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江南水鄉是我的最愛,這兩年我去尋找江南的水鄉,印象最深的使我難以忘懷……</p> <p><b>最后的水枕人家——烏鎮</b></p> <p>浙江桐鄉的烏鎮地處蘇、杭、滬之間,是個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歷史印記的江南水鄉古鎮。</p> <p>千百年來,烏鎮的原住居民隨水而生,伴水而眠,由此被譽為“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 </p> <p>“枕水人家”實際為“枕河人家”,“枕河人家”一詞源自唐末詩人杜荀鶴《送人游吳》詩云:“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說的是古蘇州民居的風貌。</p> <p>在《似水年華》中,有人這樣形容:“烏鎮永遠是烏鎮,在這江南水鄉最美的一隅……如黃昏的一簾幽夢。”</p> <p>烏鎮“枕水人家”的安靜、恬淡,任憑時光流逝,還是那份永遠不變的從容和自信。</p> <p>一條流水貫穿全鎮,它以水為街,以岸為市,兩岸房屋建筑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鄉迷人的風光。</p> <p>內河水系將烏鎮分為東西南北四大柵區,東柵是最早開發的,而時下最受游客青眛的是近幾年來開發的西柵。比起古老的東柵來,西柵景區更顯江南水鄉的嫵媚秀色,小橋、流水、人家,渾然一體。</p> <p>西柵景區位于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形態各異的古石橋62座,河流密度和石橋數量均為古鎮之最,傍河而建的民居,增添了烏鎮更多生活的氣息。</p> <p>西柵的布局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干道西柵大街與西市河平行延伸,民居窗欞雕刻精細,圖案迥異,悠長的巷子靜謐不宣,街面長條石板潔凈堅實,凸凹中承載著滄桑歲月的痕跡。</p> <p>烏鎮與眾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橫梁,擱上木板,人稱“水閣”,這是烏鎮所特有的風貌。</p> <p>水閣是沿河的居民房子,有半間屋的面積或一個廊房的面積,建在水面上,房子下面是木樁或石柱釘在河中,上架橫梁,擱上木板,因而稱為水閣。烏鎮居民就這樣世代伴水而生,枕水而眠。</p> <p>入夜,人們成群結隊,扶老攜幼,提著花燈,在河邊、橋上游走,遠遠看去,煞是壯觀。</p> <p>古樸是烏鎮的底色,靈動是烏鎮的天性。遍地茶館酒肆,滿街客棧商鋪,可以接南北客,談東西事,聊古今天,每一句都那么妥貼。從從容容,低低緩緩,烏鎮的日子散淡而恬靜。</p> <p>這里的夜是美妙動人的,水巷的燈船更為古鎮平添幾分夜的神韻。夜晚,在沈廳對面的河埠頭登上一艘游船,盡情欣賞富安橋樓里傳來的江南絲竹聲,聆聽沿河人家窗戶里傳出的蘇州評彈的琵琶丁東聲,游船七拐八彎地穿過許多拱形橋的橋洞,橋洞里都鑲嵌著無數盞彩燈,燈光映入河面,把一座座千年古橋的倒影映在河面上。</p> <p>夜闌人靜,烏鎮的夜是這樣的寧靜,一天,放下了一天的事,明天又是全新的開始……</p> <p><b>穿越時光的古鎮——蕩口</b></p><p><br></p><p>“八千河蕩匯巨浸”,“鵝湖東西廣五里、南北長十里。”國學大師錢穆在《八十憶雙親》中對無錫蕩口古鎮的描繪,勾起我無限暇想和向往。</p> <p>憑心而言,蕩口實在是一座極為普通不過的古鎮。一條沿北倉河河岸而筑的彎彎的小街,它那一抬腿就過街的寬度,完全只是一條小巷。小巷也好,更有古風古韻。</p> <p>來到這里,就完全理解了戴望舒吟詠過的窄窄的《雨巷》了。當你隨便走進江南任一處街堂里弄,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絕不比這里遜色。</p> <p>然而,蕩口古鎮的魅力,不在于她的自然風光,而在于她獨特的文化背景。透過歷史的風煙,古鎮昔日的美麗與輝煌歷歷在目:一條條幽深綿長的青磚小巷記錄了千百年歷史的滄桑,街面上那泛著清幽幽光亮的石板路聚疊著一段段文化的“汗青”。</p> <p>走進古鎮,大片的明清古典建筑,青堂瓦舍,河網交織,還有那若隱若現的古橋,迎風拂水的綠柳,枕河人家的江南水鄉風貌躍然眼前,水鄉特有的風情撲面而來。</p> <p>黃昏時分,穿街走巷,就等于走進了淳樸,走進了悠閑,走進了無猜——整個人從內到外是一次徹底的放松。</p> <p>小鎮人家大多沿河臨水而居,小河邊石頭砌成的堤岸左拐左拐,每過一小段就有臺階向下延伸到河水邊,洗衣、洗菜,隨意而為。河道邊有很多小小的巷子,極窄,走進去就是一個天井,內家人合住。太陽西下,河上靜悄悄,延河人家都忙晚飯了……</p> <p>蕩口的夜景不算熣燦,但徽派民居建筑另有風格,燈光刻畫著它的輪廓,就像一幅木刻畫。</p> <p>蕩口以華姓人為多,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一直成為他們家族幾百年來的世外桃源。</p> <p>太陽從東方升起,一天又重新開始……</p> <p><b>生活中的千年古鎮——西塘</b></p> <p>西塘歷史悠久,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吳越兩國的交壤之境,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p> <p>2003年10月8日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評定的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1年西塘千年古鎮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并被聯合國授予歷史文化保護杰出成就獎。</p> <p>在江南水鄉,分散的、幾戶合一的廊街隨處可見,然而,廊街長達1300多米的,惟有西塘。西塘的廊街,一邊是商店或民居,另一邊是河,廊街都有小河緊貼著,彎彎曲曲,情調非常。</p> <p>步入廊街,映入眼簾的是兩岸水上人家和前呼后應的河埠。如逢雨天,雨水在廊檐口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長長的雨簾,就是不會做詩的人也會頓時詩意滿腔。</p> <p>相傳春秋時期吳國伍子胥興水利,通鹽運,開鑿伍子塘,引胥山以北之水直抵境內,故西塘亦稱胥塘。因西塘地勢平坦,一馬平川,又別稱平川,斜塘。</p> <p>江南的古鎮,似乎一切都與水有關。西塘也是因為水而靈動的。</p> <p>都說西塘是“春秋的水,唐宋的鎮”,吳國大夫伍子胥興水利,通漕運,引胥山之水才孕育了現在這塊寶地并逐漸繁榮昌盛。久遠的歷史傳說終究不可靠,但水對于西塘的重要毋庸置疑。</p> <p>毫不夸張得說,水就是西塘的靈魂。古時候的西塘,家家臨水,戶戶通舟, 石板壘起來的河埠頭就建在自家的門前屋后,既可以停靠船只也可以供婦女們洗衣洗菜。</p> <p><b>中國第一水鄉——周莊</b></p> <p>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p> <p>周莊古鎮旅游,在墨色的江南,撐一把油紙傘,徘徊在灰墻黛瓦的古巷之中,邂逅一段風景、邂逅一個人、邂逅深處的靈魂。</p> <p>周莊古樸幽靜,歷經900多年滄桑,被稱作是“中國第一水鄉”的周莊自然還完整地保存著古鎮水鄉獨特的風韻,周莊就像一朵睡蓮,沉浸在淀山湖、澄湖、南湖等等有三十多條河流之中。</p> <p>周莊的橋都是橋橋相望,橋橋相連,這也構成了周莊獨有的水鄉神韻,大家一定好奇富安橋到底有名在哪里?</p> <p>富安橋的橋樓合璧,這是目前江南水鄉僅存的橋樓建筑,樓房都是富麗的樓閣,特別美。</p> <p>曾有詩這樣描繪周莊:“唐風宋水美周莊,煙雨江南魚米鄉”,自古以來周莊就有“水鄉”的美譽,難怪此處會有著“中國第一水鄉”的美稱,小橋流水也是對周莊最為形象的注釋。</p> <p>周莊的船很多,來往穿梭的船總是給游人平添幾分匆匆,讓游人們更加增對前面景色的好奇心。</p> <p>其實,這匆匆的游船就是莊子里最有韻味的美景。通常,這些船都搭著一塊深藍色的布棚,這也許就是烏棚船吧?</p> <p>在傍晚時分,小鎮也漸漸安靜下來,居民都要回家忙碌,當你走在平整而光滑的石板上,若是下雨,甚至覺得石板就像是一面面銅鏡,散發出幽幽冷冷的光。</p> <p>甚至都能夠看到人影,游客不會因為下雨而煩惱,撐著各色花紋的雨傘或者油紙傘走在巷子中,兩旁的建筑粉墻黛瓦,墻垣斑駁,古樸質厚,特別是入夜,優雅而帶著古典氣息的周莊就是有一種讓人靜下心來的魅力。</p> <p>周莊最美的是夜色,迷離夜色恍如隔世,洗去白天的喧囂,感悟夜的寧靜,泛舟于小橋流水人家,不道西風瘦馬,卻言美的無暇。</p> <p><b>江南古鎮的封面——南潯</b></p> <p>南潯,浙江省15個歷史文化名鎮之首,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江南唯一的有中西合璧格局的水鄉古鎮,距今有700余年的歷史,這里人文景觀和古跡眾多,名人輩出,素有“文化之邦”和“詩書之鄉”之稱,還被譽為“江南古鎮的封面”。</p> <p>在江南的眾多古鎮中,有知名的也有冷門的,比如周莊、烏鎮、西塘,就經常被人們提及,而南潯總有些“難尋”的味道,若不是在旅游地圖的一角發現這個詩意盎然的名字,我想我絕不會有幸去那里走一圈。</p> <p>小橋流水,這就是我對江南水鄉的印象。碧綠清澈的溪水,白墻灰瓦的建筑,古樸典雅的木船,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一路走來,江南水鄉獨特的韻味深深地吸引著我,漫步在南潯古鎮中,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p> <p>我走在了古鎮的街道上,古鎮給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古鎮內的溪流了。在古鎮內到處都有溪流,整個古鎮都是建在河水旁的。</p> <p>在古鎮,有著三十多條的水道,每一條的水道都是可以行船的,來這里的游人可以乘坐小船,一邊欣賞這里的美景一邊聽著船工的曲調,想要領略古鎮的風貌,乘船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p> <p>我最喜歡的就是漫步在古鎮的街道上,看著古老的建筑,潺潺流水,會讓我的心慢慢地沉浸下來。</p> <p>“百間樓上倚嬋娟,百間樓下水清漣;每到斜陽村色晚,板橋東泊賣花船。”這百間樓便是南潯最古老的明代建筑群,長長的廊橋依河而建,依然住著當年的人們,水鄉民居的靈氣無處不在。</p> <p>應該還是人少的緣故,這個小鎮顯得如此清雅靜美,河水寂寂地流著,一座座小橋連接著河的兩端。走到石板路上,看著路兩旁古老的房屋,還有白墻上的青苔與茂盛的藤蔓,漫步經過的橋頭,偶爾還可以看見臨河晨妝的女子。</p> <p>后來下起了微雨,河面上也不再平靜無波,青石板路被雨洗得發亮,隨處可見的草木的綠色也被雨淋得更加濃郁,整個小鎮因了雨水顯得更加眉目清朗。</p> <p>這南潯,卻安靜地隱在湖州的一個角落里,沒有想像中的擁擠與嘈雜。知道未晚,終于又游多了一個水鄉。</p> <p>南潯古鎮入夜的美,有著獨特的魅力,南潯的美不是一般的美可以形容,更不是一般的美可以與之睥睨的。怪不得,人們常說,此生定要到南潯的古鎮瞧一瞧,看一看,欣賞一下這份獨特的魅力之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乡县|
湘潭县|
新平|
滦南县|
尚义县|
唐河县|
湖北省|
出国|
射洪县|
桓台县|
山西省|
沾益县|
通河县|
呈贡县|
永济市|
渝北区|
抚顺市|
新化县|
壶关县|
南宁市|
师宗县|
香格里拉县|
平江县|
临洮县|
靖江市|
邛崃市|
红河县|
道孚县|
台南县|
交口县|
瓦房店市|
稷山县|
湟中县|
华阴市|
澜沧|
梨树县|
民乐县|
镇宁|
胶南市|
商河县|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