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目標 <p> 課程目標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三者相互滲透,融為一體。目標的設計著眼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p><p>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p><p>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p><p> 3.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p><p>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p><p>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p><p>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p><p>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段)。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p><p>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能根據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展書面語言運用能力。</p><p>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p><p>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積極嘗試運用新技術和多種媒體學習語文。</p> 學段目標 識字與寫字 <p>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p><p>2.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p><p>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p><p>4.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p><p>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p><p>6.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p> 閱讀 <p>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p><p>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p><p>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p><p>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p><p>5.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p><p>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p><p>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p> 寫話 <p>1.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p><p>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p><p>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p> 口語交際 <p>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p><p>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p><p>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p><p>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p><p>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p><p>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p> 綜合性學習 <p>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p><p>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p><p>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p> 教學建議 <p> 1.關于識字、寫字與漢語拼音教學</p><p>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低年級階段學生“會認”與“會寫”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認少寫”,要求學生會認的字不一定同時要求會寫。建議先認先寫“字表”中的300個字,逐步發展識字寫字能力。</p><p> 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漢語拼音教學要盡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動和游戲的形式,應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注意漢語拼音在現實語言生活中的運用。</p><p> 2.關于閱讀教學</p><p> 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p><p> 3.關于寫作教學</p><p>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關于“寫作”的目標,第一學段定位于“寫話”,第二學段開始“習作”,這是為了降低學生寫作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并且抵制抄襲行為。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加強平時練筆指導,改進作文命題方式,提倡學生自主選題。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量,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作練字的過程。</p><p> 4.關于口語交際教學</p><p> 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p><p> 5.關于綜合性學習</p><p> 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應開放、多元,提倡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開展跨領域學習。跨學科學習,也應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目的。積極構建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平臺,拓展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空間,支持和豐富語文綜合性學習。</p><p> 6.關于語法修辭知識本標準</p><p> 在教學中應根據語文運用的實際需要,從所遇到的具體語言實例出發進行指導和點撥。指導與點撥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識字、寫字、閱讀與表達,形成一定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良好的語感,而不在于對知識系統的記憶。關于語言結構和運用的規律,須讓學生在具有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良好語感的基礎上,在實際運用中逐步體味把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佛学|
海宁市|
阳曲县|
灵山县|
永新县|
江油市|
师宗县|
旌德县|
讷河市|
土默特左旗|
南岸区|
依安县|
华亭县|
津南区|
青岛市|
肇东市|
介休市|
鹤岗市|
城市|
禄劝|
修文县|
溧阳市|
布拖县|
十堰市|
榆中县|
大厂|
紫阳县|
即墨市|
鹤山市|
璧山县|
筠连县|
岳普湖县|
泰来县|
萍乡市|
句容市|
凌海市|
襄垣县|
若尔盖县|
白玉县|
郯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