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編輯/馬蘭老兵</p><p>圖文/部分來自網絡</p><p>音樂/阿麗瑪演唱(馬蘭花)</p> <p> 馬蘭;這里曾經是一個保密程度相當高的地方,基地除了軍人就是科技人員,外人無法進入,這就是【馬蘭基地】。</p><p> 馬蘭基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烏什塔拉公社,北鄰天山山麓,西鄰波斯騰湖,東托羅布泊。</p><p> 馬蘭基地是中國上世紀60年代核試驗基地的研究中心之一,是兩彈研發的軍事紀念地,是中國核武器的搖籃。</p><p> 上世紀50年代后期,部隊來到羅布泊西端,這里茫茫戈壁,渺無人煙,卻有一片鹽堿湖,一條天然水渠從中流過,兩旁長滿了馬蘭草。</p><p> 初夏時節,基地領導在此規劃藍圖,正值馬蘭花盛開,在張蘊鈺首長的提議下,大家一致贊同,此地命名為“馬蘭村”,后更名為“馬蘭”。</p><p> </p> <p><br></p><p> 生生不息的馬蘭花,開放在大漠戈壁灘上。</p><p> 阿麗瑪演唱的歌曲“馬蘭花”,輻散到遙遠的地方。</p><p> 那歌聲從記憶中飄來,在我的生活中回放。</p><p> 點綴了我的生活,點燃了我的希望。</p> <p> 馬蘭,……這個地界到底給了我們什么?他又揭示著什么;馬蘭,……一種民族使命,一種軍人誓言;馬蘭,……一種核武的符號,軍營兒女心中一個極樂的仙草樂園!</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時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一】是父輩的榮譽和光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長大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一】是自己的追求和夢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參軍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一】是肩上的使命和責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退役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一】是永恒的記憶和眷戀</p><p> 八月一曰,是軍人的節日。對于穿過軍裝的我們,這一天永遠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也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p><p> 每年的八一,心情便會激動不已,那一段青春洋溢的年華,那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怎能忘記,怎能忘記那一首熟悉的軍歌,喚起了所有美好的記憶。綠色的軍營,鮮紅的軍旗,嘹亮的軍號……還有那當年颯爽英姿的戰友們!</p> <p> 回首往事,每一個在部隊戰斗過的人,都會有同一種情懷;生命中有了當兵的歷史,是一輩子的榮耀,一輩子不后悔……我自豪,曾經是一名軍人,永遠是一個兵!</p><p> 1972年12月至1986年3月,13年的軍旅生涯,魂牽夢繞。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在什么時候,只要一提到馬蘭,只要遇到有關馬蘭的人和事,總是感覺親切,總會引起一段難以忘懷的記憶。</p><p> 上學時,聽人講,當兵前三個月是新兵訓練,可8023部隊例外,剛到部隊的新兵首先是保密敎育,上保密課,背《保密守則》。做到“不該問的不問,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說的不說,上不告訴父母,下不告訴妻兒”,必須成為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寫信的字里行間暗示也是堅決不充許的,這是鐵的紀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干驚天動地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做隱姓埋名人</p><p><br></p> <p> 同學是畢業一世的情緣,同學是人生最珍貴的感情之一!</p><p> 72年冬季征兵,在校學生招收名額百分之十。蒲中七二級四班我和葉在華兩人應征入伍,學校為我們提前組織了畢業照。</p><p> 身著軍裝的畢業照,充滿著生機和活力,洋溢著壯志和豪情,永遠忘不了那軍裝的味道……</p> <p> 蒲中七二級三、四班嵐峰籍同學合影留念</p><p> 前排左 蒲 玲 蒲德芳 蒲世芬</p><p> 后排左 曾祥貴 蒲建科 李治南</p><p> 熊澤六 陳全學 蒲德剛</p><p> 同學合影留念有不舍,有驕傲。不舍的是;同學情懷難以離去!驕傲的是;我已成為一名軍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精忠報國做好漢要去當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報效祖國成就人才去軍營</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戈壁沙漠有奇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笑問東風簪上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片冰心凝紫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惟將此夢奇天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記憶悠心多美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中永恒馬蘭花</p><p><br></p> <p>馬蘭廣場留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馬蘭花開迎新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萬紫千紅美乾坤</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警衛戰友再相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厚情誼濃更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個地方叫馬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功不可沒警衛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鐵腳踏遍場區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千里量戈壁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個地方叫馬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初試核尖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防奸防特防破壞</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保警衛極關鍵</p> <p> 戰友;他是存在于我們心中最診貴的記憶和真諦。在我們漫漫老去時,可以回味、品味、使你重溫那段歲月和并肩戰斗過的那個年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警衛團運輸排戰友合影</p><p>前排左起:揚守忠 張海凡 李志凱</p><p> 蘭紅剛 曾祥貴</p><p>后排左起:郭開銀 蔣永才 李家銀</p><p> 唐澤六 揚道壽 白遠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馬蘭的歲月是艱苦的,又是快樂的,13年的軍旅生涯是漫長的,又是短暫的。</p><p> 任何一個在大漠戈壁生活過的人,對那里的惡劣天氣都不會陌生,差不多都領敎過沙塵暴的厲害。本是一個晴朗無風的天氣,突然間在一望無垠的大戈壁上,大風,黑風,浮塵,揚沙,沙塵暴經常遇到。</p><p> 我親身經歷的一次沙塵暴,記憶深刻,那是74年的一個夏天,給警衛團三營部送菜去紅山。在馬蘭農場警衛團三營部菜地里裝菜時,突然間大風平地而起,只見遠處聳立起一堵漫無天際的黃,黑色高墻,自西向東,鋪天蓋地,迎面撲來。真是“隨風滿地石亂走,平沙莽莽黃入天”。只見百多米高的沙墻,上層呈灰 褐色,中層呈紅黃色,下層則是墨黑色。高墻內的各色沙塵,因猛烈的上下翻滾,交匯沖騰,猶如翻江倒海,奔涌而來。又如泰山壓頂,勢不可擋。遮天蔽日,白晝昏黑。猶如漆黑的夜晚,什么都看不見。這陣勢足以摧人肝膽, 令人恐懼,仿佛世界未日來臨。遇到這種極端天氣,只能爬在有坑洼的地方等待,等待,等待沙塵暴的結束……</p><p> 戰風沙,斗嚴寒,在堅苦環境中磨練我們的意志和堅強!</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馬蘭盛開馬蘭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凌寒傲雪品質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戈壁灘上生綠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山腳下放奇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風沙干旱仍堅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核爆污染也不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軍營旁邊伴快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離別馬蘭常想她</p><p><br></p> <p> 中國四大無人區(新疆羅布泊)</p><p> 羅布泊在新疆巴音郭勒自治州若羌縣境東北部,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海撥780米,面積2400—3000平方公里。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發源于天山、昆侖山和阿爾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泊洼地形成湖泊。</p> <p> 中國四大無人區“羅布泊”的秋天竟然這么美!</p> <p> 戈壁灘上的龍卷風,近地面空氣強烈受熱后,岀現的氣流旋轉上升,可以把地面的沙塵卷起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度,形成一個旋轉的巨大沙柱。</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馬蘭花</h1><p> 戈壁灘上倔強生存的馬蘭花,它是那樣的小,那樣的不起眼,那樣的不被人們流傳和贊頌。可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它是那樣美麗地點綴著大自然。飛沙走石,狂風暴雨,日曬雨淋,它是那樣永遠堅定地生存。</p><p> 馬蘭花,蘭科植物,極似水仙,開岀的花有紫色、嫩黃色、藍色。</p> <p> 胡揚樹;大漠人頑強生命力的象征。胡揚樹;飽經滄桑的身軀,在大戈壁灘上活著千年:葉綠葉黃風風火火。死去千年:枝枝節節昭示著生命倒下千年不腐。</p> <p> 胡揚樹;以獨有的氣質,獨到的柔美,獨具的魅力站在人們面前:以風景的形式存在,以戰士的形象奮斗,以旗幟的方向引領,以堅強的精神召喚,活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是大沙漠中靜麗的一道風景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群本是馬蘭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戈壁灘上把根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風霜雪雨從不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哪里艱苦哪安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群盛開馬蘭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傲霜斗雪戰風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默默奉獻無怨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見人愛人人夸</p><p><br></p> <p> 這張老相片,表現的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后,科研人員和戰士們沖出掩蔽處,歡呼雀躍的情景。</p> <h3>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h3> <h3> 紅山,基地司令部,政治部,第二十一研究所所在地。</h3> <p> 紅山,通往21研究所“美人橋”。</p> <p> 這張老相片反映的是,原子彈成功爆炸后,馬蘭基地的科研人員坐上“解放”牌大卡車駛向核爆炸中心采取樣品。</p><p> 這張老相片,科研人員身著白色的防化服。這白色的防化服讓我想起了一段難以忘懷的往事;那是76年的一個夏天,給住在720工事營區警衛六連送物資。</p><p> 馬蘭,一條三百多公里長的公路一直通到空爆靶心,720工事區。途經甘草泉哨所、東大山哨所、白云崗、黃羊溝、和氣象大溝。大約需要5小時以上的行程。除甘草泉,東大山哨所停車檢查外,整個路段沒有車輛行駛,禁區更沒有行人。只是有時會遇到戈壁大漠成群的黃羊橫穿公路。</p><p> 一個人駕駛車輛,沒有同行人員是很寂寞,疲倦,犯困的。記得當時行駛至白云崗路段時,確實感覺有點困,就停在公路邊打個盹。大約半小時過去了,恍惚聽到說話聲,睜開眼睛一看,看見身著白色防化服的科研人員和防化團的戰士們訓練結束,在公路邊換裝整休。這時驚人的也是難忘的一幕岀現了,當他們脫下防化靴時,每個人都從防化靴里倒岀了很多的汗水……</p><p> 這些汗水是什么?是科研人員和防化戰士的“青春和熱血,犧牲和奉獻”。是科研人員和防化戰士的“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大無畏奉獻精神。這種精神會在共和國的歷史畫卷上書寫他們輝煌燦爛的篇章。</p><p> </p> <h3> 核爆炸后,第一時間趕赴爆心的防化兵。</h3> <p> 馬蘭花不僅具有抗旱抗寒抗鹽堿,耐踐踏,而且具有青綠柔韌,反清早,綠期長,花色淡雅靚麗的特點。</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p><p> 78年從警衛團運輸排調到馬蘭中專學校小車班。</p><p> 馬蘭中專印象深刻;辦公大樓前,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學校四周一排排挺撥的白揚樹綠意濃濃,“勵志祖國”金黃色的大字閃閃生輝。寬闊的操場,熟悉的籃球場,留下了我們矯健的身影,留下了我們串串的腳印,這里有著我們不解的情緣。</p> <p>前排右起第七位馬蘭中專校長田學義</p><p> 第八位馬蘭中專副校長趙云龍</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馬蘭中專小車班合影留念</p><p> 左起 王志明(天津)陸文敏(四川)劉照兵(河南)曾祥貴(重慶)丁長河(河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隊領導合影留念</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攝于紅山</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82年馬蘭中專與敎導大隊合并,合并后大隊部設在烏什塔拉。中專車輛,人員歸大隊部后勤處管理。</p><p> 馬蘭基地教導大隊肩負著基地各部;軍事、敎育、訓練、培訓任務。培養了大批軍隊需要人才,為部隊的四化建設,做岀了巨大貢獻。</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愛人 女兒83年部隊探親留念</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謂馬蘭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根深大漠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風吹雨打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幽艷綻芳華</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81年岀差北京天安門留念</p><p><br></p> <p>北京八達嶺留念</p> <p>北京八達嶺留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首都北海留影</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天壇公園與戰友揚道壽合影留念</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烏魯木齊紅山公園留影</p></font></h3> <p>蘭州站留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蘭州 白塔山公園留影</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81年北京回馬蘭 途經山西 大同公園留影</p></font></h3> <p> 76年春節探親,在老家山上黃桷樹石墩子上留影。忘不了的家鄉情,純真的回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山腳下馬蘭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戈壁沙灘吐芳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將士接力筑核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豪情滿懷向天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披星戴月苦攻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蘑菇升騰熱淚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來追憶當年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詩詞歌賦添優雅</p><p><br></p> <p>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十三年的軍旅生涯,我將脫下軍裝,離開培養我,敎育我,鍛煉我的部隊。十三年的軍旅生活,將裝進行囊,成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寶藏。</p><p> 告別軍營,告別朝夕相處的領導和戰友,實現人生中又一次轉折。此時此刻,我為軍旅生活給我提供的一生享用不盡的軍人作風、軍人素質、軍人品格、和領導戰友的關懷感到無比的欣慰、自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過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故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見吧親愛的戰友!再見吧難忘的馬蘭!</p><p><br></p> <p> 戰友是什么?是朋友,又高于朋友,更勝于朋友。</p><p> 戰友是兄弟,不同父不同母,但勝似親兄弟。</p><p> 有了當兵的歷史將榮耀一生,有了戰友將終身所有。</p><p> 忘不了的情——戰友!忘不了的愛——戰友!</p> <p> 來吧戰友!合影留念!我們有共同的馬蘭情結,我們有一樣的戈壁艱辛。8023部隊是我們的驕傲!50年前并肩戰斗,50年后牽手合影。我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時間無情人有情,企盼來年再相逢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安新县|
泰州市|
宁都县|
武强县|
平和县|
页游|
永清县|
上蔡县|
辽中县|
昌吉市|
民权县|
万盛区|
泰兴市|
图们市|
南华县|
平谷区|
农安县|
株洲县|
都江堰市|
栾城县|
津南区|
乃东县|
吉木萨尔县|
曲水县|
洛隆县|
平舆县|
二连浩特市|
怀集县|
贵州省|
长垣县|
获嘉县|
右玉县|
化德县|
施甸县|
香格里拉县|
工布江达县|
衡山县|
乌兰察布市|
筠连县|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