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高中畢業時,正值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之際。</p><p>我,理所當然響應號召,安心樂意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p><p>和大城市的知青比較,我不必離鄉背井去邊疆去老區,到人生地不熟的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是回到自己土生土長的農村里參加農業生產,做了個回鄉知青。</p><p>雖然已經是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一米七二的個子,不高也不矮,但我一直在學校讀書,從未正式參加生產隊勞動,不會干農活。</p><p>當我正式當上農民,戴上笠帽卷起褲管,操起農具(原始的鋤頭鐵耙)時,感覺不管怎么使,都不如同齡人使起來得心應手,更不要說老農了。</p><p>生產隊底分最高給我評了5分(全勞力是10分),相當于一個婦女勞動力,這還是隊里看在我這個子,至少有點人情分在里面。</p><p>其實,干起農活來,我是絕對干不過生產隊里的女勞力的。干活時往往會鬧出許多笑話,也會招來某些不屑。這常會感到尷尬和無奈。</p><p>但值得慶幸的是,這時經常會得到一位扎著兩條長辮子姑娘的指導和幫助,是她,教我辨別稗草和秧苗,耘田時教我雙手如何握田耙,雙腳如何跨稻行……</p><p>我認為,這就是接受再教育吧,因此學起來也就特認真!當然,自己悟性也還可以吧,凡是經她指導過的農活,不久都掌握并熟練起來了。</p><p>自己心里還在不斷感激她時,生產隊社員們已經明里暗里在說了,某寧和某寧在談戀愛了!這對人倒很般配的!</p><p>也許,這就是輿論吧!相信輿論的作用不可小覷。</p><p>我們在勞動中逐漸建立起友情進而發展成愛情。后來,她就成了我的妻。</p><p>心目中,她就是歌里唱的那個“好看又善良”,“辮子粗又長”的“小芳”,在我需要幫助時,她伸出了援手!婚后,還時不時叫她聲師傅呢!但所不同的是,“小芳”只是成為男友感謝的對象,而她卻成了我的終身伴侶。</p> <h3>半世紀牽手,養兒育女柴米油鹽,苦也恩愛樂也恩愛,磕磕絆絆終不悔;五十年同心,事業家庭酸甜苦辣,累也甜蜜笑也甜蜜,風風雨雨永相隨。</h3> <h3>日前,兒子為我們老兩口在廣場公園拍了一組照片。孫女看了說,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爺爺奶奶這么秀恩愛呢!說的也是,我們這檔年齡的人,即使在戀愛時,也很少在公眾場合手拉手并排走的。我們兩人第一次在一起拍照片,還是在女兒出生后抱著女兒一起拍的呢!這在現在是奇葩了,但在那個時代卻是再正常不過了。</h3> <h3>兒子拍他老媽,我拍Ta們母子倆。</h3> <h3>戀愛季的我們。當時沒有同框只有單照,現在只能這樣拼湊放一起。</h3> <h3>歲月陪我們走過春夏秋冬,時光伴我們走過花開花落。</h3> <h3>家庭主婦,燒菜做飯;用餐以后,收拾碗筷。</h3> <h3>浣紗江畔,西施故里;常來常往,拍照留影。</h3> <h3>上山采摘,新茶飄香。</h3> <h3>休閑時光,搖椅蕩蕩。</h3> <h3>天安門上,霞光普照。</h3> <h3>乘上郵輪,東渡日韓。</h3> <h3>臺灣寶島,日月潭旁。</h3> <h3>高雄城頭,風光無限。</h3> <h3>臺北野柳,女皇身旁。</h3> <h3>長子完婚,闔家歡樂。</h3> <h3>武漢黃鶴樓景區</h3> <h3>夫妻同坐一條船,你劃槳來我撐舵;齊心合力抗風浪,駛向彼岸好風光。</h3> <h3>祖孫三代十二人,年夜飯后留個影。</h3> <h3>和孫輩一起</h3> <h3>女兒一家</h3> <h3>女兒母子</h3> <h3>長子一家</h3> <h3>大孫子,偷偷的吃啥呢?</h3> <h3>幼子一家</h3> <h3>俺家族中唯一的小公主</h3> <h3>小孫孫好開心哦!</h3> <h3>手機這玩意兒,對大人小孩都具吸引力。</h3> <h3>是什么讓你們看得如此開心?</h3> <h3>臺上講什么?聽得好專注!</h3> <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超|
十堰市|
丹阳市|
图木舒克市|
静安区|
故城县|
海南省|
开鲁县|
华蓥市|
齐齐哈尔市|
黄陵县|
育儿|
宁蒗|
兰西县|
大新县|
济南市|
阳春市|
九龙坡区|
体育|
涿鹿县|
吐鲁番市|
兴义市|
洛川县|
新蔡县|
咸丰县|
阳东县|
将乐县|
江阴市|
昌图县|
准格尔旗|
东宁县|
浮山县|
家居|
秭归县|
金乡县|
江北区|
滨州市|
丽水市|
和龙市|
织金县|
灵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