態較好,不糊涂。</h1> <h1>今天是4月1日,我愛人看瑩妹。</h1> <h1>受疫情影響,醫院不讓隨意探望病人。</h1> <h1>清醒時總念及孫子,孫子來了,她卻不認識了……</h1> <h1>4月5日瑩妹的兒媳何渺帶孩子來看望。</h1> <h1>4月8日下午3點病情嚴重,抽搐。寧寧從沈陽趕來,當晚上留在醫院。</h1> <h1>2020年4月8日夜是個痛心之夜。</h1><h1>妺妹於次日凌晨2:10病逝。</h1><h1>妹妹走了!她去了一個沒有病痛、沒有煩惱的另外一個世界!妺妹生于1960年5月8日,故于2020年4月9日。享年60歲。</h1><h1>妹妹走了!她帶著對家人的無比眷戀走了;帶著對幸福生活的渴望離開了我們;帶著一顆永恒的愛走向了天國!妹妹啊!說好的,今年“五一”后我們還去旅游;說好的,再過三年楊弟退休了,我們四人一起出去玩玩,一起享受晚年的快樂時光……可是這一切已化為烏有。今后的路我們不能一起走了??????</h1><h1>妹妹這短暫的一生,有過太多的坎坷與不幸!她生于災難之年;有過不幸的婚姻;積勞成疾,重病纏身。偶爾有時候看到她吃睡香安的樣子,我們懷疑是醫生誤診了。可誰又料到她自今年1月17日由沈陽回來,在這短暫的83天里,竟然是妹妹和我們在一起的最后時光……</h1><h1>記得在瑩妹因病住院、手術、外甥結婚等家事中,我們這些做哥哥、弟弟,舅舅的都出手相助,體現出手足之情的溫暖。我的二個弟弟做的都很好。在瑩妹發病至病重期間,老弟更是出錢出力。他親歷親為尋找適合劉瑩治療、養病的醫院、敬老院的地方,了解、比較、安排、落實。經常到醫院探望,照顧,反饋信息,及時做出應對措施,付出了很多。楊弟曾跟我說過:“從小到大我和姐姐的感情很深,在姐姐病重期間,用我的付出,心里或許能感到一些慰籍。” 5月8日快到了,這是瑩妹的生日啊!妹妹,我們想念你……!</h1><h1>你的離去令我們非常心疼!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哀傷!</h1><h1>!</h1><h1> 愿妹妹一路走好!</h1> <h1>2020.04.09凌晨四點左右靈車將遺體運抵殯儀館。</h1> <h1>受肺炎疫情的影響,殯儀館不讓守??,簡單地舉行了告別儀式。</h1> <h1>瑩妹安息吧!愿天堂再無勞累,再無病痛……一路走好!</h1> <h1> 《編 後 語》</h1><h1>人哪!60歲前,是為別人活著。上孝父母、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哺育孩子……60歲后,是為自己活著。清空欲望,無須操心費力,愉悅生活,衣食無憂。應該說60歲才是個人享受生活的開始,也是人生重要的黃金時段。可惜妹妹卻沒有這個福分,留下太多遺憾!令人痛心矣……我的所寫、或剪裁、或編輯的資料大都是紀實性素材,稱不上文章。邏輯思維顯亂,上下內容承接不暢。此篇算是家史備忘錄吧!在編寫過程中,我的內心是酸楚的、多次淚目……兄妹手足情深,就此永別了!謹以此篇留作一個念想,以示緬懷、悼念,寄托對瑩妹的哀思吧……</h1><h3><br></h3><h3> 大哥:劉黎</h3><h3> 於2020年04月16日</h3><h3><br></h3><h1><br></h1><h1>人生苦短。人,就是大地上的一粒塵埃 —— 妹妹就象荒原里的一朵小花??</h1> <h1>泣吟,抄錄陳夢家小詩《一朵小花》,以寄托對妹妹的思念之情……</h1><h1> </h1> <h3>全家福:前排右起瑩妹(瑩妹8歲)祖父祖母,老弟。后排右起我本人,父親,母親,大弟。</h3> <h1><font color="#191919"><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5, 25, 25);">哈爾濱小叔張旭聞劉瑩病逝,電話悼念,並賦詩一首。</span></font></h1> <h3>三舅家車揆姐姐發來信件,以寄托哀思。</h3> <h3>姑姑家大強哥哥擬文以示悼念。</h3> <h1>2004年冬季瑩妹赴吉林探望病中的姑姑。(照片左起:大強哥、姑姑、瑩妹)</h1><p><br></p> <h1>這封家書系我的祖母寫給其妹妹的,祖母時年83??。信由祖母口述劉瑩代筆,信中提及二黎(劉高)結婚一事,由此推算寫信的年份應該是1984年,迄今已有36年。</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宝坻区|
吕梁市|
兰溪市|
兴仁县|
邹平县|
佛坪县|
龙山县|
冷水江市|
资兴市|
邹城市|
库伦旗|
三门峡市|
林芝县|
乌鲁木齐县|
五指山市|
棋牌|
连云港市|
广东省|
呼伦贝尔市|
宁陵县|
佛山市|
田东县|
长宁县|
宁都县|
黎川县|
黎平县|
高密市|
吉安市|
靖安县|
龙口市|
漳浦县|
新建县|
江西省|
明星|
安西县|
日喀则市|
济源市|
东乌|
大方县|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