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凡瘟疫之流行,皆有穢惡之氣”。</b></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用香防治瘟疫,是中華民族先祖的智慧結晶和經驗實踐。</b></h1> <h1><b>在中醫中許多經典醫書如《黃帝內經》《溫病條辯》《千金方》《傷寒論》都記載了用熏香來防治瘟疫的記載。</b></h1><h1><b>宋代朝廷還專設太醫局、和劑局,并組織專家編纂大型醫藥方書《太平圣惠方》和《太平惠民和劑局方》。</b></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太平圣惠方》記錄了多種香療防疫的方法。</b></h1> <h1><b>《漢武故事》稱,漢武帝燒兜末香,香聞百里。</b></h1><h1><b>關中方疫,死者相枕,聞香而疫止。</b></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說明早在漢代,人們就發現熏香可以殺菌,漢武時期,漢中流傳瘟疫,就是用熏燒香藥的方式抑制了瘟疫流傳。</b></h1> <h1><b>據中國中醫研究院編輯出版的《中國疫病史鑒》,從西漢到清末,中國至少發生過321次大型瘟疫。</b></h1><h1><b>中醫藥與各種瘟疫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對決,在有限的地域和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b></h1><h1><b>中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樣一次瘟疫就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悲劇。</b></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在人類與傳染病的斗爭中,中醫對人類所做的貢獻造福了全人類。</b></h1> <h1><b>1972年發掘的馬王堆漢墓,年代為漢文帝初元十二年(前168 ),距今2200多年。在一號墓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一具古尸手中握有兩個熏囊(香囊),內裝有藥物。</b></h1><h1><b>另外還發現4個熏囊,6個絹袋,一個繡花枕和兩個熏爐,也都裝有藥物。</b></h1><h1><b>經有關部門研究鑒定這些藥物為辛夷、桂、花椒、茅香、佩蘭等,都是香藥。</b></h1><h1><b>可見當時人們隨身攜帶香囊,使用香枕、熏香等香療方法來辟穢消毒,凈潔環境,防治疾病,已成為一種習俗。</b></h1> <h1><b>中醫認為應屬“溫病”“瘟疫”范疇。</b></h1><h1><b>歷史上即有以空氣消毒法(焚香熏煙、香藥嗅鼻、佩帶香囊、穴位敷香等方法的記載,并創制了多種預防用方。</b></h1><h1><b>焚香、佩戴香囊,通過“氣治”的方法來預防傳染性疾病效果也挺好。</b></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疫癘之邪多與濕氣有關,辛溫香燥的香藥,多有芳香辟穢、健脾化濕的功效,是最常用的預防“癘氣”的藥物。</b></h1> <p class="ql-block"><b>歡迎大家光臨紅螺寺旁的拈香堂</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仪征市|
游戏|
鄂托克前旗|
红桥区|
临海市|
开化县|
红河县|
从江县|
五河县|
稷山县|
商丘市|
化隆|
海林市|
伽师县|
类乌齐县|
永善县|
利川市|
衢州市|
依安县|
全椒县|
平安县|
巍山|
吴忠市|
舒兰市|
库伦旗|
潞城市|
体育|
隆德县|
饶阳县|
革吉县|
旬邑县|
民勤县|
东阳市|
阿坝县|
红桥区|
田阳县|
孝昌县|
梧州市|
叙永县|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