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鴉雀天堂尋鴉雀—瓦屋山觀鳥記

開心

<p>  只聽說過南非開普敦的桌山,卻不知道原來中國也有桌山。距離成都180公里的瓦屋山被譽為中國最美桌山,山頂平臺面積約11平方公里,與世界最壯觀的南美洲羅賴馬山、南非開普敦桌山并稱為世界三大桌山。</p> <p class="ql-block">  瓦屋山景區公眾號發布的航拍圖,妥妥的桌山。</p><p class="ql-block"> 春看杜鵑,夏觀飛瀑,秋賞紅葉,冬睹冰雪,這是瓦屋山景區的宣傳。在觀鳥群,瓦屋山還有另一個定義,那就是鴉雀的天堂,瓦屋山是國內鴉雀種類分布最多的地方。其中三趾鴉雀、暗色鴉雀、褐鴉雀、紅嘴鴉雀、黃額鴉雀、金色鴉雀對觀鳥人尤其有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觀鳥人去各處觀鳥,大抵都有個據點,瓦屋山的觀鳥據點在陳灣鎮的云霧樓。從成都機場接機開始,吃住行都交給云霧樓的何老板,他家的房間干凈衛生,做的菜也好吃,對觀鳥人來說就足夠了。</p> 瓦屋山的最高海拔2800多,有纜車可以直達山頂,山頂有步行棧道,找鳥基本就是沿著棧道走,除了一段在密密的竹林里穿行有點不太好走之外,總體算是很舒適的。 <p>第二天上山,雨霧很大能見度很低,如果是想看風景就有點傻眼了。找鳥拍鳥雖然也受到了影響,不過我們要找的幾種鴉雀都是在這一天搞掂的,拍出來的效果就不用想了,能認出是啥鳥就OK了。</p> <p>瓦屋山之所以鴉雀多,是有因為這里有很大片適合鴉雀的生境,就像這樣的密密的竹林。在這里我們找到了黃額鴉雀、三趾鴉雀。</p> <p>黃額鴉雀(12厘米),這小家伙太小了,藏在密密的竹林里,聽到它叫,也看到它的影子,卻很難看清它,只能耐心等它跳出來的那么幾秒抓拍。<br></p> 黃額鴉雀分布范圍:尼泊爾至中國西南及緬甸東北部。分布狀況:不常見留鳥。亞種chayulensis于西藏南部及東南部;albifacies于云南西部及西北部、四川西南部;cyanophrys于甘肅南部、陜西南部(秦嶺)及四川。習性:棲于海拔1700~3500米的混合林地及云杉或檜樹林的竹林密叢。20~30只鳥結成大群。 <p>  三趾鴉雀是中國特有鳥種,聽到它在密密的竹林里活動,也是等了好久直到等它跳出來在樹上站一會的功夫才把它拍下來。</p> <div>三趾鴉雀(23厘米)</div><div>分布范圍:中國中部特有種。分布狀況:見于陜西南部太白山及秦嶺、四川岷山及邛崍山、甘肅(白水江)。不常見于海拔1500~3660米。習性:結小群棲于闊葉林及針葉林中的竹林密叢。</div> <p>  步行棧道下是低矮的竹林也是鴉雀喜歡的生境,在這片竹林里看到了褐鴉雀,還有棕腹柳鶯、白頸鳳鹛、斑胸短翅鶯等。</p> <div>褐鴉雀(20厘米)</div><div>分布范圍:尼泊爾至中國西南及緬甸東北部。分布狀況:不常見留鳥于海拔 1850~3600米(冬季較低)。見于西藏東南部、四川及云南西部及西北部。習性:結吵鬧小群棲于竹林密叢,有時與其他鴉雀混群。<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p>紅嘴鴉雀出現在竹林邊高高的樹上,要不是它體型比其他鴉雀大很多(居然有28cm)加上圓錐形的黃色嘴,不然這樣的距離這樣的光線真的很難認出它。</p> <div>紅嘴鴉雀</div><div>分布范圍: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西南及緬甸東北部。<br></div>分布狀況:不常見的留鳥,見于海拔2000~3300米,冬季下至海拔1400米,分布在甘肅南部(白水江)、陜西南部(秦嶺)、四川、云南西北部及西藏南部。習性:棲于亞高山森林、竹林及杜鵑灌叢。 <p>加上在山下的公路邊看到的灰喉鴉雀,這一趟在瓦屋山共看到5種鴉雀:三趾鴉雀、褐鴉雀、紅嘴鴉雀、黃額鴉雀、灰喉鴉雀,可惜的是目標鳥種暗色鴉雀沒有看到。加上以前看過的4種鴉雀,國內的鴉雀已經收到9種了。</p> <p>貴州寬闊水的灰喉鴉雀(12.5厘米)。分布范圍:中國西南及越南北部。分布狀況:地區性常見留鳥,見于海拔320~1800米的山區,局部地區可能更高一些。指名亞種于四川北部及西部;yunnanensis于云南南部及東南部。習性:同棕頭鴉雀。注:有時作為棕頭鴉雀的一亞種</p> <p>金色鴉雀(11.5厘米)是貴州寬闊水的明星鳥種。分布范圍:中國華中及東南、臺灣,印度支那北部,緬甸東部。分布狀況:地區性常見于海拔1000~3050米的灌叢及竹叢,局部地區冬季下至海拔330米。指名亞種于陜西南部(秦嶺)、湖北、四川及云南東北部;craddocki于廣西北部(瑤山),并可能于云南東南部(金屏)也有分布;pallidus于廣西東部、湖南南部(莽山)、廣東北部(八寶山)及福建西北部(武夷山);morrisonianus于臺灣。習性:結小群棲于山區常綠林的竹林密叢。注:有些著者將此種放在橙額鴉雀之下</p> <div>云南騰沖的褐翅鴉雀(12.5厘米)</div><div>分布范圍:緬甸東北部及中國西南部。分布狀況: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甚常見留鳥于海拔 1830~2800米。指名亞種于云南西部;ricketti 于云南西北部(金沙江流域及麗江)及四川西南部(木里、西昌);styani 于云南西北部(大理)。習性:成30~50大群。棲于竹林密叢、高草及灌叢。注:有時被視為棕頭鴉雀亞種。</div> <div>云南盈江的灰頭鴉雀(18厘米)</div><div>分布范圍:錫金至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分布狀況:常見留鳥,指名亞種應見于西藏東南部;fokiensis于長江以南及四川;hainanus于海南島。習性:于海拔450~1850米,棲于低地森林的樹冠層、林下植被、竹林及灌叢。吵嚷成群。</div> <p>江西鄱陽湖的棕頭鴉雀(12厘米)。棕頭鴉雀是分布最廣的一種鴉雀,也是最易見的一種鴉雀。</p><p>分布狀況:常見留鳥于中等海拔的灌叢、棘叢及林緣地帶。共有7個亞種--mantschuricus于中國東北部,fulvicauda于河北、北京及河南,指名亞種于上海地區,bulomachus于臺灣,ganluoensis于四川中部,stresemanni于貴州及云南東部,suffusus于華中、華東、華南及東南的大多數地區。<br>習性:活潑而好結群,通常于林下植被及低矮樹叢。輕的"呸"聲易引出此鳥。<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p> <p>瓦屋山當然不只有鴉雀,在找鴉雀的路上也看到了不少鳥,像暗綠柳鶯、冠紋柳鶯、棕腹柳鶯、褐頭山雀、黑冠山雀、橙胸姬鹟、灰紋鹟、金色林鴝、白眉林鴝、斑胸短翅鶯、灰胸藪鹛等等。</p> 瓦屋山的暗綠柳鶯是很常見的,幾乎是走幾步就能見到一只。 還是暗綠柳鶯 冠紋柳鶯 6月還是繁殖季,這只冠紋柳鶯在取建筑材料。 橙斑翅柳鶯 <p>棕腹柳鶯</p> <p class="ql-block">麗色噪鹛</p> 斑胸短翅鶯 <p>橙胸姬鹟。</p> 灰紋鹟 <p>褐頭山雀</p> 煤山雀 煤山雀 灰鹡鸰繁殖羽,在深圳很少見到繁殖羽,差點以為是新鳥種。 灰頭雀鹛 金色林鴝雄鳥 <p>金色林鴝兩口子忙著抓蟲育雛。</p> 金色林鴝雌鳥 <p class="ql-block">霍氏旋木雀</p> <p class="ql-block">霍氏旋木雀</p> <p>第一天在棧道邊守了半個小時,終于把灌叢里的這只好動的小家伙拍到可以辨認,最后確認是異色樹鶯。第二天在雨中,又見到它,這回大家都批發了。</p> <p>為了維護自己的地盤,它唱得好賣力。</p> 在下行的纜車站附近看到好多白喉針尾雨燕在空中飛舞抓蟲,飛行路線沒有一點規律,勉強拍到能辨認的。 <p>大杜鵑,它“布谷布谷”的叫聲透露了它的位置。</p> <p>紅嘴藍鵲</p> 瓦屋山的景區資料說有60萬畝的杜鵑和30萬畝的珙桐(俗稱鴿子花),被譽為世界杜鵑花的王國和中國鴿子花的故鄉。6月初大部分的杜鵑已經開過了,剩一些零星還在開,而珙桐花的花期已過,一朵也沒見到。 大百合,樹精靈說她專門去找都沒找到,沒想到在這里看到了,意外驚喜! <p class="ql-block">這是夏枯草?</p> 某種薊 <p>  在山下村子里轉的時候看到這個,如果不說,真想不到這些木頭是干啥用的,這居然是養蜂的,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辦法!</p> 第二天在山頂,一直在下雨,大家又冷又餓,看到一個工棚,進去想討點熱水喝喝,看到他們正在做午飯,無法抵擋那熱氣騰騰的香味,很不好意思問了一下能不能勻一點點熱菜給我們送面包,沒想到這些大哥大姐們很熱情地給了我們裝了一大碗肉菜,就是雪中送炭的感覺,感動! 前幾年瓦屋山關閉了好長一段時間,聽說19年開放了,幾個鳥友一拍即合,利用端午節假期到瓦屋山轉了兩天,看到了44種鳥,收獲了5種鴉雀,是以為記。 <p class="ql-block">鳥種記錄:</p><p class="ql-block">1. 鷹鵑 × 1 </p><p class="ql-block">2. 大杜鵑 × 1 </p><p class="ql-block">3. 噪鵑 × 1 </p><p class="ql-block">4. 白喉針尾雨燕 × 1 </p><p class="ql-block">5. 紅嘴藍鵲 × 1 </p><p class="ql-block">6. 大嘴烏鴉 × 1 </p><p class="ql-block">7. 紫嘯鶇 × 1 </p><p class="ql-block">8. 灰紋鹟 × 1 </p><p class="ql-block">9. 橙胸姬鹟 × 1 </p><p class="ql-block">10. 銅藍鹟 × 1 </p><p class="ql-block">11. 金色林鴝 × 1 </p><p class="ql-block">12. 紅尾水鴝 × 1 </p><p class="ql-block">13. 灰林鵖 × 1 </p><p class="ql-block">14. 煤山雀 × 1 </p><p class="ql-block">15. 褐冠山雀 × 1 </p><p class="ql-block">16. 家燕 × 1 </p><p class="ql-block">17. 領雀嘴鵯 × 1 </p><p class="ql-block">18. 白頭鵯 × 1 </p><p class="ql-block">19. 黑短腳鵯 × 1 </p><p class="ql-block">20. 強腳樹鶯 × 1 </p><p class="ql-block">21. 異色樹鶯 × 1 </p><p class="ql-block">22. 棕腹柳鶯 × 1 </p><p class="ql-block">23. 橙斑翅柳鶯 × 1 </p><p class="ql-block">24. 暗綠柳鶯 × 1 </p><p class="ql-block">25. 冠紋柳鶯 × 1 </p><p class="ql-block">26. 畫眉 × 1 </p><p class="ql-block">27. 橙翅噪鹛 × 1 </p><p class="ql-block">28. 麗色噪鹛 × 1 </p><p class="ql-block">29. 矛紋草鹛 × 1 </p><p class="ql-block">30. 紅嘴相思鳥 × 1 </p><p class="ql-block">31. 灰頭雀鹛 × 1 </p><p class="ql-block">32. 白領鳳鹛 × 1 </p><p class="ql-block">33. 紅嘴鴉雀 × 1 </p><p class="ql-block">34. 三趾鴉雀 × 1 </p><p class="ql-block">35. 褐鴉雀 × 1 </p><p class="ql-block">36. 灰喉鴉雀 × 1 </p><p class="ql-block">37. 黃額鴉雀 × 1 </p><p class="ql-block">38. 金色鴉雀 × 1 </p><p class="ql-block">39. 白鹡鸰 × 1 </p><p class="ql-block">40. 灰鹡鸰 × 1 </p><p class="ql-block">41. 酒紅朱雀 × 1 </p><p class="ql-block">42. 褐頭雀鹛 × 1 </p><p class="ql-block">43. 霍氏旋木雀 × 1 </p><p class="ql-block">44. 斑胸短翅鶯 × 1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宜市| 和政县| 凤山市| 宜丰县| 福海县| 茌平县| 额尔古纳市| 池州市| 侯马市| 桃源县| 文水县| 钟祥市| 敖汉旗| 永泰县| 梧州市| 塔城市| 顺昌县| 武宣县| 吐鲁番市| 凌海市| 民权县| 岐山县| 大同市| 鹤壁市| 平武县| 宽甸| 正镶白旗| 缙云县| 丹江口市| 德江县| 同仁县| 西乌| 油尖旺区| 湖州市| 景德镇市| 墨竹工卡县| 原平市| 平顺县| 吉木乃县| 怀安县|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