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陽江之戰

陽江洪氏文化研究會

<p class="ql-block">北山石塔巍巍,漠江流水滾滾,</p><p class="ql-block"> 南下大軍飛奔兩陽大地。</p><p class="ql-block"> 火光沖天,魷魚頭橋騰空而起;</p><p class="ql-block"> 西逃敵軍走投無路,輜重車輛狼藉滿地;</p><p class="ql-block"> 海邊激戰,蔣匪軍血肉橫飛。</p><p class="ql-block"> 武工隊帶領大軍追殲逃敵;</p><p class="ql-block"> 支前民工救護運輸一片繁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序</p><p class="ql-block"> 陽江之戰又叫“白沙之戰”,是解放戰爭中國大陸最后一場殲滅戰,是役殲敵4萬余人。我2野4兵團1000多名官兵堅守陣地而壯烈犧牲!此役列入《中外戰爭戰役大辭典》。</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p><p class="ql-block"> 山歡水笑,舉國歡騰。</p><p class="ql-block"> 然而此時,國民黨廣東綏靖公署主任余漢謀率21兵團及4個軍,由廣州向陽江、陽春方向逃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野戰軍第4兵團主力與第4野戰軍一部,兵分三路追擊逃敵,于1949年10月26日在兩陽地區圍殲殘敵4萬余人,切斷了敵余漢謀集團逃往海南島的退路,發生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二、廣州外圍作戰令</p><p class="ql-block"> 時間回到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役打響。隨著百萬雄師過大江,解放軍迅速占領南京,蔣介石率余部潰退臺灣,殘存的國民黨敗逃到廣州。駐守廣州的國民黨3個兵團約15萬人,統由華南軍政長官公署余漢謀指揮。</p><p class="ql-block"> 9月28日,廣州國民黨政府會議室。</p><p class="ql-block"> “……有人主張退出西南,進入滇緬去,我不同意!”蔣介石拉長馬臉,話氣冷峻。</p><p class="ql-block"> 余漢謀、顧祝同、薛岳、李及蘭等互相交換個眼色。</p><p class="ql-block"> 蔣繼續說:“展望未來,兩廣難保持。在華南丟失以后,大陸必須保住西南地區,方能與臺灣及沿海島嶼相策應。勝不離川,敗不離水。我們已有一個臺灣,只要再有一個海南島,就可以與共產黨繼續抗爭,靜候國際形勢轉變,到時再圖光復大陸……”。</p><p class="ql-block"> 同日,華南局第一書記葉劍英與2野4兵團司令陳賡聯名簽發了《廣州外圍作戰命令》,命令通報了國民黨軍情,下達了迅速解放廣州及全廣東的命令。命令右路軍、左路軍、中路軍、兩廣縱隊、粵贛湘縱隊、東江縱隊、粵中縱隊計22萬人的進軍方向、路線及相互之間協作作了部署。</p><p class="ql-block"> 當時,參與解放廣東的2野4兵團司令員為陳賡,副司令員郭天民,政治部主任劉志堅;4野15兵團司令員鄧華,副司令員洪學智,政委賴傳珠,政治部主任蕭向榮;兩廣縱隊司令員曾生,政委雷經天;粵中縱隊司令員吳有恒。</p><p class="ql-block"> 廣東戰區 ,經解放軍各部英勇作戰,以排山倒海之勢,連克多城。</p><p class="ql-block"> 10月13日,我軍迅速占領從化、花縣,直逼廣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陳賡審時度勢,精密部署</p><p class="ql-block"> 在硝煙彌漫中,2野4兵團15軍軍長秦基偉在電話中報告:“陳司令,我45師先頭部隊接近廣州郊區后,查明廣州守敵已經逃竄……暫時還不明去向…” 。</p><p class="ql-block"> 在4兵團作戰指揮部,陳對著話筒命令:“廣州已是一座空城,我部不要入廣州……就讓鄧華同志的15兵團進去吧……我會盡快和鄧華同志說……你們要盡快查明逃敵去向……隨時報我!”</p><p class="ql-block"> 陳賡放下話筒,在屋里踱來踱去。此時,劉志堅拿著一份電報,囁嚅地:“是,是林總來電了。”</p><p class="ql-block"> 陳賡:“來電就來電嘛,念吧!”</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們已追不上敵人,則望停止追擊。”劉志堅念完,征詢地看陳賡。</p><p class="ql-block"> 陳賡頓了頓,微微一笑:“我們還未追呢,怎么就知道追不上了?”</p><p class="ql-block"> “老陳呀,我說這事——林總上次叫你回師衡陽,你沒照辦,這一次又拒不執行……”</p><p class="ql-block"> 陳賡誠懇地說:“志堅,我們這是打仗,是打仗!眼下情況明擺著,廣東逃敵還能逃到哪里?不是廣西就是海南島!可不管到廣西或海南島,一旦得逞,都于我們下步不利啊!不管怎樣,我們還是要追!”</p><p class="ql-block"> “沒什么,情況如實反映,表明我們的決心,語氣可委婉些——噢……”陳賡接著說,“電報一式兩份,也給毛主席報告。”</p><p class="ql-block"> 劉志堅笑道:“是,照辦。”</p><p class="ql-block"> 據情報,余漢謀已于10月13日逃到湛江,廣州守敵大部往粵西逃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宜將剩勇追窮寇,毛主席英明決策</p><p class="ql-block"> 北京豐澤園。</p><p class="ql-block"> 鄧小平進來:“主席,你找我?”</p><p class="ql-block"> “唉,看——”毛澤東把電報遞過去,“你看看。”</p><p class="ql-block"> 鄧小平看完電報,微笑點點頭。</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林排長和陳營長又怎么啦?這林排長火氣大嘛。我說,這個什么新百團大戰不要打嘛。”毛澤東面對鄧小平,“這回就用我的名義發個電報吧。”</p><p class="ql-block"> 隨后,陳賡收到了毛主席的復電:“林彪、陳賡同志,廣州守敵逃跑方向,不是正西入廣西,就是向西南入海南島,四兵團應乘勝追擊!”</p><p class="ql-block"> 因此,陳賡與葉劍英商量決定,2野4兵團兵馬全部不停蹄沿途追擊西逃之敵,并于廣東境內殲滅之。</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4日晚上9點,隨著隆隆炮聲,4野15兵團占領廣州; 10月15日,廣州解放。</p><p class="ql-block"> 劉安琪作戰指揮部,緊急的軍事會議正在召開。程鵬、張軍長、李軍長、陶軍長等坐在長桌兩邊,神色頹然。</p><p class="ql-block"> 劉安琪指著地圖上“陽江”二字說:“在通往湛江路上,陽江是關鍵!它是廣州至湛江的中心點,沿線200多公里上,有共軍粵中縱隊二支隊六團、八團攔阻,地下黨活動十分猖獗。一路上有10多道橋梁、渡口。稍有一道堵塞,我們這龐大的隊伍就會停滯不前。因此,要十分重視陽江的前期工作,否則,我們便有可能全軍覆沒在陽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陽江殲滅戰</p><p class="ql-block"> 話分兩頭說。國民黨陽江縣政府會議室,縣長甘清池心情沉重地說:“剛才接省綏靖公署余主任電,共匪陳賡部已進入廣州,我駐廣州部隊將調海南,不日即經我縣,到湛江集結入瓊。”</p><p class="ql-block"> 461團團長雷勛失聲驚問:“廣州已失守?”</p><p class="ql-block"> 甘清池點頭。</p><p class="ql-block"> 參加會議的國民黨縣軍、警、政要員均瞪大了眼,互相交換了眼色,會場一陣騷亂。</p><p class="ql-block"> 甘清池強自擠出笑容:“諸位不必驚慌。眼下粵西一帶,除余主任手下39軍、109軍外,還有福建過來的胡璉將軍12兵團6個師,方天4個師,劉安琪將軍21兵團6個師,陳濟棠的60軍,兵力達15萬人,何懼共軍之有!陽江必將成為黨國反擊的前沿陣地!”</p><p class="ql-block"> 會場騷亂漸止。</p><p class="ql-block"> 甘清池為迎接國民黨大軍南逃之路掃清障礙,在會上作了部署。</p><p class="ql-block"> 從掛著“陽江縣警察局”牌子門口沖出一溜摩托車,在局長馬夢民帶領下進入學校,搜捕進步師生。</p><p class="ql-block"> 合山鎮,甘清池率兵與恩陽臺獨立大隊作戰,敵強我弱,武工隊撤退。敵人放火燒村。</p><p class="ql-block"> 織篢鎮,雷勛指揮461團與我2支隊8團與敵作戰,敵眾我寡,肖永指揮撤退,敵搶劫民宅。</p><p class="ql-block"> 魷魚渡頭,劉如祥的聯防大隊進駐橋頭堡。</p><p class="ql-block"> 然而 ,隨著廣州解放,我軍士氣高漲,晝夜兼程疾行,往西追擊逃敵。</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6日,我2野4兵團14軍連克三水、四會、高要;15軍占領佛山。</p><p class="ql-block"> 同時,逃竄到高鶴縣宅梧的劉安琪部91師官兵向14軍44師和粵中縱隊棄械投誠。44師師長向守志、參謀長陳浩,粵中縱隊司令吳有恒、副司令區波、政委馮燊、副政委謝方等歡迎91師棄暗投明,91師被送到三水縣整訓。</p><p class="ql-block"> 我軍利用91師師長劉體仁提供的電臺密碼摸清了敵軍的動向:21兵團從佛山向陽江撤退;31兵團殘部從高要向陽春撤退;63軍殘部從西江向西撤退。各部趕到湛江集結,與余漢謀一起逃往海南。</p><p class="ql-block"> 17日 ,陳賡獲悉敵情后,即令4兵團10萬余人兵分三路追擊敵人:中路13軍1個師,由軍長周希漢指揮,從高明、恩平直逼陽江;左路15軍2個師,由軍長秦基偉指揮,從佛山、臺山直插陽江;右路14軍3個師,由軍長李成芳指揮,從高要經新興迂回陽江西側。并要求各部在粵中縱隊司令員吳有恒的配合下,大膽、高速地平衡追擊和超越追擊,從撤逃的敵軍兩翼出擊,斷其退路,達成合圍。</p><p class="ql-block"> 同時,電令13軍主力向高州前進。4兵團指戰員經急行軍,追上100公里以外逃敵,途中殲敵第13兵團部,第39、70軍各一部及暫編第3縱隊全部,逼使第39、第91、第103師和保安第3、第4師投誠。</p><p class="ql-block"> 10月20日,右路軍抵腰古圩,殲滅國民黨第三縱隊;中路軍進抵新興以南,殲滅第63軍一部;左路軍進至鶴山西南地區,此時,國民黨第21兵團等4萬余人尚擁滯于開平至圣堂地區;而右路軍和中路軍已前進至與逃敵平行的態勢。為超越逃敵,對其形成合圍,陳賡令右路軍急速由陽春取捷徑直出程村圩,并占領陣地迎頭攔擊包圍逃敵。</p><p class="ql-block"> 24日,右路軍在雙捷以南控制了通往雷州半島的公路交通線,中路軍尾隨逃敵進至合山圩;左路軍迫使敵保安第2旅投降后,已進抵臺山那扶圩西南。至此,國民黨第21兵團及第39、第50、第70、第23軍等全部被第4兵團合圍于陽江東西地區。國民黨發現被包圍后,焚毀大批輜重和汽車,渡漠陽江向西突圍。</p><p class="ql-block"> 同日,右路軍在雙捷以南阻擊逃敵,中路軍進占陽江城,左路軍進占北津巷。為迅速圍殲逃軍,第4兵團重新調整部署,將三路軍分東、西集團,分由東北、東南和正面向心突擊。</p><p class="ql-block"> 話分兩頭說。 廣湛公路北慣路段,國民黨匪軍先頭部隊加快行軍。</p><p class="ql-block"> 保安2師14團團長薛振山:“我們快到陽江了。”</p><p class="ql-block"> 薛夫人梁韻蘭夢魘般:“啊,我們終于快到老家了!”</p><p class="ql-block"> 魷魚頭橋附近樹林里,武工隊隊長楊冬漢俏聲對對隊員說:“敵人的先頭部隊離這里只有二十多公里,我們盡快勸說劉如祥起義。如果半小時后沒有動靜,我們按原計劃,炸船毀橋!”</p><p class="ql-block"> 在縣政府秘書秦陽家(秦陽實為地下黨),秦陽在打電話:“我找劉如祥隊長。劉隊長嗎?我是誰?你就不必問了。告訴你一件事,馬夢民懷疑你通共,抓了你夫人……別急,你夫人秋蕓、兒子平平現都已安全脫險了,回渡頭村了……”</p><p class="ql-block"> 魷魚頭渡口,劉如祥走向窗外,果見蔣軍陳球帶人包圍了辦公室。</p><p class="ql-block"> 陳球推門而進:“劉隊長,馬局長叫我同你商量件事情——”話沒說完,突然愣住。</p><p class="ql-block"> 劉如祥正用槍對著他:“商量怎樣捉我,是吧?先是捉我太太,現在又向我下毒手了?哈哈。”</p><p class="ql-block"> “劉隊長,你誤會了,別開槍呀,你看……” 陳球邊說邊退,突然退出門口,大喊:“劉如祥叛變黨國,快打!”</p><p class="ql-block"> 包圍辦公室的蔣兵開槍。槍聲驚動了守橋士兵和隱蔽在樹林的武工隊。楊冬漢迅速拔槍,率武工隊員對準蔣兵一槍一個。</p><p class="ql-block"> 劉如祥趁陳球不備,一槍打去,“撲咚”一聲,陳球掉下了漠陽江。</p><p class="ql-block"> “別打了!”劉如祥激動地走向楊冬漢:“多謝你們了!”</p><p class="ql-block"> “共產黨說到做到!”劉如祥轉向士兵:“弟兄們,我們辛辛苦苦在前線賣命,而甘清池、馬夢民要捉我們,殺我們,他們不讓人活嗎?國民黨也快完蛋了,我們聯防大隊現在宣布起義!”現場一片響應聲。</p><p class="ql-block"> “歡迎諸位加入革命隊伍中來!”楊冬漢一邊說一邊指揮武工隊員將炸藥放到船上。</p><p class="ql-block"> “轟隆”一聲巨響,火光沖天,魷魚頭橋已炸毀。</p> <p class="ql-block">  南強酒店(建于1933年),茶市正旺。薛振山與夫人梁韻蘭一家三口正在飲茶。</p><p class="ql-block"> “夫人,這位子有人嗎”梁韻蘭背后傳來一個聲音。只見一個身穿長衫眼戴墨鏡頭頂禮帽商人模樣的人坐下來,此人正是地下黨江明。</p><p class="ql-block"> “有人!”薛夫人沒好氣地說。</p><p class="ql-block"> 江明微笑點點頭:“不好意思,我坐坐就走。”說罷雙手作揖。</p><p class="ql-block"> 薛振山見狀,忙抽出根香煙,試探地遞過去:“先生,請抽煙。”</p><p class="ql-block"> 江明微笑擺擺手:“謝謝,我不抽煙。”并借看菜單之機,巧妙地將一張紙條遞過去:“薛團長,你朋友給你來信了。”</p><p class="ql-block"> 薛振山偷偷接過紙條,站起身:“你們坐,我去一下衛生間。”</p><p class="ql-block"> 在衛生間,薛振山打開紙條,熟識的的字映入眼簾:</p><p class="ql-block"> 振山兄:廣州離別后,我師在鶴山宣布起義了。也許,你會罵我是叛徒,沒義氣,沒良心,對不起上司袍澤。但我堅信,我的路沒有走錯,對得起全師弟兄及家屬。我相信,愚兄的功過對錯,歷史會在將來作出評判。現在,我們現在已成為解放軍中光榮的一部分,希望我們兄弟不要在戰場上刀槍相見。</p><p class="ql-block"> 振山兄,蔣家王朝崩潰在即,大軍南下勢如破竹,時不待我,何去何從,早日抉擇為宜!切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愚兄 劉體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薛振山匆匆看完,即用打火把紙條燒了,并用水沖掉裝作方便后出到茶席。</p><p class="ql-block"> 江明小聲對薛振山說:“……目前起義,時機還不成熟,你的部下還得做做工作。我們認為,你最好還是在戰場上起義,這樣把握大得多。”</p><p class="ql-block"> 薛振山:“多謝貴黨為我著想,振山好歹也算半個陽江人,我會對得起陽江父老鄉親的。”</p><p class="ql-block"> 江明點點頭,握手道別:“陽江人民會感謝你的!”說罷環顧四周,消失在人群中。</p><p class="ql-block"> 不久,薛振山在陽江圍殲戰中,率全團官兵戰場反戈,宣布起義,并把槍口對準蔣軍,為解放陽江立下功勞。</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日24日,我南下大軍經追擊,采取大迂回、大包抄,將劉安琪部24兵團部和第23軍、第50軍、第70軍及第39軍殘部等包圍在陽江地區。</p><p class="ql-block"> 25日,白沙圩劉安琪指揮部。國民黨師團以上軍官在聽劉安琪作戰部署。</p><p class="ql-block"> 敵軍多次沿陽江至電白公路往雷州半島突圍不逞,并逐漸被我軍包圍壓縮在陽江西南白沙圩東西5公里、南北10公里的狹小地域內。</p><p class="ql-block"> 劉安琪已明顯消瘦,聲音深沉:“我坦率地告訴大家,我們東、西、北三面都被共軍包圍了!南面是大海,沒有船只,我們沒有退路,唯一出路——打通西口,要不,我們全軍覆沒!”</p><p class="ql-block"> 劉安琪停了一會,干咳幾聲接著說:“你們看,路南——這是佛子嶺,50號高地;路北——就是大茶山,共軍已在昨夜搶占了。我們只有合力同心,背水一戰,投進全部兵力突圍——”看了看表,“我們的飛機也快到了,各團按方才的部署,只準勝,不準退,丟失陣地的,軍法嚴處!臨陣退縮的,就地正法!”</p><p class="ql-block"> 26日拂曉,2野4兵團向敵人發起總攻。敵軍在飛機的掩護下,為爭奪50號高地與我軍展開拉鋸戰。戰至中午12時,我軍占領50號高地,全殲被圍困的敵人,殲敵4萬余人,取得陽江圍殲戰的勝利。</p><p class="ql-block"> 在陽江殲擊戰正酣之際,劉安琪見大勢已去,趁亂率殘部乘船從海上偷偷逃瓊;余漢謀亦從湛江渡海入瓊。海南島解放后二人逃往臺灣。</p><p class="ql-block"> 話分兩頭說。駐守旺門的國民黨第4進防聯合艦隊500余人并艦艇11艘也宣傳起義;潮汕地區國民黨第12兵團乘船從海上向金門和臺灣撤退;閩粵贛縱隊解放汕頭市。</p><p class="ql-block"> 至11月4日,我第13軍在粵桂湘縱隊配合下占領羅定、高州、廉江等地,封鎖了白崇禧集團由廣西向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的退路,為解放大西南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解放海南島減少了壓力。</p><p class="ql-block"> 至此,廣東戰役結束,我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除海南島外的廣東全境。</p> <p class="ql-block">   建于1933年的陽江南強酒店,是當時地下黨活動、聯絡的主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六、主要人物介紹</p><p class="ql-block"> 陳賡(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湖南湘鄉人,出身將門,祖父乃湘軍將領;陳賡1916年投筆從軍,編入湘軍魯滌平部;陳賡黃埔一期畢業,北伐中曾救過蔣介石一命;時任2野4兵團司令,4兵團3個軍共10萬余人;中共特科主要領導人;1955年授予大將軍銜,籌建哈軍工并任校長,任副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等職。</p> <p>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湖北黃岡人,黃埔四期畢業,四野司令;指揮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廣東戰役、海南島戰役;1955年授元帥軍街,曾任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p> <p> 鄧華(1910年4月28日-1980年7月3日),湖南彬州人,時任4野15兵團司令,參與廣東戰役;組織指揮海南島戰役;任志愿軍第一副司令;1955年授大將軍銜。</p> <p class="ql-block">  洪學智(1913-2006),安徽金寨人。時任4野15兵團副司令;參加了長征、遼沈戰役、渡江戰役、廣東戰役;參與抗美援朝;1955年和1988年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曾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后勤部長。</p> <p class="ql-block">  秦基偉(1914.11.16-1997.2.2),湖北紅安人。時任2野4兵團15軍軍長;15軍在上甘嶺戰役戰功顯赫,被譽為王牌;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任國防部長。</p> <p> 向守志(1917年12月28日-2017年9月2日),四川宣漢縣人;時任4兵團14軍44師長;1955年授中將軍銜,曾任二炮司令、南京軍區司令。</p> <p>  李成芳(1914.4-1984.1),湖北麻城人。時任2野4兵團14軍軍長;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p> <p>  周希漢(1913-1988年),湖北麻城人。時任2野4兵團13軍軍長,解放戰爭殲敵最多;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曾任海軍副司令、參謀長。</p> <p>  吳有恒(1913-1994年),廣東恩平人。時任粵中縱隊司令;曾任廣州市委書記,作協廣東分會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山鄉風云錄》等。</p> <p>  余漢謀(1896年9月22日-1981年12月27日),廣東高要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曾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接替陳濟棠主政廣東。</p> <p> 劉安琪(1904-1996年),山西卜崞縣人,黃埔三期,時任廣州衛戍副總司令。</p> <p> 陳濟棠(1890年2月12日-1954年11月3日),廣西防城人。國民黨一級上將,長期主政廣東,有“南天王”之稱,因聯合李宗仁、白崇禧反蔣失敗而逃香港。</p> <p>  甘清池(1900年10月-1951年12月),廣東信宜人,黃埔一期畢業,1947年4月任廣東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陽江縣長;1948年春辭去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繼續任陽江縣長至1949年;1949年11月5日率縣保安隊、自衛隊在信宜起義。</p> <p>  昔日窄小的魷魚頭橋橫跨漠陽江東西,當時是通往海南、廣西的必經之道,如今改4車道水泥橋。</p> <p>  余漢謀、劉安琪分別率殘部敗逃海南島。海南島解放后均逃臺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东乡| 田东县| 南充市| 津南区| 商洛市| 资兴市| 儋州市| 永嘉县| 西乡县| 武城县| 新疆| 盐亭县| 乌拉特后旗| 义马市| 宁蒗| 德兴市| 名山县| 汽车| 定南县| 罗江县| 察哈| 左权县| 望江县| 洛宁县| 永泰县| 修武县| 余姚市| 尤溪县| 古交市| 临江市| 松阳县| 海盐县| 无为县| 肇源县| 调兵山市| 尉氏县| 吉林市| 桃园县| 蒲城县| 贵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