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的超長寒假,對14億中國人而言,可謂五味雜陳:是愛你愛你,還是恨你恨你?是安靜與淡定,是孤獨與煩躁,還是激動與興奮?對所有的青少年學生而言,是放松,還是放縱?你是“龍”,還是“蟲”?</p> <p> 2020年1月22日武漢封城,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的戰“疫”吹響了沖鋒號,全國各地優秀有擔當的醫務人員舍小家,逆風而行,不論生死,馳援武漢、湖北,此時,全國上下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以家庭為單位過回“宅生活”。于是乎,社會人的角色瞬時轉化:一線醫護人員成了戰士,全國人民都成了廚子,全體老師成了主播,機關干部成了門衛,中年父母成了哭笑不得的班主任!只有孩子們,依然是天下無敵的神獸!</p> <p> 我和眾人一樣,沒有拜年串門,沒有走親訪友,年味雖淡,但家味卻是濃濃的。雖足不出戶,但在互聯網和自媒體時代并不妨礙信息的傳播與人際的溝通,作為一個閑人同時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我也休閑、追劇、閱讀與寫作,但沒有少關注教育、關注復學,更沒少關注我的學校,我的同事,與我那么多的孩子。我更關注的是孩子們的學習與生活?而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對他們的表現我百感交集,有贊嘆與欣慰,亦有困惑與擔憂。</p> 對孩子們的贊嘆與欣慰 <p> 1月28日海南中學模擬聯合國協會總監、共青團員,高三(18)班真鄭雅雯等三位同學發起疫情防控“第一捐”,籌集善款15281元,購買消毒液100瓶送往三亞市人民醫院,為湖北安陸市第二醫院與恩施市中心醫院分別購買護目鏡1000副和400副。</p> <p> 海南中學愛心公益社團——光合作用社社長、共青團員高二(14)班吳虹宜同學,先后兩次開展募捐活動,第一期募得的3千元交給“中國麥田計劃”采購醫用物資送給黃岡市風縣婦幼保健院。</p> <p> 2月9日,一則《海南中學高二女生組織籌款10多萬元把海南瓜果運送到武漢餐桌》的新聞火遍海南人民的朋友圈。海南中學共青團員高二(9)班鄭雯予、高二(1)班葉千秋與鄭璇(原海南中學學生,現就讀國外)共同發起了支援武漢物資募捐活動。她們經過多方聯系溝通,短短三天里募集了11.9萬元,從銷路受阻的海南菜農手里購買了約60噸的瓜菜馳援武漢,既幫助了湖北疫區人民,也解決了海南菜農的燃眉之急。孩子們的善舉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也深深地感染影響了身邊的人。</p> <p> 2月16日,海南中學高二(1)班共青團員王靖皓和原海中初中同班同學王賀(現在美國求學)及王賀的親妹妹王藝潼同學發起了募捐,共有190多人捐款9萬余元,他們克服了學習任務繁重和醫療物資采購受阻的困難,在多方資源的協助下,開通特殊援助通道第一時間將籌集到醫療物資送達湖北荊州海南援助醫療隊的手中。</p> <p> 2月 27 日,海南中學初一(12)班少先中隊全體同學在班主任王羽老師及家里幼兒的支持下,捐出4萬多元春節紅包,為湖北方艙醫院購買急需物資、捐贈一萬只醫用外科口罩給海口市第五人民醫院,并籌集善款購買一批蔬菜和醫療物資運往武漢。</p> <p> 停課不停學,全面學。沒有上下課的鈴聲,卻有我樂學的海中學子,沒有規定的課程和課時,卻有自我安排的內容與時間。“宅”起來的同學們,線上線下閱讀聽課,一篇篇真實感人的體會文章,在師生中傳播分享。一張張同學們參與制作的美食圖文在激勵著同學們的創意。海中人在閑時也充實著,收獲著。</p> <p> 以上孩子們的愛心善舉和自律詮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龍者精神,彰顯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展示了海南中學“尚德 睿智 唯實 創新”的校訓,體現了海中學子“心靈自由,學習自主,行為自覺”的價值追求。這些孩子中,鄭雯予、葉千秋、鄭璇、王靖皓、王賀當時是我校的初中同班學生。</p> <p> 我們在講家庭教育中常提到這樣一句話,我們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要成為那樣的人。父母是原件,學校老師是復印機,孩子是復印件。我與以上同學的父母也時常交流,欣聞孩子義舉被宣傳時,我的第一直覺是“原件好啊!”</p> <p> 鄭雯予同學的父親、鄭振彪博士感慨道:“孩子們,在社會的眼光中,你們是網絡游戲的愛好者或者是追星的傻粉絲,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你們是"三點一線"的沉默者。但是,你們的行動讓我驚嘆:原來家事國事天下事都裝在你們的腦中!你們博愛天下,你們智慧非凡,你們行動迅速!勇于把天下責任扛在肩上!這不止是個人的能力,而是一個群體一一00后的共同價值和能力,我給你們大大的贊:你們必將成為國家棟梁之才,國家會因為你們而更加偉大!你們干得漂亮!太棒了!”</p> 我的困惑與擔憂 <p> 當我們的白衣天使們疫區逆行,我們的產業工人投身一線作業,84歲的鐘南山院士夜以繼日、抗擊病毒之時,我們不少同學也在網上聽課、做作業、網上閱讀打卡、網上書法、英語單詞閱讀打卡等自發行動,還有許多同學主動做家務活,學習煮飯、炒菜,更有不少同學堅持戶內鍛煉,養精蓄銳,厚積薄發。可謂烈火煉真金,災難見精神,呈現龍者精神!</p> <p> 在為弟子們感嘆、激動、自豪之時,也聽聞許多家長的訴苦。史無前例的春節長假,我們的孩子都過得好嗎?</p> <p><b><i>擔憂一:孩子們,你們是安靜還是孤獨?</i></b></p> <p> 近2個月時間宅于斗室,智者為靜,愚者為孤。靜是一種難得的境界,安靜不僅是外部環境,如靜靜的街道、靜靜的村莊、靜靜的小區,靜,更是內心的境地,安靜久了不免會產生孤獨,但也唯有安靜和孤獨才能讓人自覺。《呻吟語》說:“天地萬物之理,出于靜,歸于靜。人心之理,發于靜,歸于靜。靜者,萬理情義,萬化之樞紐。”唯任行學均于斗室。</p> <p> 沒有同伴面對面的交流,往常的生活節奏、生活規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龍”者學會反思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借靜補缺補漏,補短科目;“蟲”者一片空白,無所事事,茍且偷生,孤獨無趣。疫情也許是道坎,你是學會寧靜致遠還是孤獨彷徨。</p> <p><b><i>擔憂二:孩子們,你們是學習還是游戲?</i></b></p> <p> 沒有同學們的相伴,沒有父母的叮囑與監督,這個時候的你們都要是一樣的。可這也是你們新學期的分水嶺。“龍”者主動完成寒假作業,根據學校老師的要求堅持線上聽課、作業、反饋,課下抽空廣泛閱讀,讀名著、讀經典,人們常說,閱讀要在八年級之前有充分的積累,因為初三和高中的功課繁重,空閑時間有限。也有人說,得閱讀者得語文得高中考。可“蟲”者作業擱棄,邊玩手機邊聽課、課一停游戲開,父母無奈;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據我了解,對于線上學習,給孩子配手機與班級、老師溝通,許多父母焦急萬分,生怕你們無法控制、視力下降,且擔憂你們手機不離手,電腦桌久坐,沒有好好學,落下一身病。家在農村、網絡卡殼的同學想學都難,可有的同學網絡暢通變成游戲無度,浪費資源。父母在線辦公變成在線陪讀,吃力不討好。疫情或許是你們的一個分水嶺,“龍”者進,“蟲”者退。</p> <p><b><i>擔憂三:孩子們,你們是構筑親情還是勢不兩立?</i></b></p> <p> 沒有哪個年代的父母像現在的父母那么關注孩子的成長,沒有哪個年代的父母像當下的父母那樣焦慮孩子的未來。也許你會覺得父母多此一舉,代溝所至。同學們平時大多住校,父母想見一面,多和你們說一句話的機會都難得,可疫情讓一家人長時間居家團聚,是“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相見才有味”還是“睜眼閉眼除了父母就是書本”的尷尬?“龍”者,在這封閉的家庭生活中,主動與父母交流,其樂融融,你們的豁達成了家庭幸福的晴雨表,有的家長高興地說“壞事變好事,能有這么長時間與孩子朝夕相處,交流暢通,像天天得獎一樣開心。”而“蟲”者,抱怨父母時時刻刻盯著自己,話不投機半句多,貌似父母欠他什么似的。有的父母甚至說“真不懂怎樣去相伴自己的孩子,對他(她)們整天小心翼翼,生怕孩子發不明火。”如果說,孩子是樹苗,家長和老師是園丁,家庭就是土壤。當下家長這個園丁的角色更加凸顯,然而父母此時作為園丁的修剪與澆灌,樹苗的成長軌跡是有差異的。我常說,“敬老師者進步,愛父母者幸福。”疫情也許是機遇,是親人更親還是親人變仇人!</p> <p><b><i>擔憂四:孩子們,你們是勞作參與者還是美食吃客?</i></b></p> <p> 國家教育方針幾經修繕,從“德智體”到“德智體美”、“德智體美勞”又因為學校缺乏勞動的時間與空間又改成“德智體美”。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重新提出“德智體美勞”,可見勞動對新一代青少年的成長是非常必要的,勞動不是讓你去當工人當農民,勞動及勞動意識無處不在。我們不可否認,在學校的日常勞動中,不少同學是積極參與的,但和在家里的表現卻不一致,“i代人”、“z世代”早已習慣外賣,家里生一次火都很難,這樣的家庭就缺少了家的味道。</p> <p> 疫情是災難,但也造就了千萬個家庭成員成了美食大廚。居斗室之家,正是給我們參與家庭勞動實踐的好機會。校工會校團委組織的師生美食分享,為師生的廚藝提供展示的平臺。“龍”者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饒有興趣地跟父母學習炒菜做飯,成為小廚師,與家人分享勞作之美。“蟲”者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完完全全的吃客,甚至挑三揀四不尊重父母的勞動。據某個機構調研,一個人會做家務,愛做家務,以后好就業,從業后提職提薪快,你們覺得有道理嗎?疫情居家是條道,走好是康莊大道,走不好是泥濘小道。</p> <p><b><i>擔憂五:孩子們,你們是動了還是呆了?</i></b></p> <p> 生命在于運動,可兩個月的斗室生活也將產生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龍”者因地制宜,堅持每天一定時間的鍛煉,跳躍、仰臥起坐、俯臥撐、與父母游戲等等,在運動中活絡筋骨,精神百倍,家人相互考評,親情倍增。“蟲”者理解成無聊、無趣,把自己變成了真正的蟲子。“龍”者之所以是龍,是因為他們將運動視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自我的需求,一種對家人與社會的責任,做好自己,做一個健康的自己,是對自己、家人和社會的一種責任與貢獻。“蟲”者認為唯我獨尊,事不關己。殊不知,疫情的發生,給人類是一種教訓,也是一次啟示,告誡我們學會敬畏生命,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只有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才是戰勝病魔最有力的武器。疫情也是一桿稱,能衡量出一個人是強者還是弱者。</p> <p><b><i>擔憂六:孩子們,你們是備考還是怠考?</i></b></p> <p> 史上最長假,中考仍將舊,預計開學時間還會推遲,而且新學期的上課時間至少減少八個周,八個周有多少節課?課程怎么辦?“龍”者堅守疫情無情我先行,不能讓疫情影響我的學業,線上跟著學、自學隨時備考,查缺補漏,自學預習,懷著“中考有我,備考一定有我”之信念。蟲者,懷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自得,等待著開學,等待著老師的安排。不急,不急!</p> <p> 人們常說,初一不相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一的同學們,你們步入初中僅一個學期,小學與初中是一個轉折點,也是一次人生的“斷乳”,在新的學校,新的課程,新的人際關系中能否盡快適應,此時是一個分岔口。初二的同學們,復學之后頂多有三個月的時間學習,你們將面臨生地會考,你們準備好了嗎?初三的同學們,復學一個月即將體育中考,不足一百天將參加中考,你們努力了嗎?“龍”與“蟲”正是在這個時刻分道揚鑣,涇渭分明。疫情是一張榜,你是榜上有名還是名落孫山?</p> <p>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歷史擔當,國難當頭,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我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社會的制度優越,體現了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更體現了中華民族國難興邦、團結互助的文化自信。這次疫情是災難,但也是對我們中華民族的一次歷史性考驗,是對我們的廣大青少年一次最經典最現實最深刻也將是最深遠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國家、偉大的人民一樣步調一致,一聲令下,十四億國人各司其職。做為當代青少年的同學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待著你們去踐行,去實現。人生處處是起跑線,不管你之前的表現是“龍”還是“蟲”,我希望我們每一個同學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與祖國的人民一起奮進,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p> <p> 疫情是災害,也是一次教訓和警告。人類與自然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需要我們心懷敬畏之心,我們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人與世間萬物。只有心懷敬畏,才能志存高遠。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弘揚“龍的精神”,但成“龍”不一定要體現在“驚天動地”的非凡事跡,更多的是要切合自身的實際,愛護好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我服務快樂多。今天你做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明天你就能做別人做不了的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青铜峡市|
长武县|
庄河市|
温宿县|
连城县|
山阳县|
桦南县|
磐安县|
嵊泗县|
化隆|
富蕴县|
台山市|
白银市|
奉化市|
巴林左旗|
阳泉市|
塔城市|
普格县|
和龙市|
田东县|
桦南县|
临西县|
沈阳市|
湘阴县|
彭水|
长葛市|
拜城县|
苏州市|
邻水|
赤峰市|
洛阳市|
江口县|
洛扎县|
墨江|
扎兰屯市|
新乡县|
自治县|
碌曲县|
连山|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