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我眼里,歐洲的精彩其實是在小城與小鎮之中。它們精致玲瓏,寧靜古樸,很有點兒世外桃源夢中仙境的意味。</h3> <h3>而這些,在繁華又快節奏的大城市里是見不到的。樓宇間的喧囂讓人日久生厭,如今人們更愿摒棄奢華和修飾,享受樸素與自然。</h3> <p>何況,有些歷史事件曾在某個小城發生或者進行過,這就又平添幾分人們一探究竟的好奇呢。</p><p><br></p><p>自由行的好處,便是可以在有山有水又有景的小城與小鎮之間選擇性地穿行,更深入地體驗當地的民風。</p> <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紐倫堡</b></p><p>紐倫堡原是一座知名度不高的小城。由于二戰后曾在此舉行的"世紀審判"而為人熟知。</p> <p> ▲ 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p><p>1945年11月20日,紐倫堡法院第600號審判廳內,舉世矚目的世紀審判在此開庭。</p> <p> ▲ 眾所周知,"反法西斯戰爭"是個大題材。此前世上還沒有哪場戰爭被審判,并通過媒體向全世界公開。</p><p><br></p><p>這次則開創了歷史先河。世界各大報紙以顯著位置登載戰事的過程,向人們展示真理,對戰后的德國乃至世界,提起警醒,其意義深遠。</p> <p> ▲ 神話中的美杜莎頭像高懸在審判廳上。</p> <h3> ▲當年的審判大廳</h3> <p> ▲ 通過對戈林、赫斯等21名主要戰爭犯的審判,揭示了二戰中納粹所犯下的滔天罪行。<span style="font-size: 15px;">(前排左一為戈林,被判絞刑前畏罪自殺。) </span></p> <p> ▲ 走出審判廳,壓抑之心頓覺舒朗,艷陽之下這座城市是那么美麗安靜。</p> <p> ▲ 佩格尼茨河穿城而過,這座頗具中世紀風貌的小城透著寧靜與溫柔。</p> <p>我始終覺得,城市里如果有那么一條河流穿城而過,不管河流大小與否,都會給小城平添幾許靈動。</p> <p> ▲ 信步其間,不必刻意,隨便一拍就是一張明信片。</p> <p> ▲ 小城中心的市政廳(City Hall)。廳前一如既往的有個小小的廣場,假日期間會有集市。 </p> <p> ▲ 小廣場上有座頗具特色的尖塔式雕塑,名曰美泉。塔高19米,塔身由40尊彩塑組成,分別是選帝侯、先知和宗教英雄。八角形尖塔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波茨坦</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小城波茨坦,離柏林很近。二戰后期,若不是那次舉世矚目的特殊會議,波茨坦也許就鮮為人知了。</span></p> <p> ▲ 波茨坦的塞琪琳霍夫宮,建于1914——1917年間,是普魯士王為王儲夫婦所建。說是宮,其實更像是個鄉間別墅。</p><p>"波茨坦公約"正是在此處簽定的。</p> <p> ▲ 之所以把會址選在這兒,是由于二戰后期盟軍的轟炸柏林已是一片焦土,而其時塞琪琳霍夫宮則在戰火中毫發無損。</p> <p> ▲ 彼時,美國的羅斯福、英國的邱吉爾和蘇聯的斯大林三國首腦正是在這里舉行會談,共商對德的戰后處理以及迫使日本投降的對策。</p> <p> ▲ 波茨坦公告中重申了日本必須歸還他們竊取的中國領土,其中包括釣魚島。歷史是一面鏡子,公告是白紙黑字鐵證如山,不管日本人如何狡辯!</p><p> </p><p> </p><p> ~ ~ ~ ~ ~ ~ </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邁森</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小鎮邁森,以它的瓷器名揚歐洲。</span></p> <p>據說當年只有遙遠的中國可以制造瓷器,美麗典雅的青花瓷更是風糜歐洲貴族圈。然而價格之昂貴以及運輸的不便,使得薩克森的選帝侯奧古斯特決定自己制造瓷器,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生產出別具一格的邁森瓷器。</p> <p> ▲ 邁森臨街的櫥窗里的瓷器</p> <p> ▲ 如今邁森瓷器已經成為德國人的驕傲。從蠟燭臺、餐具、花瓶到宮殿中繁復華麗的吊燈都有邁森瓷器的蹤影。</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福森</b></p> <p>小鎮福森,在巴伐利亞洲以南,毗鄰德瑞邊境,是絕大多數游客參觀新天鵝堡的必到之處。這個古香古色的小鎮,深藏于阿爾卑斯間的山谷之中,片片紅房隱在茵茵綠草的山戀之間,顯得特別美麗生動。</p> <p>雖然福森已經屬于德國的偏遠地區,卻是個旅游重鎮,熱鬧非常。人們把福森當作參觀新天鵝堡的落腳點,我的興致卻在這個富庶的療養小鎮上。</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上阿默高</b></p><p>開車前往福森時,途經靠近邊境的阿爾卑斯山。山腳下有個漂亮的壁畫小鎮——上阿默高。</p> <p>壁畫起源于十八世紀。作畫人受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運用視覺陷阱技巧,以不同顆粒的灰泥作材料,用特制的水溶性顏料,描畫出花鳥與人物。</p> <p>壁畫顏色通常淡雅,畫面生動有趣。</p> <p> ▲ 畫中有窗飾</p> <p> ▲ 有可愛的動物</p> <p> ▲ 也有童話題材。比如這個源于格林童話、陪伴過多少人成長的《小紅帽與大灰狼的故事》。</p> <p> ▲ 畫面里也有風俗。上圖即是當時當地人的傳統服裝:女子的裙子,以及男士的皮短褲。</p> <p>這個深藏于寬闊山谷之中的小鎮,處處繁花似錦,古香古色。整個村莊就像一座壁畫博物館,靈動活潑,充滿了藝術氣息,讓人流連忘返……。</p><p><br></p><p>(石竹:圖/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呼和浩特市|
扬中市|
武邑县|
神农架林区|
开远市|
齐齐哈尔市|
重庆市|
增城市|
花莲县|
达孜县|
民勤县|
依安县|
襄城县|
阜平县|
万安县|
汝州市|
南通市|
东港市|
大关县|
文山县|
浦北县|
宁德市|
大荔县|
绥江县|
平泉县|
巧家县|
大庆市|
安康市|
邵东县|
乌鲁木齐市|
尉犁县|
绥化市|
尼木县|
大石桥市|
革吉县|
鄯善县|
东莞市|
临沂市|
阜阳市|
乐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