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洪湖市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陵園</h3><h3>開放時間上午7∶00――17∶00</h3> <h3>2,洪湖市瞿家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群</h3> <h3>3,湖北監利縣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群</h3> <h3>4,楊開慧烈士陵園位于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市縣開慧鎮開慧村178號。開放時間:周二-周日9:00-17:00,周一閉館</h3> <h3>5,任弼時故居位于湖南省汨羅市弼時鎮唐家橋村。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h3> <h3>6,長沙清水塘(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暨毛澤東、楊開慧舊居)位于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八一路538號長沙市博物館內</h3> <h3>7,湖南長沙市橘子頭風景區。開放時間全天。</h3> <h3>8,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福建省長汀縣汀州鎮兆征路41號。</h3> <h3>9,瞿秋白烈士紀念碑,位于長汀縣汀州鎮西門羅漢嶺</h3> <h3>10,紅軍長征第一村,長征零公里處位于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景點有松毛嶺阻擊戰遺址、超坊圍龍屋紅軍醫院、紅軍長征出發地觀壽公祠和九廳十八井。</h3> <h3>11,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舊址江西省贛州市瑞金市葉坪鎮</h3><h3>葉坪革命舊址群包括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址、蘇維埃區域中央局舊址、紅軍烈士紀念塔、紅軍烈士紀念亭、紅軍檢閱臺、博生堡、公略亭、中央郵政局舊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舊址等十六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舊址群其他六處革命舊址和紀念建筑物。</h3> <h3>12,沙洲壩革命舊址群位于江西瑞金城西北5公里的沙洲壩鎮境內。這里包括紅井、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會址(毛主席舊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人民委員會舊址、中國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中央政府大禮堂)、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長會舊址、中共中央局舊址、少共中央局、中華全國總工會蘇區中央執行局舊址、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等等</h3> <h3>13,云石山革命舊址群,云石山是長征出發前中央蘇區黨政軍首腦機關的最后駐地,也是萬里長征的長發地,長征命令發出的地方,內有包括長征第一山,中央政治局舊址,中革軍委舊址在內的28處革命舊址,列入了中央、省、市文物保護單位,云石山革命舊址群是瑞金三大革命舊址群之一。</h3> <h3>14,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橋――瑞金武陽橋。</h3><h3>武陽橋橫跨于江西瑞金武陽鎮綿江之上,是一座具有歷史價值的木板橋。</h3> <h3>新建武陽橋</h3> <h3>15,中央紅軍長征宿營第一村――瑞金萬田鄉麻地村。萬田是中央紅軍長征路上途徑的第一鄉,其中該鄉麻地村被譽為中央紅軍長征宿營第一村。</h3> <h3>16,江西于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h3> <h3>17,江西贛州王母渡中央紅軍長征攻破第一座碉堡永固樓。永固樓:位于江西省贛州市贛縣王母渡鎮圩場后山背山巔上。是長征路上保存最完好的碉堡。</h3> <h3>18,江西信豐新田鎮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一道封鎖線百石戰斗,這里是長征路上第一仗所在地;這里長眠著長征中犧牲的第一位紅軍師長;這里存留著長征途中最長、最完整的戰壕,還有紅軍留下的許多文物、標語—— 長征路上第一仗。</h3> <h3>當年國民黨在百石村修建的碉堡</h3> <h3>百石戰斗中犧牲的第一位紅軍將領紅四師師長洪超</h3> <h3>新田古陂戰斗――百石戰斗后,中央紅軍還先后經過了金雞戰斗、古陂戰斗、安息戰斗、贛縣王母渡戰斗等。</h3> <h3>19,中央紅軍長征入粵第一仗:從廣東省南雄市烏逕鎮新田村,中央紅軍從江西信豐進入廣東南雄,這里是必經之路。</h3> <h3>20,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二道封鎖線汝城舊址群(含總司令部舊址、總后勤部舊址、總政治部舊址、總衛生部舊址、“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舊址——徐解秀故居、衛戍司令部舊址)位于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延壽瑤族鄉</h3> <h3>半條被子的溫暖——紅軍長征過汝城專題陳列館</h3> <h3>湖南汝城青石寨紅色旅游景區位于湖南省汝城縣西部的延壽瑤族鄉官亨村境內。主要景點有李濤將軍故居、宋裕和故居、留富巖紅軍宿營地、青石寨阻擊戰遺址、涼亭傷員搶救點、紅軍烈士墓、紅軍借據收藏處、紅五軍團指揮所,李、宋、胡氏祠堂、紅軍長征突破第二道封鎖線紀念碑等10余處。</h3> <h3>21,五山紅軍長征臨時指揮所位于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五山鎮麻坑村中山書院</h3> <h3>22,湖南宜章縣白石渡鎮白石渡村,中央紅軍長征曾在此突破敵人第三道封鎖線。央紅軍長征突破第三道封鎖線指揮部舊址。<br></h3> <h3>23,湖南道縣,道縣是紅軍長征經過的重要地區,也是湘江戰役的主戰場之一,紅色遺跡文物眾多,陳樹湘烈士墓、紅34師戰斗地、陳樹湘烈士被捕地和斷腸銘志地、湘江戰役豪福指揮所、紅軍渡、紅軍墻……</h3> <h3>24,廣西灌縣紅軍長征新圩阻擊戰,紅軍長征途中,從這里開始的一場血戰——湘江戰役,是中國革命史上事關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而湘江戰役三大阻擊戰中的首戰新圩阻擊戰,就發生在這里的新圩鎮及以南區域。</h3> <h3>25,中央紅軍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的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與國民黨軍苦戰七晝夜,最終從全州、興安之間強渡湘江,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h3> <h3> 廣西興安湘江戰役紀念園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興安縣雙擁路56號</h3> <h3>26,湖南通道轉兵紀念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縣溪鎮紅長路。</h3> <h3>27,貴州黎平會議舊址,黎平會議會址:坐落在貴州省黎平縣城德鳳鎮二郎坡52號。</h3> <h3>28,貴州甕安猴場會議舊址,猴場會議會址位于甕安縣猴場鎮西1公里的猴場村</h3> <h3>29,貴州遵義會議舊址,遵義會議會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紅旗路(原子尹路)80號</h3> <h3>30,婁山關戰役紀念館,婁山關紅軍戰斗遺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北部大婁山山峰之間,距市區50公里,這里正處于遵義、桐梓兩地的交界處,是川黔公路和鐵路交通要道。</h3> <h3>1928年黃道彬書刻的婁山關石碑,現基本保存完好。1973年,遵義地委行署在婁山關建造的大理石詞碑,用396塊云南大理石嵌成碑面,鐫刻了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手跡全文,泊金貼字,金燦奪目。在紅軍戰斗遺址,另有婁山關人行天橋、古代軍事要塞城堡建筑和紅軍戰斗紀念碑等景點可供瞻仰。</h3> <h3>遵義戰役婁山關紀念碑</h3> <h3>31,四渡赤水在黔北仁懷、習水、赤水縣境的赤水河中游河段上,有幾個著名的革命遺址。即1935年春,紅軍轉戰黔北時,在茅臺、二郎灘、太平渡、土城渾溪口、元厚等渡口上來回四渡,與敵人迂回戰斗的遺址。當年這一帶所進行的戰斗,就是紅軍戰史上彪炳千古的四渡赤水之戰</h3> <h3>紅軍長征一渡赤水土城渡口。土城渡口位于習水縣赤水河中游的土城鎮,距習水縣城28公里,離赤水市70公里。</h3> <h3>四渡赤水紀念館包括四渡赤水紀念館主館、中國女紅軍紀念館、紅軍醫院紀念館,紅九軍團陳列館、赤水河航運歷史展覽館、赤水河鹽文化陳列館、土城古鎮博物館等館群,以及毛澤東、周恩來住居,朱德住居,紅軍總司令部駐地,紅軍總參謀部駐地,紅三軍團司令部駐地,土城老街紅軍駐地,青杠坡戰斗遺址,女紅軍街,土城渡口紀念碑和二郎灘、淋灘渡口等十多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 <h3>門票</h3><h3>憑身份證免費領取門票</h3><h3>開放時間</h3><h3>9:00-17:00</h3> <h3>一渡赤水元厚紅軍渡口,元厚鎮位于赤水市東南,赤水市河自南向北縱貫全境。鎮內現有紅軍一渡渡口遺址,是紅軍四渡赤水一渡的主要渡口。元厚紅軍渡口為紅軍一渡赤水的渡江地點,朱德元帥曾從此渡江,該景點七十年代已建渡口紀念碑一座,上書毛澤東同志題字“紅軍渡”</h3> <h3>一渡赤水丙安渡口</h3> <h3>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位于四川省古藺縣太平渡(鎮)長征街。每周二、四、六開館。每天上午 9:00 - 12:00 下午 14:00 - 17:00 開放</h3> <h3>二郎灘紅軍長征渡口,四渡赤水二郎灘渡口,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東南部,位于赤水河之畔,距古藺縣55公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远市|
乐至县|
永胜县|
岳阳县|
遵化市|
浮梁县|
仁怀市|
麻栗坡县|
惠来县|
桐城市|
武山县|
雅江县|
泰宁县|
焦作市|
涪陵区|
上栗县|
山阴县|
咸丰县|
平武县|
凌海市|
大丰市|
丽水市|
新平|
九龙县|
新巴尔虎左旗|
永福县|
惠安县|
会同县|
赤城县|
米易县|
阿拉善左旗|
望奎县|
甘肃省|
武乡县|
濮阳县|
色达县|
环江|
北安市|
衡山县|
普兰县|
深水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