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3月27日,應上栗縣文廣新局之邀請,萍鄉市辭賦學會采風團一行30余人如約而至,開展庚子新春首次大型采風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打造文化名縣 擦亮花炮品牌”,采風團陣容強大,有學會顧問黃劍峰先生,萬炳全先生,曾華先生,易佑民先生;有學會巫志剛會長,副會長鄧清、吳從軍、王軼濤,秘書長;還有學會書法家陳建新、張干元、劉瑞明、董華民以及詩詞聯賦等方面的會員等。</p><p> 頭天晚上電閃雷鳴,暴雨傾盆。天公作美,幸好27日早晨雨停了。眾所周知,因疫情影響,大家居家避疫兩個多月,現在情況大為好轉,能夠參加學會此次上栗采風活動,心情格外愉悅。大家帶上美好的心情,趁著明媚的春光,向萍鄉的北大門——上栗市出發了!?耶!</p> <p>七律.率辭賦學會采風團拜謁李畋故居感吟</p><p>文\巫志剛</p><p>花炮溯源叩祖庭,李畋奇技鬼神驚。</p><p>長安除疫啟華夏,栗水生財惠楚萍。</p><p>御賜先師遺德澤,宏開道脈耀蒼冥。</p><p>滿天花雨環球艷,還仰岐山一顆星。</p> <p>上栗縣,隸屬江西省萍鄉市,位于江西省西部,萍鄉市正北,東鄰宜春市、蘆溪縣,南連安源經濟開發區、湘東區,西接湖南省醴陵市,北壤瀏陽市。總面積702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上栗縣轄6個鎮、4個鄉,總人口為52.22萬。</p><p>上栗縣誕生了爆竹祖師李畋、才子劉鳳誥、史學家李有棠、江西省第一任省委書記張國庶。上栗是中國煙花爆竹之鄉、中國儺文化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江西省森林城市。2019年3月,被確定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p><p>位置境域</p><p>上栗縣位于江西省西部,萍鄉市正北,東鄰宜春市、蘆溪縣,南連安源經濟開發區、湘東區荷堯鎮,西接湖南省醴陵市浦口鎮、富里鎮;北壤瀏陽市大瑤鎮、文家市鎮。南北長45千米,東西寬25千米,總面積702平方千米。</p><p>水文特點</p><p>上栗縣主要河流為萍水河、栗水河及其支流16條,分別注入醴陵、淥水后入湘江。</p><p>自然資源</p><p>礦產資源</p><p>上栗縣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礦床、礦點達150多處,有煤、鉛、鐵、金、銅、硫、鋅、磷、瓷土等10余種,尤以煤、瓷土為主。其中,煤的儲量在1億噸以上,鉛1500萬噸。石灰石、海泡石、大理石等礦產資源更是儲量大、分布廣,極具開采利用價值。</p><p>文化事業</p><p>2016年,上栗縣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1個,電影院2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站俱樂部數10個,全年藏書量為33.1萬本。扎實推進農村文化三項活動,大力開展“‘非遺’保護和傳承”、“書香上栗”、“最美讀書人”“百姓大舞臺”等文化活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文化志愿服務”等特色品牌活動經驗在全省推廣,縣文化志愿者協會被文化部評為2016年“全國文化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團隊”,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p><p><br></p><p>風景名勝</p><p>楊岐山</p><p>楊岐山,位于上栗縣楊岐鄉,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17年3月被國務院認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距縣城區25公里。楊岐山是一個以優美的自然景觀為外延,以豐厚的人文景觀為內涵,構成融自然風光和宗教文化為一體的旅游勝地,有楊岐普通寺和孽龍洞等風景。</p><p>楊岐山</p><p>李畋公園</p><p>李畋公園,位于上栗縣城東部,上栗縣是中國爆竹祖師李畋的故鄉,花炮業的發源地。1999年12月,上栗縣開始建設李畋公園,眾多花炮業主和社會各界為李畋鑄塑了一尊高12.8米,重2.5噸的銅像,立于319國道上栗佛嶺地段龍山嶺上,成為花炮之鄉的亮麗人文景點,上栗花炮傳統產業的標志。</p><p>孽龍洞</p><p>孽龍洞,位于萍鄉城北15公里處的楊歧山下,是一個形成于一點八億年前的天然溶洞。相傳古代鄱陽湖有條孽龍想把江西變成澤國,到處興風作浪,殘害百姓,后被許真君制服于楊歧山下這個山洞里,故名孽龍洞。</p><p>天堂湖</p><p>天堂湖,位于上栗縣赤山鎮,原名黃土開水庫,1958年修造。水面1050畝,庫容量1200萬方,三面環山,一面是大壩,大壩高20米,長140余米,呈帶狀形,湖中有些小島,島上樹木叢生,參差不齊,透著勃勃生機,湖的左右有兩座連綿起伏的青山,叫夜合山。 已在天堂湖建起了“得月樓”、“百利度假村”、“天堂湖避暑山莊”等亭臺樓閣。</p><p>天堂湖</p><p>著名人物</p><p>古代</p><p>名字 生卒 事跡</p><p>劉鳳誥 1760—1830 乾隆年間,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兵部、戶部侍郎、太子少保等,乾隆稱他為“江西大器”。</p><p>喻增高 1803—1840 道光十五年(1835)欽取進士。以后任翰林院編修及國史館協修。</p><p>彭涵霖 1808—1851 道光年間先后任翰林院編修、儒林郎、奉天鄉試國考官、監察御史。</p><p><br></p><p>近現代</p><p>人名 生卒 事跡</p><p>李良發 1840—1896 因作戰勇敢,屢建戰功,授提督銜,皇封振威將軍,誥封三代世襲</p><p>李有棻 1842—1907 光緒三十年,任江西鐵路大臣,著手創辦江西鐵路</p><p>蔡紹南 1865—1910 光緒三十一年,在日本參加同盟會,后回國參加革命</p><p><br></p><p>榮譽稱號</p><p>2009年6月28日,上栗縣被中國日用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國煙花爆竹之鄉”稱號。</p><p>上栗縣掠影</p><p>2011年8月,上栗縣被江西省文化廳命名2011—2013年度“江西民間文化藝術之鄉”。</p><p>2016年3月30日,上栗縣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省森林城市”稱號。</p><p>2020年2月13日,獲得2019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稱號。</p><p><br></p> <p>萍鄉市辭賦學會簡介</p><p> 萍鄉市辭賦學會于2018年7月13日經萍鄉市民政局注冊登記,于2018年9月22日在萍鄉市委黨校召開了隆重的成立大會。這是江西第一家由政府審批同意成立的社團組織和文學平臺。迄今為止,目前全國經政府審批同意的辭賦學會僅有浙江省辭賦學會和萍鄉市辭賦學會兩家,并且榮幸成為中華辭賦學會籌委會的發起單位之一。</p><p> 學會選舉巫志剛同志擔任萍鄉市辭賦學會首任會長兼黨支部書記。</p><p> 學會成立后,在巫會長的領導下,大家同心同德,砥礪前行,踐行習近平新時代文藝方針,積極深入基層開展采風活動,創作了許多精品力作,為弘揚主旋律,歌唱正能量做出了貢獻。為宣傳萍鄉文化,講好萍鄉故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了作用。</p><p> 2019年1月16日,在梅生嘉華酒店承辦了萍鄉市文聯新春聯歡會。2019年1月31日參與全球江西華人(萍鄉)春節團拜會暨振興家鄉經濟高峰論壇。2019年6月2日在安源藝術劇院舉辦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詩詞聯賦頒獎典禮暨“鳳舞昭萍”古韻晚會。2019年7月1日應邀參加青山鎮源頭村高自立同志銅像揭幕儀式暨其生平陳列館開館儀式。2019年7月31日應邀出席蓮花甘祖昌將軍銅像揭幕儀式。還積極參加各地新農村建設和社區文化建設。</p><p> 學會深入工廠,礦山,社區,鄉村,企業……藝術家將采風的所見所聞所感,以詩詞聯賦等文學形式表達出來,得到了文學同仁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這些文學作品通過高端平臺的推送,極大的提升了學會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也宣傳了地方,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p> <p>特邀嘉賓錦繡影視公司潘建勇先生。</p> <p>七絕 .上栗鞭炮故鄉采風</p><p>文/老易一棵樹</p><p>爆竹聲聲除舊歲,</p><p>千年煙火寫春秋。</p><p>赤橙黃綠青藍紫,</p><p>栗水新天舞彩綢。</p> <p>臨江仙·上栗風情抒懷</p><p>文/吳叢軍</p><p>故里風情尋栗水,隔窗流攬春芳。遂追先祖耀隆昌。李畋花炮,皮影戲,楚留香。</p><p>儺舞物遺相傳送,楊岐宗廟重洋。小南京美譽遐方。探花軒曠。今盛世,創輝煌。</p> <p>七絕·上栗采風抒懷</p><p>文/吳叢軍</p><p>文化非遺代代傳,</p><p>千年花炮舞翩躚。</p><p>民間藝術芬芳醉,</p><p>一路春風綠意妍。</p> <p>七絕·上栗采風抒懷</p><p>文/鄧清</p><p>一聲炸響上云天,搖曳生姿栗水歡,</p><p>花炮之鄉揚美譽,春箋猶待譜華篇。</p><p><br></p> <p>題花炮</p><p>聯\王軼濤</p><p>朗朗乾坤,誰敢橫行霸道;</p><p>輕輕身板,亦發怒吼驚天。</p> <p>題花炮之鄉</p><p>聯\贛江之源</p><p>岐山栗水承文脈;</p><p>散瘴驅嵐綻焰花。</p> <p>水龍吟.爆竹祖師李畋故居游</p><p>文\蕭起盛</p><p>江南偏僻鄉村,民間自有真高手。尋常俚巷,雕欄畫棟,檀香繞覆。享譽千年,神州絕響,環球頷首。看煙花璀璨,光華夜幕,升空炸,非凡否。</p><p>世事移星轉斗。記曾經,續唐宗壽。先師睿智,莊嚴寶相,九天星宿。爆竹聲中,新春好愿,頻添醇酒。算千秋,職責依然諾守,辟邪驅獸。</p> <p>瞻仰爆竹祖師李畋像</p><p>文\蕭起盛</p><p>細致凝眸像逼真,時空穿越仰民神。</p><p>清寒門第剛強性,睿智思維勤奮身。</p><p>一技既成綿福澤,千秋延續視家珍。</p><p>煙花燦爛全球售,華夏文明結友鄰。</p> <p>觀摩江豐煙花集團有限公司</p><p>文\蕭起盛</p><p>芳菲著意綠天涯,東主雍容氣度華。</p><p>玉鼠今年飛玉鼠,煙花三月燦煙花。</p><p>歷經曲折天增歲,細數輝煌廠是家。</p><p>海外暢銷猶不足,宏揚文化更豪奢。</p> <p>七律.觀李畋神廟有感</p><p> 文/寧光林</p><p>自古同街又同墻,贛湘共醉火硝香。</p><p>李畋神廟澤桑梓,兩省蒼生均祖光。</p><p>爆竹聲威四海聞,除菌偉績幾人詳。</p><p>風傳華夏獨禁焰,愧對祖師心漸涼。</p> <p>煙花賦</p><p>文/寧光林(以題為韻)</p><p> 蓋聞煙花踵武于后,爆竹肇啟于前。夫鞭炮其祖,先師李畋。光降于獵戶,名播乎大千。首研熬硝配藥,始創插引結鞭。藝高足以驚世,技精直可通玄。于焉榜揭唐廷,爆竹鎮之以疫;欽封師祖,贛湘敬之如仙也。爾乃懋業固以宏基,煙花再續鴻篇。念悠悠之歲月,逝者如斯;感熠熠之功勛,往事如煙矣。</p><p> 觀夫木炭集之薪火,硫硝結以親家。棲紙筒以隱居,俟慶典而升華。驚其勢若崩雷,震天而動地;疾如閃電,飛龍而游蛇。些些一束焰火,渺渺漫天彩霞。仰其繁星閃之昊宇,瑞氣彌乎天涯。凝目蜃樓海市,轉瞬薄霧輕紗。如彼曇花之一現,若此驚艷已千年。飄忽焉,大雁任翔霄漢;倏忽兮,商女急彈琵琶。妙曼兮,姮娥舒之廣袖;恍惚焉,仙女撒以瓊花也。</p><p> 至于華夏禁炮,百姓無語。域外皆醉,喜煙花以增輝;國內獨醒,憂焰火而起霧。寧乎橘柚分之江淮,煙花亦關水土乎?嗟夫,先師不言,炮民何訴?鄙陋既不伸乎大雅,俚辭又何足以言賦也哉!</p> <p>五律.爆竹致富之源</p><p>文/六柏堂</p><p>爆竹原驅疫,隨之喜慶鳴。</p><p>逢年迎福兆,除歲頌升平。</p><p>致富揚征棹,催民步錦程。</p><p>千秋蒙惠澤,享譽小南京。</p><p><br></p><p>聯/六柏堂</p><p>1、</p><p>爆竹始驅邪,繼往開來成大業;</p><p>煙花終造福,與時俱進奔小康。</p><p>2、</p><p>始于唐,興于宋,千年技藝開富路;</p><p>福澤贛,德澤湘,一代宗師著環瀛。</p><p>3、</p><p>爆竹非小技,技藝傳承千年富;</p><p>煙花有鴻途,途程拓展萬里親。</p> <p>花炮情</p><p>文\鳳萍</p><p>聲聲唱響吉祥歌,風采翩翩漾彩波。</p><p>四海千年花炮艷,頻頻捷報傳幾多。</p> <p>“打造文化名縣 點亮花炮品牌”——上栗市采風作品</p><p>聯\馬二</p><p>1.</p><p>昭萍璀璨續金門,蔚起人文,何爭蘆栗;</p><p>花炮傳承憑祖技,振興經濟,休論贛湘。</p><p>2.</p><p>詩賦溫馨,人文蔚起,國學當觀新上栗;</p><p>煙花綻放,經濟騰飛,繁華不愧小南京。</p><p>3.</p><p>聲價滿皇都,千年文脈,自古岐山多俊彥;</p><p>煙花騰栗水,一代宗師,歷來祖業寄深情。</p> <p>上栗采風感</p><p>文/董華民</p><p>上栗編炮滿地香,</p><p>創新勝過舊時光。</p><p>驅邪除穢揚清氣,</p><p>爆竹煙花送吉祥。</p> <p>訪上栗</p><p>聯/劉瑞明</p><p>美景岐山,栗水揚波書雅韻;</p><p>綠茵集市,騷人搦管寫春秋。</p> <p>七律.聞春分前夕上栗有鞭炮始祖祭祀活動</p><p>文/鄧黎明</p><p>寒風豈奈栗江人,此日猶思炮竹神。</p><p>一掛曾將瘟病滅,千年且倩眾生新。</p><p>順乎天道乾坤徹,察以時情識見真。</p><p>武漢消災雷火鎮,李畋德業自回春。</p> <p>南歌子-瞻仰李畋故居有感</p><p> 文/王愛國</p><p>風吹煙花麗,桃嫣春意濃。流星天女幾番紅。故里漫游遐想、竟倥蒙?</p><p>兩省鶯聲弱,三江栗水通。禁令遺憾是炮農。解困崢嶸富國、靠東風。</p> <p>花炮之鄉上栗行</p><p>文\鐘伏萍</p><p>一杯郎酒敬祖師</p><p>上栗花炮響天下</p><p><br></p><p>你爆的一聲</p><p>走向節日的慶典</p><p>那一團團耀眼的禮花</p><p>把開花的心寫上高空</p><p>那一團團燃燒的理想啊</p><p>向千百雙仰視的眼睛</p><p>展覽著花炮之鄉鑄造輝煌的密碼</p><p>人不就該這樣生活嗎</p><p>理想不就該這樣產生嗎</p><p>還有那動脈里不忘初心的詩篇</p><p>不就該這樣放光,放熱……</p><p>走進春天里花炮聲聲的上栗</p><p>我領悟到好多人生哲理</p> <p><br></p><p>風采家鄉</p><p>文/蒲公英</p><p>岐山俊秀栗江昌,</p><p>炮仗飛花傳四方。</p><p>璀璨豐碑光絢麗,</p><p>東來紫氣降云祥。</p> <p>七絕?觀李畋故居有感</p><p> 文/鄒麗卿</p><p>冒雨采風乘興去,爆竹工藝挺神奇。</p><p>才知花炮形如畫,繾綣流連景色怡。</p><p><br></p> <p>七絕.觀上栗江豐煙花公司有感</p><p>文/王萍湘</p><p>一聲巨響入天殘,五光十色麗如珊。</p><p>栗水煙花江豐美,經濟騰飛譜新章。</p> <p>西江月?游李畋故居有感</p><p>文/羅智欣 </p><p>辭賦煙花三月,上栗花炮之鄉。</p><p>爆竹制技始于唐。</p><p>猶可避邪驅瘴。</p><p> </p><p>鞭炮發源湘贛,祖師李畋留芳。</p><p>民俗傳統永傳揚。</p><p>希冀人間無恙。</p> <p>七律.參觀爆竹鼻祖李畋故居有感</p><p>文/陳建新</p><p>爆竹驅邪瘴氣清,李畋鼻祖史留名。</p><p>古來逢喜鞭炮響,沿襲迎新焰火明。</p><p>昔日節時真熱鬧,今朝賀歲啞無聲。</p><p>先賢枉費千鈞力,禁放煙花世作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宝丰县|
保德县|
江城|
广河县|
林芝县|
富民县|
抚顺市|
东台市|
长丰县|
瑞昌市|
石城县|
三穗县|
莆田市|
新乐市|
湄潭县|
都安|
鄄城县|
库伦旗|
关岭|
永泰县|
永兴县|
灵寿县|
浙江省|
綦江县|
公主岭市|
称多县|
山东省|
揭西县|
左权县|
盐亭县|
邵东县|
麦盖提县|
襄樊市|
县级市|
禹城市|
梅河口市|
迁西县|
镇康县|
舟曲县|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