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圣地亞哥是智利共和國的首都,瓦爾帕萊索是該國的立法首都和文化之都,一個在內(nèi)陸,一個靠海邊,兩座城市相距120公里。一般去圣地亞哥旅游,瓦爾帕萊索也是必到之地。</p><p><br></p><p>從復活節(jié)島返回圣地亞哥的第二天,我和老伴隨團乘車前往瓦爾帕萊索觀光。途經(jīng)中央谷地葡萄酒產(chǎn)區(qū),參觀了一家在智利非常知名且很有特色的酒莊~Emiliana埃米利亞納酒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埃米利亞納酒莊</span></p> <p>智利的葡萄酒文化最早出現(xiàn)在16世紀,由于地形和氣候很適合葡萄的生長,如今智利己成為南美第二大產(chǎn)酒國。雖然在產(chǎn)量上不如阿根廷,但憑其優(yōu)雅和順的口感,出口量卻遙遙領(lǐng)先,使智利享有“葡萄酒之星”的美譽。</p> <p>埃米利亞納酒莊的歷史并不悠久,成立于1986年。當時它整合了一批優(yōu)秀酒園,采用了有機耕作的方式去培育高品質(zhì)的葡萄,并運用了生物動力的方法來釀造更平衡的葡萄酒,從而開創(chuàng)了南美洲有機酒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工作人員在介紹酒莊情況</span></p> <p>酒莊擁有一千多公頃葡萄園,自開展有機種植以來,先后獲得有關(guān)國際權(quán)威機構(gòu)的有機和生物動力認證,也通過了中國的綠色有機認證。</p> <p>“追求完美”是埃米利亞納酒莊的釀酒理念,在他們努力實踐下,2015年獲得“智利年度最佳酒莊”榮譽稱號。英國王室威爾士曾到這里訪問,并制定Emiliana為皇室指定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我見到了熟悉的可雅干紅COYAM,它是采用多種優(yōu)質(zhì)的有機葡萄混釀而成,是智利葡萄酒界的明星產(chǎn)品之一。</p> <p>我們品嘗了四種不同類型的葡萄酒,其中有一種是2014年干型泡酒(智利首款獲得有機認證的起泡酒)。我不太會品酒,覺得口感都不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田園風光的葡萄莊園</span></p> <p><br></p><p>告別了埃米利亞納酒莊,路過海濱小城<b>比尼亞德爾馬</b>,我們在這里吃的午飯。</p> <p class="ql-block"><b>比尼亞德爾馬</b>的城市名稱為西班牙語“海邊葡萄園”之意,1875年建城,現(xiàn)隸屬于<b>瓦爾帕萊索</b>大都市區(qū),是一座適宜休閑度假的城市,人口不到30萬,相距瓦爾帕萊索約10公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城市的建造者</span><b style="font-size:15px;">貝爾加拉</b><span style="font-size:15px;">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花鐘</b><span style="font-size:15px;">是小城的著名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弗朗西斯科·方克</span><b style="font-size:15px;">考古歷史博物館</b><span style="font-size:15px;">建于1937年,這尊</span><b style="font-size:15px;">摩艾</b><span style="font-size:15px;">石像是從復活節(jié)島上移來的真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貝爾加拉廣場旁的餐館</span></p> <p><br></p><p>午餐后,我們乘車來到一處叫<b>黑白海灣</b>的景點游覽。這里其實就是海灘邊一個半島式的巖石山丘,當?shù)厝私兴黂eca Oceanica。聽說在此可以欣賞到美不勝收的太平洋日落美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黑白海灣是由這些黑色巖漿石而得名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海灘非常棒,可惜是冬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巖石山丘棧道上的兩個年青人</span></p> <p><br></p><p><b>?瓦爾帕萊索</b>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它的名字是西班牙人在1536年發(fā)現(xiàn)這里時給取的(意為“天堂一樣的山谷”),當年這里還是一個土著部落的小漁村。1544年,智利的殖民統(tǒng)治者將這里定為圣地亞哥對外貿(mào)易的門戶。</p><p><br></p><p>1818年,智利獨立后,該國的海軍基地設(shè)在這里,港口對外貿(mào)易也迅速地發(fā)展起來,成為南太平洋東岸最繁忙和最大的港口。雖然1914年因巴拿馬運河的開通帶來不小的影響,但它仍是智利和南美洲這一沿岸最重要的海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智利海軍司令部大樓</span></p> <p>港口在歷史上曾給這座城市帶來了大量財富,同時也吸引來了大量的歐洲移民,他們將各自國家的文化和建筑風格帶到這里,使城市逐步變的絢麗多彩。2003年瓦爾帕萊索老城區(qū)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同年國會宣布該城為智利的文化首都,智利文化部也移至此地。</p> <p>海軍司令部大樓的衛(wèi)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托馬約爾廣場上的智利海軍英雄紀念碑是為紀念1897年太平洋伊基克海戰(zhàn)而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瓦爾帕萊索法院前的銅雕像</span></p> <p><br></p><p>被譽為“太平洋珍珠”的瓦爾帕萊索,整座城市沿著海灣的山體而建,住宅在陡坡上錯落有致并直接俯視太平洋。雖說建筑的外觀大多看著比較陳舊,但色彩斑斕的外墻和多元化的式樣,從遠處望來卻像一幅自然風景畫。</p> <p>該城在歷史上曾屢遭地震等自然災害的毀壞,現(xiàn)在的建筑大多為1906年大地震后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遠觀挺好看,近看有些亂。</span></p> <p><b>有軌纜車</b>是瓦爾帕萊索最有地方特色的交通工具,也是游客來到這里一定要體驗的觀光項目之一。</p><p><br></p><p>這種被當?shù)厝朔Q作為阿森索爾的纜車,采用了軌道式結(jié)構(gòu),上下靠纜繩牽引,車廂不大,行駛平穩(wěn),邊上邊可以觀賞山城海港的美景。</p> <p>纜車是當?shù)厥忻癫豢扇鄙俚拇焦ぞ摺W缘谝蛔熊壚|車1883年建成使用,先后共投入了30輛,今天仍在使用的只剩下了9輛。1996年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宣布瓦市這種高度傾斜纜車成為世界100個瀕危歷史文化寶藏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充滿懷舊氣氛的纜車入口</span></p> <p>有軌纜車的動力機房和操控室在山上,山下只設(shè)了車廂兩側(cè)的出入口。我們乘坐的纜車站叫埃爾佩拉爾,它是在1901年建成開通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有軌纜車操控室</span></p> <p>現(xiàn)在剩下的這些纜車己成為瓦市老城區(qū)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據(jù)介紹,專門有一支維護隊伍每天都在為它工作著,現(xiàn)在己完成了有軌纜車系統(tǒng)“修舊如舊”的現(xiàn)代化改造。</p> <p>纜車上端站是阿雷格里山丘的觀景臺,這里是欣賞城市美景和遠眺海港的最佳地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b>巴布里扎宮</b>坐落在觀景臺旁邊,這是一座不規(guī)則的意大利風格的建筑,建成于1916年。現(xiàn)為瓦爾帕萊索藝術(shù)博物館。</p> <p><br></p><p><b>漫步</b>在老城區(qū)原汁原味的石板路面上,迷宮似的蜿蜒起伏的街巷,兩邊林立著的破舊老宅,五彩繽紛的街頭繪畫……,令我和老伴不時的頓足和驚喜。據(jù)說有許多游客愿更多時間待在這里,而非圣地亞哥。</p> <p>與圣保羅的蝙蝠俠胡同相比,瓦爾帕萊索的涂鴉繪畫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前者的精華集中在一條街巷,而后者的精彩分布在了整個城區(qū)。為此瓦市還有“涂鴉之城”的別稱。</p> <p>上下兩幅畫聽說是一個叫查基蓬克的涂鴉藝術(shù)家的作品,表現(xiàn)的是南美原住民馬普切人。</p> <p>下面這兩幅雙人頭像的涂鴉畫是一對夫妻檔薩米·埃斯皮諾薩和辛西婭·阿奎萊拉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拼圖上行的大畫為智利藝術(shù)家英迪(Inti)與其他兩位同行在2012年一起合作的繪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階梯也成為街頭畫家展示才藝的天地(網(wǎng)絡(luò)圖片)</span></p> <p>瓦爾帕萊索的街頭涂鴉不僅題材廣泛,想象力豐富,而且色彩鮮艷,表現(xiàn)的既夸張又有趣味,使掃街的我倆目不暇接、流連忘返。</p> <p>這趟南美之行讓我們領(lǐng)略了涂鴉藝術(shù)在這片土地上的無所不在。說句實在話,我對許多涂鴉并不理解其表現(xiàn)的含義,但絲毫不妨礙我對它的喜歡!這或許就是街頭藝術(shù)的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街景隨拍·過馬路的人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街拍一對情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被發(fā)現(xiàn)了,讓人家看看照片后,再拍一張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手機車拍·等公交車的人們</span></p> <p>當晚,我們返回了圣地亞哥。</p><p>明天,用半天時間在這座城市走馬觀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圣地亞哥住宿的酒店及周邊環(huán)境</span></p> <p><br></p><p><b>智利</b>的國土面積非常特別,又長又窄,南北為4329公里,而東西平均寬度僅有175公里。首都<b>圣地亞哥</b>坐落在南北的中間,人口700多萬,是智利的最大城市和南美洲第五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圣克里斯托瓦爾山下的街景</span></p> <p>圣地亞哥是由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羅·瓦爾迪維亞于1541年建立的。當時選擇在此建城,是因為這里溫和的氣候及其在防御上的戰(zhàn)略位置。1818年智利獨立后,定都在圣地亞哥,銅礦的發(fā)現(xiàn)以及大量的開采,它這才由小城鎮(zhèn)逐漸的發(fā)展成為了現(xiàn)代化大都市。</p> <p><b>圣母山</b>是我們在亞地圣哥游覽打卡的第一站</p><p><br></p><p>圣母山本名叫<b>圣克里斯托瓦爾山</b>,是安第斯山的支脈,位于市中心的東北部。該山頂點海撥880米,與街區(qū)海撥差288米,為全城的第一高地。山上常年樹木蔥翠,花香馥郁,是圣地亞哥最大的城市綠地,現(xiàn)在辟為首都公園。</p> <p>公園的面積722公頃,建有天文臺、植物園、動物園和兒童樂園等。有軌道纜車和空中纜車通往山上,聽說也有許多徒步爬山路線。現(xiàn)在這里已成為了圣地亞哥人休閑度假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軌道纜車還沿用著老款式的,五輛為一列,中途停一站是動物園。</p> <p>下了纜車,沒走幾步,就遠遠的望到了圣母瑪利亞的雕像。她伸張雙手,目視遠方,神情動人,好像似歡迎我們的到來!</p> <p>圣母像坐北朝南,建立于1908年,由法國著名雕塑家瓦爾多斯內(nèi)創(chuàng)作完成。這尊白色大理石雕像重37噸,高度14米,基座高22.5米。</p><p><br></p><p>當?shù)貙в握f,圣母像是智利人的驕傲,他們認為相比巴西里約市的耶穌山雕像,圣母像建造的早(耶穌像建于1931年),而且輩份高!</p> <p>圣母像基座下面是一個圓形屋子,里面供奉一尊圣母瑪麗亞的彩塑雕像。</p> <p>在圣母像的東側(cè),有一座用石頭堆砌的天主教堂,建造于1921年,規(guī)模不大,但很精致。</p> <p>教堂的東邊是觀景小路,可以從不同角度俯瞰城區(qū)和眺望安第斯山脈。小路沿途還安放了許多繪有宗教故事情節(jié)的十字架。</p> <p>聽說圣地亞哥空氣污染嚴重,這次算領(lǐng)教了。它的地理位置四面環(huán)山,早高峰過后,即便是晴天,天空也是灰蒙蒙的一片。此時眼下的城區(qū)和東邊的安第斯山脈在薄薄的霧霾中。</p> <p>在等候下山的纜車時,我遇見一只“閑逛”的狗狗,它主動過來向我表示友好,拍照時,目不轉(zhuǎn)睛看著手機,非常配合!</p> <p><br></p><p>離開圣母山時,天空逐漸放晴。我們乘車前往第二站,這座城市的發(fā)源地<b>圣盧西亞山。</b></p><p><br></p><p><b>圣盧西亞山</b>是一座約70米高的小山丘,面積不大,據(jù)說是1500萬年前的火山殘骸。當年西班牙人來到這里,為抵御原住民的反抗,在山上建造了要塞,圣地亞哥城就是圍繞著山丘而不斷拓展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直到19世紀,市長本杰明·馬蓋納又將它改建成了城市公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歐式風格的公園門廊,建于19世紀末。</span></p> <p>圣盧西亞山的名稱聽說是源于一位基督徒殉道者的名字。1540年12月,西班牙遠征軍在巴爾迪維亞的率領(lǐng)下從秘魯來到這里,那天剛好是慶祝圣盧西亞的節(jié)日,該山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山上城堡的大門遺址</span></p> <p>在城堡大門遺址旁邊的巨石上,矗立著一尊印第安反殖民統(tǒng)治戰(zhàn)爭中的英雄銅像。</p> <p>山丘的最高處為伊達爾戈堡,又稱七角古堡,是全城最古老的建筑遺跡,沒有之一哈!</p> <p>在古堡下面的小廣場上立有這座城市的建立者佩德羅·瓦爾迪維亞雕像。他是智利殖民時期的首任總督,1553年12月在與反抗力量的戰(zhàn)斗中遭到俘虜并被馬普切人殺害。</p> <p>在古堡的巖壁上,鑲嵌著一塊紀念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的銘牌,上面刻有他的簽名。據(jù)說1834年達爾文到過這里并登上了此山。</p> <p>伊達爾戈堡的最高處↑↓</p> <p>在城堡瞭望臺上可以360度欣賞圣地亞哥城</p> <p>現(xiàn)在,這里完全沒有了當年激烈戰(zhàn)斗的痕跡,己成為一座安靜而又美麗的空中花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城堡建筑群遺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圣地亞哥大主教曼努埃爾·拉臘因雕像</span></p> <p><br></p><p>最后,我們又來到老城的中心區(qū),參觀<b>武器廣場</b>?、外觀拉莫內(nèi)達宮(總統(tǒng)府)。</p><p><br></p><p><b>武器廣場</b>又音譯為阿馬斯廣場,它是圣地亞哥殖民時期老城區(qū)方格布局的核心,廣場四周遺留著許多歐式風格的歷史建筑。當年這里曾安放著絞刑架,象征著皇家法權(quán)。而今,這里棕櫚婆娑、花香草綠,成為市民休憩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廣場噴水池的中央矗立著南美洲解放運動領(lǐng)袖西蒙·玻利瓦爾的紀念碑。</p> <p>在武器廣場的東邊,有一座佩德羅·瓦爾迪維亞騎馬青銅雕像,這是1960年智利慶祝國家獨立150年時西班牙贈送的禮物。當時這座銅像曾引起了印第安人的不滿和抗議。</p> <p>印第安石雕頭像位于武器廣場的西北邊,是市政府出資安放的,據(jù)說是為了解除印第安人的疑慮和安撫其情緒。雕像模糊的眼部造型意味著對印第安歷史和文化的追溯和思念。</p> <p class="ql-block">廣場地面上鑲嵌著幾塊大銅板,記錄著圣地亞哥的建城時間以及城區(qū)的演變情況。這塊是1580年的圣地亞哥的城圖。</p> <p>大教堂是武器廣場上最宏偉壯觀的一座歷史建筑。早在中世紀時這里就有教堂存在,現(xiàn)在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教堂始建于1748年,落成于1800年,是智利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教堂,也是圣地亞哥天主總教區(qū)的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聽說大教堂里面展示了很多具有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的繪畫、木雕和圣具,有一幅智利版的《最后的晚餐》油畫非常值的一看。因行程安排是外觀,時間確實也很緊張,只好遺憾了!</p> <p><br></p><p>老城區(qū)的另一個中心是在<b>拉莫內(nèi)達宮</b>(總統(tǒng)府)和它前面的<b>憲法廣場</b></p><p><br></p><p>拉莫內(nèi)達宮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物,始建于1784年,1805年竣工,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師霍金·托艾斯卡設(shè)計。最初這里是官方的鑄幣工廠,1846年曼努埃爾·布魯內(nèi)斯總統(tǒng)當政時期開始,這里就成為了總統(tǒng)府。</p> <p>拉莫內(nèi)達宮是一座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筑。它經(jīng)歷很多重大事件,見證了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的結(jié)束和智利獨立后國家的誕生,尤其是1973年的軍事政變,使這座宮殿受到了全世界的關(guān)注。它己被列為國家級重要的文物遺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憲法廣場四周矗立著總統(tǒng)和政治家們的銅像</span></p> <p>兩座城市的“打卡游”結(jié)束了。</p><p>我們從廣場直接趕到機場,繼續(xù)南美之旅最后一個國度~阿根廷的行程。</p><p><b>兩座都城,同樣精彩!</b></p><p><b>再見,智利!</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阿圖羅梅里諾·貝尼特斯國際機場</span></p> <p><br></p><p><b>北京到圣地亞哥要飛多長時間?</b></p><p>北京到美國達拉斯飛行約13小時</p><p>達拉斯到圣地亞哥飛行約14小時</p><p><br></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2i9vptvi?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走進智利,探秘復活節(jié)島</a></p><p><a href="http://www.xsjgww.com/2akm74ji?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莫雷諾冰川,想說看你一眼不容易</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林县|
宜兰县|
定州市|
厦门市|
新和县|
新丰县|
敦化市|
高清|
新郑市|
阿荣旗|
南川市|
江陵县|
濮阳市|
江达县|
柳河县|
沐川县|
东港市|
自贡市|
陵川县|
龙海市|
中江县|
宁乡县|
兴城市|
白玉县|
皮山县|
繁峙县|
宜黄县|
湖北省|
武隆县|
贡觉县|
古蔺县|
将乐县|
鄂托克前旗|
疏勒县|
红原县|
青川县|
茌平县|
荣成市|
古丈县|
儋州市|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