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結(jié)合當前疫情現(xiàn)狀,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廣富林文化遺址定于2020年3月16日起恢復(fù)開園(開放時間:9:00-17:00)。實行網(wǎng)絡(luò)實名制預(yù)約購票模式入園。園內(nèi)各展館暫不開放,人行出入口為朱雀門(廣富林路3260弄)</p><p> 為降低乘車人擠人的風險,我今天(3月18日)吃好午飯騎著電瓶車再游廣富林。</p><p>朱雀門</p> <p> 朱雀門為廣富林文化遺址的正南門,依據(jù)中國古代“四象”學說中“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同時向北與最北端的骨針廣場形成中軸。 朱雀門及二則建筑的設(shè)計呈門樓殘垣風貌,主要是展現(xiàn)廣富林古鎮(zhèn)的歷史滄桑,代表著曾被冠為“云間北道第一鎮(zhèn)”的歷史輝煌。</p> <p> 進入后中軸線的盡頭,有一個廣富林文化遺址的核心地標——骨針廣場,中間豎立著一根象征先人編制衣被漁網(wǎng)的工具——骨針,這是廣富林發(fā)掘出來較多的代表性遺物。</p> <p> 出生于廣富林的陳子龍,是明末清初中國著名的文學家。為崇禎十年進士,松江詩派的代表人物。由他整理編輯的徐光啟所著《農(nóng)政全書》影響深遠。清兵攻陷南京,他組織抗清活動,后被抓捕,投水殉國。陳子龍紀念館由澡雪堂、安雅堂以及室外的臨湖環(huán)廊、景忠廣場、景忠坊以及陳子龍生平紀念碑等組成;展廳內(nèi)主要介紹陳子龍文學成就,創(chuàng)辦復(fù)社與幾社、反清復(fù)明的介紹,還有與陳子龍同時代的杜麟征、夏允彝等眾賢名士情況介紹。 </p> <p>陳子龍紀念館</p> <p> 緊鄰陳子龍紀念館,是陳子龍墓。曾毀于“文革”期間。1987年重建,墓前牌坊“明陳子龍墓”由革命家李一氓題寫。</p> <p> 墓碑為清朝修建之原物,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朝為籠絡(luò)漢人士大夫,故碑文刻“大清賜謚忠裕明兵科給事中大樽陳公墓”</p> <p> 三元宮是廣富林最早出現(xiàn)的祭拜場所,供奉的神圣,是堯、舜、禹古稱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創(chuàng)立時最早的信仰之一。為的是保佑廣富林風調(diào)雨順,豐衣足食,鄉(xiāng)民一般稱為“三官堂”。</p> <p>知也禪寺</p><p> 相傳明朝末年,清兵進入松江,廣富林成為爭奪戰(zhàn)場,陣亡將士的尸體被拋入河道造成瘟疫肆虐。此時,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來到廣富林,不顧染病危險,幫助百姓收尸、治病。而這位僧人卻日日風餐露宿。百姓請他去治病,他因聽不懂松江話,總是說一句“施主,老衲知也,知也”,并全力施治,不圖回報。由此,百姓都尊稱他“知也法師”。</p> <p> 居于知也禪寺和三元宮正中,晚唐風格的三重檐塔,稱富林塔。也是廣富林文化遺址中的最高建筑。廣富林并無建塔記載,修建這座塔,主要是觀景功能和建筑文化展示。從廣富林文化展示館,經(jīng)古陶藝術(shù)館,可直接乘電梯或走樓梯登上塔頂。站在塔頂環(huán)廊上,廣富林的景色一覽無余,富林塔前有一方水池,斜陽下塔影倒印其中,美不勝收。</p> <p> 緊鄰城隍廟東側(cè)的是關(guān)帝廟,廣富林自古有關(guān)帝廟存在,毀于戰(zhàn)火后,一直與城隍合屋供奉。關(guān)帝是三國時期的名將關(guān)羽,被民間尊為“武圣”“關(guān)公”是廣富林先民的保護神。</p> <p> 城隍廟一般都應(yīng)建在城內(nèi),廣富林僅是市鎮(zhèn),為何有城隍廟相傳明朝年間,松江突發(fā)霍亂之疾,廣富林也未能幸免。此時鎮(zhèn)上一位世代中醫(yī)陳金生、另一位辭官隱居的王家昌,冒著被傳染的危險救助鄉(xiāng)民。陳氏用砒霜、黃連等配置中草藥,做成治泄攻毒良藥。王氏傾其家產(chǎn),采集藥品,搭灶開鍋,賑濟鄉(xiāng)民。三年后,兩位善者先后故世,鄉(xiāng)民感恩捐資建廟,供奉陳王二老,取名“陳王廟”。后來,隨著年代久遠,陳王被讀成城隍。</p> <p> 傳說天牛下凡廣富林后,每日耕田犁地之后的臥水休息之地,稱為天牛塘。如今,天牛塘上長達106米的十九孔石拱橋,稱作天牛橋。橋東的引橋處,有一根重達90噸的花崗巖沖天大石柱,頂上雕有麒麟,稱作天牛柱,傳說是栓牛繩的柱子。天牛塘的北側(cè),是天牛坡,傳說是天牛的牛糞堆積而成。</p> <p> 古代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皇帝御舟所經(jīng)水道,都被視為官道,不經(jīng)朝廷同意,不得隨便在上建橋:一是忌橋上的平民百姓因御舟過橋,似有站在皇帝頭頂之嫌;二是擔心因橋跨太低而影響下次御舟過橋。康熙皇帝御舟二次途徑沈涇塘,所以沈涇塘之前稱為官塘,在上建的橋都曾奏請朝廷同意,是否皇帝賜名,已不得而知。目前廣富林文化遺址連接郊野公園的官塘橋和御賜橋,是根據(jù)當?shù)乩先俗孑厒魇龆妹?lt;/p><p><br></p> <p>官塘橋</p> <p>御賜橋</p> <p> 御賜橋位于辰山塘上,傳聞史上當?shù)剜l(xiāng)紳為了迎接康熙帝南巡至此,而集資所建。此橋十分宏偉,橋的前方有兩座神獸雕像鎮(zhèn)守。橋上筑有兩座亭子和一座堂屋,可遮風避雨。</p> <p>御賜橋上走一走</p> <p>桃花盛開的廣富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兴县|
竹山县|
时尚|
洱源县|
苍山县|
柘荣县|
扶沟县|
博湖县|
贵阳市|
额敏县|
梅河口市|
巨野县|
丽江市|
铁岭县|
象山县|
马山县|
台山市|
南宁市|
来凤县|
梧州市|
团风县|
肇庆市|
烟台市|
邛崃市|
普格县|
古丈县|
五莲县|
信阳市|
宜春市|
井冈山市|
漳平市|
武宁县|
沂源县|
汉沽区|
体育|
西昌市|
凤凰县|
苏尼特左旗|
靖安县|
玛沁县|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