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01-</strong></h3><h3><br></h3><h3>目前疫情在國外持續爆發,<strong>而國內則持續走低,慢慢以輸入性為主了</strong>。<strong>也就是說,我們正在慢慢過渡到“后疫情”時期。</strong></h3><h3><br></h3><h3>我觀察了下身邊的朋友,大多數人都在盼望著解封,并且商量好到時一定要去商場買買買、餐廳吃吃吃。實在憋太久了,我們都有一股洪荒之力等待發泄。</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盡快恢復原來正常的生活,這應該就是大多數人對后疫情時期最大的期待了吧。</strong><strong>然而做了一系列研究之后,我卻不敢那么樂觀了。</strong></h3><h3><br></h3><h3>新冠肺炎畢竟不是普通的感冒,7天過去,一切恢復原樣,該干嘛干嘛去就可以了。</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它更像一把鋒利的刀子,已經給人類留下巨大的傷疤。哪怕哪天疫情真的徹底過去了,傷疤依舊還在,而且會在很長時間持續影響我們的生活。</strong></h3><h3><br></h3><h3>如果不提前做好準備,連它的后續影響可能我們都受不了。我花了2天的時間查了很多資料,寫下這篇“<strong>后疫情時代應對指南</strong>”,想從疫情判斷、生活影響、工作影響三大方面給大家一些指引。</h3><h3><br></h3><h3>說實話,我不希望我的預判成為現實。但很多時候,我們確實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你說呢?</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02-</strong></h3><h3><br></h3><h3>先說說對疫情后續發展判斷。目前(<strong>截止到2020年3月25日上午9時31分</strong>),國內的疫情基本算是控制住了:</h3> <h3><strong>看一下新聞,除了湖北武漢地區,國內已經越來越多地方開始復工、解禁,逐步往正常生活過渡。</strong></h3><h3><br></h3><h3>我自己在廣州,前兩周街道上還幾乎沒什么車,現在上班已經天天擁堵了。工作的園區,除了要測體溫、做登記外,已經和平時沒什么兩樣。<br><br>平時常去的餐廳、商場,也陸續都開業了。<strong>目前來看,國內很多地區大概率會在4月中旬、最遲5月左右“全面解禁”,回歸正常狀態。</strong></h3><h3><br></h3><h3>所謂全面解禁,是指學校開學、餐飲、娛樂、商場等線下場所全面開業,停止測溫、登記等臨時監控措施。這算是最大的好消息了,但并不代表我們可以高枕無憂了。</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我個人的判斷是:很可能今年一整年,我們都要帶口罩、勤洗手消毒。</strong>主要的原因有下面幾個:</h3><h3>1、現有檢測手段下不排除有“漏網之魚”</h3><h3>2、極個別情況下患者存在“陰轉陽”的情況</h3><h3>3、防不勝防的輸入性感染</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現在政府的監測手段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公眾場所的監測體溫,另一個是群眾自行做健康申報。</strong>但我們都知道,新冠病毒非常狡猾,有些患者體溫正常、無明顯癥狀。對這些患者,只靠體溫監測是無法發現的。</h3> <h3>至于自行健康申報,看最近各地屢屢冒出來的瞞報者,我們就知道依然是存在一些漏洞的。政策是好政策,擋不住一些低素質的人??!</h3><br><h3><strong>此外,國內外各地陸續都出現過新冠患者治愈后“陰轉陽”的現象:</strong></h3> <h3><strong>雖然從傳染病學的研究看,治愈的患者哪怕后面轉陽,其感染性也會大大下降,甚至完全沒有感染性。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strong><strong>我們現在對新冠病毒的研究還是太少了,了解不夠透徹,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不能不防。</strong></h3><h3><br></h3><h3>再有就是,目前國外很多國家疫情都在持續爆發,甚至還沒到高峰期。如今的情況是,每天都有大量的華僑、留學生、外國人為了躲避疫情,前來中國“避疫”。哪怕政府已經盡力做了各種規避措施,還是難以避免這些外來者帶來輸入性感染。到今天為止,輸入性案例已經達到300多例。而且可以想象的是,這個數據還會繼續增加。</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可以這么說,哪怕中國徹底控制住疫情,只要海外還沒控制住,就難以稱得上安全。</strong>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strong>海外疫情到底什么時候能過去?</strong></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03-</strong></h3><h3><br></h3><h3>海外疫情現在處于什么狀況呢?看看最新(<strong>截止到北京時間2020年3月25日上午9時45分</strong>)的數據:</h3> <h3>目前,病毒正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等國家肆虐,美國確診患者數也在急速增加,瑞士、英國、伊朗等國家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br><br><strong>綜合來講,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圍內仍處于加速增長期。</strong>到底什么時候、怎么樣,海外疫情才會過去呢?可能的發展情況有下面幾種:</h3><h3><br></h3><h3><strong>1、氣候變化導致的自然消失</strong></h3><h3><br></h3><h3>當年的SARS,其實沒等疫苗出來就“自動消失”了,據研究可能是因為氣溫提升之后造成。這次的新冠病毒,同樣喜冷厭熱。</h3><h3><br></h3><h3>馬里蘭大學做了一項研究,發現這次新冠病毒的流行主要集中在緯度30-50度的狹長地帶(也就是下圖的黃色地帶)。而像印度、新加坡這些處在較低緯度的國家,基本都不嚴重。</h3> <h3>所以不排除夏天到來之后,病毒會“自然消失”。但是這個概率非常小。因為新冠病毒已經蔓延到超過100個國家,分布在不同緯度、半球。這些國家,氣候甚至正好相反,會帶來不同氣候區的“交叉感染”。</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哪怕真的發生,最快也要等到6-8月份。</strong></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2、疫苗和特效藥的出現</strong></h3><h3><br></h3><h3>如果人類能夠研發出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藥,也可以徹底消滅新冠病毒。事實上,不少國家都已經初步研制出了新冠病毒的疫苗了。</h3> <h3>但是大家千萬別高興的太早。<strong>疫苗研制成功,是還需要做好幾期臨床試驗的。臨床試驗的目的,主要是觀察疫苗是否有效果,以及是否會對人體帶來傷害。</strong></h3><h3><br></h3><h3>一種沒有經過嚴謹臨床試驗的疫苗是不可能投向市場的,萬一疫苗有傷害性,帶來的后果甚至比病毒更加嚴重。<br><br>而臨床試驗,短則1-2年,長則好幾年。哪怕特殊時期,各方面都加快速度,能在1年左右時間出來就非常了不得了。</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也就是說,哪怕一切順利,我們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迎來疫苗。</strong>真等到那個時候,可能有些國家已經涼了。</h3><h3><br></h3><h3>另一個可能性,就是特效藥的出現。很多國家的專家一直沒有停止過藥物治療新冠肺炎的嘗試,并且陸續取得了一些成果。</h3><h3><br></h3><h3>前段時間,日本專家就發現,<strong>一種叫“法匹拉韋”的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有比較好的效果,中國也在迅速跟進:</strong></h3> <h3>隨著專家的持續研究,不排除未來人類會發現越來越多能有效對付新冠病毒的藥物。但是即便如此,這條路依然存在不少問題:</h3><h3>1、目前所謂“有效”的藥物,只是針對輕癥患者有效</h3><h3>2、藥物是否會產生其他負面作用,仍需觀察</h3><h3>3、病毒變異非???,可能很快產生抗藥性到今天為止,我們還沒找到能徹底解決病毒的特效藥。至于能否找到,什么時候能找到,仍然是一個未知數。</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3、群體免疫</strong></h3><h3><br></h3><h3>這是最慘的一種情況。所謂群體免疫,通俗一點理解就是:<strong>隨著越來越多人感染病毒,被病毒致死的都死亡了,剩下的都是有抗體不會感染的。這些不會有感染的人足夠多之后,就會形成一道防護墻,使得其他人也沒機會感染病毒了。</strong></h3> <h3>但要走到這一步,起碼要有80%的人都感染過新冠病毒才行。按目前看的死亡率來說,無疑是很恐怖的一個局面。這也是為什么之前英國宣布“群體免疫”政策之后,會引起軒然大波、民眾恐慌。而且很快,英國政府就發現這條路根本不可行,自己就放棄了。</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最被動的是中國。因為我們國家太給力了,將疫情控制得很好,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感染。沒有感染,就意味著沒有抗體。</strong><strong>到時候,可能國外很多人都會成為“毒王”,一旦進入中國就會傳染一大幫人!</strong><br><br>但目前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strong>國外政府的動員能力、醫療資源、百姓的配合度都沒法跟中國相比。所以,哪怕有中國在先,也沒可能復制中國的應對方法。</strong></h3><h3><br></h3><h3>看意大利的情況就知道了,事實上意大利是歐洲最早采取強力隔離措施、全國緊急動員的國家了。但哪怕如此,病毒還是繼續肆虐,一個發達國家依然束手無措。對大多數國家來說,要么就是安然無事,一旦病毒在國內爆發,基本都不可能像中國一樣控制住的。</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以新冠病毒如此高的傳染性,唯一的結果就是越傳越多、越來越嚴重。經歷一番優勝劣汰之后,可能會產生一種被動的“群體免疫”效果。</strong></h3><h3><br></h3><h3>不要覺得這不可能!歷史上,天花、鼠疫、大流感,都曾經在全球感染過數億人、造成幾千萬人甚至上億人的死亡。這些大流行病之所以過去,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人類研發出了什么特效藥,而是該死的人都死了,沒死的都是有抗體的。</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這種情況,就是專家說的“病毒長期與人類共存”。如果真的發生,最少會持續1-2年時間,直到疫苗或者特效藥出現為止。</strong><strong>但是,這樣一定會死很多很多人,可能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strong></h3><h3><br></h3><h3>以上,就是疫情在全球范圍內過去最可能的三種情況了。</h3><h3>第1種情況概率最低,是我能想象的最好結局了;</h3><h3>第2種情況,可能要等到今年下半年年底甚至明年,全球可能會有幾十萬上百萬人死于新冠肺炎;</h3><h3>第3種情況,要等到明年中期甚至明年年底,全球可能幾百萬人甚至千萬人死于新冠肺炎。</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04-</strong></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人,在國內的“后疫情時期”都需要注意什么呢?</strong></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建議1:今年別想著摘口罩了</strong></h3><h3><strong><br></strong></h3><h3>現在大多數人出去還是會帶口罩,這很好。但是我也發現,很多人都以為只要政府解禁了,大家就可以不帶口罩了。前面也解釋過,哪怕國內徹底消滅病毒,我們也無法完全阻擋輸入性感染的發生。而按照預估,大概率今年內全球的疫情都不會過去。</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只要海外疫情沒過去,我們就沒法預料,自己出去后會不會接觸到這些人從而被感染。最好的辦法,就是今年只要外出,最好還是帶上口罩!</strong></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建議2:盡量不要出國游</strong></h3><h3><strong><br></strong></h3><h3>今年到明年上半年,盡量不要出國旅游了。</h3><h3><br>目前看來,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strong>國外對疫情的管控力度真的遠遠比不上中國,中國目前就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strong>出國旅游,旅途中難免會接觸到大量人群(機場、飛機、輪船、當地人群等),特別是前往疫情正在爆發的國家,已經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前幾天廣州就有一名女子,因為去泰國游玩,最后確診感染新冠。</h3> 讓自己陷入危險且不說,還讓十幾萬人都陷入危險和恐懼當中!我不會建議大家不要出去聚餐、唱歌、看電影,畢竟不管怎么樣,我們的生活還是要回到正軌的。如果生活只是蹲在家里,活著也沒太大意思。<strong>但是也希望大家明白,在后疫情時代的過渡期,危險并沒有徹底過去。嚴格帶好口罩,出門多消毒,進門多洗手,該做的工作千萬不能馬虎。</strong>以上說的是生活上的建議,然后我想再簡單分析一下新冠肺炎對經濟的影響,以及對我們生活工作的影響。<br></br><strong>-05-</strong>3月19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召開記者會。在記者會上,他直接這么說:各國正面臨聯合國75年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全球健康危機,全球經濟衰退基本是肯定的,并且可能是破紀錄的程度。一般來說,股票市場是對經濟表現最敏感的,能提前反應出經濟情況。而作為全球股市的晴雨表,<strong>美股在過去不到一個月內經歷了4次熔斷。</strong> <strong>什么叫熔斷呢?</strong>通俗一點理解,就是股票在短時間內下跌太厲害,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干脆全部停止交易,硬性收盤了。所以,熔斷是一件非常罕見、難得的事情。一般不是天崩地裂的事情發生,美股都不會輕易熔斷。<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美股是1988年推出的熔斷機制,而從1988-2019年,只發生過一次熔斷,是在1997年。而在1998年就發生了全球經濟危機。</strong>而這次,在很短時間內美股就連續經歷了4次熔斷!</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基本可以確定,這是大經濟危機的先兆了。</strong></h3> <h3>客觀說,美股的連續熔斷、經濟危機的到來,不只是新冠病毒這單一因素引發的。像沙特和俄羅斯打架,導致國際原油價格急劇下降、前幾年國際經濟形勢不好都是引發因素。</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可以這么理解,本來全球經濟就處在非常脆弱的亞健康狀態。而新冠,就是給一個亞健康的人再來了一次重病,它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羽毛。不,是泰山!</strong></h3><h3><br></h3><h3>新冠病毒引發的連鎖反應有很多,隨便列舉幾條:</h3><h3><br></h3><h3>1、疫情封鎖,導致企業無法開工。企業不開工沒有收入,就會降薪、裁員甚至倒閉。</h3><h3>2、企業收入下降,導致無力償還各種貸款、債務,自然不可能繼續借債。資金鏈斷裂,會導致企業倒閉;又或者企業收入下降,導致股價下跌,同樣影響企業再融資或者借貸。</h3><h3>3、越來越多企業裁員、倒閉,導致社會工作機會下降,民眾找工作越來越難。</h3><h3>4、員工收入下降、失去工作,會導致收入下降甚至直接失去收入來源。這又導致他們消費下降,消費下降又導致生產消費品的企業收入下降?!?amp;nbsp;</h3><h3><br></h3><h3>可以說,新冠肺炎持續時間越長,這些連鎖反應就越多、程度越強,對經濟的傷害就越大。<strong>不是經濟危機要來了,而是我們已經處在經濟危機當中!只不過經濟危機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有一定滯后,我們還沒感覺到而已。</strong></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06-</strong></h3><h3><br></h3><h3>這次的經濟危機是全球性的,中國受到的影響相對比較小,但也很難獨善其身。從宏觀看,經濟危機會給我們普通人會帶來下面的直接影響:<br><br>1、投資渠道收窄,大部分投資都是虧損的,或者收益很低</h3><h3><br></h3><h3>2、工作機會減少</h3><h3><br></h3><h3>3、收入不再上漲,甚至會下降</h3><h3>4、掙錢越來越難</h3><h3>5、越來越多企業倒閉、個人破產</h3><h3>6、剛需產品價格上漲、非剛需類資產價格下跌、硬通貨價格上漲…… </h3><h3><br></h3><h3>今天隨便翻了下新聞:</h3><h3><br></h3> <h3><strong>事實上不單是美國,全世界大多數疫情爆發的國家,在未來幾年的就業情況可能都不會很理想了。</strong></h3><h3><br></h3><h3>中國在這次沖擊中損失也是非常慘重的。3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國內的各項經濟數據,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h3> <h3>從上面表格也能看出,這次的情況其實會比03年的非典、09年的次貸危機都要嚴重很多。而這,已經是國家斷然采取強力措施,在很短時間內控制住局勢的結果。像意大利、英國、美國等國家,如果疫情持續爆發,損失只會更加恐怖。<br><br>新冠病毒、經濟危機對不同行業、企業、崗位的影響是不同的,對此我做了一個粗略的行業整體分析:房地產、餐飲、娛樂、影視、旅游、酒店、商場、公共交通行業在疫情爆發期間遭受重創。</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后疫情時期,影視、娛樂、酒店、商場、公共交通行業會較快時間恢復,但幾乎不可能再回到原來的數字。餐飲會經歷短時間爆發,但迅速回落至正常情況。房地產行業可能會持續經歷低谷。</strong><strong>主要依托線下的零售業、批發業,接下來會逐漸回暖,但考慮到恐懼心理的持續性,同樣很難回升至原來的程度。</strong></h3><h3><br></h3><h3>比如線下連鎖店、線下批發商城等。<strong>依托于線下場所的教育行業、培訓行業,有所回暖,同樣難以回升至原來程度。</strong>依托于線上的零售業,比如傳統電商、直播賣貨、短視頻帶貨、網絡批發等,在疫情期間甚至銷售額會上漲。</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在后疫情時期,上漲的銷售額會適當回落,但可能還是比之前要好一些。但對著時間推移,根據商品品類不同,會呈現不同的發展趨勢</strong>(這點后面還會分析)。<br><br><strong>線上的游戲行業、短視頻、線上教育、線上會議、協同辦公等行業,會持續上漲一段時期。哪怕疫情過去,很多習慣會保留下來。<br><br></strong><strong>依托于線上成交的自由職業,如在線咨詢、個人在線授課、網紅、視頻博主、在線寫作、主播、up主、微商等,從業人員可能會快速增加,迎來一波小的紅利期。</strong>說回銷售的產品。</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首先我們要明白:經濟危機到來,工作機會會減少大家的平均收入會下降,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人們的消費會傾向于“理性化”和“減壓化”。</strong>理性化的意思,是指大家購買剛需性產品(比如食物、洗發水、衣服、藥品等)的開支比例會增大,購買非剛需性產品(如奢侈品、多余的衣服、玩具等)開支比例會減少。<br><br>減壓化的意思,是指人們會在經濟危機期間購買一些商品降低自己的擔憂,比如會更多喝酒(喝酒減壓),購買口紅(更小的成本愉悅自己)等。這也是為什么,之前會有個說法,叫經濟危機的<strong>“口紅效應”</strong>。</h3> <h3>根據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比照一下自己所處的行業、銷售的產品、負責的崗位,大概就會知道未來一兩年的走勢了。</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總的來說,大家要明白經濟危機也是一次財富再分配的過程。大致上就是80%-90%的人都會倒霉,但是有10%-20%的人財富甚至會加速上漲。</strong>這些人的財富是如何上漲的呢?</h3><h3><br></h3><h3>主要兩個可能性:</h3><h3><strong>1、大部分行業不景氣,少部分行業快速發展,財富就會加速往這些行業匯聚。</strong></h3><h3><strong>2、經濟危機,很多資產的價格會暴跌,手里有現金的人去抄底這些資產。等經濟危機過去,價格漲起來之后就大賺。</strong></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07-</strong></h3><h3><br></h3><h3>我們要記住,經濟危機是只能面對、躲不過去的。<br><br>一個國家的危機還可以靠出國來躲避,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只要你還待在地球就得面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普通人到底應該怎么辦呢?首先說一件相對好一點的事吧:<br><br><strong>我們國家最短時間控制住疫情,而且內需比較強大,所以受這次沖擊的程度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比較小的。之前我也曾經撰文分析過,這可能是中國在時間范圍內進一步崛起的一個關鍵轉折點!</strong></h3><h3><br></h3><h3>這一點其實從股市也能看出來。在全球股市大暴跌的背景下,中國的A股反而是下跌幅度、次數都最不起眼的一個了。作為普通人,我給大家下面幾個建議:</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1、持有現金!現金!現金!</strong></h3><h3><br></h3><h3>建議大家從今天開始,減少一切不必要的投資和消費。經濟危機期間,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持有足夠的現金!<br><br>買房、炒股、炒外匯、炒黃金、炒口罩……這些統統都忘掉,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轉的。<strong>你要想想,經濟鼎盛時期你都很難通過這些手段賺錢,經濟危機你還想著發橫財,那不是找死嗎?</strong>持有的現金,是你萬一失去工作之后的救命錢、生活費;是經濟危機過去之后,你抄底優質資產、投資好項目的啟動資金。此時剩下的每一分錢,可能都會對你的未來產生很大的影響。</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2、一定要學習!學習!學習!</strong></h3><h3><br></h3><h3>經濟危機,會加速淘汰一些落后的行業和企業,同時崛起一批新的行業、企業和崗位。</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所以,越是經濟危機我們越是要學習、加速掌握更多的技能。</strong></h3><h3><br></h3><h3>如果通貨膨脹,你會發現你的錢在貶值。如果通貨緊縮,你會發現你的房子、車子根本賣不出去,變現不了。<strong>唯一能夠不斷增值、任何時候都靠得住的,還是自己的本事。</strong></h3><h3><br></h3><h3>多一項技能帶來的好處是很明顯的:如果你所在的行業不行了,你還能跳到另一個行業去;你所在的企業倒閉了、裁員了,你也能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去;你的收入下降了,你還能做副業來增加自己的收入。經濟危機是一個加速器,會進一步拉大愛學習的人和不學習人之間的差距。<br><br><strong>3、加速擁抱線上!線上!線上!</strong></h3><h3><br></h3><h3>這次新冠肺炎,對全中國的老板都進行了一次非常深刻的教育。他們會意識到,哪怕是線下企業,進行相關的線上布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梢灶A料到的是,未來的1-3年,中國的線上產業會進一步爆發。</h3><h3><br></h3><h3>隨著布局線上的行業、企業、老板、個人越來越多,會涌現出大量的工作崗位、賺錢機會,而你現在開始準備也不晚。像寫作、文案、設計、開發、網絡營銷、短視頻、直播、電商、在線廣告、在線教育、線上辦公等行業,某種程度可以說都是這次危機的受益者。<br><br>作為個體,一定要開始有意識地學習這些方面的技能,并且可以以副業的形式嘗試做一些線上的工作,做好布局和準備工作。</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危機危機,危中有機。但是要記住,</strong><strong>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strong>查了兩天資料,寫了近5個小時,希望今天這篇文章有帶給你幫助,也還請大家幫忙點贊分享,非常感謝。</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END-</strong>作者簡介:阿何,清華大學理工男,職場充電寶&唯庫創始人,感性理性兼備的寫作者,國內知名個人成長研究者,個人公眾號:阿何有話說(ID:aheshiwo)</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bV1_ZD6oBlbNxm2NC8ublg"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文化|
胶州市|
亳州市|
乐清市|
太原市|
万盛区|
东乌珠穆沁旗|
南宁市|
渭南市|
张家界市|
望奎县|
越西县|
西乌珠穆沁旗|
巴楚县|
刚察县|
远安县|
新河县|
东莞市|
天镇县|
德兴市|
自贡市|
岚皋县|
洪洞县|
平乡县|
榆树市|
保靖县|
博白县|
同仁县|
合水县|
农安县|
东海县|
宝丰县|
红河县|
西吉县|
富阳市|
南昌市|
孟州市|
太湖县|
增城市|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