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入選詩詞

林正德

十五首詩詞入選《中華傳世國學教材》 榮譽證書 目錄 入選詩詞十五首 入選詩詞 入選詩詞 絳都春·永遠的豐碑<br> ——詠解放軍援鄂醫療隊(新韻) <br> 林正德 <div>臨危受命。<br>正盡歲夜夕①,江城馳騁。</div><div>疫祲蔓延,八架軍機相呼應②。</div><div>火神山轉坤遒勁③,賴以拄④、持顛匡拯。</div><div>四千將士,能征善戰,克殲威勝。<br> <br>彪炳,錚錚矢誓⑤,盼春到,最后班師裝整⑥。<br>淡若細風,婉謝長街人歡送,斂聲息語浮光影。<br>獲嘉獎⑦、豐碑歌詠。<br>憶昔石勒燕然⑧,駐心雋永。<br>注:<br>①正盡歲夜夕:從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開始,軍隊先后派出3批共40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形成了前方指導組、聯勤保障部隊、一線醫護人員的支援力量體系。<br>②八架軍機相呼應:2020年2月2日,空軍出動8架大型運輸機,從沈陽、蘭州、南京、廣州四地出發,空運醫療隊隊員和醫療物資飛赴武漢。8架飛機依次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第一時間將醫務人員和醫療物資送到最需要的地方!<br>③火神山轉坤遒勁:8天時間,一座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醫院正式落成,這是一場與時間持續賽跑的“戰役”。2月2日上午,武漢火神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科醫院舉行移交儀式,軍隊抽組的1400名醫護人員已于2日正式進駐武漢火神山醫院,3日開始救治患者。<br>④賴以拄:出自毛澤東《十六字令》“天欲墮,賴以拄其間。”<br>⑤錚錚矢誓:解放軍代表在媒體面前、在人民面前立下錚錚誓言:“不獲全勝,解放軍決不收兵!”<br>⑥最后班師裝整:4月16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最后一批離開武漢,不搞警車開道,不搞夾道歡送,危難時刻從容出征,轉危為安淡定回撤。就那樣轟轟烈烈地來,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撤。不帶走一片五彩云,卻留下濃濃雙擁情;不帶走一滴長江水,卻留下綿綿魚水情。<br>⑦獲嘉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中,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成績斐然、功勛卓著:4000名白衣將士,84天英勇征戰,3家抽組醫院開展床位2856張,累計收治確診患者7198名,在重癥救治、疫苗研發、科學檢測、遠程會診等方面創造多項世界奇跡,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的預定目標。4月17日,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通令,嘉獎軍隊執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務全體人員。<br>⑧憶昔石勒燕然:出自燕然勒功,亦稱為“燕然勒石”,典出《后漢書》卷二十三《竇融列傳·竇憲》:東漢大將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記功。曾幾何時,石碑上的文字在歷史的風云中浸漶不清。惟有人心長在,惟有人民長存,代代相傳無窮盡。</div> 2020年2月2日,空軍8架大型運輸機飛抵武漢天河機場(網絡圖片) 飛抵武漢的軍隊醫療隊(網絡圖片) 飛抵武漢的軍隊醫療隊(網絡圖片) 8天竣工的火神山醫院(網絡圖片) 2月4日,武漢火神山醫院開始收治首位新冠患者(網絡圖片)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網絡圖片) 雪梅香·逆行 <br> ——獻給上海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新韻)<br> 林正德<div>疫情厲,寒風冽冽踏征程。</div><div>望沉沉江漢,天河①夜幕燈明。</div><div>渺渺茫茫客機降,乘車無語雨淅聲。</div><div>大街曠,靜寂悄悄,蕭颯封城。</div><div><br></div><div>披荊,赴東院②,“鐵布衫”裝③,氣定眉峰。</div><div>硬件八門④,號吟滿耳求生。</div><div>痕面拙姿幾暈倒,華佗神手汗青評。</div><div>春歸盼,盡把相思,托付鯤鵬⑤。</div><div>注:<br> ①天河:即武漢天河國際機場,2020年2月6日晚8時,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接國家衛生健康委指令,組隊馳援武漢。領隊朱疇文在一錄音講話中回憶說:“我們7號下午4點乘坐東航330的包機飛武漢。抵達武漢天河機場的時候,一架飛機也沒有,就我們一架降落了。整個機場的燈是為我們開的,機場商店都是關著的。他們說你們走了以后我們還要熄燈,想想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到了武漢我們直接去賓館,貨物由武漢方面運過來,一件不少。沿路過來,過長江大橋看見黃鶴樓,大家都沒有說話,因為街上沒有車、沒有人,又是雨夜,我們的心情非常復雜。”<br>②東院:即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上海中山醫院醫療隊接管東院區兩個傳染病病房,共80張床位,東院區原來有1700多張床位,現將其中800張改造成專收重癥的隔離病房。<br>③“鐵布衫”裝:即金鐘罩鐵布衫,傳說練成金鐘罩鐵布衫的人不但可以承受拳打腳踢而絲毫無損,甚至普通的刀劍也傷不了他們,更甚者可達到罡氣護體的程度。這里喻嚴格穿上全套防護服,如同有金鐘罩鐵布衫功夫,可以防護不讓病毒侵入醫護人員的身體。<br>④硬件八門:指各地援助物質五花八門,規格不一,隔離設施也簡陋、不規范。朱疇文在錄音講話中說:“進病房看的時候,大家心里真的是有點瘆得慌,因為隔了門就是個傳染區。雖然有兩個通道,一個是清潔通道,一個是污染通道,清潔通道和污染通道之間有三個區:清潔區、緩沖區、污染區,有兩道門隔著,但這些都是非常簡陋的,不是感應門,要用手推,風一吹就會吹開。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我們從醫好多年,還是比較緊張的。”<br>⑤鯤鵬:喻東航飛機,出發前,朱疇文說,要讓隊友們意氣風發地去武漢,平平安安地回上海。在飛往武漢的航班上,東航乘務長也曾許諾,“等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再接大家回來。”當飛機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觸地的那一刻,他再次默念了一遍:“一定要把他們平安帶回來。”朱疇文在錄音講話中說:“出發的時候領導對我有要求,零感染。說帶多少人去,就帶多少人平平安安回來,安全防控是我的頭等大事情。”他終于做到了帶去的136人零感染!</div> 朱疇文帶領醫療隊宣誓(上海中山醫院供圖) 朱疇文帶領醫療隊登機飛往武漢(上海中山醫院供圖) 上海中山醫院副院長、領隊朱疇文(朱疇文供圖) 漢宮春·她在春天靜靜離去(新韻)<br> 林正德<br>瘥癘洶洶,向江城橫噬,危殆頻頻。<br>三元手印①,赴黃岡雨煙淫。<br>荊棘不畏②,束光明③、澤厚仁深。<br>惟雪化、南來歸燕,誰知靜靜愔愔④。<br> <br>彼岸牛郎驚耗⑤,嘆封航斷路,插翅難奔。<div>包機繞回背后,茹苦含辛⑥。</div><div>天山跨越,救耿恭、復返玉門⑦。 </div><div>承繼繼、軒轅血薦,英雄自沁芳馨。<br></div><div>注:<br>①三元手印:三元,正月一日是農歷一年之元,一月之元,一日之元,所以稱為“三元”。2020年1月25日農歷大年初一,湖北疫情緊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和5位同事自愿在“請戰書”上留下紅色手印和簽名。1月26日深夜兩點半,山東醫療隊抵達武漢,隨后被分配在黃岡市。<br>②荊棘不畏:“我們扎根于這個偉大的國度,不畏一切考驗和錘煉。哪怕荊棘仍在,依然撲向山頂。”——張靜靜的生前獨白。<br>③束光明:有患者告訴張靜靜:“凌晨4點,當看到你們還在,我心里無比踏實。你們真的是暗夜中期望的一束光,幫助我們找到歸岸的路。”<br>④誰知靜靜愔愔:3月21日,在奮戰57天后,張靜靜和隊友們圓滿完成任務返回濟南。4月5日7時,在解除隔離即將與親人團聚時,張靜靜突發心臟驟停,經全力搶救無效,于4月6日18時58分去世,生命定格在33歲。<br>⑤彼岸牛郎驚耗:牛郎,指張靜靜丈夫韓文濤,其系援非的塞拉利昂唐克里里鐵礦公司(投資項目)員工。當他獲悉妻子噩耗幾乎絕望了,“人已經沒了,我還沒有回家”,這時僅存的辦法就是祖國包機把他從遙遠的西非塞拉利昂直接接回中國,談何容易,怎敢奢望!<br>⑥茹苦含辛:“多方協調”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其工作量不言而喻:兩個國家密切對接、大使館跟航空公司接洽、大使們親力親為等等,為韓文濤回國之事以國家的力量和祖國的名義經多方協調,韓先生于11日從塞拉利昂乘包機到布魯塞爾,從布魯塞爾搭乘海航HU492航班回國,完成英雄丈夫的心愿。<br>⑦天山跨越,救耿恭、復返玉門:《后漢書·耿恭列傳》中,記載了東漢軍隊一次跨越數千里、冒雪翻越天山拯救孤軍的行動。當援兵來到耿恭守城時,城中僅余26人。待隨漢軍回至玉門關時,僅剩下13人,而且衣服洞破襤褸,形容憔悴枯槁。當時駐守玉門關的中郎將鄭眾見到這13名勇士歸來,感動不已,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并給皇帝上疏為13名勇士請功:“恭以單兵守孤城,當匈奴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于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后殺傷丑虜數百千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當代畫家左國順根據耿恭的故事,創作油畫《十三將士歸玉門》,13個衣衫襤褸的大漢,傷痕累累,疲憊不堪,但目光如炬,手里牢牢攥著自己的武器。</div> 張靜靜在黃岡(網絡圖片) 張靜靜離別黃岡之際(網絡圖片) 張靜靜離別黃岡之際(網絡圖片) 7日晚,中國駐塞拉利昂大使館大使胡張良(圖左)看望了張靜靜的丈夫韓文濤(網絡圖片) 左國順油畫《十三將士歸玉門》(網絡圖片) 驀山溪·跨越八十余載的守望相助(新韻)<br> 林正德<br>金陵遺恨①,喋血身傾殞。<br>拉貝②惻怛心,室廬騰、安全區頓。<br>庇災黎眾,勠力濟饑虛,存軫憫。<br>尊尚品,日記千秋韻。<br> <br>八十跨越,瘟疫全球凜③。<div>孫輩④藥亟需,信聲聲、殷殷懇懇。</div><div>秉德相友,滴水涌泉回,雙守望,嘉誼亙。</div><div>協契乾川順。<br>注:<br>①金陵遺恨:金陵,南京別稱。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學術界認為開始于12月5日 )淪陷后,侵華日軍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奸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遇難人數超過30萬。 <br>②拉貝:約翰·拉貝(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生于漢堡市的德國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人道主義行為以及作為南京大屠殺翔實證據的《拉貝日記》而著名。1937年日軍進攻南京前夕,約翰·拉貝和十幾位外國傳教士、教授、醫生、商人等共同發起建立南京安全區,并擔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協同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在其負責的不足4平方公里安全區內,拯救了超過25萬中國人的生命。拉貝還在南京的家中收容了600多名中國難民,自己掏錢供養他們,讓每人都能在這個死亡了的城市里咀嚼著生命的味道。他的行為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他被人們親切地稱呼為“洋菩薩”,成為這個無比黑暗的城市里最后一盞仍舊亮著的明燈。<br>③瘟疫全球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br>④孫輩:指約翰·拉貝的孫子托馬斯·拉貝,其目前是德國海德堡大學醫院醫生,近日,他給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寫信求援,急需一批抗疫藥品,這批藥品是中國企業生產的。中國駐德國大使館隨即與國家工信部聯系,很快找到生產這種藥品的一家浙江企業,企業方面決定免費贈送這批藥物,并第一時間送到托馬斯·拉貝手中。吳懇說,80多年過去了,中德友人之間這種守望相助的情誼仍在延續。</div> 約翰·拉貝(網絡圖片) 電影《拉貝日記》海報(網絡圖片) 長亭怨慢·詠敦煌守護人(新韻)<br> 林正德<div>漸沙近、三峰①窟洞。</div><div>首座書鴻,綠洲縈夢②。</div><div>睿智文杰③,逸超錦詩④,任肩重。</div><div>畫龕危境,何以救,臨摹拯⑤。</div><div>帶舞繞飛天,璀璨煥、激情奔涌。</div><div><br></div><div>助鼎,望高城數字⑥,《夢幻佛宮》轟動⑦。</div><div>行難曉易,大道簡,對接無縫⑧。</div><div>至美矣、宛若流云,去游覽,絕倫風景。</div><div>贊守護敦煌,戈壁扎根思永。<br>注:<br> ①三峰:這里指三危山,敦煌東南有峰巖突兀的三危山,其“三峰聳立,如危欲墮,故云三危”。<br>②首座書鴻,綠洲縈夢:常書鴻 (1904年—1994年),畫家、敦煌藝術研究家。1935年法國巴黎塞納河畔,在舊書攤上一部名為《敦煌圖錄》的畫冊震驚了他。這位已在法國聲名鵲起的中國畫家,自此為敦煌魂牽夢繞,開始了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旅程。在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的建議下,經多方努力,促成了設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的設想。1944年元旦,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常先生為首任“敦煌藝術研究所”所長,終于實現了他的夙愿。<br>③文杰:段文杰(1917年8月23日—2011年1月21日),男,漢族,曾任敦煌藝術研究美術組組長、敦煌研究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甘肅分會副主席,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br>④錦詩:樊錦詩,女,漢族,中共黨員,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現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蘭州大學兼職教授、敦煌學專業博士生導師。<br>⑤畫龕危境,何以救,臨摹拯:段文杰開始摒棄嫻熟的西方油畫技巧,研究壁畫的構圖和顏料,苦練線描和暈染,為臨摹保存敦煌壁畫,重鍛自己的本領。段文杰既臨摹壁畫,也為石窟編號,并立下新規:禁止把紙拓在壁畫上臨摹,禁止觸摸壁畫,禁止使用蠟燭。段文杰臨摹《都督夫人禮佛圖》,因壁畫損毀嚴重,人物形象模糊、服飾難辨。他通讀史書,查閱上百種文獻,摘錄了幾千張卡片,歷時兩年有余,終于臨摹成功。<br>⑥望高城數字: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原名: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總投資3億多元,總占地面積100000平方米(包括室外廣場和停車場),其中數字展示中心主體建筑面積11825平方米。<br>⑦《夢幻佛宮》:《夢幻佛宮》超高清實景球幕電影是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最大的看點,這種特殊的球幕技術常被天文館、科技館用來播放天文科普片。用球幕電影手法展示璀璨絢麗的莫高窟佛教藝術,在全球范圍內尚屬首次。18米直徑,500平方米超大球形熒幕、魚眼鏡頭拍攝的180度超視角逼真畫面以及全方位立體聲的音響效果使觀眾恍若置身于一個個異彩紛呈、如夢如幻的洞窟之中。精美的塑像觸手可及,絢麗的壁畫近在咫尺,細節纖毫畢現!美輪美奐的佛國世界和嘆為觀止的精彩景象將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聽震撼和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br>⑧行難曉易,大道簡,對接無縫:知易行難。要將壁畫完整地搬到電腦里,首先要設計周密、完善的數字攝影采集方案;然后,使用定制軌道、攝影車等專業設備進行拍攝,圖像色彩、清晰度都受到嚴格控制。最后,將上千幅原始圖像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圖像。</div> 常書鴻在莫高窟第103窟臨摹壁畫(網絡圖片)<br> 段文杰在莫高窟130窟甬道臨摹壁畫(1955年7月20日攝)(網絡資料圖片) 樊錦詩(左一)在洞窟內指導《敦煌石窟考古全集》的編寫工作(網絡圖片) 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外景(網絡圖片) 《夢幻佛宮》片頭(網絡圖片) 雨霖鈴·詠文化長征——故宮文物南遷(新韻)<br> 林正德<div>狼煙直上①。</div><div>故宮文物,累卵危象。</div><div>京門論辯歇憩,南遷不二,慷慷悲壯。</div><div>荏弱身軀負重,竟承載絕唱。</div><div>念使命、迢邈河山,峻峭峨眉蜀天曠②。</div><div><br></div><div>安貧樂道江湖闖,寫春秋、魯壁③心胸朗。</div><div>稽之往史難保,惟抗戰、勝功交響④。</div><div>血脈連綿,當賀、菁華輾轉無恙⑤。</div><div>守護隊、吾舍其誰,共聚歌嘹亮⑥。<br>注:<br>①狼煙直上: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者鯨吞東北,虎視華北,故宮文物危如累卵。文物南遷,當然是明智之舉和不二選擇,可放到1932年北平的歷史時空里,卻遭遇到洶涌的反對聲浪,甚至來自一些“有識之士”。1933年1月3日山海關失守,反對文物南遷的聲音才戛然而止。1933年1月31日,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決定將故宮部分文物分批運往上海。<br>②峻峭峨眉蜀天曠:此故宮文物歷經五次南遷、三次西遷,終于在日寇來臨前安全遷往大后方地區,使得中華文明的文脈得以保留下來。<br>③魯壁:據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孔子第九代孫孔鮒認為“秦非吾友,……吾將藏之,以待其求”,就將這些經典藏在孔子故宅墻壁內,自己到嵩山隱居去了。孔鮒到死也沒有把它們取出,但“竹簡不隨秦火冷”,這些經典終于保存下來。<br>④稽之往史難保,惟抗戰、勝功交響:馮友蘭先生在西南聯大紀念碑上有言:“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稱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晉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風景不殊,晉人之深悲;還我河山,宋人之虛愿。吾人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間,收恢復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薊北,此其可紀念者四也。”西南聯大的成立為我國高等教育保留了大批火種,而文物的西遷亦將我國文明的火種保存下來,功在千秋,利于萬世。<br>⑤菁華輾轉無恙:19557箱南遷文物經歷盡劫難卻無一受損,除了對戰局的準確判斷、見機行事、果敢和運氣之外,還離不開巧妙的裝箱和嚴密的文物典守制度。<br>⑥守護隊、吾舍其誰,共聚歌嘹亮:1945年10月10日,華北日軍投降儀式在故宮太和殿前舉行。次年2月15日,故宮交接大會召開。參加故宮交接大會的北歸英雄和留守職工齊聚中和殿,唱響了《故宮守護隊隊歌》。歌詞“惟吾隊士”中那種舍我其誰的文化擔當,為十余年背井離鄉的漂泊生涯貼上了無悔的標簽。<br></div> 第三批古物南遷木箱裝運情況。(故宮資料照片) 集聚在午門前預備南遷的故宮文物(網絡圖片) 工人正在將內閣大庫未經整理的檔案搬出,準備裝箱(網絡圖片) 故宮文物開始南遷(網絡圖片) 三路文物隨戰局變換目的地(網絡圖片) 故宮文物在南遷過程中(網絡圖片) 錦堂春慢·詠國立西南聯大(新韻)<br> 林正德<div>京兆傾淪,金甌破碎,三庠①奉命移遷。 </div><div>暫撤星沙②,絕徼再徙維艱。</div><div>輾轉武陵苗界,篳路藍縷風餐。</div><div>縱瘴毒肆虐,曠古長征③,終抵西滇。</div><div><br></div><div>始知青春無悔,嘆求學不易,壯毅卓堅④。</div><div>今日茅屋札住,錦繡詩篇。</div><div>海子升平憶舊⑤,恥勿忘、南渡猶鮮。</div><div>火種疆陲燁燁,發聵之呼⑥,永在心間。<br>注:<br> ①三庠:“七七”事變后,國民政府決定搬遷華北及沿海淪陷區的國立大學,在長沙、西安、福建等地設立臨時大學。1937年8月28日,教育部任命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三人為長沙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對搬遷到長沙的三所大學進行了合并。<br>②星沙:長沙的別稱。<br>③曠古長征:1938年2月19日由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組成的長沙臨時大學,為持久抗戰、保存文化計,西遷云南。其中,二百余名師生不畏艱難,徒步穿越湘黔滇三省,途經三千五百里,歷時六十八日,終于抵達昆明,堪稱我國教育史上一次可歌可泣的“文化長征”。<br>④壯毅卓堅: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12月2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經第95次常務委員會決議以“剛毅堅卓”為校訓,并周知布告。 <br>⑤海子升平憶舊:當時任教于聯大的陳寅恪有詩云:“景物居然似故京,荷花海子憶升平……南渡自應思往事,北歸端恐待來生”。<br>⑥發聵之呼:1946年,馮友蘭教授撰寫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文中寫道:“聯合大學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轉移社會一時之風氣,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獲民主堡壘之稱號,違千夫之諾諾,一士之諤諤。”這精辟地概述了西南聯大教學治校的精髓。<br></div> 西南聯大湘黔滇旅行團沿途燒柴做飯(網絡圖片)<div><br></div> 學生抵達昆明城(網絡圖片) 國立西南聯大舊址(網絡圖片) 西南聯大部分師生合影(網絡圖片)<br> 國立西南聯大紀念碑(網絡圖片) 燭影搖紅(慢曲)·十三將士歸玉門(新韻)<br> 林正德<div>大漢雄風,耿恭駐守金蒲拱①。</div><div>匈奴爭戰勢洶洶,神箭殺傷眾②。</div><div>遽變攻城熾猛,水截流、噴泉異井③。</div><div>煮食弓弩,斷拒招降,增兵未逞④。</div><div><br></div><div>鮑昱疾呼,救之將士于危境⑤。</div><div>馳援全勝柳中騰⑥,離恨天山凍。</div><div>爭辯喋喋蹭蹭,范羌堅、雙千韌勁⑦。</div><div>共相零涕,悴槁歸來,十三彪炳⑧。<br>注:<br> ①耿恭駐守金蒲拱:公元74年,東漢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府,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耿恭率數百人駐守車師后國之金蒲城(今新疆奇臺西北)。<br>②神箭殺傷眾:次年,北匈奴單于派兵進攻車師,殺死車師后王,轉而攻打耿恭駐地,將其圍入城中。此時正值漢明帝駕崩而無暇發兵,救兵不至,車師國又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耿恭,兩萬人把金蒲城圍得水泄不通。耿恭由于城中兵少,形勢危急,耿恭便親自登城與北匈奴人交戰。耿恭把毒藥涂在箭上,傳話給北匈奴人說:“這是漢朝神箭,中箭者必出怪事。”于是用硬弓射箭。中箭的北匈奴人,看到傷口處血水沸涌,大為驚慌。當時正好出現狂風暴雨,耿恭軍乘雨攻打北匈奴,殺傷眾多北匈奴人。北匈奴人十分震恐,相互說道:“漢軍有神力,真可怕啊!”于是解圍撤退。 <br>③遽變攻城熾猛,水截流、噴泉異井:永平十八年五月(《資治通鑒》作六月),耿恭因疏勒城邊有溪流可以固守,便率軍占據該城(位于今天新疆奇臺縣)。七月,北匈奴再次前來進攻耿恭,耿恭招募先鋒幾千人直奔北匈奴,北匈奴騎兵逃散,在城下堵絕溪流。這一招很毒辣,守軍開始缺水,一度“笮馬糞汁而飲之”。耿恭下令打井取水,打到十五丈深,仍不見水。耿恭下拜祈禱,奇跡出現,“飛泉奔出,眾皆稱萬歲”。耿恭便命官兵在城上潑水給北匈奴人看。北匈奴人感到意外,以為有神明在幫助漢軍,于是領兵撤退。 <br>④煮食弓弩,斷拒招降,增兵未逞:永平十八年八月,漢明帝去世,朝廷正是大喪之機,沒有派出救兵。于是車師再度反叛,和北匈奴一道進攻耿恭。幾個月過去了,城中“食盡窮困,乃煮鎧弩,食其筋革”,把弓弩上用動物筋腱做的弦和盔甲上的皮革等都統統煮了吃了,戰士們一個個死去,但要塞仍然沒有陷落,幸存者寧死不降,漢軍大旗高高飄揚。匈奴人也精疲力竭了,使出招降一招,許諾讓耿恭當他們的白屋王,給他找美女當老婆。耿恭說:好啊,叫你們的使者來。匈奴使者來了,耿恭把他抓到城頭,一刀殺了,然后用火烤其肉。匈奴人見了,跪倒在地,一片哭聲。一千年之后,岳飛寫下慷慨激昂的《滿江紅》:“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即典出于此。北匈奴單于大為憤怒,又增派援兵圍困耿恭,但仍不能攻破城池。<br>⑤鮑昱疾呼,救之將士于危境:當時,關寵上書朝廷請求救援,另一高官司徒鮑昱也站出來,竭力請求派援兵,他面對皇帝和文武百官,說出一段至今蕩氣回腸的話:“今使人于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此際若不救之,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漢章帝采納司徒鮑昱的建議,派征西將軍耿秉屯守酒泉,派酒泉太守秦彭(一作段彭)、謁者王蒙、皇甫援征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部隊,共七千多人,前往救援。<br>⑥馳援全勝柳中騰:公元76年正月,七千人的援軍趕到柳中城,大敗匈奴與車師聯軍,“斬首三千八百級,獲生口三千余人,駝驢馬牛羊三萬七千頭。北虜驚走,車師復降。”雖然柳中城守將關寵此前已經在艱苦卓絕的守城中戰死了,但救援關寵一部的戰役已大獲全勝。<br>⑦爭辯喋喋蹭蹭,范羌堅、雙千韌勁:要不要救天山以北的耿恭,眾將又爭執不休。反對的意見稱:柳中城距離耿恭部還有數百里路,而且中間橫亙著天山,又是大雪封山季節,救援成本太大,再說,耿恭被圍困這么長時間了,說不定早就全軍覆沒了……大伙兒還是撤吧。但范羌站出來,堅決說:不!幾個將領都不愿意繼續往北走了,見范羌這態度,便分了二千士兵給他。范羌經由山北之路去接耿恭,途中曾遇到一丈多深的積雪。援軍精疲力盡,僅能勉強到達。耿恭等人夜間在城中聽到兵馬之聲,以為北匈奴來了援軍,大為震驚。范羌從遠處喊道:“我是范羌。朝廷派部隊迎接校尉了!”城中的人齊呼萬歲。于是打開城門,眾人互相擁抱,痛哭流涕。<br>⑧悴槁歸來,十三彪炳:次日,他們便同救兵一道返回。北匈奴派兵追擊,漢軍邊戰邊走。官兵饑餓已久,從疏勒城出發時,還有二十六人,沿途不斷死亡,到三月抵達玉門時,只剩下十三人。這十三人衣衫襤褸,鞋履洞穿,面容憔悴,形銷骨立,但他們是偉大的勝利者。</div> 耿恭畫像(網絡圖片) 油畫《十三將士歸玉門》(網絡圖片) 油畫《十三將士歸玉門》(網絡圖片) 油畫《十三將士歸玉門》(網絡圖片) 當代畫家左國順根據耿恭的故事,畫過一幅油畫《十三將士歸玉門》,13個衣衫襤褸的大漢,傷痕累累,疲憊不堪,但目光如炬,手里牢牢攥著自己的武器。(網絡圖片) 玉蝴蝶(慢調)·詠小鳳仙 ①(新韻)<br> 林正德<div>自古女俠風采,鳳毛麟角,仙露明珠②。</div><div>受束松坡③,胡同作樂心舒。</div><div>遇知音、眷留嬿婉,滴血聯,設計逃出④。</div><div>義軍突,命殤公瑾⑤,生死倏忽。</div><div><br></div><div>嗟乎,流離轉徙,幾經星月,續嫁茅屋⑥。</div><div>拜會梅師,否極陽至是平途⑦。</div><div>戀聽戲、如癡似醉,望舊照、空識難抒⑧。</div><div>始糊涂,斷鴻聲里,荷敗披拂⑨。<br><br>注:<br> ①小鳳仙:小鳳仙(1900年8月-1954年),原名朱筱鳳,偏房所生,后改名為張鳳云、張洗非。原籍浙江錢塘。正史之中并沒有關于她的記載,甚至連她的生卒日期都沒有能說清楚,但她卻曾是名動公卿的名妓。她曾幫助共和名將蔡鍔將軍逃離袁世凱的軟禁,更因為與蔡鍔的那段至死不渝的愛情而被人傳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段愛情被拍成名叫《知音》的電影。<br>②鳳毛麟角,仙露明珠:蔡鍔贈小鳳仙聯:此地之鳳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作于1915年,北京。<br>③受束松坡:松坡即蔡鍔(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漢族,湖南寶慶人。1914年,蔡鍔是云南督軍,手握兵權,鎮守邊疆,權傾一時。袁世凱為稱帝拉攏蔡鍔,請蔡鍔進京,封為“始威將軍”,做他復辟的左膀右臂。當袁世凱看出蔡鍔并不對他忠心耿耿,而是反對他當皇帝時,便把蔡鍔軟禁起來,不準他離京,怕他跑回云南起兵造反。蔡鍔住在西城的棉花胡同,百般無聊之時,常常化裝成商人模樣,串八大胡同,找妓女尋歡作樂。<br>④遇知音、眷留嬿婉,滴血聯,決計逃出:那時候,小鳳仙住在八大胡同陜西巷里的云吉班。妓院老鴇把蔡鍔帶到小鳳仙這里,小鳳仙一見來客就斷定他不似一般尋常的狎客,真誠以待。相處過程中,小鳳仙掏心挖肝地將自己的身世,向蔡鍔盡情地傾訴,并要求蔡鍔以誠相待。二人歷經波折,終坦誠以待,蔡鍔甚至為了小鳳仙與發妻鬧翻。蔡鍔在云吉班興之所至,寫了一副對聯送給小鳳仙——“自古佳人多穎悟,從來俠女出風塵。”這副對聯吻合小鳳仙的身份和性格,也流露出蔡鍔的心情和感情。據說當時蔡鍔在這副對聯的上方題寫了一句“鳳仙女史燦正”,但下面沒有署名。小鳳仙有所不滿,對他說:“你我雖貴賤懸殊,但又何必隱姓埋名?”他才只好寫上“松坡”二字,松坡是他的字,小鳳仙立刻明白了,眼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蔡鍔將軍。當場,小鳳仙便把自己的舌頭咬破,血滴對聯之上,以示對蔡鍔的忠誠。由于袁世凱的密探對蔡鍔層層監視,他苦思脫身之計,最后想到小鳳仙。蔡鍔對小鳳仙說:“決計不顧生死,非要逃脫羈系不可。”小鳳仙決定與蔡鍔生死同行。蔡鍔說:“同行多有不便,將來成功之日,必不相忘!”小鳳仙當夜為蔡鍔餞行,為他歌唱、為他流淚,仔細叮嚀。<br>⑤義軍突,命殤公瑾:1915年年末,蔡鍔稱和小鳳仙游玩并趁機逃離北京,回到云南,通電討袁。次年元月,蔡鍔率軍出征,稱帝僅八十三天的袁世凱在內憂外患中死去。同年11月8日,患喉結核的蔡鍔在日本英年早逝,年僅34歲。小鳳仙得知此訊,痛不欲生,親自書寫挽聯:“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公瑾為周瑜(175年—210年)字號。<br>⑥續嫁茅屋:蔡鍔的離世帶給小鳳仙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從那以后,小鳳仙過起了隱姓埋名的生活。她離開公眾視線后,下嫁給當時東北軍一個姓梁的旅長,二人生活多年,后陣亡,無留下子女。小鳳仙喜愛聽評書,在沈陽市金城電影院得遇鍋爐工李振海。李振海舊日曾在大帥府公干,有緣一睹小鳳仙之芳容。異日相見,自是格外親切,又恰好使君無婦,羅敷無夫,沈陽解放第二年,二人便結為連理。小鳳仙改名張洗非,做了四個孩子的繼母。<br>⑦拜會梅師,否極陽至是平途:小鳳仙舊日曾與京劇大師梅蘭芳有一面之緣。1951年初,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率劇團去朝鮮慰問赴朝參戰的志愿軍,途經沈陽演出,下榻于當時東北人民政府交際處的招待所。小鳳仙和梅蘭芳聯系之后,得以見面。后來梅蘭芳托人將小鳳仙安排至東北人民政府機關托兒所做保健員,家庭窘境稍有緩解。 <br>⑧望舊照、空識難抒:小鳳仙晚年閑暇時常常拿著一張戎裝軍人舊照癡癡地觀看,晚輩詢問,她只說那是舊時的朋友。<br>⑨始糊涂,斷鴻聲里,荷敗披拂:1952年,小鳳仙患上阿爾茨海默病,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于1954年去世,享年五十有四。<br></div> 小鳳仙的概述圖(網絡圖片)<br> 蔡鍔將軍的概述圖(網絡圖片) 小鳳仙(網絡圖片) 小鳳仙劇照(網絡圖片) 鳳凰臺上憶吹簫·弘一法師的決絕(新韻)<br> 林正德<br> 2020年7月初,春山油子在日本最南端,母親的沖繩老屋去世,享年102歲。老屋是中式四合院,屋內掛著一個女人的裸體 油畫。畫中的女人正是油子的母親——春山淑子,而畫油畫的則是油子的中國父親——李叔同。<br> …………<br> 1988年,春山油子作為日本海外協力基金的項目官員來中國考察,曾獨自前往杭州尋找親生父親的蹤跡,才得知李叔同1942年去世,已離開人世46年。<br> 1992年,李叔同去世后的第50年,春山淑子將一封家書《致淑子:請吞下這苦酒》,轉交給女兒珍藏。信中李叔同寫道:“但你是不平凡的,請吞下這苦酒,然后撐著去過日子吧,我想你的體內住著的不是一個庸俗、怯懦的靈魂。……為了不增加你的痛苦,我將不再回上海去了。……人生短暫數十載,大限總是要來,如今不過是將它提前罷了,我們是早晚要分別的,愿你能看破。”<br> 1996年,油子的母親——春山淑子在沖繩老屋去世,享年106歲。淑子,正是李叔同的日本妻子。<br> ——摘自雨云《弘一法師(李叔同)的決絕》<div><br></div><div>東渡扶桑,廣侯描畫①,恰逢神女飄然。</div><div>竟筆擱截辨,頷首開顏。</div><div>模特②情生繾綣,云雨意、比翼聯翩。</div><div>雙飛燕、貞松歲歲、并蒂交歡。<br><br>鄉還③、拽妻帶子,依戀置申城,任教臨安。<br>辟谷歸佛遁④,思悟三禪⑤。<br>蹤覓輕舟流水,絕萬念、揮《送別》寒⑥。<br>慈悲愛⑦,從今永訣,古道聲殘⑧。<br>注:<br>①廣侯描畫: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學名廣侯,1905年<br>秋,26歲的李叔同東渡日本,在東京美術學院學習美術繪畫。有一天,李叔同正在房中作畫,突然窗外一個姑娘飄然而過。他情不自禁擱下畫筆,沖出畫室,原來是房東的女兒春山淑子,一個櫻花般的嬌羞女子。他頷首展顏一笑,激動地邀請春山淑子做自己的模特。<br>②模特:幾天后,春山淑子終于成了他的專職裸體模特,她笑容可掬地走進畫室,第一次在異性面前脫下衣衫,靜坐著一動不動,他定格了她的美。不久,兩人跨越了畫家與模特的界限,春山淑子成了李叔同的第二位妻子,李叔同以她為原型,創作了大量的女子裸體油畫。<br>③鄉還:1911年,李叔同攜妻子淑子和兩歲的兒子回到上海。1912年,李叔同應聘到在杭州的浙江師范學校擔任繪畫與音樂老師。<br>④辟谷歸佛遁:“辟谷”源自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br>1915年的秋天,李叔同和同事夏丏尊閑聊,突然聽聞辟谷一事,據說可以治療疾病,更新身心。第二年,李叔同去虎跑寺辟谷20天。在寺院,李叔同看到僧侶們的生活,有脫胎換骨的感覺。回校之后,像變了一個人,開始吃素、讀經、供佛。1918年3月底,淑子生下了女兒。1918年5月,李叔同又到杭州虎跑寺辟谷一個月,并拜了悟法師為師。了悟法師給李叔同取名演音,號弘一。1918年8月19日,38歲的李叔同,在虎跑寺正式剃度出家。<br>⑤三禪:解釋為佛教謂色界之第三禪天,此天名離喜妙樂地。離二禪天粗動之喜受,而住于勝妙之樂受之地,故名。<br>⑥揮《送別》寒:李叔同歸佛的消息當天就傳遍了杭州,3日后傳遍了上海,但妻子淑子卻一無所知。兩周后,淑子得知消息,攜帶幼女從上海趕到杭州。找了六天,跑了六個寺廟,最終在杭州虎跑寺找到了丈夫李叔同。下午,在寺廟前臨湖的一個素食小吃店,李叔同與妻女見了面。吃過飯,李叔同雇了一艘小船,把曾經刻骨愛戀的妻子淑子送上船說:“淑子,這是我三個月薪水,你們回日本吧。”李叔同從衣衫里掏出一沓錢,遞給了淑子。并把一只佩戴多年的手表、一綹胡須、一封信和《送別》一首詩交給妻子作為離別紀念。<br>⑦慈悲愛:“叔同,抱抱女兒吧。”淑子痛哭著,把幼女遞給叔同。李叔同雙手合十,謝絕了:“阿彌陀佛,請叫我弘一。”聽到這絕塵的聲音,妻子淑子悲傷地問:“弘一,請你告訴我,什么是愛?”李叔同合上雙眼:“愛,就是慈悲。”“你慈悲對世人,為何獨獨傷我?”妻子淑子責問李叔同。<br>⑧古道聲殘:小船載著傷心欲絕的妻女離去,李叔同轉身進入廟門,此次永訣,再無見面。那一年,是他們兩人相識后的第11個年頭,李叔同38歲,淑子28歲。妻子淑子回到上海,大病了一場。兩個月后,拉著9歲兒子,懷抱5個月的幼女,攜帶著李叔同的畫作和離別紀念物離開中國。1918年10月底,淑子返回日本東京。淑子因與李叔同相愛,遭到家人極力反對,與家人斷絕了關系。舉目無親的淑子受盡了屈辱,無奈之下帶著一雙兒女離開東京,乘坐漁船于40天后來到日本最南部的沖繩島,以春山淑子的名字,到一家鄉村醫院從事醫護工作。不管生活多艱難,丈夫李叔同贈予的所有畫作,春山淑子悉心珍藏,李叔同的一只手表、一綹胡須、一封家書以及李叔同手寫的《送別》等離別紀念物從未離身,與淑子終生相伴。<br></div> 少年李叔同(網絡圖片) 早年時期穿戲服的李叔同(網絡圖片) 裸女(李叔同作,網絡圖片) 李叔同(網絡圖片) 李叔同概述圖(網絡圖片) 《弘一大師的遺像》豐子愷畫(網絡圖片) 弘一大師(李叔同)絕筆:“悲欣交集”(網絡圖片) 瑞鶴仙·一百零八條生命(新韻)<br> 林正德<div>汶川天象異①,雕叫瘆、馬路蟾蜍擠擠。</div><div>金牛驟翻體,樹摧山崩慘,傾欹披靡。</div><div>什邡震繼,產院危②、何處轉徙?</div><div>幸哉羅漢寺,悲憫住持,救難民濟。</div><div><br></div><div>“破戒”殺生不諱,孕婦葷腥,血光無忌。</div><div>呱呱墜地,新希望,最欣喜。</div><div>善良暉信仰,菩提明鏡,禪心清凈旎旎。</div><div>壹零捌后起,合影衲衣謹記③。<br>注:<br> ①汶川天象異: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地震,<br>地震前天空出現佛光、地震云等異常天象,成群的老鷹在天空中盤旋怪叫,汶川路上能看到成群成群的蟾蜍黑壓壓一片。<br> ②產院危:四川省什邡市婦幼保健院受損嚴重,滯留著幾十名孕婦無處轉移安置,時任院長桂逢春想到一個合適的地方,醫院附近的千年古寺——羅漢寺。沒想到羅漢寺住持素全法師不但應允請求,還給產婦們騰出產房、食堂,連給菩薩遮雨的棚也都騰出來給孕婦和醫護人員用。到7月31日,共有108個嬰兒先后在羅漢寺誕生。<br>③合影衲衣謹記:羅漢娃3歲時,108個羅漢娃的父母將孩子出生時的床單剪下一塊,用108塊布料拼接成一件“百衲衣”作為禮物,送給了素全住持,以表深深的感恩與祈福。11年后羅漢娃們已長成少年模樣,他們重聚羅漢寺與素全住持合影。</div> 什邡市羅漢寺(網絡圖片) 身穿百衲衣的素全法師(網絡圖片) 11年后羅漢娃們已長成少年,他們重聚羅漢寺與素全法師合影(網絡圖片)<br> 漢宮春·飛越黃河(新韻)<br> ——悼念柯受良<br> 林正德<br> 1997年6月1日13時19分,一輛白色跑車從洶涌咆哮的黃河壺口瀑布上空掠過,從山西一側起飛,歷時1.58秒,汽車在壺口瀑布上空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最終落到了陜西一側,完成了飛越黃河的壯舉, 創造了人類駕車飛越黃河的歷史紀錄。香港藝人柯受良,一個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這個享有“亞洲第一飛人”的美譽的男人,駕駛汽車成功飛越黃河。<br> ——摘自《回顧1997:柯受良飛越黃河精彩瞬間》(人民網-山西頻道2017年6月1日)<br><br>九曲黃河,束流懸壺口,崩浪滔天。<br>浚波頹壘,赑屃發怒激湍。<br>黑哥①挑戰,試春寒、馳騁翩翻②。<br>惟甚幸、一身無礙,光吞萬象揚鞭。<br><br>十里山梁長陣,爆游人若鶩,爭睹奇觀。<br>錚錚受良亮相,祭拜香燃③。<br>追星趕月,瞬間停④、電掣猶酣⑤。<br>弧線躍、雷驚鼙鼓,香江璀璨新篇⑥。<br><br>注:<br>①黑哥:即“小黑子”柯受良。<br>②試春寒、馳騁翩翻:1997年3月9日,柯受良在廣州東莞首次模擬“飛黃”試飛馬失前蹄,當車飛越38米后,突然翻轉360度,幸好他經驗豐富,汽車失控翻滾撞地,他卻被800個紙箱組成的塑膠氣墊包于其中。柯受良在瞬間失蹤,全場近萬人嚇得目瞪口呆、鴉雀無聲,60余名工作人員跑上前去緊急搶救,好半天才把他從巨型紙箱中“撿”了出來,還好人未受傷。<br>③錚錚受良亮相,祭拜香燃:在人們的一片歡呼聲中,身著印有“飛越黃河”字樣與徽號紅色運動服的柯受良走上表演臺,他為大家演唱了專為本次飛越制作的歌——《河》。12:15,柯受良在弟子們的陪同下,燃起一束香,向他要飛越的黃河——母親河祭拜。<br>④追星趕月,瞬間停:13:20左右,柯受良跨入那輛早已停放在跑車道旁的白色三菱小車中,在主持人牽動人心的解說中,近十萬觀眾站立起來,把目光聚焦到跑車道上,車發動了,前沖!加速!觀眾們盼望著那一瞬即逝的飛越,車在將要脫離跑道的瞬間突然停下,又倒回到原來起動的位置。<br>⑤電掣猶酣:幾秒鐘后,車又一次俯沖而下,以最快的加速度沖上最前面的斜坡,飛起來了!1.58秒,那輛三菱車在躍過50米的距離后,車向右傾斜,一頭扎入對岸接車臺用塑膠封蓋的紙箱中,視野中,“小黑子”與車一同消失了,主持人拿著話筒,遙望著接車臺上在紙箱中尋找柯受良的幾十名工作人員,直到柯受良安然無恙地從紙箱中被大家拽出來,才高聲宣布——成功了,柯受良先生成功了!<br>⑥香江璀璨新篇:一個月后,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飛黃成功為香港回歸譜寫新篇。 1997年6月1日下午13時19分07秒,柯受良駕駛一輛白色跑車,成功飛越黃河壺口瀑布(網絡圖片) 跑車成功飛越黃河,落在壺口瀑布西岸,飛越過程僅用時1.58秒(網絡圖片) 柯受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飛車飛越黃河之人(網絡圖片) 飛越成功之后,柯受良特地來到黃河邊留下了這張經典照片(網絡圖片) 黃河壺口瀑布為紀念柯受良成功飛越黃河而建立的一座雕塑,名曰“飛越黃河”(網絡圖片)<div><br></div> 宴山亭·“法國哪吒”飛越英吉利海峽(新韻)<br> 林正德<br> 扎帕塔當天(8月4日——筆者注)身背燃料包,腳踩由5個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驅動的“飛板”,6時17分從法國加來城外的桑加特海灘垂直起飛,取道英吉利海峽東部最窄處多佛爾海峽,最終安全抵達英國多佛港附近的圣馬格麗茨貝。飛越全程由3架直升機護航,扎帕塔中途在船載平臺降落,加油一次。<br> …………<br> 扎帕塔7月嘗試操作“飛板”飛越英吉利海峽未果。那一次,他中途加油時落水,飛行器電子部件損壞。法國7月14日舉行國慶閱兵式,扎帕塔駕“飛板”出現在香榭麗舍大道上空。<br> ——摘自《“法國哪吒”飛越英吉利海峽》(河北新聞網)<div><br>詠法哪吒,滑板自研,麗舍①橫空出世。<br>別樣靚妝,猛士鋼俠,響遏碧云聲勢。<br>百煉雄才,指頭斷②、樂疲于此。<br>鴻志!欲挑戰迢遙,海峽③疾駛。<br><br>初駕頹靡重重,墜折戟銷塵,簣功伊始。<br>天高岸遠,浩浩湯湯,多佛爾④苕峣峙。<br>降落加油,騰空去、踏風輪⑤至。<br>神智!圓夢也、追求不止⑥。<br><br>注:<br>①麗舍:即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br>②指頭斷:為在空中翱翔他斷了手指。<br>③海峽:指英吉利海峽。<br>④多佛爾:指多佛爾海峽。<br>⑤風輪:指哪吒的風火輪,腳踏它能騰云駕霧飛行,此將飛板喻風火輪。<br>⑥追求不止:扎帕塔的下一個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前制造出一輛“飛行汽車”,時速達到每小時300至400公里。他計劃駕駛這輛“飛車”從家鄉馬賽出發,飛到100公里外的蒙彼利埃。<br></div> 扎帕塔的“亮相”方式當天也吸引了網友目光(網絡圖片) 飛人在埃菲爾鐵塔上空(網絡圖片) 飛人飛過法國閱兵式上空(網絡圖片自推特) 扎帕塔日前腳踩自己發明的“飛板”,成功飛躍英吉利海峽(網絡圖片) 8月4日,扎帕塔在飛行途中經過法國加來市政廳的鐘樓(新華社/法新) 8月4日,法國“飛人”扎帕塔駕駛自己發明的飛行器飛越英吉利海峽(新華社/路透) 8月4日,法國“飛人”扎帕塔準備在英國多佛爾降落(新華社/法新) 飛越英吉利海峽(網絡圖片) 成功降落(網絡圖片) 扎帕塔(網絡圖片) 臨江仙·英雄機長空中驚魂(新韻)<br> 林正德<br>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長劉傳健,遭遇了他人生中最為驚險的時刻,他執飛的客機在從重慶飛往拉薩的途中,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面對突發狀況,劉傳健帶領全體機組成員沉著應對,成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確保了機上119名乘客和9名機組成員的生命財產安全。<br> 9800米高空、800多公里的時速、零下40攝氏度……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次返航備降的難度堪稱"世界級",是全球民航史上的奇跡。<br> ——摘自2019-05-14《縱相新聞》《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的過去一年:榮譽紛至沓來,事跡將搬上銀幕》<br><br>西藏天門如往靜,雪峰萬笏威儀。<br>座艙①忽地去玻璃。<br>驚魂副駕,窗外半身羈②。<br><br>驟降氣溫失控表,英雄豈懼熊羆?<br>返航手動桿岌岌③。<br>世級備降,無恙泣全機。<br><br>注:<br> ①座艙:這里座艙特指駕艙。<br>②驚魂副駕,窗外半身羈:機長劉傳健描述,事發時沒有任何征兆,風擋玻璃就突然爆裂,發出“轟”的一聲巨響。“我往旁邊看時,發現副駕駛的身體已經飛出去了一半,半邊身體在窗外懸掛,還好他系了安全帶。”<br>③返航手動桿岌岌:由于失壓,駕駛艙氣溫迅速下降到零下40多攝氏度,大多數儀表都已失靈。危急時刻,機長劉傳健機靠目視和手動操作,成功將飛機從32000英尺(約9800米)的高度備降到成都雙流機場。<br><br> 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英雄機組成員(網絡圖片) 英雄機組在2019年央視春晚現場(網絡圖片)<br> 劉傳健在央視《開講啦》節目現場(網絡圖片) 繞佛閣·從南極跑到北極(新韻)<br> 林正德<br> 加拿大時間2019年5月8日7點19分,這是李白跑地球的第433天,從南極到北極,24000公里,跨越13個國家,219個城鎮,全世界只有一個人做到了。他的名字叫白斌。<br> ——摘自《中國玩家花433天從南極跑到北極 全球只有他做到了》<br><br>不積跬步,千里罔至,極限獅虎。<br>迢遞何怵,“李白跑地球”①驍駿齊赴。<br>北京上路,南極起點②,騏驥寒土。<br>吁氣成霧。<br>盡頭世界之城首先顧③。<div><br></div><div>智利最心虐④,赤道炎炎穿越酷。<div>還地塹達連獨劃艇渡⑤。</div><div>但暴曬長時,瘍潰足苦⑥。</div><div>坐機重睹。</div><div>嘆墨境遭劫⑦,驚險艱阻。</div><div>北極終⑧、第一威武!<br>注:<br>①“李白跑地球”:“李白跑地球”是一項以白斌為主角的極限挑戰活動。“李”和“白”,就是李鎮宇和白斌,真正完成穿越地球壯舉的跑者是白斌,李鎮宇更多是負責團隊運營、財務管理……甚至還要兼職司機和廚師。<br>②北京上路,南極起點:2018年2月25日,白斌從北京前往中國南極科考長城站,3月2日正式開啟“李白跑地球”的征途。<br>③盡頭世界之城首先顧:南極出發后抵達的第一座城市是被稱為“世界的盡頭”的烏斯懷亞,因為它是地球最南端的城市,處南緯54°47′、西經68°20′,在比格爾海峽北岸烏斯懷亞灣。<br>④智利最心虐:白斌交錯穿梭在阿根廷、智利之間,里奧格蘭德、里奧加耶戈斯、特木科……,在前往圣地亞哥的路上他突發腸胃疾病,好在首都圣地亞哥醫療條件還行,但虐心的“穿城跑”加上高速公路上被巡警驅逐,讓他直呼“這是開跑以來最虐的路程”。<br>⑤地塹達連獨劃艇渡:達連地塹被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人類未來十大探險”之一,卻又是穿越中北美州的必經之路。這片“無人區”除了沒有任何基礎設施外,還有大批鱷魚、毒蛇出沒,而且,這里充斥著走私犯、毒梟、哥倫比亞游擊隊以及其他一些準軍事武裝,他們會綁架前來探險的極限挑戰者,并索要大量贖金。白斌提出以劃皮艇的方式代替跑步穿過達連地塹,8月9日開始渡海之旅,其他成員乘坐快艇為他保駕護航。<br>⑥瘍潰足苦:長時間的暴曬,白斌的腳發生潰爛性細菌感染,必須接受醫療干預,加上武裝威脅、不可預知的洪水和氣瘴,穿越達連地塹計劃擱淺,8月17日改乘私人飛機直飛巴拿馬城。<br>⑦墨境遭劫:2019年1月12日上午,白斌奔跑在墨西哥97號公路上,李鎮宇在前面緩速駕駛護送,保持1公里左右的間距卻沒有等來白斌。原來,白斌遭劫匪綁架,在被帶到匪幫老大處時,頭目問他是不是中國人。白斌回答是,結果頭目因為自己女朋友是中國人而釋放了他。<br>⑧北極終:2019年5月8日,在歷時433天、奔跑2.4萬公里后,白斌從南極中國長城科考站終于抵達位于北極圈內的加拿大圖克托亞圖克。</div></div> 李白跑地球(網絡圖片) 烏斯懷亞——世界盡頭燈塔(網絡圖片) 白斌在海上劃皮艇(網絡圖片) 白斌雙腳遭細菌感染(網絡圖片) 最后5公里(網絡圖片) 李白跑地球(網絡圖片) 李白跑地球(網絡圖片) 加拿大時間2019年5月8日7點19分,白斌抵達終點(網絡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山市| 灵寿县| 青铜峡市| 常宁市| 北川| 甘德县| 丰顺县| 隆德县| 陆河县| 南丹县| 仙游县| 湛江市| 仪陇县| 河北省| 五台县| 邳州市| 泗阳县| 葵青区| 揭东县| 白玉县| 遂宁市| 遵义市| 合江县| 璧山县| 珠海市| 丰顺县| 光泽县| 大庆市| 镶黄旗| 孟村| 岳普湖县| 基隆市| 咸阳市| 涿鹿县| 陇南市| 大足县| 吴江市| 精河县| 青川县| 东丰县| 同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