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她是協和醫院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醫師,被稱為“萬嬰之母”。</h3><div>她一生將全部精力奉獻給了中國的婦幼保健事業,終身未婚。</div><div>她就是新中國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院士——林巧稚。</div><div>令人感動的是,林巧稚臨死前留下最后一句話竟是:“又是一個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個,真好!”</div> <h3>林巧稚于1901年出生在福建省思明縣鼓浪嶼,她的家庭是一個普通的教員家庭。她的一生在女性盆腔疾病、婦科腫瘤、新生兒溶血癥等眾多領域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是中國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奠基人之一。</h3> <h3>不僅如此她也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及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雖然她一生未婚,沒有留下任何子嗣,但是由她接生的嬰兒有5萬多,因為這個林巧稚被尊稱為萬嬰之母“、“中國醫學圣母”、“生命天使”。從人們給她的尊稱就可以看出大家對這位偉大的醫者的尊敬與愛戴。</h3> <h3>林巧稚8歲開始上學堂,之后就在鼓浪嶼女子高中讀書,1913年時升入鼓浪嶼高等女子師范學校,直到1919年她畢業于女子師范學院并且她選擇留校任教。1921年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建立落成,林巧稚考進了這所大學,正式開始學醫,這也開啟了她了不起的一生。1929年林巧稚就獲得了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的博士學位。畢業之后林巧稚也是選擇留院工作,她也成為了該院第一位畢業留下來的中國女醫生。</h3> <h3>林巧稚一生在醫學的很多領域都有研究成果,她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醫生,不僅如此她也是一個慈善家。對于一些看不起病的婦女,林巧稚就幫她們免費治療。1983年春天,這個把一切都奉獻給醫學的偉大的醫者因病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她為人民為這個世界所做的一切不會被遺忘。</h3> <h3>林巧稚被比喻為墮入凡間的天使,為什么會有這么高的評價呢,那就得從林巧稚的故事說起。林巧稚是我國婦產科醫學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這一生經由她手來到世界的小天使有5萬多人,真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所以她也被別人尊敬的稱為東方圣母。</h3> <h3>林巧稚成熟的比較早,因為在她童年的時候正是中國被狠狠欺負的年代,林巧稚又是出生在東南沿海鼓浪嶼,所以林巧稚很小的時候就看見高達的白人高人一等欺負中國人的樣子,這讓林巧稚幼小的心靈受到了非常大的沖擊。在她小小的心臟中不甘屈辱的強烈自尊心與濃濃的愛國情懷早早萌芽。林巧稚的家庭還算比較開明,父親是從新加坡畢業回國,覺得子女就是應該培養成才,所以林巧稚很早的時候就進入學堂正式學習。</h3> <h3>在林巧稚5歲的時候災難降臨到這個原本幸福的小家庭,她的母親因患子宮癌病故,林巧稚非常的傷心,在還不能深刻記住母親的年紀就是去了母親,這也為她以后從事醫學研究女性方面的疾病埋下了一顆種子。1921年,林巧稚考進了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在八年的學習和殘酷的淘汰競爭中,林巧稚一直高居榜首,并獲得協和象征最高榮譽的文海獎學金,她是第一個獲得該獎學金的女性,畢業之后就留在了協和醫院工作。之后的林巧稚一直投身于醫學事業,做出了很多偉大的貢獻,林巧稚的故事也告訴了人們誰說女子不如男。</h3> <h3>林巧稚是現代婦產科學科的奠基人與開拓者,她為中國婦產科,中國婦女做出了很多貢獻,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醫者,也是很多女性的榜樣。但是林巧稚的成才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途中有太多苦難與困難,但是林巧稚都一一克服了,成為今天永遠活在大家心中的林巧稚。</h3><div><br></div> <h3>林巧稚成才的故事,這其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1921年北京協和醫科大學落成,這吸引了一批有志向的年輕人前去報考。林巧稚因為母親因子宮癌去世的緣故,很小就立志要做一個救死扶傷的醫生,但是由于處于哪個時代女性想成為醫生是非常困難的意見事情。剛好遇見協和醫大的招生,林巧稚當然不能錯過。林巧稚就去往上海報考了北京協和醫科大學,但是在考試的時候,在考場上的一個女生不知因為緊張還是身體原因就暈倒了。</h3><div>林巧稚立刻放下了還沒有答完的試卷去照顧這個女生將女生送往醫院。殘酷的是當她回到考場時考試已經結束了,而且這門考試還是她最擅長的英語。林巧稚雖然有一些傷心可是也無可奈何,她已經對考試的結果不抱希望了。但戲劇的是發榜當天林巧稚發現了紅榜上有她的名字,原來是她在考試時救人的這種精神打動了協和醫院,一個醫生必須具備的愛心和遇事沉著冷靜的品質她都具備了。幸虧是這樣中國才沒有失去一個偉大的醫學工作者。</div> <h3>當時的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專程到醫院希望結識林巧稚,想不到林巧稚以工作忙碌為由讓彭真吃了一個閉門羹。</h3><div>彭真的女兒傅彥后來說起:“我母親大概有點不舒服,后來以這個為借口,把她(林巧稚)請到家里來了,我父親才見到林巧稚大夫。”</div><div>彭真的妻子開玩笑說道:“我這個病人比你這個書記有面子哈。”</div><div>就連朱德夫人康克清回憶起與林巧稚的交往時,也深有感觸地說道:“她看病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論病人是高級干部還是貧苦農民,她都同樣認真,同樣負責。她是看病,不是看人。”</div> <h3>被偶然發現的林巧稚手寫病例真跡刷爆朋友圈,獲贊無數。</h3><div>它是在北京被發現的,不是在博物館,也不是在醫院的圖書館,而是一位73老太太的包包里頭。</div><div>整份病歷看下來,簡明扼要,句句都是重點,現在的病歷雖然都很全面,但反倒經常沒有重點。</div><div>再看看那一絲不茍的書寫,這種“細節處見真章”的風范真的讓人由衷敬仰,值得所有醫生好好學習。</div> <h3>林巧稚曾說過:“作為一個醫生,既然病人把自己的健康希望給了你,你就要盡心盡力,負責到底。”正是懷著這樣的信念,在那動蕩不安的日子里,林巧稚的診所整整堅持了六年。六年里,在東堂子胡同10號的診所,在病人的家中,在烈日當空的街道上,在夜色沉沉的星空下……人們總能見到她忙碌的身影。六年里,林巧稚共接診上萬余人,留下了8887份檔案。這8887份檔案不僅記錄了病人的病史,更記錄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見證了一個個新生命、新希望的誕生。</h3> <h3>新中國成立之后,林巧稚感到歡欣鼓舞,她在短文《打開協和窗戶看祖國》中寫道:“協和的窗戶打開了,豎起了五星紅旗……我們為祖國偉大的進步感到光榮驕傲。”她以更大的熱情投身到了新中國的醫學事業中。她經常帶領醫務人員深入農村、城鎮考察婦女和兒童的疾病;為了降低我國新生嬰兒死亡率,防治婦女宮頸癌,她撰寫了婦幼衛生科普通俗讀物《家庭衛生顧問》等書,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為了治療新生兒溶血癥,林巧稚邀請有關專家座談,終于創造出用臍靜脈換血的醫療方法,填補了國內在這方面的空白。在臨床上,林巧稚把幫助婦女生產和護理,變成了一門精湛的藝術。舉凡經她的手,絕大多數難產的孕婦,都會化險為夷。林巧稚,憑著愛心和高超醫技,贏得了千千萬萬婦女、母親和兒童的心。</h3><div> 由于長時間的高負荷工作,林巧稚病倒了。這位畢生都在為保障婦女兒童健康而奮斗的醫學家躺在病床上依然沒有停止工作。她曾說“我一閑下來,就會感到寂寞、孤單,生命就會完結”。林巧稚開始記錄自己一生的醫學實踐探索心得--《婦科腫瘤》。整整耗時4年,她終于完成了這部50萬字的專著。然而書完成了,林巧稚卻走了。</div> <h3>林巧稚曾說:“我一生最愛聽的聲音就是嬰兒的第一聲啼哭,這些哭聲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奇妙,感受到作為醫生的自豪,也體會到了作為母親的快樂。”</h3><div> 為了傾聽這美妙的聲音,為了她深深愛著的婦產事業,她放棄了婚姻、家庭和作為母親的權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踐行了“愛病人勝于愛自己”的諾言。她的平凡人生也造就了她成為一名書寫生命的、受人尊敬的偉大醫學家。</div> <h3>(收集整理,版權屬于原作者,1122800)</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尉犁县|
芦山县|
沂南县|
平定县|
托克托县|
扬中市|
邵武市|
阜新|
洱源县|
鄱阳县|
科尔|
奉贤区|
皋兰县|
龙岩市|
揭东县|
门源|
淮阳县|
临江市|
周口市|
金堂县|
景东|
闽清县|
南溪县|
布拖县|
西青区|
柳河县|
抚远县|
利辛县|
商丘市|
合川市|
稻城县|
兴安县|
寻甸|
怀仁县|
连平县|
喜德县|
大埔县|
雷波县|
鄂州市|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