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小的時候,父親在政府機關工作,是黑龍江日報的特約通訊員,經常在報紙上發表一些豆腐塊大小的文章。受老爸的影響,我愛讀書,愛動筆寫東西。我從小學二三年級開始讀起小說來了,盡管書中的字詞還有些朦朧,堅持順著字意去猜去讀,不懂地方就去問大人,漸漸的明白了許多詞匯,這在我成長過程中幫助是很大的。記得我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叫《三輩兒》,也記得作者的名字叫張孟良。小說以抗戰時期津郊農村為背景,描寫青年農民曹金虎所走過的人生道路。因為他家祖孫三輩都給本村地主曹禿子當長工,所以小名叫“三輩兒”,大名曹金虎反倒被人忘卻了…… 小說中的一些話語,有的我還記憶猶新。</p><p class="ql-block"> 讀小說,有如順水行舟,輕松暢快,令人印象深刻。 例如,魯迅的《阿Q正傳》中的一段描寫,“待第三個蘿卜吃完之后,他便打定進城的主意”。這十九個字言簡意賅,形容盡致,可稱為以簡勝繁。這里我懂得了凝練。再如,《水滸傳》魯智深拳打“鎮關西”中:鼻上一拳,“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醬油鋪:咸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這是藝術表現上的繁筆,有別于通常所說的羅嗦,原文強烈地感染讀者的魯智深伸張正義,懲罰惡人時那痛快淋漓勁兒。在這我懂得了什么是詳細描寫。</p><p class="ql-block"> 在讀書中得到了快樂,小說中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從長篇到短篇,從散文到回憶錄等文學作品中,那些五十年代的,知俠,周立波,趙樹理,孫犁,曲波,等作家的名字,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我在他們的作品中汲取了營養。作品中的詞語,詩歌讓我喜歡,至今有些我還耳聞能詳。從小學到中學所讀的書遍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喜歡讀。饑不擇食般的讀書讓我受益匪淺。當我寫的東西,由手寫變成了鉛印的時候,感覺好似中了大獎,讓我欣喜若狂。</p><p class="ql-block"> 文學作品中的詩詞也讓我著迷,如:屈原的《離騷》中“涉江”一段,</p><p class="ql-block">“從小對打扮就有特殊的愛好,</p><p class="ql-block">到老了這興趣仍然沒有減少,</p><p class="ql-block">佩著玉器,戴著高高的切云帽,</p><p class="ql-block">我要陪著古帝大舜游盡這仙宮。</p><p class="ql-block">吃著精美的食糧。</p><p class="ql-block">我要與天地的壽命一樣長!</p><p class="ql-block">我要放射出與日月等量的光芒!</p><p class="ql-block">惱心的是呀,</p><p class="ql-block">在楚國沒人能夠理解我,</p><p class="ql-block">等到天亮我要渡過長江與湘江!……”</p><p class="ql-block"> 這是郭沫若先生翻譯成的白話文。讀了它,我便產生了極大的愛好與興趣,每當聚會時它都是我朗誦的保留節目,學習寫詩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初學寫詩,不懂得什么是絕句,什么是格律,不懂得什么是古風。2000年,我離開家鄉在江西南昌打工,寫的一首習作,詩的名是《牽掛》用于感懷自己的思鄉之情:(漁翁是自己取的網名,取漂泊之意。)</p><p class="ql-block">漁翁漂泊蓑衣寒,山遠水長兩鬢斑。</p><p class="ql-block">拙筆舞墨常涂略,家中高堂總掛牽。</p><p class="ql-block">少小空無凌云志,中年感嘆行路難。</p><p class="ql-block">登高翹首向天問;故鄉父老可康安?</p><p class="ql-block">開始標注是“七律”,被博友夢明先生評論說:“七律,是講究平仄對仗的,不可讓人貽笑大方的”。當時我還不以為然,現在明白了。當時寫的時候只憑自己感覺去寫,不知道詩中的那些講究,現在我懂了,這是一首古風。無須對仗,不受格律束縛。這是我在詩詞協會所學到的知識。</p><p class="ql-block"> 加入詩詞協會后,通過學習,在老師和詩友們的幫助下,我的進步是飛躍式的。我寫的絕句和律詩,得到了老師和詩友們的認可,有的還被評為優秀作品。</p><p class="ql-block"> 詩和詞是一對孿生兄弟,學習寫詩就應該學會填詞。初學填詞,我寫一首“漁歌子”.米河即景:“玉帶翩翩碧水潺,岸堤十里御花園。修棧道,立雕欄。風光旖旎小江南”。自我感覺良好。后來又填了一首《采桑子》,也感覺不錯。就自我膨脹起來,突發奇想,填詞能否中途變韻?于是就填了首《念奴嬌》</p><p class="ql-block"> 念奴嬌.建國70年感懷</p><p class="ql-block"> 今秋十月,喜洋洋,花海紅旗如畫(韻)。錦簇芬芳晴麗日,盛世欣逢華夏(韻)。砥柱中流,人民武裝,共筑家國廈(韻)。點兵沙場,大船航母鋼甲(韻)。</p><p class="ql-block"> 赤縣黑暗當年,河山淪落,萬眾遭涂炭(an韻)。黨喚工農千百眾,拯救雄獅危難(韻)。感慨今朝,國強共富,改革隨酬愿(韻)。神州綺夢,展宏圖定實現(韻)! </p><p class="ql-block">上闕壓“阿”韻。下闕壓“安”韻。填詞完畢后,自己竟然把這首詞發布在詩苑里了,現在感覺有些光屁股攆狼——膽大不嫌害臊的意味了。詩兄張紅衛評論時說,“填詞一般都是一韻到底的,中間變韻還沒遇到過,也不知可行?”</p><p class="ql-block">詩兄當時是給我留面子,沒好意思批評我。前些日子,我又填詞《行香子》一首,有些詞匯我還拿捏的不準,有詩友向我提議一種可以在手機下載的軟件叫做“詩詞吾愛”,可以檢測詩詞的平仄和是否壓韻,下載過后,果然好用。于是我又將《念奴嬌》建國七十年感懷,又做了檢測并又重新修改,這次以“”阿”為韻,并且一韻到底,檢測過后完成符合平仄。</p><p class="ql-block"> 念奴嬌.建國70年感懷</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喜洋洋,花海紅旗如畫。錦簇芬芳晴麗日,盛世中華強大。砥柱中流,武裝力量,共筑家國廈。點兵沙場,大船航母鋼甲。</p><p class="ql-block"> 赤縣黑暗當年,河山淪落,百姓遭欺詐。黨喚工農千百眾,星火燎原敵怕!感慨今朝,國強共富,發展成神話。神州一夢,看巍巍我華夏!</p><p class="ql-block"> 如果您有興趣的話,可以和前篇作對照。它完全符合中華新韻。</p><p class="ql-block"> 寫詩填詞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有了這愛好,陶冶自己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呀!這和打麻將的愛好是不可相提并論的。我的那些酒友們揶揄我:“你寫的那玩意兒,能當飯吃嗎?”我說,我喝的是茅臺,你喝的是小燒,你說哪個更好喝呢?</p><p class="ql-block"> 其實,愛好取決于自己,有句話說的好啊,“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p><p class="ql-block"> 2020.4.1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丰宁|
庄河市|
汝州市|
澳门|
雷山县|
莒南县|
海安县|
乌兰县|
肥乡县|
龙海市|
莱芜市|
北辰区|
马山县|
鄂托克旗|
嘉黎县|
大余县|
高清|
宁强县|
石城县|
康马县|
新昌县|
沾益县|
盖州市|
英德市|
府谷县|
伊吾县|
慈溪市|
陆丰市|
和田县|
会宁县|
江川县|
贵阳市|
大同县|
龙泉市|
舟山市|
淮北市|
扬州市|
惠州市|
水城县|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