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欣賞我們的作業</b></p> <p>雖然,“我”沒給敲拓染很完美,但“我”依然好美……</p> <p>創意總是無限……</p> <p>啊!啊啊啊……我夠萌吧?……</p><p>胭脂、粉黛、綠晶瑩,碧波蕩漾,泛漣漪,一抹香于心間,惹來蝴蝶美盤旋……</p> <p>葉子……葉子……還有??……</p> <p>4月7日,我用了3個小時完成……</p><p>謝謝老師!</p><p>??…老師好感動!</p> <p>這是很不錯的體驗!</p><p>花都是奶奶種的,平時一年四季都能見到陽臺的花,這次采了一點來上課。印完之后并沒有預期的好看,經過調整就好看啦,還寫上了字,雖然很丑。</p><p><br></p><p>這是第一張調整好的書簽。做完滿屋子都是花香啦心情也變好了!</p> <p>第二張本來鋪滿了花想做漸變的效果,可是失敗了。畫面很雜亂,我就把上面的一橫變成了柳樹,想象下面是一條溪流里面有荷花和小蝦,又寫上了“寧靜致遠”這四個字感覺很烘托氣氛!</p> <p>上周,同學們體驗了植物敲拓染藝術,沐浴了一場滿屋飄香于心間的感受;也有感覺,在書簽紙的方寸之間,敲敲打打的一霎那間,莫名其妙的讓我們當了一回水墨畫家吧?????</p><p><br></p><p>但是,也讓有的同學愛砸它千萬次,怎不見靚作品的苦惱……也有的同學砸著砸著,竟然閃現不少的靈感……還超前把這周的作業給完成了!</p><p>感受到了嗎?藝術的力量是無限量的!怎樣動手,都能產生美,就看你有沒發現美的眼睛啦。老師送一招,找到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愉悅享受動手過程,不必強調怎樣才美,多些思考,多些想象。</p><p><br></p><p>有些同學有挫敗感的原來:</p><p>1、采的葉子的顏色過于淺色,心里又過于追求飽滿的色彩效果。</p><p>2、沒有細致的針對植物形認真敲拓,心里過于著急完成作業。</p><p>3、一般敲拓于棉布上最易出效果,也許選用的書簽紙吸水性較弱。</p><p>所以,我們選擇色彩相對深色的植物,吸水性相對合適的紙張及其它材料,再就是多一份細心,不要過于著急。</p><p><br></p><p>(經驗之談:讓植物多汁不代表一定讓植物泡水或選擇多肉植物來敲拓,春天剛采摘的植物都汁液相對飽滿,馬上敲拓不必要泡水。敲拓過程中,防止末用的植物被風風干,就用沾水的紙巾包好植物或將植物放在小桶里再灑少量水不讓太陽曬到就可以了。)</p><p><br></p><p><br></p> <p>經過上周的課程,我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中有很多植物含有豐富而天然的顏色!以后有空閑就再去尋找古代先人們的智慧,將大自然優雅的色彩重回現代生活吧!</p> <p><b>這周,我給大家帶來上周課程的姐妹藝術——押花。</b></p><p>我們也嘗試學習這門藝術,設計制作一枚節氣書簽。</p> <p><b>押花概念</b></p><p>押花是運用大自然中的花卉,經過整理、加工、脫水,保持花的原有色彩和形態,并經過創作者的精巧構思和藝術設計,粘貼制作而成的一種藝術品。</p><p><b>押花的起源</b></p><p>押花藝術源于植物標本,摘選大自然植物花卉,經過加工整理,運用特殊的工藝進行脫水、押制干燥處理,使其保持原有的姿彩,再通過設計師縝密構思、創新設計、精心加工處理創作而成的手工藝術品,賦予其新的生命意義,融合植物學與美術學于一體,別具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p><p><b>押花的藝術效果</b></p><p>這件藝術品的造型可以是人物、動物、風景,也可以是一種植物或原花的再現。以達到留住春天、凝固美麗的藝術效果,給人帶來美的享受。</p> <p><b>工具</b></p><p>押花需要的工具有:模板、干燥板、海綿、塑膠膜和白紙。現在這些工具已有配套出售,就叫"押花器",可以反復使用。</p><p>本次課,我們在沒有押花器的情況下怎樣體驗這門藝術呢?我們可以采用書本壓花獲取干燥平整的植物素材,也可以直接買一些已押好的花,再根據自己的喜好,細粘出綺麗的世界。</p> <p><b>制作步驟:</b></p><p><b>第一步.押花。</b></p><p>植物平放在一張餐巾紙里面,然后夾進足夠厚重書本里,夾的書不夠厚可在上壓重物。餐巾紙可以幫助吸水,又不至于讓書的紙張被水分浸濕或染色。</p><p>1-2日檢查植物的干燥情況,完全干燥且沒有發脆就可以用了。</p> <p><b>第二步.創意粘貼</b></p><p>?創意,粘貼前要進行“書簽”方寸之間的創意設計,粘成怎樣的造型,表達怎樣的意境,用現有押好的干花、葉進行藝術創作。</p> <p><b>二十四節氣書簽創意</b></p><p>“二十四節氣”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二十四節氣書簽創意可跟節氣飲食、習俗、文化等相聯系進行創意設計。</p> <p><b>“立秋”節氣書簽創意點:秋天氣候的景象色彩變化。</b></p> <p><b>“清明”節氣書簽創意點:清明節吃青團的習俗</b></p><p>小葉子做的青團,玫瑰花瓣做的盛青團的托盤。</p> <p>清明節吃青團的習俗源于清明小故事,請觀看視頻。</p> <p><b>【知識鏈接】清明節吃青團習俗的來由</b></p><p>1、清明節吃寒食源于周代的禁火舊制。據《周禮》記載,當時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于國中”的法規,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間,即渭明前一、二日,還特定為“寒日節”。</p><p>即在清明節期間不能生火,這個時候只能提前準備好冷食,如清明果青團就是其中一種很受歡迎的食物。</p><p>2、象征希望和生命</p><p>清明節又叫寒食節,寒食節的主要是家家禁煙吃冷食,在古時候這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象征著新希望、新生命。</p><p>另外,清明節吃寒食還有一種“感恩”意味,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p><p>3、文化的傳承</p><p>現在青團可能作為掃墓祭祀的功能漸漸淡化,而更多被人用當作一種小吃。原本受人青睞的青團,無疾而終,很多地方都沒有在清明節吃青團的習俗了。不過,文化傳承還是一直提倡吃青團。</p><p>清明節吃寒食也是一種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將“吃”上升為“文化”,也能夠更好的宣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使得中華文化流連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p> <p><b>“大暑”節氣書簽創意點:大暑氣溫上升,吃西瓜消暑。</b></p><p>玫瑰花瓣和葉子粘成的西瓜。創意時可根據創作裁剪花葉,根據現有的花、葉色彩組合創作。</p> <p><b>粘貼的方法</b></p><p><b>?</b>用牙簽或小號毛筆蘸兌好水的白乳膠,把植物標本黏在書簽紙上,加壓使其黏貼牢固。(膠水不能多)</p><p>1.準備好押好的植物(花、葉),牙簽,膠水之類的。</p><p><br></p> <p>2.布局好畫面</p> <p>3.配上文字,也可用色添添加些顏色,渲染出烘托畫面意境。</p> <p><b>第三步.保護膜</b></p><p><b>方法1.</b></p><p>粘貼好的作品拿到照相館過一層相片膠膜。</p><p><b>方法2.</b></p><p>用大號毛筆蘸丙烯酸樹脂(護甲液也行)在標本表面均勻的刷一層,干燥后就形成保護膜了。丙烯酸樹脂不要刷得太厚,實踐發現,刷得太厚可能會產生化學反應導致花瓣變色。</p><p><b>方法了3.</b></p><p>可用兩個等大透明膠板把創意的作品夾粘一起。</p><p><br></p> <p><b>方法了3的制作視頻</b></p> <p><b>第四步.完善作品</b></p><p>給護好保護膜的作品打上孔、系上裝飾。</p><p><br></p> <p><b>節氣押花作品欣賞</b></p> <p><b>節氣書簽模板欣賞</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滨县|
左权县|
大英县|
扎兰屯市|
普陀区|
新河县|
江都市|
弥渡县|
金沙县|
厦门市|
旺苍县|
揭阳市|
孝义市|
台安县|
广饶县|
离岛区|
义马市|
乾安县|
连城县|
买车|
乌兰察布市|
崇礼县|
通河县|
惠东县|
哈巴河县|
台东市|
青铜峡市|
宣化县|
民勤县|
武鸣县|
开原市|
玉田县|
波密县|
利津县|
高陵县|
巨野县|
铜山县|
灵台县|
任丘市|
清远市|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