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p class="ql-block"> “久行見空巷,但對狼與貍;</p><p class="ql-block"> 生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p><p class="ql-block"> 田園寥落干戈后,</p><p class="ql-block"> 骨肉流離道路中。”</p><p class="ql-block"> 臺兒莊大戰期間,詩人臧克家三赴臺兒莊戰地采訪,曾用這三句悲壯凄慘的古詩句,來描摹大戰之后的臺兒莊慘狀,每每讀來總是引人傷感哀嘆。</p> <p class="ql-block"> 臺兒莊位于魯蘇交界,乃山東的南大門、江蘇的北屏障,地處要津,素為兵家必爭之地。</p> <p class="ql-block"> 1938年春天,以李宗仁將軍為總指揮的中國軍團在臺兒莊——這個方圓不足2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與入侵的日寇展開了16天的殊死搏殺,以3萬將士鮮血和生命的代價,殲敵1萬多人,贏得了事關中華民族生死攸關的大捷。</p> <p class="ql-block"> 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戰,使臺兒莊“無半掌之壁不飲彈,無方寸之土不沃血”,尸橫遍野,血染土赤,千年古城夷為廢墟焦土。臺兒莊亦因中國軍隊以弱勝強而揚名天下,被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p> <p class="ql-block"> 為銘記臺兒莊大捷,當時的國民政府在《中央日報》頭條宣布,要重建臺兒莊古城,遺憾終至蔣介石潰敗臺灣,這承諾依然是鏡花水月。后來緣于政治等種種原由,臺兒莊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沉寂在歲月的陰影里。重建中華民族精神象征之城的夢想,多少人為之憧憬,多少人為之揪心,年復一年的期盼和等待,這又豈止是臺兒莊人?!</p> <p class="ql-block"> 光陰荏苒,彈指一揮間,七十五年過去了,戰爭硝煙早已飄散殆盡,那個當年血與火的戰場,長眠眾多先烈英靈的臺兒莊,如今又究竟是何等模樣?</p> <p class="ql-block"> 癸巳暑夏,借赴魯南訪友之際,懷著虔誠敬仰的心情,走進臺兒莊這片英雄的沃土,面對莊嚴肅穆的大戰紀念館和如詩如畫的新古城,猶如置身于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撫古思今,緬懷英靈,怎不心潮澎湃,感慨萬千:為那涂炭生靈的慘絕戰爭而悲憤,為那灑血戰場的抗日先烈而哀悼,為那安詳平和的古城新貌而欣慰,也為人類永久的和平而祈禱!</p> 二 <p class="ql-block"> 夕陽西下,霞云似火,給臺兒莊城墻披上了瑰麗的余暉,顯得那么的神采奕然,那么的莊嚴大方。佇立護城河橋頭,時針剛剛指向晚上六點,此時的景區人潮漸退,喧鬧漸隱,按規定恰好可以購持夜游門票入場,慶幸自己成為了當天夜游臺兒莊的第一批客人。</p> <p class="ql-block"> 駐足仰望巍然屹立的城樓,飛檐翹角,雄偉壯觀;古樸典雅,風韻猶存。高高的城門上筑有兩層樓閣,檐下分別懸掛著“天下第一莊”和“中華古水城”的橫匾。這是“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臺兒莊的另外兩塊金字招牌。</p> <p class="ql-block"> 臺兒莊現由山東省棗莊市管轄,是一座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古城,肇始于秦漢,發展于唐宋,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全境,自古乃南北漕運的樞紐,運河商貿的重鎮。明清時期,這里以“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盛景象而聞名于世。乾隆皇帝曾數次游歷臺兒莊,見其繁華甲于一邑,欣然御筆欽賜“天下第一莊”。</p> <p class="ql-block"> “中華古水城”的稱譽并非帝王所賜,但得之名副其實。臺兒莊自古水系發達,河道縱橫,汪渠相連,有近百條水街水巷,水網密度超過了“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的蘇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古水城。</p> <p class="ql-block"> 重建后的臺兒莊,不僅保留了密集的水網,還是一座古駁岸、古碼頭等水工遺存最為完整的運河古城,在國內堪稱唯一。</p> <p class="ql-block"> 若是坐上游船畫舫,依盈盈綠水,拂微微涼風,舟楫可遍游全城。沿途可探秘兩岸民宅的奇妙設計,可俯看漣漪中斗拱飛檐的倒映,可觀賞“江北水鄉”的萬千風情,也可感嘆逝水流年所帶來的歷史變遷。然而我明知不走水路會留下遺憾,但囿于時間,還是無緣以船代步,那一葉扁舟漫游古城的灑脫愜意,只能有待來日的重訪。</p> 三 <p class="ql-block"> 越過護城河,穿過城門洞,緩步走進這座充盈著水鄉風韻的臺兒莊。詩情畫意的古城新貌,猶如一軸展開的“清明上河圖”,讓人瞬間眼前一亮:民居,依河而建,重樓疊院,粉墻黛瓦,古樸清幽;商鋪,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旗幡招展,古風古韻;街道,花香滿徑,游人如織,石板熠熠發亮,明溝流水潺潺;河面,畫舫搖曳,碧水蕩漾,虹橋飛架兩岸,燈影波光瀲滟。還有那恢宏的石牌坊,獨特的船型街,精致的青銅雕,高低的馬頭墻,蜿蜒的石駁岸,艷麗的紅燈籠,肅穆的舊宮宇……</p> <p class="ql-block"> 齊魯的民俗風韻在此匯集交織,盡顯天下第一莊的艷麗和繁華。正如街口的水陸通衢牌坊楹聯所云:南來北往燈影槳聲河蘊人間千古情;神蕩心馳水鄉漁火世稱天下第一莊。</p> <p class="ql-block"> 臺兒莊運河文化、抗戰文化的濃郁韻味及歷史文化價值,不僅是臺兒莊的一筆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財富,為了更好地傳承歷史,保護這些歷史文化基因,臺兒莊人毅然叫停了原來規劃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硬是從開發商手中“搶”回古城,保存了這座我國僅存的二戰遺址城市,保存了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也開辟了臺兒莊這個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p> <p class="ql-block"> 2008年,臺兒莊大戰勝利70周年之時,古城重建工程上馬,建設者依照“原空間、原風貌、原尺度”的思路,遵循“存古、復古、創古”的理念,將“創古”蘊于“存古、復古”之中,集運河文化和大戰文化為一體,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為一域,科學地修復了大戰遺址、古城墻、古碼頭、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廟宇、古會館等歷史遺產,使臺兒莊終于成為繼意大利龐貝、中國麗江和波蘭華沙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并以世界二戰遺跡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二戰紀念城市而聞名遐邇。</p> 四 <p class="ql-block"> 暮色四合時分,臺兒莊古城倏地華燈齊放,色彩斑斕,驚艷之極。璀璨絢麗的霓虹燈,把古城秀美的亭臺樓榭、小橋流水勾勒得輪廓畢現,美輪美奐。那沿街逶迤綿延的紅燈籠,映射出溫馨柔和的亮光,抹紅了游人的臉龐。古城沐浴在火樹銀花、流光溢彩的夜色中,那楚楚動人的嫵媚,和超凡脫俗的氣度,迸發出瑰麗迷人的魅力,讓人眼花繚亂,情醉心迷,如入仙境,恍若隔世。</p> <p class="ql-block"> 順著古香古色的船形街、月河街一路徜徉,眼前一座座浴火重生的“古建筑”,在景觀彩燈的照耀下,晶瑩剔透,金碧輝煌。這些風格獨特、形態各異的建筑,集北方大院、徽派建筑、水鄉建筑、閩南建筑、歐式建筑、宗教建筑、嶺南建筑、魯南民居八種建筑風格于一體,匯世界五大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及關帝廟、泰山娘娘廟、媽祖廟等中國主要民間信仰的七十二廟宇于一城,仿佛走進了明清民居建筑的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樓閣參差,雕梁畫棟,店鋪林立,旗幡飄揚,有茶樓、有戲臺、有酒吧、有美食店、有展覽館,還有演藝廳、4D影院、大戰主題公園和寬闊恢宏的文化廣場。這些交融多種風格的建筑,以巧奪天工的大手筆,打造了臺兒莊的前世今生,既具北方建筑的滄桑豪邁,又含江南建筑的靈巧秀麗,無不古樸逼真,厚重協調。</p> <p class="ql-block"> 這里不僅保存了戰爭遺址,也再造了一座絕美的北方休閑水鎮。在此可尋覓時代的記憶,可聆聽歷史的回音,可探究民俗文化,可享受時尚生活,讓人深深地體味到:古城建筑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造詣,以及“建筑是凝固的音樂”的深邃內涵。</p> 五 <p class="ql-block"> 在涅磐重生的臺兒莊,流連其間,猶如穿越了時空的隧道,這里有參將署、天后宮、關帝廟、九龍廟、天水堂、翠屏學館、日升昌記、清真古寺等仿古建筑,各呈原汁原味、古色古香之貌。為了一睹鱗次櫛比的曲院回廊美景,我時而穿行在磚墻聳立的幽幽深巷,時而又來到綠柳垂絳的水岸河邊,逛東街,走北弄,進東樓,出西院,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懷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走著走著,驀然明白:逛古城,真的不需要什么導游或導游圖,逡巡于迷宮一般的曲弄幽巷中,即便迷了路,只要心緒輕松,慢慢地轉悠,細細地體味,一定會品嘗到更多更美的古城風韻。</p> <p class="ql-block"> 鐘靈毓秀的臺兒莊,真不愧為運河文化的博物館。城內開辟了不少的專題博物館和展廳,每一座樓宇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主題,每一處展廳都有不同的運河文化元素,琳瑯滿目的展品別開生面,有奏疏、有招幌、有酒器,有度量衡,還有三寸金蓮;展示的主題特色鮮明,有稅史文化、有私塾文化、有票號文化、有驛站文化、有鏢局文化,甚至連青樓文化也占有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 籍此觀訪,我恍然明悟,原來青樓也并不是單純的賣淫場所和藏污納垢的地方,也曾是文人墨客、巨商富賈、下野政客們傾吐心曲、交流思想的平臺,也曾孕育過蔡鍔將軍和青樓女子小鳳仙的情緣。</p> <p class="ql-block"> 三寸金蓮館展出的那些所謂“香艷欲絕”的金蓮小腳,無不浸透著古代婦女的血與淚。始于隋、廣為流傳于宋的裹足陋習,竟然以小腳作為美的標準,將不同大小的腳劃分為不同等級的“蓮”,大于四寸稱“鐵蓮”,四寸的稱“銀蓮”,而三寸則稱為“金蓮”。</p> <p class="ql-block"> “小腳一雙,淚水一缸。”正如《夜雨秋燈錄》中所述:“人間最慘的事,莫如女子纏足聲,主子督婢,鴇之叱雛,慘尤甚焉。”林語堂在《中國人的纏足》中寫道:“觀看一個小腳女人走路,就像在看一個走鋼絲繩的演員,使你每時每刻都在被她揪著心。”裹足的惡俗是何等的殘忍,多少女人因此終生失去了健康。</p> <p class="ql-block"> 走馬觀花展館間,囫圇吞棗品文化,深為臺兒莊的情趣神韻而感染。古城之行,茶室可飲清茶,酒吧可品烈酒;可觀看虹橋流水和街頭雕塑,亦可欣賞柳琴戲和魯南皮影;可傾聽運河花鼓和運河號子,亦可近觀伏里土陶和曹縣面人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當然,若想要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必須有足夠的時間在這兒逗留。</p> 六 <p class="ql-block"> 臺兒莊古城處處散落著歷史的遺跡,而最令人眷戀的無疑是那段流淌了兩千多年的古運河。景區處處河道逶迤,碧波蕩漾,當我站在一個埠頭觀望時,聽到有人說這就是京杭大運河時,我還不敢貿然相信,當看到了河畔豎立的古運河石碑,才知道眼前就是千真萬確的古運河。</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蜿蜒的運河,波光粼粼,泛著幽藍的亮光,微風輕拂,漣漪微皺,清澈寂靜。這是一條風貌遺存完整、仍在發揮自身功能的古運河,因而被稱為“活著的運河”,如同一位歷史老人,見證了臺兒莊因河而興,因戰而名的漫長歷史。</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縱貫南北,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開掘于春秋時期,形成于隋代,繁榮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前后共持續了1700多年,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p> <p class="ql-block"> 據說當年隋煬帝為貫通大運河,曾動用兩百多萬民工去開鑿河道,以至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隋朝由此走向衰亡。若從歷史的眼光看,大運河在清末改漕運為海運前,作為國家經濟的大動脈,為繁榮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這無疑要歸功于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舉,似乎也該有隋煬帝的一份功勞。唐朝詩人皮日休曾以詩贊詠:“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龍舟水殿事,共禹論功不較多!”</p> <p class="ql-block"> 臺兒莊的運河與眾不同,在縱貫南北的整個京杭大運河中,處于北運河與中運河的節點,全長42.5公里,史稱“加河”,系大運河中唯一東西流向的一段。明清時期,這里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南來北往,熱鬧非凡,形成了南北貨物中轉的集散地,號稱“水旱碼頭”,打造了商貿不夜城,促進了臺兒莊的繁榮,贏得“天下第一莊”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 佇立古運河河畔,面對斑駁河岸,凝望悠悠碧水,懷古幽情不禁悄然而生,歲月為運河留下了許許多多美麗的傳說和悲壯的故事,值得去聆聽,去追憶,而留給我最刻骨銘心的還是臺兒莊這場血戰:日軍的鋼盔堵塞了運河的水流,手榴彈的木柄碎片積存了一寸多厚,鮮血染紅了大地河流,一座古城化為焦土廢墟……</p> <p class="ql-block"> 臺兒莊那場腥風血雨、殺戮死亡,現在似乎離我們已經很遠很遠,但又覺得似乎很近很近,因為世界上還有戰爭瘋子的存在,他們在磨刀霍霍,天下焉能太平,殺戮和毀滅隨時都在脅迫世人,威脅著和平……</p> 七 <p class="ql-block"> 月掛中天,夜涼如水,揮手告別臺兒莊時,護城河邊的復興廣場上鑼鼓喧天,聲震長空,原來是舞龍隊在表演,兩條彩龍在追逐著火紅的龍珠,昂首,穿游,翻滾,跳躍,活靈活現,虎虎生威。舞龍者個個精神抖擻,意氣風發,舞出了龍的靈異,舞出了龍的神性,充滿著浩然宇內的民族大氣,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p> <p class="ql-block"> “古人不見今時月,明月曾經照古人。”此情此景,長眠在九泉之下的先烈英魂若能得知,應該可以得到心靈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 滿城燈火璀璨,四處美景如畫,復活的臺兒莊留給人們許多思索和遐想。我深知:古城,在每個人的眼中,會有不一樣的風景; 在每個人的心中,會有不一樣的觀感。有智者如此歸納:周莊是懷舊,平遙是療傷,麗江是艷遇,臺兒莊是夢鄉。在有夢幻般魅力的臺兒莊,我卻攬懷舊、療傷、艷遇和夢鄉四大感懷為一身。當然,感受最深、揮之不去的是臺兒莊的尋夢,這就是復興之夢,強國之夢,和平之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文: 木魚原創(寫于2013年8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圖: 部分選自網絡 </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德市|
武山县|
安塞县|
郑州市|
德阳市|
宣武区|
南涧|
来凤县|
马边|
青冈县|
广元市|
米易县|
镇坪县|
泊头市|
灌南县|
珠海市|
西畴县|
泾阳县|
治多县|
读书|
治县。|
临沂市|
崇阳县|
紫金县|
彭州市|
浦县|
苍溪县|
株洲县|
武汉市|
宜城市|
长丰县|
镇赉县|
辽中县|
江达县|
元阳县|
浠水县|
阿鲁科尔沁旗|
金平|
凤凰县|
通海县|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