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夢中的牛跡石,我來了??

金鑫

<h3>春暖花開的時節,適合郊游觀花,適合遠足觀景,適合登高望遠。可今年的春天因特殊情況讓我們久久地困守家里,竟感到春天姍姍來遲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陰霾擋不住春天的腳步,困難也擋不住我們遠足的腳步!</h3> <h3>我們一行今天(3月20日)的目的地是位于常寧羅橋鎮與西嶺鎮交界處的大義山山脈中的最高峰牛跡石,據說它是常寧僅次于天堂山的第二高峰,海拔980多米。早有好友約去爬這座山,一直未能如愿,今日因各種機緣終于成行。</h3> <h3>路過三角塘,公路兩旁整整齊齊排列的水杉直刺藍天,惹得我們大呼停車,來欣賞這難得的美景。筆直的公路,高大挺拔的樹林,遠處的村舍,還有公路兩旁農田粉紅的草籽花和黃澄澄的油菜花,構成這個季節一道最絢麗的風景。</h3> <h3>現在是全民娛樂時代,工作的閑暇,跳廣場舞,拍抖音……也許這是個不錯的打卡的地方。還有人說,這是個見證四季愛情的地方,想起都是富有詩情畫意的。</h3> <h3>車子繼續行駛,路過櫻花園,一路向前,來到漁池中心小學,不久往左拐進一條簡易的鄉村公路。開始上山了,一條溪水在腳下潺潺地流淌,過小橋就是土石路了。我們只好下車步行。</h3> <h3>土石公路左邊有一條小水流,砌了一道壩攔了起來,便成了一泓清澈的湖水。即使不能喝,洗洗手還是不錯的。</h3> <h3>公路兩旁長滿了樹林,還有小竹子。一隊友靈機一動,便付了費用,請隨后跟來的一山民用柴刀砍了幾根竹子,削成簡易的手杖。看著大家手里都拿這竹枝手杖,我笑著說,我們好像那些電視中的武林丐幫。更有幾個隊友模仿著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模樣,一邊手舞足蹈,一邊大聲哼唱著《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歡歡喜喜地前行了,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h3> <h3>原以為我們要從小道上爬上山頂,想起來都有些畏懼。我出生在農村,小時候爬過山,砍過柴。樹林茂密處根本無路可走,如果遇上叢叢荊棘更是讓人望而卻步。而今天我們幸運的是幾乎全程是沿著新開劈的盤山公路走,用不著自己到莽莽大山中漫無目的地探路。</h3> <h3>不過,這公路不但陡峭,而且溝溝坎坎,好像黃土高原上縱橫的溝壑。修路時用挖掘機一挖,粒粒細沙暴露地表,經風雨侵蝕,便成了這凹凸不平的公路。我們的腳每向前踏一步都有滑倒的風險,這讓大家如履薄冰。于是這簡易的竹枝手杖竟成了我們的得力幫手。</h3> <h3>我們睜大著眼睛,匍匐著身子,用手杖點著前方,待點得穩了,方顫悠悠地挪移著步子。先前上山時,一輛嶄新的黑色越野小車從我們身旁駛過,頃刻間不見了蹤影。在我疑惑不定之時,忽見前面的坡上停了一輛車,正是之前的那輛。車上下來的一家人在前面走,走三步停一下,走三步停一下,還喘著粗氣。等到我們到了山巔時,他們可早就半途而返了。</h3> <h3>我們就這樣像負重而上的挑山工一樣,緩緩而行,不敢輕易地休息。生怕一旦停下來歇憩久了就再也爬不動了。</h3> <h3>不過,在爬山的間隙或稍事休息時,我們也會時而看看山景,欣賞山間那一片片綠波似的竹海,甚至山嶺中一塊突兀而起的石頭,路邊一朵朵深紅或紫色的杜鵑花,或者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把它們攝入我們的鏡頭。</h3><h3><br></h3><h3>看,這些野山櫻花多漂亮呀??</h3> <h3>紫色的杜鵑花。</h3> <h3>路旁的紫色杜鵑招惹著我們,冒著被荊棘劃破頭皮的危險,去靠近它,攝入鏡頭。???</h3> <h3>中午12點多鐘,我們已是氣喘吁吁,汗浸衣衫,饑腸轆轆。于是大家就地而坐,拿出背包里的食物,放在一起分享。由于饑渴至極,這時吃起來覺得格外地香甜可口,勝似山珍海味。吃飽喝足之后稍事休息繼續馬不停蹄地趕路。這時離登山時已走了兩個多小時了。</h3> <h3>我們顧不上洗手(也無水可洗),顧不上揩臉擦汗,繼續趕路。微風輕拂,陽光不燥,今天是登山的絕好的日子。我們就讓陽光,讓輕風晾干濕漉漉的汗衣。</h3> <h3>忽向左前方眺望,青綠色山脈的脊背赫然突出一堆如老牛偃臥的高大的石頭。心想,這該是牛跡石了吧。俗話說,相望在眼前,抬腿走半天,心中不免有些畏懼。但好不容易走到現在,總不能半途而廢吧。堅持,堅持,再堅持,就是勝利!</h3> <h3>忽聽走在前面的孩子們說,前面沒有公路了,只有一條狹窄的小路,不知怎么走。于是我趕到前面探路,路雖然狹窄不平,彎彎曲曲,但路面光滑,顯然是被許多人走過的。我站在濃密樹林下的石頭邊對下面說,上來吧,離山頂不遠了。</h3> <h3>快到山頂了,過小木橋還得小心翼翼才好。???</h3> <h3>啊,這幾塊石頭蹲踞路旁,像不像一頭坐著的威武的雄獅?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呢。???</h3> <h3>這時,俯視東南方,不遠處一座奇特的山峰拔地而起,青翠的山只有頂端聳立幾塊高大的石頭,好像一個老人在俯視這蒼莽的群山,見證人世間的滄海桑田。看起那么大的一座山,攝入鏡頭卻是那么小,幾次調整角度拍攝,效果還是不理想,只得作罷。</h3> <h3>正在低頭行走之際,路旁一樹粉紅色的野櫻花吸引了我的目光。大家紛紛在樹下拍照,留下這美好的回憶。今年錯過了去羅橋的櫻花園看色彩紛繁的櫻花,看到這,也多少減少了我沒有看到繁盛櫻花的遺憾。</h3> <h3>這塊光滑的石頭看起來不高,可是很薄,很窄,容不得兩只腳全站在上面。雙腳一踏到上面就像是體操演員站在平衡木上,兩腳不停地顫栗著,似乎隨時要跌倒下來。要是雙手展開,像鳥兒展翅飛翔那真得有些勇氣,好在我們的兩位美女雙手相牽,演繹著鳥兒展翅高飛的神態,堪稱完美。</h3> <h3>我也要飛翔,多想像一只雄鷹在藍天搏擊,可是有些恐高,只待了那么幾秒鐘就頭暈目眩!不要笑我,我已是咬牙在堅持了。???</h3> <h3>前面就是牛跡石山的頂端,左邊是一個小小的廟宇(還是道觀?),后面像老牛臥著的是一塊大石頭,右邊則是一塊渾圓的巨石。我們沿中間的石級小路拾級而上來到了廟宇前。</h3> <h3>廟宇是由石塊砌成的,美觀堅固。從門前還有殘灰的香爐里,可以想見時不時有人來燒香拜佛。門前有幾株美麗的桃花,尤其是下面的面臨絕壁的大石頭縫里長出一株嬌艷的桃花,更是游人觀賞和拍照的好地方。忽想起兩句詩來:“桃花庵里桃花仙”,“山寺桃花始盛開”,不覺靈機一動,就把這廟宇叫作桃花寺,多有詩意和禪趣呀!</h3> <h3>這是號稱為大義山人寫的刻在石碑上的一首《清平樂》:</h3><h3>西峰神殿,大義沖霄漢。四處繁華吹又散,滾滾紅塵不見。</h3><h3>是非成敗皆空,青山綠水無窮。蹄印千年仍在,浮云來去匆匆。</h3><h3>碑上的文字已不是很清晰,特寫下供大家閱讀。</h3> <h3>石頭罅隙中的桃花卻也灼灼其華。</h3> <h3>天地之間三劍客,千山萬壑不辭難。</h3> <h3>牛跡石山頂其實是由很多造型各異的石頭組成的。它們或如老牛橫臥山頂,或拔地而起,深臨絕壁,或渾圓光滑,或直上直下陡峭無比……無不顯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 <h3>萬壑叢中一抹紅。</h3> <h3>一爬到山頂,大家就不停地東看看,西瞧瞧,尋覓哪里有獨特優美的自然景觀,能拍出令自己滿意的照片。當然我們也沒忘去尋找牛跡石,也有叫牛踩石的石頭。盡管叫法不同,但通俗說就是仙牛留下的腳印。這個傳說緣于人們美好的想像。仙人乘著仙牛來到了這里,為美景所迷,留下仙牛獨自去賞景,仙牛為了吃到石頭縫里的靈芝仙草而在石頭上留下了一個腳印……</h3> <h3>像不像牛的腳印????</h3> <h3>站在這高山之巔,可眺望遠方。東邊是西嶺,西邊是羅橋,可看到前方的超英水庫那寬闊的湖水,還有兩邊人口繁庶的村鎮,農舍。這延綿南北的大義山脈是天然的分水嶺。雖沒有泰山那“陰陽割昏曉”的雄偉壯觀,但也讓我心曠神怡,物我兩忘。</h3> <h3>而近觀諸峰,看到東南方一座如冠的山峰,我方記起可是前年曾登臨的毘帽峰?一隊友答曰,不錯,正是。當時我們爬上山頂時可覺得它聳入云端,而且山上還有人家。便想到一首歌所唱,云朵上的家鄉。現在看時,它卻是那么的矮小。</h3><h3>上山路上,我也一直時不時地往四周眺望,曾見到兩年前爬過的荊竹山。那天聽別人說可從那里爬上牛跡石,可走了整整一個上午還沒見到它的蹤影。最后連路都沒了,只好帶著遺憾離開。</h3> <h3>今天我們終于如愿以償,雖然大家都很累,但玩得特別盡興,開心,快樂。</h3> <h3>獨倚絕壁。</h3> <h3>欲窮千里目。</h3> <h3>如影相隨。</h3> <h3>泰山壓頂不彎腰。</h3> <h3>午后的陽光。</h3> <h3>悠閑地享受著日光浴。</h3> <h3>美美的白日夢。</h3> <h3>轉動的地球。</h3><h3>警醒些,別倒下懸崖。???</h3> <h3>風光在險峰。</h3> <h3>遠山的呼喚。</h3> <h3>玩得最嗨的還是這跳崖的活動了。借助于連拍的功能,我們個個能像孫悟空一樣騰云駕霧,人走如飛了。</h3> <h3>登山隊員大合影。</h3><h3>今天我們所有的隊員都是最棒的,上下山來回四五十里,沒有一個掉隊而半途返回。這緣于我們頑強的毅力,緣于我日常堅持不懈的鍛煉,為了走遍千山萬水,我們每天堅持徒步一萬五千步以上,不管風吹雨打,嚴寒酷暑,始終如一;更緣于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h3> <h3>我們是一個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感情深厚的團隊。幾年來,在群主的帶領下,我們遍游周邊的山山水水,在工作之余讓自己的心情得以放松,讓自己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h3> <h3>云淡風輕藍天下。</h3> <h3>盡情地歡笑。</h3> <h3>下山路上,“加油”。</h3><h3><br></h3><h3>夕陽漸漸地沉落,我們拖著疲倦的步子戀戀不舍地下山。看到走在前面的年輕人留下的“加油”,心里感到特別的溫馨。</h3> <h3>爬山回家后,有人說仙牛的腳印不是我們看到的如下的左圖,而是別人拍攝的右圖。據說那個石窠終年有水滲出,四季不干涸。那么這個石窠在哪里?是不是有點遺憾?其實看沒看到又有什么關系呢,重要的是我們玩得開心了。不過下次再來時,我們還是會探尋這個傳說中神奇的石窠。</h3> <h3>返回櫻花園,方記得今天真是太巧合了,我們今天這些人幾乎是兩年前到櫻花園看櫻花的原班人馬。不妨把兩次拍的照片比較一下。???</h3><h3>下圖,2018年農歷正月。</h3> <h3>下圖,2020年農歷二月。</h3> <h3>同游者,小詹,新哥,強哥,金鑫,興兒,海里的魚,水煮青梅,蘭花,陽光明媚,倩兒,禧兒。</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县| 富宁县| 沿河| 巴彦淖尔市| 弋阳县| 城步| 侯马市| 永修县| 淅川县| 阿拉善盟| 东乌| 龙里县| 罗城| 宝兴县| 和平县| 布拖县| 根河市| 淮阳县| 和平县| 鹤峰县| 夏河县| 红原县| 鸡西市| 威宁| 柘城县| 东丽区| 称多县| 贺州市| 龙岩市| 卓资县| 丰顺县| 苏州市| 博客| 夹江县| 讷河市| 拉孜县| 兴国县| 灵石县| 巴塘县| 交城县| 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