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style="">讓歷史銘記我們的青春與汗水</b></font></h1> 我叫孫黎芬。可能大家對我的名字并不是很熟悉,但是我相信大家對“五朵金花”這四個字一定很熟悉。<br> 真的很難忘那一段歲月,我們用青春的汗水,讓歷史銘記下我們的名字。<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真的很感謝那一段時光,我們用艱苦的勞動,讓燕化銘記下我們的名字。</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font color="#167efb"> 左起:焦淑清、佟慧琳、孫黎芬、董艷英、劉惠英 </font></div><div><br></div><div> 每當回想起那充滿艱苦和快樂的日子,每當想起那轟轟烈烈拼搏奮戰的日子,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激動起來,感覺自己仿佛年輕了許多。30萬噸乙烯大會戰的工地上,成千上萬的建設工人揮汗如雨,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建設好新中國引進的第一套30萬噸乙烯及其配套裝置。</div>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當時的乙烯工程對于新中國、對于新中國石化工業的意義。乙烯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重化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當時的中國,大陸地區的乙烯年產量不足6萬噸。也就是在蘭州煉油廠,有一座年產6萬噸乙烯的土法上馬的沙子爐,除此之外,國內再也沒有能生產乙烯的化工廠了。而當時美國的乙烯年產量2000萬噸!<div> 這就是我們當時的現狀。怎么辦?奮起直追啊!<br> 1973年8月,經毛主席、周總理批準,我國引進的首套30萬噸乙烯及其配套裝置在燕山石化開工建設,掀起了燕山石化建設歷史上又一場大會戰,我們就在現在化工一廠的廠區內召開了動員大會——當時那里還是一片農田。這是一場有幾千人參加的群眾大會,《人民日報》、《工人日報》、《北京日報》都做了報道。<br></div> 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傳遍五湖四海,更是點燃了燕山這塊36平方公里土地上每一名燕化人的熱情。“為社會主義祖國爭光,為中國工人階級爭氣”的豪情,激起了每一個燕化人大干一場的決心。大家搶著寫請戰書、倡議書、決心書,全體燕化人沉浸在一片沸騰之中。一時間,苦練技術、苦學本領蔚然成風。<br> 我們“五朵金花”參與的是4具乙烯球罐的焊裝。<br> 4具乙烯球罐,每個直徑15.4米,有5層樓房那么高,體積是2000立方米。球罐需要將日方提供的“瓜瓣式”球殼板組對焊接,其材質是特殊的低溫高強鋼板。經計算,光焊縫就有2000米,焊好1具球罐要用掉6噸左右的焊條。<br> 為保證焊接質量,所有的焊縫都要進行100%的X光透視、100%的超聲波探傷。在日本,沒有從事過三年以上球罐焊接的高級焊工是不能上這樣的球罐進行作業的。所以,日本專家對于我們能不能在10個月里完成球罐組裝焊接的工作很是懷疑。<br> 因為我們完全沒有任何經驗。但是,不會我們可以學,技藝不夠精湛我們可以練。<br> 北京的盛夏本就難熬。根據工藝要求,焊縫焊接前要預熱到120度,我們焊工則要穿著厚厚的工作服、踏著笨重的大頭鞋,舉著面罩,握著焊把。你們可以想象一下,在離我們不到50公分的地方,就是加熱到120度的鋼板,全副武裝的我們要正對著它去打火、去實施焊接。身邊是條條火龍,預熱后鋼板的高溫穿過隔熱層,又穿過大頭鞋,燙得兩腳不由得來回倒步。<br> 這樣的條件,男同志尚且要硬著頭皮,何況我們5個女同志。可是我們5個就是有一種不服輸的勁兒。<br> 我們5個,除了我是二級工外,佟惠琳、董艷英、劉惠英、焦淑清4人都是1970年底進廠才剛剛轉正的一級工。我們一出現在隊伍中,日本專家既驚訝又懷疑,驚訝的是怎么還有女同志參加焊接,懷疑的是中國的女工能勝任這么重要的任務嗎?可那時,我們就是自信。我們5個最大的28歲、最小的20歲,一想到這是毛主席親自圈定的重點工程,這是中國第一套引進的大型乙烯裝置,我們滿心里都是“為國家爭光、為毛主席爭氣”的信念。我們就是要讓日本人看到,女子也能頂半邊天,中國的女子更不讓須眉。<br> 為了掌握九鎳鋼板這種特殊材質的焊接技術,我們在進入現場作業之前,進行了幾個月時間的艱苦練習。焊工要有蹲功,我們一有時間就蹲著,吃飯蹲著,開會蹲著,在宿舍看書、聊天全部都蹲著,常常蹲下去幾十分鐘不能站一站,我們憑著毅力硬是挺了過來。我們反復練習平焊、立焊、仰焊等多種姿勢的焊接,以適應球罐多種位置作業的需要。我們算過一筆帳,在不到20天的時間里,我們光練習用掉的焊條足足有300公斤! <br>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月的苦練,我們5個人都一次通過日本專家極為嚴格的考核。看到考核結果,日本專家大拇指向上一伸,服氣地道了一句 “吆西”。同時,一支由20名青年員工組成的球罐焊接攻關隊正式成立。我們5個女工也便成為這支隊伍里最獨特的存在。<br> <div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 左起:劉惠英、孫黎芬、董艷英、</fon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佟慧琳、焦淑清</span></div><div><br></div><div> 到了正式進罐作業以后,我們才知道,挑戰剛剛開始。<br> 球罐里的溫度高達60度,一進去就是一身大汗,出來后除去腰間系皮帶的一圈是干的外,衣服都能擰出水來!而我們一進罐就是幾個小時。悶熱的空氣、刺眼的電弧光、嗆人的煙氣,無不挑戰著人體的極限。每次鉆出球罐,我們的臉都是黑的,口腔內、鼻腔內嗆滿鐵銹,咳一聲吐出的痰都是黑紅色的。<br> 而且為了保質量、搶工期,我們在工地上鋪幾塊草袋子,工間休息時,就地而臥。每天上崗,我們也都盡可能地少喝水,常常帶進罐里的軍用水壺,到出來的時候還是滿滿的。嘴唇裂出了血口子,嗓子也啞得說不出話來。領導或者同事實在看不過去,就把水壺硬是送到我們嘴邊,我們也只敢小小地抿上一口。因為我們知道,一道焊縫如果不一口氣完成,很可能出現氣孔而影響質量和工期。<br> 有一次,在焊球罐赤道帶的時候——就是球罐中間最長的那條大箍,現場督導的日本專家突然聞到一股焦糊味,仔細尋找才發現,原來我腳上的鞋底和護腳冒煙了,趕緊上去用腳把火給踩滅。收工之后,日本專家忍不住問我,你剛才腳上著火了你知道不?我說,燒的是我的肉我能不知道嗎?日本專家納悶了,那你為什么不把它處理完再焊?我如實地告訴他,赤道帶是焊縫最長、也是質量要求最高的部位,根據工藝要求,一條焊縫在沒有焊完之前是不能停頓的,我怎么都得等焊完了啊。聽我說完,感動不已的日本專家,不禁伸出大拇指,向我表達心中的敬佩。<br> 而令日本專家敬佩的不只是我們的敬業精神,還有我們精湛的技術。一次,和我還有董艷英對口的兩位號稱“神仙焊工”的日本專家,提出同我們倆進行焊接比賽。結果,我在確保質量一次合格的前提下,拼了一天,勝利完成了球罐溫帶板6條焊縫的焊接,而和我比賽的“神仙焊工”卻直到第二天上午9點才焊完。董艷英那邊,她的焊縫質量完全合格,而和她比賽的“神仙焊工”卻有一處需要返工!值得驕傲的是,在整個球罐焊接過程中,我們5名女工,焊接一次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其中有兩人還達到98%以上。<br> 180個日日夜夜的堅持,電焊的火花燒壞了我們一件又一件衣服,也給我們的胳膊、脖子上留下了一串串疤痕,嘴唇被高溫烤裂了,雙眼被火硝煙熏腫了,可我們從來都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焊把。憑著非凡的毅力和無限的忠誠,我們和球罐焊接攻關隊的其他戰友一起,用6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計劃10個月的任務。<br> 工程結束時,日本專家深深地向我們5個女工鞠了一個90度的大躬。我們知道,他們致敬的,不僅僅是我們5個女工的奉獻與拼搏,更是致敬中國石化工人的擔當與技術。<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工間休息的男焊工們 </font></div><div><br></div><div> 說起那4具乙烯球罐的焊裝,現在大家都能想起我們“五朵金花”,其實當時我們20多個參戰焊工,個頂個都是好樣的。火線入黨的青年工人馮瑞奇,在第二具球罐的焊接中堅持幾天幾夜不下火線,惡劣的作業環境和極度的疲勞使他昏倒在球罐里,被送到醫院后的第二天,他的身影又出現在球罐焊接的腳手架上!<br> 在球罐組裝中挑大梁的戴用學師傅,即使砂輪機打出的碎碴崩進眼睛里也依然堅守現場,紅腫的眼睛總是流淚便戴著墨鏡,一干就是整整四天!<br> 負責丙烯塔吊裝的起重隊副隊長郭曉業,前后7次因工負傷,2次昏迷住院治療,被譽為“鐵人式的硬骨頭戰士”。<br> ……<br> 巍巍的銀塔,托舉著我們堅強的意志;縱橫的管線,縈繞著我們美好的理想。正是因為有著無數和我們一樣無畏艱險、頑強拼搏的人們,從1973年到1976年,燕山石化用2年零3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30萬噸乙烯及其配套工程,并實現一次開車成功,創造出我國建設大型引進裝置的成功范例,樹起了中國現代石化工業史上一塊重要的里程碑,一舉將我國石化工業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燕山石化也由此一舉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石油化工聯合企業。<br> 這是我們整個燕化的驕傲,這是中國石化工業的自豪。<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font color="#167efb">退休后的五朵金花。左起:佟慧琳、孫黎芬、焦淑清、劉惠英、董艷英</font></div><div><div><br></div><div> 人老了,就愛回頭看。我覺得,人的一生不能在碌碌無為中度過。我非常有幸,趕上了新中國工業大建設的時代;我非常榮幸,參加了中國第一套30萬噸乙烯的建設。這一難得機遇讓我平凡的人生有了特別的分量。這是燕山石化給我的機遇,讓我成為光榮的燕化人,讓我們5個女焊工成為光榮的燕化人。<br> 如今,燕山石化已經度過48個春秋,今年是燕山石化的本命年,今天就是燕山石化的48歲華誕。我再次為燕山石化祝福。<br> 新時代新征程,愿年輕一輩的燕山石化人,能夠傳承老一輩創業者無私的奉獻精神和頑強的奮斗精神,以對祖國的熱愛、對黨的事業的忠誠,以堅韌求實的行動,創造燕山石化新的輝煌。<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 本文系孫黎芬在2018年7月燕山石化公司48周年廠慶大會上的報告<br></font><font color="#167efb"><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攝影孫毅,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著名工業攝影家</span></font></h3></div></div></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绥县|
灵石县|
濮阳市|
呼伦贝尔市|
杭州市|
石河子市|
崇左市|
包头市|
武平县|
平江县|
尼木县|
和林格尔县|
公主岭市|
揭阳市|
那曲县|
攀枝花市|
同心县|
景东|
澳门|
镇平县|
齐河县|
民乐县|
凤冈县|
阜阳市|
化州市|
普安县|
平安县|
达孜县|
无极县|
通辽市|
乐山市|
赣州市|
凌海市|
马公市|
涪陵区|
岱山县|
米泉市|
苍山县|
平泉县|
衡阳市|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