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廟會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著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中國古老傳統民俗文化的變遷,豐都廟會伴隨著我們這一代人的美好記憶!每一屆廟會那些優秀的演員和傳奇故事都讓人回味無窮,廟會大巡游那些經典的音樂聲、鼓聲一直在耳邊縈繞,永遠讓人難忘的是家的味道!一直在想做一期讓人記憶深刻的豐都廟會美篇,記錄那深入骨髓里面的韻味和那一張張美麗動人的臉龐,那是豐都獨有的傳統民俗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那些在腦海中縹緲的色彩和虛幻的場景美得讓人迷離而沉醉!2020年由于新冠病毒的疫情影響,豐都廟會改為線上舉辦,這也就意味著往日那些人山人海觀廟會的畫面將不再出現,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希望我拍攝制作的廟會美圖能將觀者帶入一個美麗、難忘的神曲之鄉! 《三月三》 《萬人酷跑》 豐都,一座千年古城,歷史上的巴子別都,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豐都人在這里繁衍生息,在辛勤的勞作中創造了獨特的文化——豐都廟會!<br> 豐都,居重慶版圖中心,處三峽庫區腹地,已穿越了2000多年的歷史空間。滔滔長江滋養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在巴楚大地沉積下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豐都廟會,正是大三峽文化的一朵奇葩,她承載著諸多的民間民俗事象,在歲月的長河中閃現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豐都廟會,亦被稱為人類文化的“活化石”,對研究巴蜀地方史、民風民俗、民間藝術、建筑藝術等提供了詳盡的史料依據,它呈現了以下特征:一是體現名山基本格局的廟宇群,作為廟會的活動空間,其建筑、雕塑、壁畫、碑刻等,無一不展現出勞動人民精湛的手工技藝和高雅的審美情趣。二是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活動展示,如講演民間傳說故事,演唱傳統戲劇,吟詠宗教歌曲,跳各種祭祀性舞蹈等,這些表演涵蓋了文學、音樂、美術、舞蹈、民俗等多個藝術門類,充分體現了民俗文化的豐富性。三是廟會所需物資的商貿交易,以及廟會期間當地和鄰近縣區的土特產等物資交流活動,促進了經濟交流和繁榮。四是以信仰名山宗教文化而舉行的宗教祭祀及祭祖活動,它始終秉承著“唯善呈和”的宗旨,引導民眾釋放心靈深處的善念,這也是廟會歷千年而不衰,各地各行業群眾積極廣泛參與的重要因素之一。<br> 陰天子和美麗的天子娘娘 天子、天子娘娘,是三月三豐都廟會的核心,娘娘都是經過精挑細選,不但要有美麗的外表,還要集中國婦女傳統美德和文化內涵于一體 祭天儀式 豐都廟會源于名山的香會,始于西晉,當時道教在這里興起,名山上的廟宇隨之而興。到唐代,名山已成為道、佛、儒各教派爭修寺廟的風水寶地,千百年來,逐漸形成了龐大的寺廟群,到清代末期,整個山上的寺廟已達72座之多。人們將自己的宗教信仰寄托在“廖陽殿”、“二仙樓”、“奈河橋”等亭臺樓閣之中,到此朝山進香、觀光游覽,往而復返,絡繹不絕,豐都也因此而赫赫于天下。在敬香儀式中,衍生了各種獨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如跳舞、演戲劇、唱梵音等,民間手工藝人也乘機展示自己的手藝,于是,麻辣雞、胡辣殼抄手等吃的,瓢畫、包鸞竹席等用的,擺在敬香路上,供朝圣的人挑選購買。如此一來,香會便逐漸演變成融文化活動和經濟交流于一體的民間盛大集會,吸引了周邊區縣以及全國各地乃至東南亞等地的民眾前來趕會。因為有些人路途遙遠,不能每次香會都參加,于是多選擇春天出門趕會,后漸漸約定俗成在每年的三月三這天來豐都趕廟會。民間認為三月三是軒轅黃帝的生日,作為龍的子孫,在這天到名山祭祖認宗,具有特殊的意義,于是,“三月三,趕廟會”便成為老幼婦孺一年里人皆向往的盛事。 鼓,是群音之首,是通天之器,渾厚響亮的鼓聲緊緊伴隨著人類的步伐,從遠古蠻荒,走向現代文明。巴山鬼城的人們,對神鼓的敬奉由來已久,他們在鼓聲中征戰沙場,在鼓聲中躬耕田畝,在鼓聲中寄托喜怒哀樂!神鼓舞,在歷屆廟會中展示著它獨特的魅力。 《神鼓震天》 《宮女起舞》 天子出巡 遠觀人山人海 莽號隊開道 彩旗隊 《黃羅傘隊》 主花車 十大陰帥 《嗩吶隊》 《別有洞天》雪玉洞景區的彩車 《鐘馗捉鬼》 《鬼臉譜》 《群仙赴會》 《萬國來朝》 各路小仙 各路鬼怪 中外鬼怪大匯集 雨中的風景分外美麗 豐都廟會的發展歷程可劃分為四個階段:從西晉到明代為初興期,清代至民國為興盛期,1949年至1987年為沉寂期,1988年至今為復興期。由于歷史原因和認知誤區,名山寺廟及塑像曾遭受沖擊和洗劫,廟會也因此而暫停。1958年,周恩來總理視察名山,對破壞行為進行了及時制止,并指示要注意維修、保護好所有的名勝古跡。名山風景區于是得以有效保護。<br>1988年農歷三月初三,恢復舉辦了豐都廟會,這次大型廟會溶民間文化藝術展演與經貿交流、旅游觀光活動于一體,吸引了周邊地區、全國各地和海外華人紛紛參加,參會人數達30余萬人次,盛況空前。此后廟會一年一屆或兩年一屆,不間斷地舉辦,形式雖有所改變,但民間民俗文化的本色未改,反而獲得了更大的展示空間,傳播得更遠更廣,文化價值的驅動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被專家譽為“不間斷的民俗畫卷”,成為全人類共享的文化遺產。<br>豐都廟會所有活動中,巡游最是集中展示豐都人文歷史和鬼城文化的重要環節,天子迎親是廟會的主要淵源,人神結緣的優美傳說,充滿爛漫神奇的色彩,反映了人民群眾真善美的意愿,巡游主要以陰天子娶親為主線,以“善”文化為主題,進一步發掘和利用豐都獨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充分體現豐都傳統民俗和地方特色,展現一首天地靈愛的動人詩篇。 陳勇,重慶市豐都縣文化館創作部主任,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攝影家協會會員,重慶市藝術攝影家學會理事,重慶市美術家協會會員,豐都縣攝影家協會秘書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城县|
塔城市|
垫江县|
黎川县|
宁海县|
正定县|
仪征市|
焦作市|
安龙县|
大理市|
刚察县|
疏附县|
天津市|
东乌珠穆沁旗|
内丘县|
海林市|
黑水县|
祥云县|
轮台县|
渭源县|
凯里市|
贞丰县|
昭苏县|
图木舒克市|
武功县|
榆林市|
岳阳市|
灵璧县|
汪清县|
肃南|
顺平县|
博湖县|
红原县|
通山县|
广州市|
古田县|
泊头市|
石屏县|
通城县|
郎溪县|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