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何為中庸?余以為做人做事不偏不倚,既不過之,亦無不及即為中庸。</p><p><br></p><p>中庸即吾輩為人處事之人間至理。此時,余以為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乃中庸之國也,而非中央之國。國既尚中庸之道,民自踐中庸之理。一個崇尚中庸之道之國之民,自然亦可稱之為中國人。</p><p><br></p><p>中國人中庸文化是鑄進血脈中,代代相傳的,幾千年來從不中斷。自古至今國人自誕生時,父母即喜尋命師,排四柱八字,判陰陽之偏頗,斷五行之余缺,然后尋五行屬性之漢字,大抵以削有余而補不足之原理以平衡四柱中五行,為嬰兒起名。今人西學愈豐,愈以此為恥,并冠之以迷信,唾之以沫。卻不知此乃平衡之哲理乃中庸之文化也。</p><p><br></p><p>余以為科學即真理,是客觀,不偏不倚的,故符合中庸之道,平衡之理即科學也。而過度沉迷于西學,亦未嘗不可稱之為迷信也。而知識與文化也不可等同,有知識不等于有文化。依稀憶起,南師曾曰:“一個人懂得如何恰如其分不偏不倚地為人處世即可稱之為有文化之人。”而從最近幾起高學歷歸國“巨嬰”之鬧劇,也恰好印證了有知識不等同于有文化之觀點。</p><p><br></p><p>幼以中庸平衡之理起名以調天命四柱之不足。也體現中國人天生不信命,以為命運可改之理念。不管幼長,病而求中醫治之。而中醫亦不外乎中庸平衡之道矣。故中醫或恐國人以其踐中庸平衡之道而名之也。而今,也偶聞人曰中醫乃為平衡醫學,以中草藥藥性之偏糾正病人機體陰陽之偏來治病,機體陰陽一平衡,病人自愈,病人亦復常人也。</p><p><br></p><p>余以為中醫亦可謂之能量醫學。五行之木火土金水,并非五種物質,而是生物體內五種不同狀態之能量。人其實也是物質構成,而物質是能量的載體,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人體中五種能量失衡導致。而中草藥也是物質構成,自然也存在此五種不同的能量。服中草藥治病,其實就是利用(寒涼溫熱平)藥中能量通過泄有余而補不足的中庸平衡原理去平衡人體之能量,以達陰陽平衡之效而促人體恢復健康。</p><p><br></p><p>有人以脈絡,穴位,人體中不可見而冠之以偽科學。而中草藥中能量亦不可見,故中草藥亦被斥之為偽藥。然宇宙中存在暗物質,也是不可見,卻無人以其為偽科學。</p><p><br></p><p>余以為世間之物,并非非可見方可存。紫外光,肉眼亦不可見,但豈能說其不存在。</p><p><br></p><p>總而言之,中庸之道即平衡之道。于人,能平衡自身陰陽,則可長葆健康,百病不侵;于家,能平衡父母兄妹子女鄰里之關系,則必然鄰里和睦,家和人興;于國,能平衡國與國之間關系,自然世界和平,人類安居樂業。由此,可知老子“治大國如烹小鮮矣”之言非虛也。烹小鮮也未嘗不循平衡之道,以調眾口之味也,與治國何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巴南区|
尼勒克县|
石阡县|
汪清县|
江津市|
墨玉县|
交口县|
东明县|
绥芬河市|
应城市|
乌兰县|
高阳县|
大方县|
雷山县|
景东|
长丰县|
淮滨县|
彰化县|
崇礼县|
大安市|
石狮市|
中牟县|
吉水县|
郧西县|
易门县|
禄丰县|
正安县|
威信县|
宣汉县|
克什克腾旗|
大化|
深水埗区|
房山区|
泽库县|
金川县|
鄢陵县|
将乐县|
梨树县|
宽城|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