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美國(U.S.A)</b>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本應該早一點去瞻仰,奈何到2015年11月,才抽出時間,參加了一個八人小團,去美國東西海岸主要景點,走馬觀花看了十來天。</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先有紐約城 后有華盛頓</b></p><p><br></p><p>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后,歐洲各國殖民者紛紛涌來建立殖民貿易點,這里逐漸形成自由港,這就是紐約的前身。</p><p><br></p><p>1626年,荷蘭人以60荷蘭盾(2006年約為1000美元)買下曼哈頓島,將這個地方命名為“新阿姆斯特丹”,荷蘭人在此建立家園,居民約300人。</p><p><br></p><p>1664年,英國艦隊開到這里,荷蘭人無力與之抗爭,將新阿姆斯特丹拱手相讓。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將這片地方交給他的弟弟管轄,國王的弟弟便將自己的領地從英國的約克郡遷到新阿姆斯特丹,并將地名改為“紐約”,即“新約克”。</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紐約市</b>(New York City,簡稱NYC),位于美國紐約州東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紐約都市圈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圈之一。</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自由女神像</b>(法語Statue de la liberté)是一個巨大的新古典主義雕塑,現矗立在美國紐約自由島。這座銅雕像是法國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FrédéricAuguste Bartholdi)設計的,是法國人民送給美國人民的禮物,其金屬框架由古斯塔夫·埃菲爾(Gustave Eiffel)建造。該雕像于1886年10月28日竣工。</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布魯克林大橋</b>橫跨美國紐約州紐約東河,連接著紐約的布魯克林區和曼哈頓島,1883年5月24日正式交付使用。大橋全長1834米,橋身由上萬根鋼索吊離水面41米,是當年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鋼材建造的大橋,落成時被認為是繼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后的第八大奇跡,被譽為工業革命時代全世界七個劃時代的建筑工程奇跡之一。</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背后的故事.</b>1869年,富有創造精神的工程師約翰·羅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建造一座橫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大橋。羅布林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一位很有前途的工程師,也確信這座大橋可以建成。然而,有許多橋梁專家卻對他們說,這個計劃純屬天方夜譚,不如趁早放棄。父子倆克服了種種困難,說服了銀行家們投資該項目。然而,大橋開工僅幾個月,施工現場就發生了災難性的事故。父親約翰·羅布林不幸身亡,華盛頓也嚴重受傷。許多人都認為這項工程會因此而泡湯,因為只有羅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這座大橋建成。</p><p><br></p><p>盡管華盛頓·羅布林喪失了活動和說話的能力,但他的思維還與以往一樣敏銳。他下決心要把父子倆費了很多心血的大橋建成。一天,他腦中忽然一閃,想出一種用他唯一能動的一個手指和別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根手指敲擊他妻子的手臂,通過這種密碼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設計意圖轉達給仍在建橋的工程師們。整整13年,華盛頓就這樣用一根手指指揮工程,直到雄偉壯觀的布魯克林大橋最終落成。</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華爾街(Wall Street)</b>,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從百老匯路延伸到東河的一條大街道。全長僅三分之一英里,寬僅為11米。街道狹窄而短,從百老匯到東河僅有7個街段,卻以“美國的金融中心”聞名于世。</p><p><br></p><p>美國摩根財閥、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財團等開設的銀行、保險、航運、鐵路等公司的經理處集中于此。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也在這里,至今仍是幾個主要交易所的總部:如納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所、紐約期貨交易所等。“華爾街”一詞現已超越這條街道本身,成為附近區域的代稱,亦可指對整個美國經濟具有影響力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聯邦國家紀念堂(Federal Hall National Memorial)</b>位于美國紐約市華爾街26號,建于1842年,原為海關大樓,坐落在聯邦廳(Federal Hall)原址。聯邦廳建于1700年, 為紐約市政廳,后來作為美國第一座國會大廈,以及喬治·華盛頓就任第一任美國總統的地點。1789年3月4日,第一屆國會在此召開,美國權利法案也是在此 加入到憲法。聯邦廳毀于1812年。</p> <p>紐約地鐵據說24小時不間斷運行</p> <p>第五大道(<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Fifth Avenue</b>),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干道,南起華盛頓廣場公園,北抵第138街。由于第五大道位于曼哈頓島的中心地帶,因此曼哈頓島上東西走向的街道有時會以這條街道為界而加以東西的稱呼。</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中央公園(Central Park)</b>是位于紐約市曼哈頓中心的一座大型都會公園,造訪人數在美國居首,2013年共吸引4000萬人參觀。中央公園也是眾多電影的取景地。</p><p><br></p><p>公園最早是在1857年開放,當時的面積為778英畝(315公頃)。1858年,費德列·洛·奧姆斯特和卡弗特·沃克斯以“草坪計劃”(Greensward Plan)贏得了擴展公園的設計競賽,同年開始施工次年開始部分區域向公眾開放,南北戰爭時向北擴建,后在1873年完工,現面積843英畝(341公頃),長約4公里、寬約0.8公里。</p> <p>聯合國總部大樓(亦稱聯合國大廈,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塊“國際領土”。聯合國總部大樓位于美國紐約州(位于美國地圖版塊上的東北方)最大城市紐約市(New York City)曼哈頓區的東側,其西側邊界為第一大道,南側為東42街,北側為東48街,東側可以俯瞰東河。</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帝國大廈</b>(Empire State Building),是竣工于1931年4月11日的高層建筑物,是美國紐約的地標建筑物之一。位于曼哈頓第五大道350號、西33街與西34街之間。</p><p><br></p><p>它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筑地位最久的摩天大樓(1931-1972共41年)。帝國大廈樓高381米、總103層,1951年增添了高62米的天線后,總高度為443.7米,該建筑由Shreve, Lamb and Harmon建筑公司設計,為裝飾藝術風格建筑。</p><p><br></p><p>帝國大廈既是一座多功能的寫字樓,同時也是紐約市的旅游景點之一,大量游客每天在該處排隊等候電梯登頂觀景。</p><p><br></p><p>1955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帝國大廈評價為現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紐約地標委員會將其選為紐約市地標,1986年該建筑被認定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時代廣場(Times Square)</b>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的一塊繁華街區,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時代廣場原名為朗埃克廣場,后因《紐約時報》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因而更名為時報廣場。</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獨立戰爭與美國革命,首都華盛頓誕生</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獨立宣言》</b>(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是北美洲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顛王國獨立,并宣明此舉正當性之文告。獨立宣言由托馬斯·杰斐遜起草。</p><p><br></p><p>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屆大陸會議(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于費城批準,這一天后成為美國獨立紀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陸會議出席代表共同簽署,并永久展示于美國華盛頓特區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當中。此獨立宣言為美國最重要的立國文書之一。7月4日是決議采用宣言的日期,之后進行了印刷,議會代表們大多采用1776年8月2日簽署本宣言。</p><p><br></p><p>《獨立宣言》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前言,闡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闡述政治體制思想,即自然權利學說和主權在民思想;第三部分歷數英國壓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條條罪狀,說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力爭獨立的合法性和正義性;第四部分,也就是在宣言的最后一部分,美利堅莊嚴宣告獨立。</p><p><br></p><p>美國從此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廢除了東半球的限嗣繼承權和長嗣繼承權,從而改變了土地所有制;較大的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權的擴大;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已成為自由和機會的一個象征。</p><p><br></p><p>一場偉大的革命已經發生——這一革命的發生不是由于任何現存國家中的力量的變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個新地區出現了</p><p>新的種類的新國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關系、力量均勢和力量趨勢方面引起一個巨大變化,就象一個新行星的出現會在太陽</p><p>系中引起一個巨大變化一樣。</p><p><br></p><p>即使今天,在巨大的變化已改變美國社會、新的更激進的革命運動已控制世界大部分地區時,美國革命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仍可感覺到。</p> <p>杰斐遜紀念堂(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坐落于美國華盛頓,是為紀念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杰斐遜而建的紀念堂,1938年在羅斯福主持下開工,至1943年落成。其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圓頂建筑。</p> <p>杰斐遜和他的《獨立宣言》</p> <p>美國國會大廈正在維修中。。</p> <p>美國第六任總統亞當斯說:“支撐美國的是法律和希望”,他設計了國會大廈正門山墻的群雕:祭壇上是《獨立宣言》簽署日期1776年7月4日,美國女神手持盾牌USA,法律女神手持《1787年9月17日憲法》,希望女神左臂放在錨上準備遠航。</p> <p>白宮(The White House)</p> <p>格蘭特將軍鎮守白宮</p> <p>要求修改持槍法</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林肯紀念堂</b></p> <p>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p><p><br></p><p>八十七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在這大陸上建立了一個國家,它孕育于自由,并且獻身給一種理念,即所有人都是生來平等的。</p><p><br></p><p>Now we are engaged in a great civil war, 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 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 can long endure. 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field of that war.</p><p><br></p><p>當前,我們正在從事一次偉大的內戰,我們在考驗,究竟這個國家,或任何一個有這種主張和這種信仰的國家,是否能長久存在。</p><p><br></p><p>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 as a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that nation might live. It is alt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p><p><br></p><p>我們在那次戰爭的一個偉大的戰場上集會。我們來到這里,奉獻那個戰場上的一部分土地,作為在此地為哪個國家的生存而犧牲了自己生命的人的永久眠息之所。我們這樣做,是十分合情合理的。</p><p><br></p><p>But, in a larger sense, we can not dedicate -- we can not consecrate -- we can not hallow -- this ground.</p><p><br></p><p>可是,就更深一層意義而言,我們是無從奉獻這片土地的--無從使它成為圣地--也不能把它變為人們景仰之所。</p><p><br></p><p>The brave men, living and dead, who struggled here, have consecrated it, far above our poo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p><p><br></p><p>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 nor long remember what we say here, 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p><p><br></p><p>It is for us the living, rather, to be dedicated here to the unfinished work which they who fought here have thus far so nobly advanced.</p><p><br></p><p>那些在這里戰斗的勇士,活著的和死去的,已使這塊土地神圣化了,遠非我們的菲薄能力所能左右。</p><p><br></p><p>世人會不大注意,更不會長久記得我們在此地所說的話,然而他們將永遠忘不了這些人在這里所做的事。</p><p><br></p><p>相反,我們活著的人應該獻身于那些曾在此作戰的人們所英勇推動而尚未完成的工作。</p><p><br></p><p>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 -- 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p><p><br></p><p>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 -- 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p><p><br></p><p>我們應該在此獻身于我們面前所留存的偉大工作--由于他們的光榮犧牲,我們要更堅定地致力于他們曾作最后全部貢獻的那個事業--</p><p><br></p><p>我們在此立志宣誓,不能讓他們白白死去--要使這個國家在上帝的庇佑之下,得到新生的自由--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從地球上消失。</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華盛頓紀念碑</b>(Washington Monument),位于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美國國家廣場中心,為紀念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而建造,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地標性建筑,也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筑和最高的“方尖碑”建筑之一。</p><p><br></p><p>華盛頓紀念碑是一座大理石方尖碑,呈正方形、底部寬22.4米、高169.045米,紀念碑內有50層鐵梯,也有70秒到頂端的高速電梯,游客登頂后通過小窗可以眺望華盛頓全城、弗吉尼亞州、馬里蘭州和波托馬克河。</p><p><br></p><p>華盛頓紀念碑內墻鑲嵌著188塊由私人、團體及全球各地捐贈的紀念石,其中一塊刻有中文的紀念石是清政府贈送的。</p> <p>華盛頓確立的兩屆總統制,為后世樹典范</p> <p>1美元上印的是美國的國父——第1、2屆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p><p><br></p><p>2美元上是第3任美國總統杰斐遜;</p><p><br></p><p>5美元是廢除美國奴隸制的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p><p><br></p><p>10美元上是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p><p><br></p><p>20美元上是第7任美國總統安德魯·杰克遜</p><p><br></p><p>50美元上是第18任總統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p><p><br></p><p>百元大鈔上的頭像不是總統,而是著名科學家、金融家、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因為他曾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參與起草著名的《獨立宣言》。</p> <p>林徽音侄女林瓔設計的越戰紀念墻</p> <p>白人設計的越戰紀念雕塑</p> <p>韓戰紀念群雕</p> <p>韓戰美國最終確認的美軍和聯合國軍死亡人數</p> <p>馬丁·路德金雕塑</p><p><br></p><p>《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是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表的著名演講,內容主要關于黑人民族平等。對美國甚至世界影響很大。</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定都華盛頓</b>。1783年獨立戰爭結束。英國承認美國獨立。</p><p><br></p><p>美國建國后對首都的位置發生了爭執。北方希望將首都定在紐約。而南方希望將首都定于南方。最終美國南北雙方作出讓步,在美國南方離北方不遠的地方新建一個城市作為美國的首都。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線——波托馬克河畔,自然成為了首選。</p><p><br></p><p>地理位置是由麥迪遜(1751-1836,美國第四任總統)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1757年1月11日 - 1804年7月12日 美國的第一任財政部長)在托馬斯杰斐遜(美國第三任總統,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請的一次晚宴上討論出來的。當時的“聯邦”城規劃為一個面積100平方英里的菱形區域。其位于波多馬克河上的實際地點是由華盛頓總統決定的,華盛頓本人還建議美國首都稱為“聯邦市”。但是1791年9月9日美國首都被命名為華盛頓市。華盛頓本人盡管居住在離華盛頓不遠的弗農山莊,但是他很少訪問華盛頓市。</p> <p>八個團友的旅行團,一輛15人座的車,配合默契的華人司機導游,和自駕游沒有多大區別。</p> <p>美國的高速公路</p> <p>學習體會美國的高速路,美國公路分為freeway~highway~gateway,州際公路freeway全程沒有紅綠燈、收費站,限速70miles。</p><p><br></p><p>我們從LASVEGAS到LOSANGEL全程跑的是美國15號州際高速,中間不是國內常見的隔離墻,而是寬廣的隔離區,每隔1mile就有一個救援callbox,只要告訴位于幾號公路和callbox 號碼,一會兒就會有人來救援。沿途的加油站基本是民營的,看看油價87號折算成國內汽油價約4.72元/升,關鍵是人家全程不收過路費,推算出國內價格是美國的近2.5倍;再算算購汽車的各種關稅購置費,近1.5倍的汽車價格,在國內開汽車是太坑爹了,真心傷不起。人家是低價車低價油自由不收費freeway,景觀優美好路,我們是高價車高價油高價收費的不斷修的高速路。我覺得比起其他中美差距,這個是最顯著的價格差距。</p> <p>住宿水牛城,一早起來,去看尼亞加拉大瀑布。</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尼亞加拉瀑布</b>(Niagara Falls)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國紐約州的交界處,瀑布源頭為尼亞加拉河,主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內,是瀑布的最佳觀賞地;在美國境內瀑布由月亮島隔開,觀賞的是瀑布側面。</p><p><br></p><p>尼亞加拉河的水流沖下懸崖至下游重新匯合,在不足2公里長的河段里以每小時35.4公里的速度跌蕩而下15.8米的落差,演繹出世界上最狂野的漩渦急流,經過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頓、右岸美國的利維斯頓,沖過“魔鬼洞急流”,沿著最后的“利維斯頓支流峽谷”由西向東進入安大略湖。</p><p><br></p><p>尼亞加拉瀑布與伊瓜蘇大瀑布、維多利亞瀑布并稱為世界三大跨國瀑布!</p><p><br></p><p><br></p> <p>瀑布邊草叢中的松鼠</p> <p>加拿大側,是尼亞加拉大瀑布的最佳觀賞點。</p> <p>夜訪普林斯頓大學</p> <p>賓館里摩門教徒和他的孩子們</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洛杉磯(Los Angeles)</b>,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南部,是美國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國西部最大的城市,常被稱為“天使之城”(City of Angels)。洛杉磯面積約1215平方公里,全市擁有約397.6萬的人口(2016年)。2016年,洛杉磯的地區生產總值為7531億美元。</p><p><br></p><p>洛杉磯是美國重要的工商業、國際貿易、科教、娛樂和體育中心之一,也是美國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業和電子業的主要基地之一。洛杉磯還擁有許多世界知名的高等教育機構,比如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州大學等。</p><p><br></p><p>洛杉磯曾主辦了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即將主辦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p> <p>大學同學30年后再相逢</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Santa monica海灘</b></p><p><br></p><p>如果您看過電影《泰坦尼克號》,一定會記得杰克對洛斯說過這樣一句話“回到美國我將帶你去圣莫妮卡海灘”;如果您看過電影《阿甘正傳》,您應該也記得阿甘長跑的終點。的確,圣莫妮卡海灘不僅享譽全美,更是聞名世界的沙灘。作為洛杉磯大名鼎鼎的海灘,這里是美國歷史上西部開發最重要的66號公路的終點,是距離洛杉磯市區最近的公共海灘,因此成為了洛杉磯市民首選的周末休閑勝地,所以每天這里都吸引著無數的客流來到這里。</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圣迭戈(San Diego)</b>,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太平洋沿岸城市。</p><p><br></p><p>圣迭戈通信工業發達,CDMA的創始者通信巨頭高通公司總部位于此。另外,第二大CDMA芯片廠商VIA的研發中心也設于此。</p><p>圣迭戈市的生物制藥工業也很發達。</p><p><br></p><p>美軍在圣迭戈市設有多處軍事基地,以美國海軍、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美國海岸警衛隊為主。</p> <p>中途島號航母和“水兵之吻”</p> <p>幸福生活在圣迭戈的同學夫妻</p> <p>洛杉磯環球影城</p> <p>格列菲斯天文臺觀洛杉磯市景</p> <p>洛杉磯市政廳</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金門大橋</b>(Golden Gate Bridge),又稱“金門海峽大橋”,是美國境內連接舊金山與加利福尼亞州的跨海通道,位于金門海峽之上,是美國舊金山市的主要象征。</p><p><br></p><p>金門大橋于1933年1月5日經濟大蕭條期間動工興建;于1937年5月27日完成工程建設,對市民開放;于1937年5月28日通車運營。</p><p><br></p><p>金門大橋可謂是懸索橋界的杰出代表,它不僅在大型懸索橋工程中一直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而且也是所有大工程建造和運營管理的一個標桿。</p> <p>舊金山藝術宮</p> <p>九曲花街(借用別人的)</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舊金山(San Francisco)</b>,又譯“三藩市”、“圣弗朗西斯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是世界著名旅游勝地、加州人口第四大城市。舊金山臨近世界著名高新技術產業區硅谷,是世界最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基地之一和美國西海岸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聯合國的誕生地(1945年《聯合國憲章》)。</p> <p>飛離舊金山,去拉斯維加斯</p> <p>賭場</p> <p>像澳門的威尼斯人</p> <p>噴火??</p> <p>噴泉</p> <p>大峽谷國家公園西緣</p> <p>從拉斯維加斯到大峽谷西緣放松之旅。</p><p>胡佛水壩大橋、崎嶇的沙漠荒野和世界上古老的森林之一Joshua森林,乘直升機落入大峽谷底,飄搖于科羅拉多河之上,再登上老鷹巖及蝙蝠巖,感嘆大自然千萬年的鬼斧神工,踏上天空步道,感受大峽谷的驚險與刺激......大峽谷西緣之行,遇見大峽谷本真的美!</p> <p>準備乘直升機,飛行員據說是退役的軍機駕駛員。</p> <p>降落在谷底,出乎預料的平順。但是從地平線上,突然下降墜入峽谷的一瞬,確實令人震撼。</p> <p>科羅拉多河飄流</p><p><br></p><p>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是美國西南方、墨西哥西北方的河流。長度大約有2333千米,有一部分在美國落基山脈區域西邊消失。整個科羅拉多河河系大部份流入了加利福尼亞灣,是加州淡水的主要來源,另一部份則往南流向墨西哥,但沒有出海。</p> <p>谷底又乘上直升機,沿懸崖邊直上云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江区|
中山市|
定陶县|
三原县|
湘乡市|
来凤县|
新建县|
资溪县|
黄浦区|
梨树县|
剑阁县|
镇平县|
秀山|
航空|
和平区|
城步|
铁岭县|
孝昌县|
蓝山县|
池州市|
达孜县|
忻州市|
榆中县|
伊川县|
高密市|
彰武县|
孝感市|
抚州市|
岑溪市|
桐城市|
化州市|
车致|
普陀区|
营山县|
大厂|
赫章县|
大新县|
靖江市|
湖南省|
灵武市|
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