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至2015年1月5日,我和幾個朋友隨團在埃及游覽了6天。剛到開羅,進入眼簾的是骯臟的街景、七高八低的民宅,不免對傳說中的文明古國有點失望。但是,第二天我就完全被古埃及的文明所折服,那些蘊藏著古埃及人智慧的古跡讓我興奮不已。<div><br></div><div><b>埃及簡介(360百科)</b></div><div> 埃及,全稱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 ???????)。埃及位于北非東部,領土還包括蘇伊士運河以東、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埃及既是亞、非之間的陸地交通要沖,其蘇伊士運河是大西洋于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及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在經濟、科技領域方面長期處于非洲領先態勢。</div>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長達7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但是如今的埃及阿拉伯人并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div> 埃及是非洲第三大經濟體。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有廣泛的影響力。埃及出生率非常高,歐洲專家估計,埃及人口可能已經超過1億。<br>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游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境內擁有很多的名勝古跡,例如國際知名的金字塔、帝王谷。<br> 雖然埃及在非洲和中東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但埃及的經濟卻不樂觀,大部分人比較貧窮。尤其是2011年初以來的動蕩局勢對國民經濟造成嚴重沖擊。<br><br><div><div> 此行中,我們主要參觀了開羅市中心的埃及博物館,開羅附近的孟菲斯露天博物館和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盧克索一帶的哈齊普蘇特女神廟、科爾耐克神廟群和盧克索神廟;游覽了撒哈拉沙漠和紅海。</div><div> 本篇記述了埃及博物館、孟菲斯露天博物館和吉薩金字塔給我留下的輝煌印象。其他景點的記述見以后制作的《古埃及文明的精華(二)》和《埃及今昔兩重天共存》。</div></div></div> 埃及旅游圖 <div><b>一. 開羅市民宅</b><br></div> 我們的第一站是埃及首都開羅。飛機飛到開羅上空時,我透過舷窗俯瞰開羅,本以為應該看到一座現代化都市,卻看到了一片不見人煙和植被的黃色原野,接近機場時才看到一些私人院落,有些人家院落里的樹木為這浩瀚的黃色中點綴了點點綠色。普通公路上少有汽車,只有在高速公路上才能看到一些車輛。 <div> 在開羅機場我們登上一輛我國產的宇通客車,車子一開動,站在前車門的一個埃及小伙兒就開口說話了。他是我們的導游,中文名字叫宋逸飛,29歲,供職于“無限埃及旅游公司”。是在開羅的一所大學學的中文。他的中文很不錯,只有少數字的語調不太準。他說你們可以叫我逸飛、飛飛、小飛,但不要叫我阿飛。他很了解中國的文化和現狀,曾經一個人5次去中國旅游,除北、上、廣、深,還去過天津、杭州、蘇州、哈爾濱、西安、武漢、河南、湖南、臺灣、香港等,只有3個省沒去過。在整個導游過程中,他不僅介紹景點,還介紹有關的人文歷史,有時還與我們開個玩笑,大家都很喜歡他。</div><div> 開羅的市容很令人失望,雖然有藍天白云作襯托,但是道路兩側又臟又亂,樹葉上厚厚的灰塵,建筑物的外表各行其是,陽臺上晾曬著各種衣物,顯得很零亂。我以為這是開羅郊區,后來才知道我們的車是走在市區。</div><div> 盡管市區的景象不太好,入住的酒店還是很舒服的,這才平復了我們忐忑不安的心情。</div> 開羅民宅 開羅民宅 開羅民宅 在開羅的民宅中經常會看到,有的建筑上面幾層還沒安裝窗戶,甚至還沒封頂,下層已經住上人了。導游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家庭蓋的房子,一、二層是父母和未成年兒女的房間以及全家的公共區域,上面的每一層留給一個成家的兒子,因為不知道會有幾個兒子,所以不能封頂。<div><br></div><div><b>二. 五星級酒店—Pyramids Park Resort Cairo</b><br></div><div> 傍晚入住了開羅一家五星級酒店—Pyramids Park Resort Cairo,酒店院內與院外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天地。</div> Pyramids Park Resort Cairo 大堂 庭院 游泳池 客房 餐廳很大,干凈整潔。 各種沙拉 甜點 飲料 <b></b><b>三. 尼羅河游船 </b> <div> 今天是2014年12月31日,旅行社安排今晚乘船游尼羅河夜景,游船雖然不大,但安排了出乎我們意料的表演,游客們在歡樂中度過了2014年的最后一天。</div> 尼羅河畔夜景 尼羅河畔夜景 游船上準備了簡單的晚餐 一位身懷絕技的旋轉舞演員,身穿布滿彩色LED的裙子,連續半個小時變換舞姿不停地旋轉。 <div><b><br></b></div><div><b>四. 孟菲斯博物館</b><br></div><div> </div><b>孟菲斯簡介(360百科)</b><div> 孟菲斯位于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南端,開羅西南23公里的米特·拉辛納村。從公元前3100年前起就是埃及最古老的首都,定都長達800年之久。據傳于公元前三千年為法老米那(美尼斯)所建,名"白城",后改稱孟菲斯。曾作為古王國(公元前二十七至前二十二世紀)的都城。公元前二千年代為底比斯所取代,但仍為埃及宗教、文化名城。公元七世紀被毀。當時是全世界最壯麗偉大的都市,現在只留下一個迷你博物館及花園中殘破的石雕供人憑吊。</div> <div><b>孟菲斯博物館(360百科)</b></div> 孟菲斯的博物館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小的一個,因為里面只躺著一尊巨大的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石像和幾尊殘破的小石雕。這尊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原約14公尺高,由整塊石灰巖雕成,相當精美。雖歷經3200年的歲月,但雕像上的象形文字都還清晰可見??上г谝粓龅卣鹬?,雕像的雙腿及左手折斷,只好橫躺在博物館大廳的地上。 <div>拉美西斯二世石像<br></div> <div>拉美西斯二世石像上半身<b><br></b></div><div><b><br></b></div><div><b>拉美西斯二世(360百科)</b><br></div>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約公元前1303年2月21日-公元前1213年7月或8月),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約公元前1279年5月31日-約公元前1213年7月或8月在位),是法老塞提一世之子。享年91歲。其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后的強盛時期。<div> 拉美西斯二世進行了一系列的遠征,以恢復埃及對巴勒斯坦的統治。他在敘利亞與當時另一強大帝國赫梯發生利益沖突。在公元前1299年發生了著名卡迭石戰役,雙方于公元前1283年簽訂合約。<div> 拉美西斯二世也許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他對龐大土木工程的熱情使埃及各地都留下了他的痕跡。他在阿比多斯和拉美西姆新建許多廟宇,為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增添新結構,興建了以宏偉著稱的阿布辛拜勒神廟。許多前代法老修建的建筑也被刻上了他的名字。然而國家巨大的開銷加快了國力的下降。拉美西斯二世死后,埃及就開始走下坡。<br></div></div><div> 逸飛說,古埃及人信奉太陽神,拉美西斯的“拉”表示太陽神,“美西斯”表示兒子。每一個法老都是太陽神的兒子。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相當于中國的秦始皇,他將上下埃及統一為一個國家。</div> 拉美西斯二世石像 宋逸飛說,古埃及法老的塑像有幾個特點:戴頭巾、穿短裙、有胡子。胡子上刻有法老的名字。如果塑像的左腿前于右腿表示在其生前塑成的,如果雙臂交叉在胸前表示人已經去世。 獅身人面像<div> 我們參觀那天,這座石像正在維修無法拍照,故從網上下載了這張照片。</div> 博物館院子里的露天展品,多數都已殘缺或被風化。 石鼓,石鼓上刻著古埃及象形文字。<div><br></div> 古埃及象形文字(360百科) <div> 古埃及象形文字出現在距今5000多年前,是最古老的文字,由法老王那默爾的鎧甲關節板上的最早期象形刻記起(公元前3,100年),到現在還在教堂內使用。</div> <div><b>五. 埃及博物館(</b>Museum of Egyptian Antiquities<b>)</b></div><div> 博物館位于開羅市中心,正對著解放廣場,這里是推翻穆巴拉克和莫爾西時群眾游行示威的地方,廣場不算大,就像一個街心廣場。宋逸飛稱推翻穆巴拉克和莫爾西的群眾運動為革命。他說,革命時這個廣場上集聚了上百萬人。博物館一側一棟燒黑的樓房是曾經的政府辦公樓,被憤怒的民眾燒毀?,F在樓下集聚著許多持槍核彈的軍人和裝甲、坦克車,籠罩著一點兒戰爭氣氛。</div> 解放廣場 被燒毀的政府大樓,博物館與這棟大樓一墻之隔。 政府大樓附近的裝甲車 <div>法國著名考古學家瑪利埃特之墓<br></div><div> 埃及博物館是法國著名考古學家瑪利埃特設計建造的。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考古學家,在他去世后,埃及人將他埋葬在博物館西側。墓地背后緊靠被燒毀的政府大樓。<br></div> 埃及博物館正面<div> 博物館前面庭院內種植有代表古代上埃及的“蓮葉”和代表下埃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造紙材料——紙莎草。</div> <div><b>埃及博物館簡介(360百科)</b></div><div> 埃及博物館是一座古老而豪華的兩層建筑物,由被埃及人稱為“埃及博物館之父”的法國著名考古學家馬里埃特于1858年在開羅北部的布拉克設計建筑的,1881年竣工。當時建造這座博物館的目的是為了阻止發掘出來的埃及國寶流往國外。</div> 埃及博物館位于埃及首都開羅的解放廣場,是一座古代埃及文明的寶庫。這里收藏的各種文物有 30 多萬件,陳列展出的只有 6.3 萬件,約占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因這座博物館以廣為收藏法老時期的文物為主,埃及人又習慣地稱之為"法老博物館"。<div> 館內設有 50 多個陳列室。一層按埃及古代歷史發展順序展出,在這里可以看到從古王國時期(公元前 2686 年至公元前2181 年)到公元五、六世紀的羅馬統治時期的珍貴文物。古王國時期的展品以孟菲斯為中心的北埃及王墓出土雕像為主,有卡夫勒王座像,盤腿書記坐像,拉赫梯普國王及王妃民費雷特坐像等。后者為石灰巖著色像,仍保持了鮮艷的色彩。中王國時期,木雕逐漸代替石雕。陳列的彩色木雕士兵像、送祭品人像等極為精致。</div> 博物館正門 正門上方女神頭像 正門左上方女神塑像 正門右上方女神塑像 蜣螂蟲銅浮雕 宋逸飛說,古埃及人看見蜣螂蟲能夠做出圓球,認為這個圓球與太陽有關,甚至將蜣螂蟲視為早上的太陽,所以蜣螂蟲很受崇拜。 <div><br><div> 因博物館空間有限,很多大型展品只能放在前院展出。</div></div> 法老立像(左腿在前為生前雕刻的) 法老坐像 法老拉赫梯普及王妃民費雷特<div> 宋逸飛說,拉赫梯普和民費雷特是一對恩愛夫妻,因為拉赫梯普經常肩頸疼痛,妻子民費雷特經常為丈夫按摩肩部。</div> 獅身人面像(正面) 獅身人面像(側面) 獅身人面像 石獅頭 石碑 石棺 石棺 埃及博物館分為兩層,展品按年代順序分別陳列在幾十間展室中。一層陳列公元前27~前22世紀古埃及時代到5~6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二層設木乃伊、珠寶、棺木、繪畫、隨葬品、紙草文書等專題陳列室(360百科)。<div><br><div><h3> 博物館內不允許拍照,在進門之前,所有人的相機都被收走了。只好從網上下載了一些照片。</h3></div></div> 博物館正門內的大廳 石棺展區 法老石像展區,正中最高的是恩愛夫妻拉赫梯普和民費雷特 拉赫梯普和民費雷特 拉赫梯普和民費雷特坐像,兩尊坐像以石灰巖著色。 不知道這位法老為什么跪著? 法老的木乃伊<div> 古埃及人認為法老都是太陽神的兒子,所有死去的法老都會復活,他們的靈魂找到自己的肉體才能復活,所以所有法老死后都被制成木乃伊。</div> 存放法老內臟的雪花石容器<div> 制作木乃伊必須取出內臟,古埃及人認為法老復活時會尋找自己的內臟,所以不能丟棄他的內臟,必須采用雪花石制成的四個容器分裝法老不同部位的臟器。</div> 人形棺<div> 法老的木乃伊將放入人形棺。人形棺分上下兩部分,繪滿了表述法老生前功績的圖畫。</div> 法老妻妾的人形棺 法老拉赫梯普的人形棺底座<div> 拉赫梯普和妻子民費雷特一生恩愛的故事在當時家喻戶曉,不僅在他們生前塑有石像,在拉赫梯普人形棺底座內還繪著二人的圖像,以贊揚他們的美德。<div><br></div></div> 法老圖坦卡蒙的人形棺<div> </div> <div>圖坦卡蒙簡介(360百度) </div><div> 圖坦卡蒙9歲君臨天下,因家族遺傳病,19歲暴亡。圖坦卡蒙并不是古埃及歷史上功績最為卓著的法老,但他墓葬的發現則代表了埃及考古工作的頂峰,他也因此成為最著名的法老之一。</div><div><br></div><div>圖坦卡蒙墓(人民網)</div><div> 據說,英國考古學家卡特花了大約五年的時間來挖掘圖坦卡蒙的墳墓,用八年時間清理出五千多件珍貴文物,僅把這些寶物登記造冊,并轉移到開羅博物館,就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與同時期的其他法老陵墓相比,圖坦卡蒙的陵墓規模并不算大,形式也比較簡易。墓室的主體由甬道、前廳、棺槨室、耳室和庫房組成,其中甬道長120 米,面積最大的前廳僅有34平方米。</div><div> 圖坦卡蒙的陵墓基本上沒有受到過破壞。雖然有跡象表明,在圖坦卡蒙下葬后不久,曾有盜墓賊進入前面的兩個墓室。不過,從掉落在地上的零散珠寶來看,他們沒有偷竊到手就受驚逃跑了。從那以后,墓再次被封死。</div><div> 數以千計的隨葬品布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家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那張木制銀貼面的獅腿寶座,被卡特稱贊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前廳后面的墓室由兩個真人大小、烏木鍍金的武士雕像守衛著。里面的棺槨共有七層,把墓室塞得滿滿的。外槨是四層木制圣柜,通體用黃金覆蓋,四面鑲著鮮艷的藍釉飾板,上面雕飾著各種旨在保護死者的宗教象征圖形。外槨內是整塊黃色石英巖雕成的內槨,蓋是用重達1.25噸的玫瑰色花崗巖制成的,石棺周身雕刻的女神伸開雙翅托住棺腳。寵大的石棺蓋下,還有三層人形棺。最外層是貼金木棺,棺蓋上是國王的金像,臉用純金鑄成,前額上鑲嵌著艷麗的眼鏡蛇和禿鷹(上埃及和下埃及的圖徽)。第二層也是貼金木棺。最內層是黃金顏面人形棺,前后均用3厘米厚的金板制成,長1.83米,寬0.51米,重110.4公斤。黃金棺上的法老兩臂相互交疊,手里握著權杖和神鞭,線刻的守護女神羽翼環繞著金棺,工藝極為精湛。棺內即是圖坦卡蒙的木乃伊,黃金面具套在他的頭部和肩上。木乃伊的頭上有一塊亞麻布頭巾,頸部和胸前放了一大串由珍珠和花朵組成的頸飾,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矢車菊、百合花和荷花。這些花雖然都已枯萎,卻還保持著若有若無的顏色。</div><div> <div> 宋逸飛說,埃及古王國和中王國的法老死后,其木乃伊都埋在金字塔里,但金字塔的目標明顯,難以逃脫盜墓的厄運。所以新王國的法老不再葬于金字塔里,而是葬在盧克索的一座山里,這座山上有62座法老墓,叫做“帝王谷”??墒浅藞D坦卡蒙的墓未被盜墓賊發現,其他法老墓中的陪葬品和木乃伊也被偷盜一空。圖坦卡蒙去世時才19歲,而且很突然,他的金字塔還沒建好,只好征用了一位貴族在山腳下為自己準備的墓地下葬。這也是圖坦卡蒙墓保存完好的原因。</div></div> 圖坦卡蒙的金面具正反面 圖坦卡蒙的金面具正面 法老的石棺<div> 法老石棺的四周刻滿了精美的圖案,與博物館院子里展出的石棺相比,檔次明顯高多了。</div> 阿努比斯-引導亡靈之神<div> 在中國人眼里,豺狼是一種很殘忍的動物,但在古埃及,豺狼是引領亡靈之神。</div> 石人形棺展區 墓碑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div> 我只能認出那些及其逼真的鳥獸,其他文字也很美,可惜不知什么意思。想必是記述墓中逝者生前的重要事跡。</div> 彩圖墓碑 彩圖墓碑 彩圖墓碑殘片,這些彩圖盡顯出幾千年前古埃及人繪畫技藝。 浮雕墓碑 浮雕墓碑 浮雕墓碑 浮雕墓碑<div> 古埃及墓碑上的碑文、彩繪和浮雕都屬于壁畫藝術。<br></div> <div><b>古埃及壁畫(360百科)</b></div> 埃及的繪畫有三種樣式。有一種稱為"線刻",就是在石頭上刻畫人物或動物的形象,這些形象都是平面造型,實際上是界于雕刻和繪畫之間的一種美術形式。另一種樣式是象形文字,這種象形文字最初是用一個符號代表一件實物,每一個符號就是一幅獨立的繪畫。后來,象形文字雖然逐漸發展為會意,但始終保持著象形的符號,他們把人和鳥、獅子等動物與各種植物的形象一個個真實而生動地畫出來,配在畫面或浮雕的背景上,起著類似中國畫中的"題跋"作用,同時對畫面也起著裝飾作用。可見古埃及人也是把書法作為一種藝術來看待的。古埃及的第三種繪畫樣式是墓壁畫,這是古埃及最主要的繪畫形式。<div><br></div><div><br></div><div> 每個法老的墓中都有大量的陪葬品,是他們生前喜歡或用過的物品、飾物、食物,還有人獸的泥塑。以下的陪葬品均出土于圖坦卡蒙墓中。</div> 保衛法老的士兵泥塑 百姓生活場景泥塑 守護女神 <div>太陽神</div><div> 宋逸飛說,古埃及人非常崇拜太陽神,把蜣螂蟲、眼鏡蛇、鷹都視為太陽神的化身。</div> 復活鑰匙<div> 宋逸飛說,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其靈魂依在,只要尸體完好,靈魂會找到自己的尸體而復活。復活鑰匙是幫助逝者復活的必備之物。</div> 圖坦卡蒙的寶座 寶座椅背上圖坦卡蒙與妻子的金畫 圖坦卡蒙的金床 圖坦卡蒙的鞋 圖坦卡蒙生前用過的物品 古埃及棋桌 圖坦卡蒙用過的木凳和馬扎<div> 圖坦卡蒙生活在公元前1334-公元前1323年,相當于我們的商代。那時,我們的祖先還是席地而坐,同時代的古埃及已經用上了椅子、凳子和馬扎!而且,還在椅子背上制作華麗的金畫。圖坦卡蒙的鞋底上也是鑲金的人物畫!</div> 印著植物圖案的紡織品和形狀獨特、圖案優美的陶制品<div><br><div> 我所見到的商代陶制品形狀簡單,也沒有如此優美的圖案,相比之下,古埃及的文明史早于我國。</div></div> 圖坦卡蒙時代的谷物和干果 3000多年前的金項鏈!<div> 現代土豪們帶的金項鏈與之相比,真可謂土得掉渣!</div> 蜣螂蟲(太陽神)工藝品<div> 3000多年前的埃及就有了技藝如此精湛的工藝品!</div> 鷹和眼鏡蛇都是太陽神的化身<div> 這件工藝品讓我覺得,咱們的景泰藍工藝是不是受到古埃及工藝的影響或傳承?<br><div> </div></div> 看到這件工藝品,有誰不為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文明而嘆服呢! 博物館中有一個陳列紙莎草畫的展室,每一幅畫記錄著法老時期一些重要事情。其中一張畫描述法老復活之前,決定其是否可以復活的重要程序。<div> 宋逸飛說,一位法老能不能復活要經過對其良心的評價,評價的方法是將法老的心臟放在一個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放一根鴕鳥的羽毛,如果法老的心臟重于羽毛,說明這個法老是壞人,不能再復活。否則,證明他是好人,可以復活。 </div> 紙莎草畫,評價一個法老生前是不是好人的程序。 紙莎草畫 紙莎草制造的紙是將擠干水分的紙莎草髓編制而成,非常結實可長期保存。畫面使用有顏色的石粉繪制而不會褪色。所以這些已經保存了3000年以上的紙莎草畫依舊基本完好、色彩鮮艷。<div> 采用紙莎草髓為原料的造紙工藝已有3000多年歷史了,比蔡倫發明的造紙技術(公元105年)還要早??赡芤蚬に嚤容^復雜而沒有流傳下來。<div> 紙莎草開花時呈三角形(三支穗狀花序),葉子呈放射狀,其根系也呈三角形,古埃及人認為它的花和葉子代表太陽,根象征金字塔。</div></div> 紙莎草 <b>六 吉薩金字塔</b><div> 元旦那天下午,乘車去吉薩省參觀舉世聞名的胡夫金字塔,吉薩與開羅一河之隔,吉薩省位于尼羅河西側,開羅位于尼羅河東側。</div><div> 宋逸飛說,古埃及人看見太陽從東面升起在西面落下,認為西邊象征著死亡,東邊象征生命,所以法老墓都在尼羅河西岸。在第一、二個王朝時期,法老死后是埋在地下的,第三個王朝的法老不喜歡被埋在地下,就命人在孟菲斯為他修地上的陵墓,有人為他設計了6層階梯的金字塔,他喜歡這個造型,所以第一個金字塔只有6層石頭,這個金字塔至今4800年。后來的法老認為金字塔的形狀像太陽光,可以代表太陽神,就紛紛效仿。胡夫的金字塔在當時最高,保存的也完好。</div> 吉薩街頭 吉薩民宅 <b> 胡夫金字塔(好搜百科)</b><div>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埃及式金字塔,現高138.74米(455.2英尺),原高146.59米(480.9英尺),底邊長230.37米(755.8英尺),約建于前2580年,完工于公元前2560年。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中最古老及唯一尚存的建筑物,是一萬多個工匠共用約20年的時間才完成的人類奇跡。埃及共發現96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象征,早在2000年前,它就被譽為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金字塔在歷史研究、考古發現、科學研究等諸多方面有著不可低估的價值。</div><div><br> 以前Pyramid被翻譯為“法老陵墓”,后來才譯作“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用巨大的方石壘成,每塊石頭約1.5米高、2米長。人站在高大的金字塔下面顯得很渺小。</div><div> 逸飛說,胡夫金字塔用了230萬塊方石,每年尼羅河泛濫時,農民無法種莊稼,法老就要他們來為自己建造陵墓。雖然工作很苦但埃及人愿意干,因為他們認為法老是太陽神的兒子,法老復活后也會將他們復活。修建金字塔是采用斜坡道的方式運送原材料。原來金字塔的表面使用石膏抹平,但是4000多年的風吹雨打,胡夫金字塔上的石膏已脫落,才露出了巨石。在胡夫金字塔旁邊、比它矮一點的是其兒子卡夫拉的金字塔,這個金字塔頂部還有殘留的石膏。在卡夫拉金字塔旁邊、更矮一點的是胡夫孫子門考拉的金字塔。門考拉金字塔之前的三個小金字塔,是他三位妻妾的金字塔。古埃及人認為靈魂從北面進入金字塔,所以每個金字塔的北面有一個門。</div> 圖中由左至右分別是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門考拉金字塔。實際上胡夫金字塔最高大,卡夫拉金字塔體積居中,門考拉金字塔最小,因我站的位置距卡夫拉金字塔近,顯得它比胡夫金字塔高大。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用巨大的方石壘成,每塊石頭約1.5米高、2米長。 卡夫拉金字塔,這個金字塔的頂部還殘留著石膏。 卡夫拉金字塔完工時,卡夫拉發現在他的陵墓前面有一塊很大的石頭覺得不吉利。一個工匠便將此石雕刻成為獅身人面像,并解釋說:獅身代表“力量”,人面代表“智慧”,獅身人面像代表“保護”,領卡夫拉非常高興。后來許多法老的墓前和墓中都會放置獅身人面像。 卡夫拉金字塔前方的獅身人面像,是最大的一尊的獅身人面像。 門考拉金字塔 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現在的尼羅河下游,散布著約80座金字塔遺跡。 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長230米,共用230萬塊平均每塊2.5噸的石塊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石塊之間沒有任何黏著物,靠石塊的相互疊壓和咬合壘成。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被視為世界八大建筑奇跡之一(360百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威信县|
扬州市|
湛江市|
临潭县|
新干县|
石首市|
汉源县|
台中市|
专栏|
大洼县|
岳西县|
天津市|
六安市|
滕州市|
兖州市|
湘潭市|
蓝山县|
渑池县|
南昌市|
龙江县|
临汾市|
阳原县|
高台县|
金川县|
台山市|
正蓝旗|
新竹县|
镇平县|
赞皇县|
高台县|
新野县|
长阳|
苗栗县|
靖西县|
泰宁县|
新绛县|
宜君县|
监利县|
两当县|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