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孫希岳,1940年5月生,玉山縣懷玉鄉人,祖籍安徽黟縣。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畢業于江西財經學院,1985年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1992年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副總經理,1999年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2000年任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2003年擔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5年任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會長,2018年8月任方志敏干部學院名譽院長,2019年12月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p> <p> 孫希岳長期支持紅色文化事業,尤其對方志敏精神的研究與宣傳不遺余力,獲“紅色文化傳播大使”稱號。我們都親切稱呼他孫總。</p><p> 1989年,孫總提寫“方志敏是我們學習的楷模”。</p> <p> 方志敏烈士殉難70周年前夕,《方志敏畫冊》首發儀式在弋陽舉行。孫希岳出席發行儀式。</p> <p> 2005年8月5日,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成立,孫希岳擔任會長。在成立大會上,他說“方志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輝榜樣,方志敏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方志敏是我心中的偶像”,并勉勵大家深入研究方志敏,學習方志敏。</p> <p> 研究會成立后,召開了方志敏生平、思想、精神與品質理論研討會。會議由時任中共上饒市委宣傳部部長熊良華同志主持。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展開廣泛研討。</p> <p> 孫希岳會長就方志敏的精神品質從“愛國、清貧、創造、文才、虎威”等方面作了生動深刻的闡述。受到與會專家學者高度贊同。</p> <p> 2006年4月,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一屆二次常務理事會在南昌召開,孫希岳會長主持會議。</p> <p> 在綜合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孫希岳會長概括了以“愛國、清貧、創造、奉獻”為主要內涵的方志敏精神。“方志敏精神”的首次提出是孫希岳和專家同志們研究方志敏取得的重要成果。</p> <p> 2006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這年10月21日,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第一屆年會在珠海召開。會上,孫希岳會長深情緬懷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為長征勝利做出的卓著功勛,講述了方志敏、尋淮洲英雄事跡與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精神。與會人員無不感動,更加深刻感悟到了方志敏的人格魅力和方志敏精神的偉大。</p> <p> 年會后,孫希岳會長又主持了以“方志敏精神與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題的理論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緊緊圍繞二者的關系,深刻探討了“方志敏精神與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在聯系”“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貢獻及意義”。</p> <p> 2010年3月27日,孫希岳應邀出席紀念邵式平誕辰110周年座談會,蒞臨弋陽一中為新落成的邵式平詩詞文化墻揭幕。</p> <p> 孫希岳在《端莊寫人生》文中高度評價邵式平。稱贊“邵式平是江西人民心目中最好的省長!” </p><p> 遺墨力透赤誠心,同心共志學志敏。</p><p> 盛贊祖國山河美,常憶故地風雷鳴。</p><p> 筆端顯現新鮮事,詩中含有古典經。</p><p> 俯仰不愧天與地,端莊寫就邵式平。</p> <p> 在黃道同志誕辰110周年紀念會上,孫希岳撰寫《用心紀念黃道》,文中賦詩一首概括了黃道對中國革命的獨特貢獻:</p><p> 智慧漫及京贛閩,救亡圖存不后人。</p><p> 游擊成書虎添翼,工農讀本獅喚醒。</p><p> 善與人同真情在,一生清貧循道行。</p><p> 閩北紅旗永不倒,黃道功勞萬古存。</p> <p> 2005年,紅色主題網站“方志敏”(www.cnfzm.com)推出。該網站由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中共上饒市委宣傳部主辦。網站內容全面,形式新穎,為宣傳方志敏精神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p> <p> 在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成立大會上,舉行了《方志敏網站》開通儀式,孫希岳會長、熊良華部長(方志敏網站主編)點擊網站開通。</p> <p> 2018年1月16日,上饒市方志敏研究會榮譽會員孫希岳、會長熊良華考察弋陽,來到方志敏紀念館,在方志敏塑像前敬獻花籃。</p> <p> 2018年8月18日,方志敏塑像落座方志敏干部學院。方志敏干部學院名譽院長孫希岳、上饒市方志敏研究會會長熊良華在塑像前合影留念。</p> <p>《為了可愛的中國,我們都學方志敏》。</p> <p> 南昌大學機關黨支部來懷玉山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在清貧園偶遇孫希岳、余伯流一行。孫希岳受邀現場講授了一場方志敏精神黨課。孫希岳背誦了《可愛的中國》中“八個代替”,勉勵大家要在心中樹起清貧的豐碑,做有為的新時代共產黨人,堅守共產黨人初心,擔當新時代使命。</p> <p> 2018年8月18日,由上饒市方志敏研究會主辦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方志敏精神”學術研討會在方志敏干部學院舉行。方志敏干部學院名譽院長孫希岳在會上進行了主題宣講。他圍繞方志敏從政、入黨、愛國、愛階級兄弟、為官的初心,生動詳實地闡述了方志敏“愛國、創造、清貧、奉獻”的精神。期望廣大會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切實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p> <p> 研討會上,孫希岳向方志敏干部學院贈與了他的書法作品《可愛的中國》</p> <p> 2019年8月6日,方志敏殉難84周年紀念日,我和孫總來到清貧園,在清貧碑前,緬懷方志敏烈士的光輝業績與不朽精神。</p> <p> 清貧園是孫總、何新華老師倡議,他家鄉的干部群眾積極響應,各界人士捐資助建的。該園2005年8月建成。十多年來,到此旅游,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絡繹不絕。清貧碑已成為紅色紀念雕塑的經典之作,清貧園已成為紅色文化旅游的亮麗風景地。</p> <p> 從清貧園下來,孫總帶我去參觀正在建設中的懷玉書院。懷玉書院為江西上饒古書院之一,昔日朱熹講學之地,后因戰亂被毀。重建懷玉書院是孫總多年的心愿。2016年,孫總向中共上饒市委書記馬承祖同志提出重建書院的建議。馬書記很支持,要求玉山縣立即規劃。中共玉山縣委書記胡劍飛同志非常重視,落實規劃建設。如今懷玉書院即將建成。這里將成為一個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傳承地、發揚地。成為有影響力、高品質、高標準的學習培訓基地。“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懷玉山這塊紅色高地將更添古樸風貌與書香氣息。</p> <p> 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碑,碑身長39.8米,寬15米,高12.75米。形如紅軍八角帽,正座莊嚴,恢宏雄渾,正面是方志敏手跡“為了可愛的中國”。紀念碑彰顯了紅十軍團將士的英勇壯烈氣節與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我第一次來到紀念碑前,肅穆靜立,久久不忍離去。我爺爺諸紅十軍團將士在懷玉山與國民黨軍血戰,歷時半個多月。單衣頂風雪,彈盡糧絕,凍死、餓死、戰死的紅軍觸目皆是。如今這里終于有了一個紀念標誌。身為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后代的我,深表感激,向孫總致敬!</p> <p> 懷玉山是一座英雄的山,烈士鮮血浸染的玉之山。今天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清貧園與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碑的建成,孫希岳欣慰地說:“這是我離開領導崗位后,所做的一件最有意義的事!”</p> <p> 2019年8月21日,方志敏120周年誕辰日,我有幸陪同孫希岳老省長、國際金融研修院原常務副院長何新華(孫希岳愛人)、資深專家余伯流教授夫婦一行前往懷玉山,在清貧碑方志敏塑像前敬獻花籃,紀念方志敏同志誕辰120周年。</p> <p> 孫希岳現任中國美術院副院長,著名書畫家。他說“白紙對青山,筆墨抒情懷”,他喜歡畫山岳、蒼松、梅花、牡丹。他的畫作雋秀大氣、深邃,有靈性。國家教委原副主任柳斌稱贊他的畫作“總因毫端情無限,幅幅悅目又賞心”。很榮耀,孫總贈與我他的珍貴墨寶:一幅書法題字“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一幅富貴牡丹畫“不求個人富貴,但求祖國繁榮”。還贈了數本書畫集。</p> <p> 孫總是我心中敬重的長者與良師。他知識廣博,睿智高雅,具有至誠的親和力。他酷愛學習,嗜書如命,惜時如金,成為習慣。這是值得我們晚輩學習的。</p><p> 孫總對紅軍感情深厚。他傳播紅色文化,不辭辛苦,篤志篤行,令人感佩。孫總每次講課作報告他都站著,雖一頭銀發,但精神矍鑠,充滿著激情與朝氣。他理論水平高,報告生動感人。</p><p> 孫總不僅自己身體力行,還積極幫助他人,尤其支持年輕人研學紅色文化。得知我的《紅十軍》一書即將出版,老人家親自來看我。見到孫總,我高興極了。我們在國防大學賓館談了一夜,有說不完的話,話題自然是如何深入研究紅軍,要多宣傳紅軍。孫總是全國政協委員。在2007年的全國“兩會”上,他把建設“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碑)”寫成提案,受到提案委員會的肯定,得到中央的批復。紀念碑還被中宣部列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孫總真了不起。這也激勵了我,給我以信心信念。</p><p> 傳承紅色文化,孫總語重心長,他鼓勵我一定要努力堅持研究宣傳紅軍。孫總是給我許多關愛與支持的長者,我表示會的。他問我什么時候回江西,我說明天。當他知道我買的是無座票時,第二天上午,他竟送來一只小板凳與一包椰子糖果。真的很感動,難以忘懷。</p> <p> 孫總、何老師都是懷玉鄉人,在懷玉山腳下長大。孫總對我說小時他經常上懷玉山砍柴,送鹽上懷玉山(為懷玉山供銷社送鹽)。何老師說她小時候也一樣在這里砍柴。望著眼前這巍峨陡峭的山巒,難以想象一個弱小女孩在山中砍柴,背柴攀爬的艱辛。何老師補充說摔跤是平常事。</p> <p> 高山流水不停步,澗底青松不染塵。</p><p> 潭深千尺不揚波,江山無處不物華。</p><p> 這就是孫總、何老師的品格!致敬這一對相濡以沫的懷玉山之子!</p> <p> 孫希岳敬仰方志敏、崇拜方志敏,并身體力行宣傳、踐行方志敏精神。他說,方志敏是永遠屹立在我們心中的豐碑,我們要深入研究方志敏,領會方志敏精神。方志敏精神是一把金鑰匙、是一面旗幟、是共產黨人一面鏡子,面對這面鏡子,我們可以凈化自己的心靈,可以找到我們前進的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p> <p> 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中暢想“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烈士的美好愿景如今已經實現。</p> <p> 孫希岳幾十年不遺余力傳播紅色文化,宣傳方志敏精神。從他欣慰的表情和慈祥的目光中可以讀到,老人家的美好心愿也已實現。</p><p> 弘揚紅色文化,讓方志敏精神、紅軍精神發揚光大,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他在眺望遠方,正如他所說“我是共產黨員、知識分子。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倡導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衷心擁護。我相信,中國的未來必定更加光明,中華民族復興的目標一定能夠達到!”</p> <p>作者:張建華</p><p>編輯:張雅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林市|
乌恰县|
宝应县|
汕头市|
岳阳市|
博客|
湘乡市|
西林县|
新晃|
三江|
太白县|
安塞县|
韩城市|
广南县|
邻水|
徐闻县|
武汉市|
宜都市|
邹平县|
新乡市|
浮山县|
邯郸市|
泾川县|
尼玛县|
桃源县|
库伦旗|
泽库县|
绥江县|
衡东县|
汽车|
和田市|
阳朔县|
铜陵市|
深州市|
南木林县|
蕉岭县|
唐山市|
邛崃市|
寻乌县|
新源县|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