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序言</b></p><p>難忘的2020年!</p><p>這一年,我們聽到來自深山的蝙蝠的吶喊。</p><p>這一年,我們收到了病毒忠告人類的書信。</p><p>這一年,我們見過無數天使的模樣……</p><p>那一抹鮮艷的中國紅,可曾久久地在你眼前閃亮?</p><p>14億同胞,我們命運相連,當繁華被恐懼淹沒,社區里,我們發現世間觸手可及的美好。病房中,有人時刻關注你的體溫和呼吸是否正常……這些樸素的關懷和守護,是世間絕美的寶藏,是何等壯闊的生命體現!</p><p><br></p> <p><br></p><p>疫情,像一面照妖鏡,有人隔岸觀火丑成扭曲的蛆蟲。</p><p>疫情,是一塊試金石,有人赴湯蹈火哪怕性命全無。</p><p>自古人間痛疾患,從來華夏多俊勇。一個個微小的身影里,藏著一個民族偉岸的靈魂。</p><p>一腔家國情,兩袖擎天志。本是平凡軀,何懼濟蒼生。沒有誰天生想作英雄,平凡的醫護者,支撐起中國的脊梁,匯聚成震撼人心的中國力量,展現了無私奉獻的中國精神。</p><p><br></p> <p><br></p><p>羅馬哲學家塞內加說:</p><p>“我們是同海之浪,同樹之葉,同園之花朵。”</p><p>世事無常,但人心向陽。中國援外抗疫、投桃報李,不忘天下為公的胸懷和擔當。</p><p><br></p> <p><br></p><p>歷經疫情的驚濤駭浪,我們平靜后是燦爛的笑。</p><p>這一年,我們隔窗看春天,隔屏道祝福,隔空訴情懷。</p><p>這一年,我們記得的,不止是病毒。</p><p>這一年,我們思考著:病毒帶給我們的是一場災難,還是一場偉大的“糾錯”。</p><p>在春暖花開里,我們驅凜冬愁寒,緬懷前塵,迎山河無恙,盼人間皆安!</p><p><br></p> <p><br></p><p>一切語言皆為引出下面孩子們的美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請欣賞9班孩子的作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病毒告人類書</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2017級9班 趙思茹</b></p><p><br></p><p>親愛的人類:</p><p> 你們一定不喜歡我這樣叫你們,我知道你們心中的我一點也不可愛,每次大規模出現總是讓你們付出生命的代價,是唯恐避之而不急的惡魔。但我可喜歡你們了,喜歡包括你們人類在內的諸多生物,因為你們才是我耐以生存的宿主。</p><p> 對,我叫新型冠狀病毒,是病毒家族中的一員。我們是靠寄生生活的介于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雖然小得你們只能靠顯微鏡才能看見,但我們隊伍非常龐大而且聲名顯赫:狂犬病病毒、埃博拉病毒、登革熱病毒……上一次,我的堂兄——SARS冠狀病毒還和你們人類親密接觸過,2003年前后的那場非典,它從廣東首發登陸,迅速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可是出盡了風頭哈!這一次,終于輪到我出場了!</p><p> 不要問我從那里來,我不會如實告訴你們的,畢竟那是我們存在的底線。你們可能已經發現我喜歡呆在野生動物體內,但你們就是忽視我的存在,紅燜穿山甲、清燉蝙蝠湯……為了加深你們對我的印象,于是我只好借助你們的饕餮盛宴來與你們親密接觸。2020年,華南海鮮市場,我來了!武漢,我來了!我準備像堂兄SARS冠狀病毒一樣,先在中國過個春節,然后去韓國、日本度度假,繼而周游亞洲、歐洲、美洲……</p><p> 什么?破壞了你們的傳統節日?得了,先別急著用你們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攻擊我。我并不想主動招惹你們,就像那些不曾招惹你們的野生動物一樣。就說蝙蝠吧,雖然長得有點丑,但人家有自知之明,主動躲在山洞里、屋檐下,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偷偷出來幫你們抓抓蚊子什么的。但你們有些人就是口味獨特,非要把它當做盤中餐。心無顧忌就會病從口出,既然野生動物身上呆不了,我就只好借助人類寄生一段時間,順便讓你們受點懲罰。</p><p> 這次來中國,我一開始玩得真高興。雖然有些醫生一早就發現了我的存在,但你們春節過得正歡,沒有怎么關注我。于是,我就在你們聚餐狂歡時、走親訪友時,長途返鄉時,乘著微風、搭上便車四處溜達,幾天時間就迅速擴展了我的領地,狠狠教訓了你們一頓,更讓不少人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價!看著你們買不到口罩,沒有消毒液,只能蜷在家中不敢出門的恐慌樣子,我還真有點洋洋得意!</p><p>不過,最近一個月以來,我逛了很多地方后,才發現自己無意中選擇了一個錯誤的發源地。中國真的惹不起,團結起來的中國人更惹不起。我看見很多重視我卻不害怕我的中國人在挺身上前:那些稚氣未退的白衣天使在無微不至地照顧被我感染過的病患,那些銀發蒼蒼的睿智老者在不舍晝夜地破解我傳播的秘密。一夜之間,車站碼頭、小區村口,四面都是攔截我的關卡;不到半月,雷神山、火神山,到處都是審判我的殿堂。我本以為,把你們趕進家門,你們會孤獨無助,沒想到,你們更加呵護細微的親情;我本以為,讓你們經歷生死,你們會恐懼厭世,沒想到,你們更加珍惜點滴的美好。你們恐懼時我可以肆意瀟灑,你們無畏時我就感到無所適從。</p><p> 這幾天,我已經有些疲憊了,不想再和你們周旋,這場戰爭的勝利可能屬于你們。不,這本來不應該是一場戰爭,因為我們的存在不是為了消滅人類。和其它物種一樣,我們也是為了繁衍和生存。那就各自相安吧,請不要再主動招惹我們。</p><p>這絕不是我的無能與妥協,你們要慶幸你們有一個呵護你們的國家,有眾多守護你們的親人。也希望你們經歷這次艱難后,能夠有所醒悟,能夠有所改正。</p><p> 再次提醒你們:不管害怕我,還是憎惡我,但千萬不要忽視我,更不允許忘記我。說不定哪天,我會換個面具、換個姓名,再次打擾你們平靜的生活!</p><p> 我不會走遠,我就在你們身邊!人類,祝你們好運!</p><p> </p><p> 新型冠狀病毒</p><p> 2020年2月23日</p><p> </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驚</b></p><p> 初2017級9班 姜東 </p><p><br></p><p> </p><p> 新冠肺炎傳播迅速,自武漢封城以來,湖北人民好不驚恐,全國上下無不驚慌。在我們家,也驚得是“雞飛狗跳”。</p><p> 吾父是驚恐的。他時常返校值班,早出晚歸。每次到學校巡視一圈后直奔辦公室,中午吃家中帶去的泡面,沒有事情萬不邁出辦公室一步,以為辦公室就是安全屋。他總是在家中嘮叨說江邊公園應該是人少、安全的,但是吾母讓其散步,又總是推拒說:“政府都號召不出門,宅在家里才安全,堅持宅家,堅持宅家,堅持就是勝利”。作為當家家主,擔當著特殊時期食物采購的艱巨任務,吾父十天半月不出門,每次采購食物像是動物過冬——買米百斤、買面粉50斤、各類蔬菜絕對是最限級,導致家中天天吃蘿卜、青菜,餐桌上三菜一湯減少成二菜偶有湯。無奈、無奈,現在父親的表情是凝固的……</p><p> 家母是驚慌的。自打母親公司要求員工檢查家屬體溫,她的心就是懸吊起的——她的體溫始終比我們高,她一度自此茶不思飯不想,整夜難眠,一會兒摸摸額頭,一會兒嘆世事無常,在這特殊時期千萬不能感冒。終于有一天,吾母戴口罩,著齊膝大棉襖,掛上眼鏡,一頭扎入了茫茫霧海之中。又一刻,又蹬著她那小皮鞋,提著雙黃蓮口服液、999感冒靈顆粒歸來,像是為家中儲備“醫療戰略物資”。剛進門,摸出酒精,渾身上下噴不停。再頃,沖向陽臺,又給洗手液,又是肥皂,足足搓了十分鐘。干完這番,才自信地拍拍胸脯說:“我隔著人老遠老遠,我沒跟外人交流”。可笑可笑,母親的臉仍是緊繃的……</p><p> 奶奶是驚懼的。時值病毒泛濫之期,所有人都呆在家中,有這樣一句話:“在臥室里就是本地游,去客廳就是跨省游,去小區就是出國旅”。奶奶奉此條為圣理,早晨才做完飯,轉身就進臥室。中午、晚上亦是如此。直到有一天奶奶發現籃子、冰箱只剩下幾根蘿卜,米袋中僅剩一勺白米,油壺早就見了底。她才戰兢兢站到客廳中央,宣告食物資源告罄,請吾父吾母取食材以供生活。難料難料,求奶奶心中陰影面積……</p><p> 小生也在驚忙中度日。道是假期后延,理應歡天喜地,可老師們的線上教學實在令人惶恐,且不言崩出的條條新聞,就說這直播課,也彌漫著硝煙的氣息。記那日正上著英語課,陶醉在一篇篇英語美文之中,狀態欄無情閃動的消息通知立刻讓我驚起一身冷汗——怕是物理老師又開始進行新一輪“物理輔導”了。——可這邊英語老師還讓做筆記呢!罷了,我還是溜進直播間,不到十秒,物理老師的怒吼充斥在耳中——“人不夠呀”、“組長再通知”。一頓夾七夾八,終于安穩地開始上課了。下課前夕,屏幕彈出視頻會議的窗口差點兒把我嚇倒在地板上——體育老師又來督促鍛煉了!一邊是物理老師深情地演說,一邊是體育老師動情的詢問,悲哉!我們真是左右為難,進退不得呀……惶恐惶恐,我的大腦目前仍處崩潰狀態……</p><p> 繼非典之后,此次的新冠肺炎病毒又再次肆虐中國,病毒來源眾說紛紜,人與自然的話題又引發深思,那些買賣、殺害野生動物的陋習必須堅決制止,動物與人必須和諧相處,災難帶來的背后值得人們深刻地反思。</p><p> 深思之后,另有感動。中國在抗擊病毒的戰疫中,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那些戰斗在一線的白衣天使、那些為了控制疫情幾十天不歸家的警察、志愿者,那些出現疫情為武漢捐款捐物的平凡的人們,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每每看過他們的報道之后,都令我情難自己。病毒無情,人間有情。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戰勝一切的困難,打勝這次抗疫戰爭。</p><p> 冬雪融化,春暖花開,春天已經到來。</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那一抹鮮艷的中國紅</b></p><p> 初2017級9班 余珍儀</p><p><br></p><p>如果希望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p><p> ——題記</p><p><br></p><p> 新春已然來臨。想象中的萬家燈火、鞭炮齊鳴卻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隱匿得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萬籟俱寂,是人心惶惶,是親人間的別離,是在一次次希望和失落中的等待......新年的紅被沉重的黑漸漸掩蓋,但中國紅卻鮮艷依舊。</p><p><br></p><p> 中國紅在逆行的背影里</p><p> 在病毒悄無聲息的來臨之時,鐘南山院士叮囑道:“沒什么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自己卻踏上了奔向武漢的路。武漢的金銀潭醫院是戰斗最先打響的地方,那里的“指揮官”——院長張定宇患上了漸凍癥,雙腿都已經萎縮的他卻還是逆著風浪勇往無前,“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的病人。”疫情沒有給他喘息的時間,他只能不停地向前、向前,不曾停歇。也有人舍棄掉了自己的一頭長發;也有人不停工作直至累得暈倒;更有人在與病毒抗爭時與親人歷經著生離死別......這些逆行者拋開醫生的身份,也只是父母的兒女,孩子的爸媽......他們也想快快樂樂地坐在桌前吃上一頓年夜飯,和家人聊聊天,一起高聲歌唱,一起放聲大笑......但刻在骨子里的職業精神和情懷引領者他們踏上戰場換上戰袍,從死神的手里搶回一條又一條生命。</p><p><br></p><p> 中國紅也在各國人民的眼里和國際的 舞臺上</p><p> 俄羅斯不聲不響地送來了23噸物資和5名防疫專家。末了,不大肆宣揚,又不聲不響地回去;韓國的駐華大使館拉起了橫幅,為中國加油;東京街頭,一名身著旗袍的女孩抱著紙箱為武漢募捐,身后的帳篷還高高掛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全世界都在等待,等待黑暗散盡,等待中國重新煥發生機!</p><p><br></p><p> 中國紅在我們的心中</p><p> 盡管不能上“前線”,我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加油打氣。每一天,都在緊緊盯著疫情的形勢;每一刻,都在心中吶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記得前幾天,“君頤尚渡”里的住戶隨著國旗形狀霓虹燈的冉冉升起,高聲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氣吞山河。這一首歌唱進了我的心坎里,隔著屏幕都熱血沸騰。“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離......”是啊,我們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祖國孕育了我們,用自身強大保護著我們,我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吶喊加油。</p><p> 中國紅永遠鮮艷……</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深山的吶喊</b></p><p> 初2017級9班 孫煒城</p><p><br></p><p>飽受新冠病毒之苦的人類:</p><p> 你們,還好嗎!我是一只來自深山的蝙蝠。聽說你們最近遭到病毒侵擾,事情鬧得很大。對于這件事,我并沒多大震驚,早在2003年我就遇見了。對此,我想說:這都是你們咎由自取!</p><p> 很榮幸再一次當選病毒載體,也很驚訝這件事居然被 你們發現了,慚愧慚愧。不過話說回來,我們也很痛很傷很無奈呀。不久前,我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說它要出去探險,結果卻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復返了。這可讓它爸爸媽媽心急了,兩個人趁著夜黑風高之時飛出去找親愛的孩子,他們剛一出洞口,外面就傳來一聲巨響,差點把我從洞頂震下來了。同伴們都湊到洞口,小心翼翼地探測著外面的世界。一輪殘月如死神的鐮刀懸在半空,死寂的山林間映射著慘白的月光,洞口不遠處,一個高大之人手中拎著一些東西----那對可憐的夫婦。它們好像十分痛苦,嘴巴張得很大,肚子上有一個碩大的“穿膛洞”,似乎還在微弱的掙扎,那人見它們翅膀還在微微動彈,于是惡狠狠地將它們向旁邊的一棵樹砸去......一切都完了。寫到這里,我不禁再次淚目。眼見得我們的數量越來越少,你們卻不知悔改,那只有自食惡果了。</p><p> 常言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們這些眼中只有金錢的人類,為了錢財扼殺了多少生命,“摧毀”了多少土地。山林中回蕩的不再是小鳥的歌唱,而是機器的轟鳴聲、“呯呯”的獵槍聲......棵棵大樹因你們的私欲“死無葬身之地”,只只動物因你們的味蕾而永不安生。每一分鐘,都有一片足球場大小的森林倒下;每一分鐘,都有成片的林間精靈失去美好家園。你們這些貪婪的人類,只能聽到唰唰的鈔票聲,卻聽不到在伐木劇嗡嗡作響之時樹木的哭泣,不能看見木屑飛撒之時枝葉的崩潰,不能感到到樹木倒地之時大地的震撼與無奈。洶涌在狂沙代替了濃密綠蔭,聳立的高樓侵占盎然生機。曾經穩定的生物鏈因你們的破壞而幾近斷裂,種種生靈在你們的摧殘下伴著無奈與痛苦離開世界。</p><p> 陸地、大海、天空,那蘊藏著勃勃生機的慈母,卻有你們這樣的逆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家園,何必互相殘害呢?萬物皆有靈魂,你們人類,是一個有高度文明的種族,難道連這點常識都沒有嗎?</p><p> 請停止你們的隨意屠戮、任意摧毀,還我們、還林間生靈、還山川河流的和平共處,為世間萬物留一片寧靜。</p><p> 但愿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天地間不再回蕩哀號與哭泣,但愿你們能夠盡早明白生而為人的真正使命,也盡早還你們人類一片蔚藍天空、一陣陣愜意的歡笑、一個圔家團聚的祥和春節。</p><p> 祝早日醒悟!</p><p><br></p><p> 一只盼望與人類和平共處的 蝙蝠</p><p> 2020年2月23日 心碎時</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雙面太陽</b></p><p> 初2017級9班 范璘柳菲</p><p><br></p><p> 很多人喜歡冬天,這是一個寂靜的季節,她帶著滿身寒意,抹去一切秋天的圓滿,她把世界裝潢得睿智而冷靜。然而,在這個不同于以往的冬天里,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有一個共同的愿望,期待用愛融化堅冰,擁抱熾熱的暖陽。</p><p>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春節熱鬧的氣氛,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有時有幾個零丁的人影,也是疾步而行,緊張的氣氛給天地換了一個霧蒙蒙濾鏡,讓人心生悲涼。</p><p> 疫情發展得很快,從最開始的湖北地區蔓延到了全國各地以及國外,新增確診病例以一千多、兩千多、三千多……的數字不斷增長,如此猛烈的發展勢態使人不由得憂心忡忡,家人都不敢隨意出門,屯足了生活物資,準備在家里度過這個冬天。可是,就在這個如此險要的關頭,微博上的一條熱搜卻讓人難以相信——武漢封城前有人偷偷“逃”出來,還拍照發朋友圈。國家身處危急之際,同胞們置于水深火熱之中,為什么還要到處亂跑,增添社會的負擔呢?為什么不能對自己的祖國充滿信心呢?為什么要在疫情來臨之際害怕面對,從而選擇逃避呢?</p><p> 年過八旬的鐘南山教授沒有逃避,他在疫情被報道的第一時刻,親赴武漢,以年老之姿展現臨危不懼,奮不顧身之態。</p><p>眾多醫生護士沒有逃避,他們在祖國需要的時刻,寫下封封“請戰書”,以白衣作戎裝,負重前行,與病毒進行生命的博弈,在鍛造人性之美。處在重災區的武漢人民沒有逃避,他們主動自我隔離,不給醫務人員增加負擔,他們主動為醫護人員保駕護航,做飯,開車,做心理疏導,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p><p> 身在各地的中國人沒有逃避,眾多口罩廠商緊急召回工人加班加點生產,各地人民籌集物資,海外的華僑華人也竭盡全力將物資帶回祖國。</p><p> 我們的祖國沒有逃避,撥動資金支援武漢,調動更有能力的官員前往湖北,派出解放軍支援湖北醫療隊。</p><p> 多少位因為疫情而倒在工作崗位上的英雄們,他們用生命在泥濘中筑起長城,我們更應該肩負起重擔,為生命而戰,為光明而戰。艱難過后,一定能迎來勝利的曙光。</p><p> 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它熄滅著走下山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太陽的雙面,一面是悲哀,一面是希望,即使我們還處在漫漫長夜中,但光明一定不會被夜色掩埋。</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現實的對白</b></p><p> 初2017級9班 羅苗月</p><p><br></p><p> (某中學生的日記)</p><p>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 陰</p><p> 雪落梅梢,我被困在沾滿水霧的窗后,欲擦出純冬凈境,想看最后一次出門的風景有沒有發生新的變化,然后托著下巴期待暖陽盛開。</p><p> 新型冠狀病毒, 這只病魔轟轟烈烈地闖入人們的生活,2020年庚子鼠年開端便遭險境,實在難言。</p><p> 這次疫情期間我除了做些日常瑣事,日常關注疫情,追蹤最新有關病毒感染報道也成了我的必要的任務。</p><p> 在這特殊的日子里,醫護人員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他們的付出令人敬佩,他們是世間最美的風景,也是從天堂滴落的色彩。義無反顧是無言的選擇,默默奉獻是無聲的答案。從新聞躍動的一個個凝聚愛的畫面,我能看見他們登上前線定格永恒的背影,看見成串的汗順著臉頰悄悄滑下……隔著屏幕都能嗅出消毒水的氣息。世界需要你們,世界因你們而令人眷戀難忘。你們是天使,執著的信念為神圣的光環,善良為翼,無私為羽,手中緊握著生命的權杖,揣著舍己為人的信仰。厚厚的防護服蓋住了他們全身,卻蓋不住他們所散發的希望之光。向天使致敬!</p><p> 最后,我相信一切都會變得更好起來,相信曙光的來臨,而且比之前還要明亮。</p><p><br></p><p> (某蝙蝠的日記)</p><p>2030年2月22日 星期五 陰轉小雨</p><p> 今天山洞里溫度適宜,舒適的洞穴冷暗湖濕,我對新的居住環境非常滿意。</p><p>今天蝙蝠老師上課的內容與我們的生理結構有關,我從中學到許多有趣新知識,印象最深刻的是蝙蝠神奇的全身骨架,不僅如此,我還了解我們是哺乳動物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獸類,為此我為自己擁有一雙靈活輕快的翅膀而驕傲。</p><p> 當我們津津有味地聽著老師講著我們自己主要利用超聲波回聲定位信號來搜尋食物,深測距離,確定目標,回避障礙和逃避敵人時,老師順便補充了一點:“人類便是根據了我們超聲波回聲定位功能,從而發明了雷達。”</p><p> 這時,老師提到人類,眼睛略瞪大了些,全身顫抖了一下,差點從枯樹干上掉下來,隨后老師臉色也變很令蝙蝠難以理解。課堂的氣氛顯得有些尷尬。</p><p> “唉,”老師無奈地擺了擺毛茸茸的腦袋,“人類啊…”語氣中夾雜些難以理解的憤怒和淡淡的失望,低沉的余音突出黑夜的漫長。接著老師吐出了令我們目瞪口呆的幾個字:</p><p> 人類居然會吃蝙蝠!</p><p> 我大驚,我一直以為只有蛇類、猛禽等動物才會食用我們!</p><p> “他們、怎么會吃我們呢,我們長期居住在陰寒的巖洞里,還長著一幅自己都害怕的面孔,吱吱吱…”</p><p> “因為他們的心靈是骯臟的,不懂得敬畏自然,為了眼前的茍且不擇手段,我們應該遠離他們!”同學氣急敗壞地罵道。</p><p> 老師緩回勁來,也不像剛剛那么失態,回答道: “不過,人類在十年前就遭到自然的報復,2020年,世界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 經考研大量數據支持,其病原體來至蝙蝠這是一種先前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由于傳染性極強病毒席卷了地球各地,多地人們因不幸被傳染感染,先出現發熱、乏力、干咳等病狀,后逐漸出現呼吸困難等嚴重表現,嚴重剛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或膿毒癥休克,甚至死亡,死亡超過2000人,我們要認識到這不是個冰冷的數字,更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p><p> “我們身上攜帶著新型冠狀的病毒?那么為什么我們沒事啊?”同桌歪著腦袋問道。</p><p> “其實我們蝙蝠體內還攜帶著其它高致病性病毒,比如埃博拉病毒、馬爾保堡病毒等,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我們這所安然無恙是因為我們在演化過程中進化出高水平DNA損傷修復功能及更強的免疫應答系統,并且我們還處于40度發燒狀態,可以用高溫消滅多數病原休的應激身體狀態,所以我們不會生病。”</p><p> “那么,蝙蝠老師,人類現在還會吃我們嗎?”后排同學被嚇得不停的發抖,提出大家心里最關心的問題。</p><p> “再也不會,由于十年前的那次疫情人類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失以及對此造成的影響,人們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嚴格實施《野生動物的保護法》,并大力宣傳“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思想,積極建立人與自然的友好關系。許多人參與其中,在人類的保護下,許多臨危野生動物的血脈也傳承下去, 野生動物也不再會出現在人類的飯桌上,生態也逐漸平衡,自然也回歸最初的模樣。人類不會因為一時的貪婪來滿自己味蕾或特殊需求,他們已經認識到自己的犯下的種種罪惡,且付之于行動,畢竟,他們欠下了太多太多…。”</p><p> 老師談到這里時,黑溜溜的雙眼望向洞口,雖然我們的視力不好,但我們知道,有一座繁華的人類都市在接近地平線的方向,夜里,隱隱約約的高樓披著黯紗,顯得張揚而又沉默。</p><p> “我不希望世界末日來臨的那天,與人類走向盡頭的只有他們自己。”</p><p> 我凝視窗外,窗外的另一個我(蝙蝠),原來,是共同體,命運的共同體。</p><p><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疫中“聊齋”</b></p><p> 初2017級9班 李卓航</p><p><br></p><p>古人云:每逢庚子必有大亂。 ——題記</p><p><br></p><p> 2020年農歷春節,大概是中國人過的少有的不太喜慶的一個春節。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所感染肺炎的出現,讓原本熱鬧的春節慶典,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惶恐中,人們紛紛購買口罩,囤積食物,在家閉門不出......</p><p> 所以,我被迫在家學習,日子也無聊的流逝,直到某一天……</p><p> 早晨起床,我半困半醒的走出臥室,去飯廳吃早餐。突然,我發現腳下踩到了什么東西。“什么呀,一張紙?亂扔垃圾!算了,我看看是什么?”我漫不經心的撿起它,“一封信?”隨即,我的目光便轉向信末,因為我通常看信都要先看落款,這樣可以根據發信人猜內容,比較有趣。“什么呀?Q?這是誰?惡作劇吧。”我打開它,想隨便看看。但馬上,我便睜大雙眼……</p><p> 內容</p><p>人類,你們好!</p><p> 我是Q,是一種冠狀病毒。被你們稱作2019-nCOV。最近,有許多人在說我的錯誤,但我不像其他的病毒成員一樣沉得住氣,任你們批判。所以我寫了這封信,告訴你們些真相,也好脫去你們強加在我頭上的罪名!</p><p> 先談談我們自己吧。要了解事物,自然應該從事物的本質開始了解。首先,給大家簡單講講,什么是冠狀病毒。在病毒界,我們冠狀病毒也是一大奇葩。與一般病毒不同之處在于我們的表面長有許多凸起,因為凸起像國王的王冠,所以叫冠狀病毒。既然有如此尊貴的身份,我們自然與其他病毒不同。對于病毒來說,生存的方式是寄宿在細胞工廠內,偽裝成細胞車間主任讓核糖體開工,再寫入我們自己的遺傳物質,使得細胞工廠變成病毒生產基地。生產出的病毒又繼續感染其他細胞。而在這期間,人體不會有明顯癥狀,這就是潛伏期。當然,不同的病毒潛伏期也是不同的。當大家的力量足夠了,就會發起戰爭,進攻宿主的其他細胞。</p><p>那么,與其他的相比,我們又有什么不同呢?為什么我們傳染性更強呢?原因就是我們的“冠”其實是一把鑰匙——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即病毒受體,我們可以憑借這種東西,與同樣含有這種酶的黏膜細胞完成受體結合,侵入其內部。利用它,我們可以迷惑細胞的識別蛋白,被當成營養物質輕松入內,加速入侵的過程。</p><p>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些不同。想知道?那得先從病毒的分類說起,病毒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兩類,而我們冠狀病毒,就是RNA病毒。那又有什么不同呢?首先你必須知道DNA和RNA有何不同?有以下幾點不同:1.組成單位:DNA的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RNA的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2.組成堿基不同:DNA是ATGC,RNA是AUGC。3.組成五碳糖不同:DNA是脫氧核糖,RNA是核糖。這些,對你們人類來說看上去很難懂,所以你們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DNA是兩條鏈,RNA是一條鏈。其本質就是說:DNA信息,相當于兩個人商量辦事,而RNA卻是一個人隨便處理。所以,我們RNA病毒很容易變異。那么,當普通病毒入侵后,淋巴細胞就會出動,消滅它,然后記住之,下次就可以輕松搞定它。但我們冠狀病毒就不同了,我們一旦變異,就像畫了個裝,淋巴細胞就認不出我們了。在感染后,人們通常會患有肺炎,出現頭痛,咳嗽,發燒等癥狀。</p><p>講完了我們自己,現在讓我們看看這次的事件。你們人類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主宰,總是看不起其他的物種,覺得一切都應為人類服務。但事實上,你們也只是自然界渺小的一份子,和我們身份一致。就像這次事件,你們也是怪罪我們病毒,卻不想想你們自己的問題!!!就像上次我們的兄弟SARS一樣,人類感染是因為吃了果子貍,而真正的自然宿主是蝙蝠。人類食用果子貍歷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記載,你們還有個叫蘇軾的寫過一首詩來記錄吃果子貍。但為什么當時未感染?蝙蝠與果子貍相安無事幾千年,就是因為你們人類亂砍亂伐,開礦等活動,驚擾了蝙蝠,才使其被迫離開生存地……</p><p> 你們不要以為自己有多重要。告訴你們,現在海洋里所有病毒的總重量,是現有藍鯨總重量的幾億倍!!!世界上90%的地方都有我們,在34億年前,我們就已經出現。而你們呢?人猿相揖別才700萬年,而從農業社會開始算,才不過僅僅1萬年!!誰更有資格在地球上生存?!!這一目了然。</p><p> 所以,今天我的大概意思就是,今后你們人類做事,不能只從你們自身的角度出發,而應該在考慮人的倫理的同時,也要考慮一下自然的倫理。希望你們能夠因此得到教訓,尊重世界上的每一種生物。也是為了脫去我的罪名。這一切是你們自己造成的,與我無關……</p><p> 我是Q</p><p> x年y月z日</p><p>讀完信,我感慨萬千,對它的觀點,我也是贊同的。今天,將我的見聞和此信拿出來,也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和警醒。希望人們能夠愛護自然,尊重自然。</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愿我們休戚與共</b></p><p> ——蝙蝠來信</p><p> 初2017級9班 李佳秩</p><p><br></p><p>親愛的人類:</p><p> 你們好!</p><p> 看到我們的來信,你們會不會厭惡我們呢?2020年伊始,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從武漢蔓延至全國,全國人民陷入一片驚訝與恐慌之中。困擾著你們大家的,不只是肺炎的疫情,還有這來路不明的病毒。后來,你們查明了真相,是我們蝙蝠給大家帶來的災難。消息傳出,大家好像都在發表一些言論,覺得我們蝙蝠很可惡,如果沒有我們,大家都在安心、愉快地過春節,迎接這個新年的到來吧?</p><p> 你們可知道,這一些看似是真理的話,實際上刺痛了我們的心。我們本是你們的朋友,你們的生活,我們也有貢獻。我們長期住在山洞里,自己生活,并沒有干擾你們的正常。不打擾你們,就是我們蝙蝠的生活方式。若干年前,人類和蝙蝠一直是友好相處,互不侵犯。因為我們都是地球——這位母親的孩子,我們都在為母親奉獻,我們就是兄弟姐妹。</p><p> 隨著你們社會的發展,你們人類開始不滿足于現狀,想要擴大利益,就開始捕殺野生動物,其中就包括我們蝙蝠。我們長期居住于陰暗的山洞,難免攜帶一些你們未知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等。那些愛吃野味的人類,捕殺了我們的同類,只想解一時之饞。我們眼睜睜看著同類被送上你們的餐桌,不僅有對同類的可憐和對捕獵者的怨恨,更多的是對你們人類命運的擔憂。你們當中貪心的人,抱著嘗鮮的心態,吃了野味,無疑會造成兩個后果:一來,使各個物種數量減少,破壞生態平衡;其次,會增加一些未知病原體傳播到人類身上的幾率。細數過往,2003年中國“非典”,2014西非埃博拉疫情,不都是你們破壞生態平衡,沒有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造成的災難嗎?</p><p> 大自然對待每一種生物都是公正的、平等的,既然犯了錯,自然就要承擔后果。這一次疫情,我們作為病毒的傳播者,自然深表愧疚;但是請你們想想,假如全人類達成共識,拒絕捕殺野生動物,拒絕野味,新冠病毒自然就不會傳播到你們人類身上來。想必經過這次嚴重的疫情,你們人類就會意識到生態平衡的重要性。</p><p> 不過,你們人類的團結和毅力,我們真的欽佩。在災難來臨之時,本可以在家里呆著過節,英雄們選擇了前往前線,與病魔作斗爭,用一己之力,為全人類的健康獻出一份力量。你們人類許多白衣天使在將近兩個月的斗爭中,失去了與親人見最后一面的機會,倒在了抗擊肺炎疫情的第一線。你們的精神,也的確讓我們頗有感觸。我們也能感覺到,在你們的努力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終要勝利。</p><p> 這就是你們人類,你們本來的面目。有無恥,有無奈,更多的是無私,是無畏。或許,這場牽動所有中國人的心的災難,是一堂課,授課者是大自然,是地球母親,她要教會你們人類,所有生物是連為一體的,一旦有一方受到損害,承擔后果的必將是所有的生物,是自己。這次災難,每個物種都洗不掉自己的嫌疑,因為生態平衡是大家共同維護。你們人類作為高級動物,就應該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我們都從自然中來,也終要回到自然中去。幫助大自然恢復健康,也是促使你們人類繼續發展的根本所在。希望以后,我們能和睦相處、休戚與共,一起為我們的未來負責,誰也不傷害誰,保存一份彼此之間的信任與呵護。</p><p> 祝</p><p>一切平安!</p><p> 與你們同在大自然的蝙蝠</p><p> 2020年2月23日</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致敬,逆行者</b></p><p> ——初2017級9班 曹晉瑋</p><p><br></p><p> 何為逆行者?是大年三十的夜空下的戰士,是在醫院中接濟病人的天使,是路邊上一位位不起眼的社區工作人員。</p><p> 在我的家中,有兩位平凡的逆行者——我的父母。與醫生相比,他們沒有專門的N95口罩,沒有專門的防護服,一件百毒不侵的制服,一個簡單的醫用口罩便是他們的全部家當;沒有舒適的暖氣,沒有厚厚的羽絨服,幾根鐵管,一張塑料布子便組成了一個四面透風的棚子——他們的“避風港”。多少個黎明,窗外的路燈還未熄滅,寒風還在敲打著玻璃,半睡半醒中,我迷迷糊糊的看見從門縫中透來的光亮,聽見老舊的房門所發出的吱呀聲,我就知道,要么是父親下夜班歸來,要么是母親去上早班了。網友們開玩笑,說,疫情讓大家體會到了“四世同堂”的快樂;可是這漫長的假期里,卻讓我體驗了一盤“小鬼當家”,自己熱飯吃,自己上網課,自己做作業。這么多天與自己為伴,我從未埋怨過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舍棄了小家,是為了更好的大家。</p><p> 我也曾去過一次母親工作的地方去接她下班,那是下午三點,母親馬上要交班了,客車還在陸陸續續地進站。我躲在一旁,遠遠地望著忙碌的母親和她的同事們,他們的工作很簡單,引導車輛進站,協助醫生查體溫,登記車輛和乘客信息;他們的工作也不簡單,從未間斷的車流,讓他們來不及修整,登記完一輛,他們又直奔下一輛而去,龐大的人群中,沒有人知道誰是患者,在沒有專用設備,與乘客如此近距離的接觸的情況下,隨時都有被感染的風險,他們穿梭在一位位乘客中,用眼睛死死地盯著醫生手上測溫儀的數據,不愿放過任何一個疑似患者,因為他們知道,漏掉每一位疑似患者,就會給民眾帶來一份不安。等她交接完班,已是下午四點,母親看見我,很吃驚:“你怎么來了,這地方不安全,最好是待在家里,不出門。”我不滿地說:“我都等你一個小時了,怎么這么晚才下班?”母親理了理被帽子壓扁的頭發,歉意地說:“這不,現在是高峰期,人就那么幾個,我就多干一會兒,幫幫忙,過了就沒這么忙了”看見我不高興的樣子,母親笑著對我說:“今天的運動排行榜,我怕是又要名列前茅了。”我也笑了,知母莫若子,我早已明白她的心思。</p><p> 我的父親也是如此,他和同事們站在檢查口,就算是刮再大的風,下再猛的雨,也不能離開工作崗位。我還記得那個變天的晚上,我蹲在家里,聽見外面鬼哭狼嚎的風聲,看網上同學們都說,今年還是第一次聽見吹的這么響的風。我不禁擔心在路口上班的父親,不知道他衣服穿地夠不夠暖,會不會著涼,恨不得到他那里去看看,再為他披一件衣服。第二天早上,聽見父親開門的聲音,我便從床上跳起來,跑到他跟前,他的雙手冰涼,臉也早已被吹得通紅,還沒等我問他,他便說道:“給你講個有趣的事情,昨天晚上吹大風,我們檢查點的棚棚都吹翻了,連個‘避難’的地方都沒有。”,我也只好假笑。我知道,他是怕我擔心。</p><p> 這就是我的父母,我知道,不僅僅是我的父母,還有全國數不清的父母們都沖在了前線。無論是劃破武漢夜空的一班班客機,還是一筐筐運往疫區的新鮮蔬菜,都有著無數家庭對戰勝疫情的期待。危機當前,我們總能看見一群人挺身而出,逆向前行。他們無暇顧及自己的生命安危,卻把使命放在首位。此戰,我們必勝。致敬,逆行者。</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致敬,逆行者</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初2017級9班 李林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逆行者,是一種稱謂,一份擔當。你們的背影,是我們民族的正面?。</p><p> -------題記</p><p><br></p><p> 春節,歷來萬家團聚的節日,今年卻與眾不同,今年的春節,我們收到了一封無情的戰書,新冠肺炎疫情報道刷屏,患病人數飛速增長,疫情地圖迅速被染紅,突如其來的巨變讓人手足無措。武漢封城當日,數十萬人逃離武漢,當所有人都對“毒窩”避之不及的時候,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逆著人流,頂著風塵冒著生命危險火速馳援武漢。我們不知道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但我知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逆行者。</p><p> 危急時刻,我們看到了眾志成城。疫情爆發后,你們來不及驚訝,毫不遲疑地扛起了肩上的責任。一份份請愿書,是你們臨危不懼、勇于擔責;一個個鮮紅的指印,是你們壯志所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你們的誓言,“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你們鏗鏘有力的話語擲地有聲,重重地敲擊在我們的心上,向你們致敬,逆行者。</p><p> 緊要關頭,我們看到了舉重若輕。在接受采訪時,你摘下了防護面罩,原本光滑的臉上,多出來許多礙眼的壓痕,像條條溝壑,讓人觸目驚心。你看見記者心痛的眼神,連忙笑著說:“這是我們光榮的戰斗印記”,還半開玩笑似的,“有錢也買不到的哦”。還有你,記者剛到的時候,你還在看手機,忽然下意識地舉起左手去撩耳邊的頭發。可當手觸碰到耳朵時,你頓了頓,轉頭看向手時,才想起在趕赴武漢前,你的長發已經剃了,你抿了抿嘴,又低下頭繼續看手機,裝著不在意的樣子,可是,你眼底一閃而過的難過,攝像機看到了,我們也看到了。向你們致敬,逆行的白衣戰士們。</p><p> 戰役一線,我們看到了前仆后繼。“你的電話響了”.有人提醒道。你一邊接著電話,一邊向門口走去。忽然,你停下了腳步,身子不住的顫抖,深深地埋下了頭,聲音哽咽了,你艱難地舉起手移開護目鏡,輕輕拭去眼淚。隨即你又戴上了護目鏡,掛斷了電話,更加堅定地向病房走去。原來,你的同為醫生的好友,也不幸感染了新冠狀病毒,倒在了抗疫一線,可你來不及悲痛,又更加堅定地去救治病人。向你們致敬,逆行的勇士們。</p><p>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華,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脊梁,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精神。今天你們就是時代的風華、國家的脊梁、民族的精神。你們逆行的身影,必將成為我們最深的記憶,你們的精神必將激勵我們逆難而上、不懈奮斗,牢記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向你們致敬,逆行者。</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縱然山河染病 不敵世人盛情</b></p><p> 初2017級9班 王藝霖</p><p><br></p><p>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火災、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p><p><b> ——《流浪地球》</b></p><p><br></p><p> 庚子鼠年,新年伊始,如期而至。本是萬象更新的時間,卻因冠狀病毒肆虐,在這個特殊的年關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像《流浪地球》的這段話,疫情起初只關乎武漢這一座城市,開始它只是我們手機新聞上滾動的數字,是亦真亦假的幾條翻不起水花的網絡信息。可當疫情席卷整個中國時,國人慌了。</p><p> 陌生的地域被一個個標注,整個中國染上本屬于新春喜慶,如今卻是病態象征的紅色。病例的數字在迅速增長,我們被困家中,肆虐的病毒令每一個人的呼吸與中國相連。</p><p> 可是就如《論中國》里基辛格所寫:中國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p><p> 在疫情爆發后,十七年前領軍抗SARS的鐘南山院士在新聞中提出建議: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然而短短幾日后,84歲高齡的他就義無反顧地趕往了武漢防疫的最前線,甚至在高鐵上觀看資料累得睡著了。</p><p> 被家里父母呵護著長大的20出頭的護士朱海秀接受采訪時說:“我不想哭,眼淚會將護目鏡打濕,干不了事。”正值青春的女孩子,剪去長發,臉被護目鏡壓得傷痕累累,褪去稚嫩,堅守戰場。</p><p> 據相關報道,在火神山醫院建設的高峰時期,4000余名建筑工人24小時輪班施工,近千臺大型機械設備、車輛徹夜運行。當人們在睡夢之時,這些無名英雄仍堅守在建設第一線。</p><p> 諸如此類,數不勝數……</p><p> 都說救治病人為醫者尋常。他們怎么不知道疫情嚴重,生死一線相隔。可國難當頭,他們只能日夜堅守,以自己凡人的血肉之軀,為每一個人筑起屏障,他們逆風而行,選擇了人民和國家。</p><p> 除了他們,還有千千萬萬無名而又平凡的志愿者堅守在崗位,他們是耄耋的父母,柔情的妻子,勇敢的丈夫,被寵愛的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只是一個普通卻不平凡的戰士,在沒有硝煙的戰場,為我們奮斗著。</p><p> 他們在這個冬日里,穿梭在病毒肆虐的城市,平凡又偉大。</p><p>全國的人民拋下新春的快樂,撇去無措與慌張,獻上自己微弱的力量,只愿疫情終結。</p><p> 縱然山河染病,不敵世人盛情。</p><p><br></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感謝大家的閱讀</i></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b></p><p>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p><p><br></p> <p>圖片來自網絡</p><p>感謝作者原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台县|
晋中市|
南澳县|
漠河县|
阳原县|
德昌县|
陇南市|
郴州市|
库车县|
丹东市|
闽侯县|
邵阳县|
易门县|
海晏县|
景东|
大同县|
盱眙县|
德兴市|
诏安县|
德庆县|
桂平市|
凤冈县|
邮箱|
保德县|
亚东县|
贞丰县|
白朗县|
武陟县|
崇阳县|
日照市|
东阳市|
新蔡县|
紫云|
惠来县|
定南县|
通化市|
清水县|
响水县|
鞍山市|
南宫市|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