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紀念母親誕辰100周年即母親逝世24周年紀念日。(原定2020年清明節)舉行由于突發疫情,只好另行通知按排。</p><p>今年清明節,我們西安弟兄四個已經做了小規模的祭祀。(特此告示)</p><p>目前只好(暫時)定于2020年(8月30日)之間12月12日在西安太乙路,舉辦紀念活動,望張家大宅門西安支脈全體人員參加活動,特此公告。</p><p>組委會人員;</p><p>張城根</p><p>張城琪</p><p>張城忠</p><p>張城龍</p><p>張城德</p><p>張城鋼</p><p>2020年3月23日於西安</p><p>再次修改於2020年4月17日晚上</p> <p class="ql-block">母親1997年的照片拍攝於三橋北何小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p><p class="ql-block">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p><p class="ql-block">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p><p class="ql-block">紀念母親誕辰百歲</p><p class="ql-block"> 祭 文</p><p class="ql-block">今年是我母親誕辰一百周年。我們不孝男六弟兄們萬分思念母親大人的養育之恩。今在西安隆重聚會,追根思源,在母親的靈前呼喚而不聞應,故特作祭文,以示我們六弟兄對母親的追思之情。</p><p class="ql-block">天蒼蒼,地茫茫,我六兄弟哭母親早別我們而先逝。憶思吾母,勤勞一生,善良處世,克勤克儉,無怨無悔地承擔起照顧家庭的全部責任,含辛茹苦的哺育我六兄弟的成長,艱苦的歲月未能沖垮他對生活的信心,勇于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困難,</p><p class="ql-block">她,堅強。她,自信。他給我們的成長帶來希望,帶來微笑,母親的深情永遠銘記在我們六兄弟的心間。</p><p class="ql-block">今我六兄弟均已成家立業,追思撫今,我們將牢記母親的教誨,秉承家風,兄弟團結,和睦相處,教育后輩,今來祭奠,薄酒微飲,愿母品嚐,佑我兒孫,永保平安,嗚呼哀哉。</p> <p>這張照片是我母親最最難過的時候。也是最最困難的時候。看到母親的這張照片給我的感覺非常凄涼。</p><p>我的妹妹-張城美,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於1956得病(腎炎)在冬天過世。這張照片1957初春拍的。拍攝者是寶寶阿哥。</p> <p>通過多次的視頻聊天。我懂得了在這個世界上,</p><p>給了我們生命并傾其一生的心血,</p><p>不求一絲回報的愛著我們,呵護著我們的。</p><p>是母親。</p><p>恩重如山的母親。</p> <p>小晨光,上學讀書,參軍工作,娶媳婦成家,</p><p>一路走來,以前我們年輕人不懂事,現在咱們懂得了母親為我們操的心,為我們付出的辛苦,</p><p>我們說不完,</p><p>我們道不盡。</p><p>在我們六個兒子眼里。母親。</p><p>是天下最偉大的母親,</p><p>她老人家一生從未為自己打算一點點。</p><p>(在設計院民辦小廠拉過保險絲)(到東關醬菜廠做咸菜)上下班靠走路。她的全部心血,</p><p>都營養了我們。</p><p>現在每每想到這些,</p><p>我們真的為母親心疼,</p><p>愈來愈理解母親的不易。</p> <p>今天我們懷著萬分感恩和懷念的心情紀念母親誕辰100周年。母親大人生于1920年8月,故于1997年12月。</p><p>母親大人的一生,歷經苦難深重的童年,她(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性啥,家在那里)。</p><p>我所知道的(母親自述)是母親大人小時候幫開茶館的外婆(母親的養父母)家里干活,拉風箱,(左胳膊上有燙傷的痕跡)證明她在茶館店里干過活和工作。后來再長大一點就進入紗廠當童工(一直工作到她和我父親結婚才離開紗廠不干活了。那個時候母親已經做到了Foreman)。那個時候母親大人已經23歲了。</p><p>我母親最痛苦、最難過的是我妹妹(張城美)去逝(1956年)時候。那個時候我母親精神上支持不了,一下子變老了許多。還有在生活上她一個女人帶五個人不懂事的小屁孩,是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堅難呀。親人的離去精神上的打擊,我母親做決定到西安去和我們父親團聚。</p><p>我母親大人在她歷史的長河中渡過了76個春秋,在她平凡、儉樸的一生中,她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無怨無悔地撫養著我們弟兄六人。悉心呵護著自己的家。母親的一生是含辛茹苦的一生,她把我們弟兄六人教育陪養成人,如今我們弟兄六人非常團結,有事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小日子過得都非常好。</p><p>好日子有了,我們弟兄六人更想念我們老爸老媽的養育之恩,最后在大家一致的提議下,在2020年清明節期間,隆重紀念母親誕辰100周年活動。</p><p>祝父親母親在天上安好。</p><p>天堂沒有煩惱。</p><p>張城鋼</p><p>張城德</p><p>張城龍</p><p>張城忠</p><p>張城琪</p><p>張城根。叩拜。叩頭。</p> <p>楊浦區撫順路趙家巷,舅舅和舅媽來西安看望父親母親。</p> <p>1954年,閔行長安公墓,墓碑前的老照片。</p><p>前排</p><p>張建谷母親</p><p>張城根母親和張城龍(小孩)</p><p>張 鋼母親</p><p>后排</p><p>張龍興</p><p>高地頭老伯伯</p><p>張惠銘</p><p><br></p> <p>我外婆逝世那年,母親去上海期間的老照片。</p><p>前排</p><p>張鋼,(毛頭舅家)張城鋼,張農</p><p>二排</p><p>(菊萍舅家)張建萍,母親,</p><p>張文霞,</p><p>后排。張建忠,張建谷。</p><p><br></p> <p class="ql-block">我們給老爸做八十大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咱們弟兄六人做這個像冊的目的,就是要告訴我們的娃娃們。讓她他們知道今天我們是多么的闔家幸福美滿團結,親如一家。這是老爹老奶的精心培養和教育的結果。我希望咱們的娃娃(七個人)也親如一家常來常往。盡量的相互之間多多聯系。加深之間感情。</p><p class="ql-block"><br></p> <p>這張老照片。</p><p>我張城根1966年復員后進機床電器廠工作了。</p><p>張城琪1968畢業后,要到安康去了。到安康運輸公司工作。</p><p>張城忠和張城龍1968年上山下鄉插隊落戶到鳳縣農村。</p><p>熱鬧的家,一下變的很冷清,只有這張全家福照片留給我們六個兒子深深的懷念。</p><p>兒子長大了工作了。父親母親的擔子輕了一點。</p> <p>這張老照片是1976春節期間拍的。</p><p>張城琪和馮麗萍結婚了。張萱5歲了。張婷3歲了。看我們老爸老媽多高興。</p> <p>這張照片是張城根做的,(我們家的全家福)。</p><p>這是1992年的春節,到的人全部到齊了,老爸老媽特高興滿滿的幸福感,讓我做了這張照片,全家福。也是我父親八十大壽那一年。六個兒媳婦全部到齊。再有七個可愛的小孫子。</p> <p>1952年5月的老照片。父親在西安工作,想家了。母親領著我們在王開照像館拍了這張照片。寄給老爸。</p><p>咱們要牢記,老爸每天早晨吃的早餐是二塊餅干和一杯牛奶。省下糧食給我們這一群小屁孩長身體。</p> <p>張農,李忠,結婚了,來西安看望阿婆。在家里合影留念</p> <p>張農李忠和我母親的合影照片。</p> <p>上海組團七人來西安給我母親做壽。</p><p>供桌上面的一切均為阿哥阿嫂們從上海帶來西安的。今天看照片深深的感受到上海帶來的是滿滿的情,滿滿的愛。他她們是張純興,張惠銘和長生嫂嫂。張仁倫和寶寶阿嫂。</p> <p>上海組團七人來西安給我母親做壽。</p><p>供桌上面的一切均為阿哥阿嫂們從上海帶來西安的。今天看照片深深的感受到上海帶來的是滿滿的情,滿滿的愛。他她們是張純興,張惠銘和長生嫂嫂。張仁倫和寶寶阿嫂。</p> <p>弟兄們多說老阿弟的文章寫得好。我就把張城琪在維信里的帖子轉發到像冊里了。</p><p>我曾在礦山路座過,曾在鳳城路座過,曾在三橋座過,更是曾在陳倉座過,四座五座不如太乙路一小座,在太乙路小座有心靈的凈化,有爹娘的靈魂呼喚,這也是阿哥所謂的下次聚會還是到和平門B囗集合的意義所在。</p><p><br></p> <p>倆親家,親切交談。</p><p>親如一家。</p> <p>我做的這個紀念冊基本上算是完成了。</p><p>背景音樂我下載的純音樂(天堂)意表示天堂是美好的,愿老爸老媽在天堂一切安康,美好。</p><p>2020年6月2日我增加了一首新歌(萬愛千恩),萬愛千恩是表達我們小輩對母親大人的愛和感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神县|
日喀则市|
项城市|
通城县|
留坝县|
建昌县|
南川市|
海淀区|
潜山县|
奎屯市|
新乡市|
马龙县|
曲周县|
五常市|
尚志市|
湖州市|
海盐县|
昌黎县|
丹东市|
海伦市|
汤阴县|
苏尼特右旗|
湖南省|
梅河口市|
平定县|
抚顺县|
南陵县|
太原市|
柯坪县|
凭祥市|
顺昌县|
桦甸市|
金川县|
南昌市|
安平县|
大姚县|
岳阳市|
黄浦区|
酒泉市|
庄浪县|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