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我的抗疫生活 ( 隨 筆 )

鋼筆畫家話家

<h3><b>  我 的 抗 疫 生 活</b></h3><h3><br></h3><h3> 程 慶 拾 ( 古 生 )</h3><h3><br></h3><h3><br></h3><h3> 完全不曾料及,此次難得回家鄉,陪九旬老母過過春節,卻遭遇冠疫之變,一直"淪陷"至今……</h3><h3> 我是元月22日中午離開成都返合江的。剛剛安定下來,網絡媒體上一波接一波的可怕消息越發令人不安,在心驚肉跳間,直至武漢"封城"消息的確證。</h3><h3> 情況似乎越來越嚴峻,甚至是惶恐、無望,人們不知所措,未來更加難料。</h3><h3> 原來預計,最多過了十五即返,因為成都溫江的新家那邊,還有一大堆安裝、購買的雜事在等著呢。而回合之前,早已約好與親友同學見面聊天的,現在一看,真是想得太美,全然泡了湯。</h3><h3> 胞兄深知我生性好動,且大大咧咧慣了,萬事滿不在乎,便打來電話嚴辭告誡,"千萬不能外出,任性就是找死!"</h3><h3> 后來看了"不帶口罩你試試? 試試就是逝世"的那條所謂天下第一直白、驚悚的防疫標語,我便戲想,老哥子的話,應該評為"天下第二"。</h3><h3> 另外一個沒料到,便是好動之人居然安安穩穩作了一回"宅家老男",雖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四十余日里,我的"小日子"過得其實豐富多彩,不亦樂乎。</h3><h3> 上可娛親。天天陪娘親擺擺老龍門陣,一起回憶回憶幾十年前的種種舊聞趣事,家長里短,母子俱歡,常常哈哈大笑,聲震屋宇。</h3><h3> 下則弄孫。胞弟的孫子叫格知,按輩份叫我三爺爺。雖才半歲多點,根本不會喊,但對三爺爺卻"好感多多",常抱著、騎著(合江話叫騎"馬馬肩")、逗著樂著玩著,我的"板癮兒"又多,各種搞笑動作,各種滑稽聲音,每每逗得小家伙搖頭擺頸,手舞足蹈,開心開懷大樂特樂。太奶奶(我的老母)則說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當然沒忘記拍大量照片,各種動作與表情,簡直不要太好玩,太可愛,太聰明,太生動。最后常常弄得不知到底是誰在逗誰呢,兩頭"豬"(我倆都屬豬,不過相隔整整一個甲子六十歲)就是這樣你宅我也宅,共處屋檐下,相得益彰,其樂融融。有時還挑一些好的照片發在群里,甚至配上一兩首打油小詩,全國各地的朋友們看了,紛紛點贊、留言,以分享我們宅家期間的平凡樂趣,作為大家郁悶宅家生活的某種調節。</h3><h3> 每天都是老常在在地、隨遇而安地應對著這一巨波疫情泛濫。該吃吃,該喝喝,仿佛一切照舊,波瀾不驚。</h3><h3> 但有時也難免與家人關注著,議論著,焦慮著,甚至是期盼著,猜測著。所謂國家國家,家是小的國,有國才有家,這回算再次強烈感觸到了,國與家究竟是什么關系。咱小小老百姓,能自覺隔離宅家,往大里說,是聽從中央統一指揮,上下同心,為國分憂,起碼不要添亂;朝小里看,不過是"貪生怕死",珍惜這條小命而已。</h3><h3> 畢竟六十出頭的人了,已過耳順,遇事也理應更沉穩和淡定吧。</h3><h3> 在屋里憋悶久了,難免自我"放風",卻只能去樓頂自己家的小花園。"獨上高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遠觀浩浩江流,隱隱山影,近品身邊的無數盆花,有的已開放得姹紫嫣紅,完全不把冠魔逞惡當成回事似的,一任自然天性,完全順應時節,于是難免一番感嘆與低回留連,人也越發心如止水、凝重超邁起來。</h3><h3> 日子總歸還得過下去吧。</h3><h3>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家存老酒,鐵定保真,其中不乏1573、郎酒孔府之屬,已陸續被我干掉十來瓶。網上有人說,喝酒可以防病毒,還曬出古代某醫書上有關記載的照片截屏為證,真的有"無論進門出門都應該來上幾口"的說法,這我當然信。還有人說一人喝酒,全家安全,對此我也不表示反對,哈哈哈。</h3><h3> 何以驅悶? 唯憑藝事。幾乎每日作一幅鋼筆畫,還變換著不同的構圖、意境與風格來玩,不知不覺已畫完一本,整整四十幅呢,若拆下來,搞個小型個人畫展都夠數了!</h3><h3> 還有練習硬筆書法,讀書賞畫,以及各種的睹物憶往,胡思亂想。</h3><h3> 與朋友們的微信交流似乎也更為頻繁了。</h3><h3> 此外,也為我們自己辦的《鋼筆畫集萃》網絡雜志撰寫文章,推薦和搜集作品等等,這些所謂"正經事",更是打發時間的好辦法。這份網絡雜志,我們"鏗鏘三人組"(三位"五O后"、"六O后"醉心玩鋼筆畫的老漢)已經編輯制作幾十期了,豈能因一時的疫情和隔離而終斷、放棄? 壓根不可能。</h3><h3> 第三個沒有想到,宅家隔離期間,另一個十分意外的、特別的、巨大的收獲,便是在母親書房的那排大書柜里,竟然發現一批我四十多年前自學美術時的作品。以鉛筆與碳筆的素描為多,還有幾幅彩色的。這些真正意義上的"舊作",除十余幅臨摹外國藝術大師的經典素描肖像之外,更多的還是自己的靜物寫生"作業",所畫無非當時家里能找到的瓶瓶罐罐,杯杯盤盤,甚至是"毛選"與當年的本子與畫具等等。一只被我多次寫生過的鋁質的器皿"撮瓢",原本安靜地躺在書柜一角,享受自己的寂寞時光(這是其中一幅靜物寫生的描繪對象),居然也被我找到了! 對照實物與原作,發現十多歲時,作為青蔥少年的我,其觀察力與表現力,還真是不差。</h3><h3> 曾幾何時,對于畫畫這樁業余愛好,我是怎樣的癡情,怎樣的勤奮,甚至是怎樣的無師自通呢!</h3><h3> 極喜之余,如獲至寶。真是吉光片羽,彌足珍貴啊。當然要逐一拍照存念,還乘興發在"成都鋼筆畫"、"西北鋼筆畫"等幾個國內知名鋼筆畫專業微信空間。畫友們看了,無不感嘆再三,"沒想到程老師那時的素描功底這樣好!" 其實我更多倒是頗覺慚愧,好像自己這幾十年來進步不怎么大似的。</h3><h3> 若非這次因抗疫的長期宅家歲月,有許多空閑時間來翻箱倒柜,怎么可能找到當年這批"老古董",進而證明自己確實是一顆美術種子選手呢……</h3><h3> 單憑這一點,這次隔離宅家就萬分值得!</h3><h3> 還得感謝老母親,視兒子的幼稚之作為拱璧之物,珍之藏之,居然一直好端端的保存到現在。</h3><h3> 為表達一下我們作為民間鋼筆畫藝術群體支持全民抗疫的共同心愿,我還倡導發起,辦了一期雜志的"抗冠"增刋。我們向全國廣大鋼筆畫友征稿,不到十天,就有一百多幅投稿作品陸續發來,得以按計劃如期編輯制作與傳發,算是為抗疫盡了一絲綿力。而我自己的一幅投稿作品,便是精心描繪了幾棵巨松,題款是"如松之堅,抗冠必勝"八個字。</h3><h3> …………</h3><h3> 疫情總會過去,冠魔終將敗北。</h3><h3> 現在國內抗疫形勢越來越好,國人對未來更加信心十足。只是,心疼和欽佩那些偉大的"逆行者",是他們,她們,再一次向世界展示與證明,什么才是中華脊梁。而我自己,平凡且緲小,只不過安安生生宅家,平平靜靜度日,且有吃有喝,無虞無傷,不但沒有損失什么,反而還有格外的收益。</h3><h3> 我們這個民族,其堅韌不屈,應對時艱的凝聚力與必勝信念,何其強大。有外國學者曾這樣評論,說中國其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有著五千年發展史經久不息的偉大文明。信然。</h3><h3> 作為普通的一名中國人,一個剛剛退休的六旬老漢,我能順應時勢,響應號召自我隔離,雖未奉獻些什么,但不給國家添亂,聽召呼,守規矩,實實在在扮演了自己應有的"社會角色",要說也值得暗地里自我安慰一下吧?</h3><h3> 還是母親說得好: 你一個遠方游子,幾十年長期在新疆支邊工作,現在退休了,這次能回家鄉呆這么久,一家人重新聚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不是好事是什么?</h3><h3> 最后,還有一點不好說出口的成績:宅家至今,體重增加四、五斤。這對于一個"高唐君"而言,其實大大不易呢!</h3><h3><br></h3><h3><br></h3><h3> 2020年3月7日</h3><h3><br></h3><h3> 于四川瀘州合江菜壩</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灵武市| 东安县| 宁远县| 武安市| 美姑县| 金门县| 奇台县| 射阳县| 淳化县| 尚志市| 花垣县| 环江| 东乡县| 深泽县| 浑源县| 杭锦后旗| 旬邑县| 红桥区| 开远市| 永善县| 新闻| 登封市| 尤溪县| 宁化县| 松溪县| 明溪县| 锡林郭勒盟| 保康县| 桂林市| 常德市| 梁山县| 沈丘县| 荆州市| 故城县| 麦盖提县| 昂仁县| 南郑县| 通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