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綿山是山西省重點的風景名勝區,是國家五A級別的旅游景區,是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景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條支脈。</p><p>清明節我和家人回老家祭典雙親,路過綿山,順路爬爬山,踏踏青。手機拍攝!</p> <p>綿山起源于春秋時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在山上,又名介山。山上有14個大景點,360余個小景點,這些景點游一遍需要三至五天,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只觀光了幾個景點。以后有機會再上綿山!</p><p>我這是第四次來到這里,前三次路過這里,由于天氣的原因,不是大霧就是大雨,無法進山,這次終于爬上綿山,一見真容!</p> <p>乘坐游覽觀光車進入綿山</p> <p>龍頭寺</p> <p>朱家凹,御座寶地,形如一架巨大的龍椅,正中,筆直的陡峭的石階直通洞玄宮,右邊“扶手”盤龍梯扶搖直上至獨秀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朱家凹鑿挫成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有“風屏龍椅”之稱!</p><p>這里有景點20處,朱元璋的父親曾在此修行,日夜禱告,終于“上禱天,下禱地,禱的兒子稱了帝,”朱家后代常來此祭祀,被稱為朱明王朝的隆興之地。</p> <p>筆直的陡峭的石階</p> <p>一斗泉是以一形似斗的天然石泉而取名。一斗泉洞真宮,唐高宗李治敇修。從山上往下看才能看到,因山太高,時間來不及了,沒有爬上山頂,沒有拍上那一斗泉水的美景!有機會再來欣賞吧!</p> <p>大羅宮被譽為天下第一道觀,在此朝拜道家最高的之神“三無一一無名天尊、無形天尊、無上元君”,有禱必從。</p> <p>天橋,云中棧道。天橋為從奴隸到皇帝的傳奇人物一一后趙明帝石勒所建,石制橋身,全長300余米,橋寬僅一米,距谷底300余米,盤桓半空,形若游龍。</p><p>公元316年,石勒率軍大敗晉軍于此。稱帝后,在此敇建天橋、石寨,石寨是中國最險絶的軍事要塞。后唐太宗李世民建洞神宮于橋下,供奉太清道德天尊的第十五世應化身一一老子。天橋游覽區是綿山神秘文化、軍事文化和道教文化結合的最緊密的景區之一。</p><p><br></p> <p>正果寺,十五尊真身舍利被稱為“世界奇跡”。</p> <p>云峰寺原名抱腹寺,俗稱大巖。因建于抱腹巖內而得名。始建于三國曹魏時期,抱腹巖坐東北面西南,高60余米,深50余米,長180余米,分上下數層。抱200余間殿宇、館舍于“腹”內,容數千年文明歷史于其間,堪稱“天下絕巖”。</p> <p>在距離地面50余米半高的巖頂上飛人還愿掛鈴,是令人懾神驚魄的華夏絕技。</p> <p>羅漢殿、始建于唐貞觀十五年(641)。太宗綿山禮佛憶及當年與洛陽王世充交兵,時有少林棍僧相助,轉敗為勝,他認為這是羅漢化身,敕令在此筑羅漢殿記盛。現殿中大梁有“大清康熙五十七年”修復的記載。</p><p>千年古剎為漢人成佛的第一人田志超高僧在綿山的修行之處,石壁上刻有唐代經文。當年高僧志超曾在此閉關打坐、誦經修行。</p> <p>棲賢谷九曲一線天,為當年介子推歸隱之路。</p> <p>萬壽圖</p> <p>一路上到介公嶺!</p> <p>介公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兴市|
丹巴县|
乌苏市|
通许县|
普格县|
禄劝|
原阳县|
阿拉尔市|
定陶县|
军事|
铜陵市|
武功县|
扎兰屯市|
海晏县|
保山市|
哈巴河县|
永春县|
新竹市|
方山县|
广德县|
当阳市|
鄢陵县|
清远市|
禹州市|
珲春市|
南昌市|
嫩江县|
秀山|
治多县|
乐业县|
陆良县|
隆昌县|
金堂县|
德化县|
石家庄市|
廊坊市|
泾川县|
玉树县|
临沂市|
内丘县|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