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龍華區人民醫院社區核酸采樣工作已經進行到第19天了,這19天里,全體組員服從安排,并肩作戰,一往無前,足跡踏遍龍華街道和民治街道的每個角落,哪里有需要,ta們穿上防護服提起行裝就去哪里。和他們在一起的這19天,每一天都在被ta們感動和觸動著。相比武漢,可能你會說,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我還是悉心的記錄了下來。在我看來,這些小事就像跳動的脈搏,真實而鮮活。</h3><div><div><br></div></div><h3></h3> <h3><font color="#333333"><b>李燕文,嚴玉娥,方桂華</b></font></h3> 分別為手術室護師,和平里社康中心醫師和婦保兒保科副主任醫師。<h3> 李燕文是個男護士,老婆也是一名通情達理的醫務工作者,并且已經懷孕7個多月了,一開始知道李燕文要報名這次社區核酸采樣工作,就全力支持他的工作,還讓他不要擔心自己。</h3><h3> 后勤人員心疼每一位采樣人員,怕ta們采樣回來餓,所以每天都會備一些水果或零食放在401辦公室。那天李燕文回到401的時候,已經過了飯點了,吳海清醫生趕緊起身張羅水果和點心,讓他趕緊坐下來休息,林淑梅把自己的面條分一半給燕文吃上,第一次發現這個90后的大男孩是這么的樸實可愛,面對大家熱情的招呼,顯得略微有點不好意思,應該也是餓了,也不挑,給什么吃什么。趁著吃飯的間隙,我們問李燕文,會不會擔心老婆一個人在家,他想了一下說:其實也有點擔心,家里人都不在深圳,怕萬一她有事不能及時找到我。大家都沉默了,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好在心里擁抱了一下這個眼前的大男孩。</h3><h3> 嚴玉娥醫生一直默默無聞,方桂華副主任醫師頭發也已經花白了,感動他們的無私付出。</h3> <h3>李燕文,嚴玉娥,方桂華小組進入社區采樣。</h3> <h3>李燕文,嚴玉娥,方桂華小組在社區采樣過程中</h3> <h3>方桂華醫生采樣前與居民做好解釋溝通工作。</h3> <h3></h3><h3><b>駱秀春,曾志雄,左莎 </b></h3><h3> 分別為龍悅居社康中心醫師、民樂社康中心主治醫師和龍悅居社康中心護師。</h3><h3> 這是一支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的組隊,駱秀春說,我們穿著防護服爬樓采樣,經常爬到樓層的時候都累得喘不過氣來,里面的衣服經常被汗濕。可是每次采樣后居家隔離的居民對我們說聲謝謝,我們的心里都覺得非常溫暖,再次充滿力量的啟程。曾志雄醫生是組里唯一的男組員,每次他都替我們兩個女同事拿東西,說不重,他來。很感動曾醫生的幫助,很幸運能跟他一起工作。到中飯都幫我們倒水拿飯送到前面,真是非常暖心非常紳士。</h3><h3> 2月20日,因有2戶在同一社區的居家隔離人員不配合采樣,經反復溝通無效,采樣小組只好先行到別的社區進行采樣。后經社區工作人員溝通協調后其中1戶居家隔離人員終于同意采樣,為完成上級安排的采樣任務,后勤組馬上安排該小組隊過去采樣,小組接到通知后,立即行動趕往目的地進行采樣。為減少同事反復多次上門采產,民治采樣組組長郭冬馬上打電話給另外一戶拒絕采樣的居家隔離人員,最終該居家隔離人員也終于同意了采樣,駱秀春、曾志雄和左莎采樣小組接到任務,再次上門,最終順利完成采樣工作。</h3> <h3>駱秀春,曾志雄,左莎小組在采樣前認真核對。</h3> <h3>駱秀春,曾志雄,左莎小組互相協作完成采樣。</h3> 駱秀春,曾志雄,左莎采樣小組在采樣工作中。 <h3></h3><h3><b>余磊,賴鳳麗,李纖(曹月華)</b></h3><h3> 分別為元芬社康中心全科醫師、婦科護師和健康管理科護師,其中曹月華為護理教研室副主任護師。</h3><h3> 曹月華,副主任護師,為產房原護長,今年已經55歲,是一個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了,工作認真負責。前兩年從臨床退至二線,但是在這次的社區核酸采樣工作中,她卻沒把自己當成二線,一直在一線進行采樣工作,前期采樣任務非常繁重,她都堅持了下來,后來因身體不適調換至物資辦,還一直覺得不好意思。</h3><h3> 李纖護師,采樣工作開展前一天晚上就開始進行物資籌備工作了。因物資不足,為保證采樣工作順利開展,從疾控、區應急辦和院本部多處籌備采樣物資,晚上十一點后才開始準備次日采樣物資,至凌晨一點半才基本準備好第二天的采樣物資。第二天早上7點不到,又早起給大家配制白天采樣需要使用的消毒水。采樣小組剛出門,馬上又開始盤點領進和用出去的物資,可是這也不是簡單的活,這邊還沒清點完畢,又不斷接到采樣小組需要補充物資的電話,急急忙忙安排補充物資,另一邊又還有新的物資在補充進來,同事幫忙協調采樣人員補充物資,剛點好的物資又對不上了......為了賬物相符,李纖認真核對,到下午的時候,還是被一團亂麻的盤點工作給急哭了。連著2天的搬搬抬抬和熬夜早起,李纖在工作中差點暈倒,幸好同事及時發現扶住,剛好是飯點的時候,同事趕緊給她拿來飯菜,摘下口罩才發現她臉色發白,連湯碗里,都端不穩了。前幾天,在同事身體不適時,李纖又積極投身到一線采樣工作中。</h3><h3> 正如余磊醫生所說,大家都很努力的工作著,有辛苦也有收獲。一開始的時候物資調度不是很順暢,采完樣晚上近7點了,因為附近沒有崗亭看守醫療垃圾,他一個人守著醫療垃圾等運送車等了一個多鐘……可是在工作中,組員之間的互幫互助又帶給他很大的幸福感,他說昨天采樣遇到一戶外國人,小組的賴鳳麗和李纖護士積極幫他組織語言,配合默契,順利的完成工作~</h3> <h3>穿著防護裝備、戴著防護面屏和口罩爬上了9樓,需要原地休息一會再干活</h3> 李纖協助組員穿隔離衣。 <h3>余磊,賴鳳麗,李纖采樣小組工作照</h3> <h3>采樣后對周圍環境進行消毒,規范工作,做居民放心的采樣“衛士”</h3> <h3><b>莊初柳,謝俊琴,薛興奎</b></h3><div><h3> 這是一個“低調而又奢華”的采樣三人小組。</h3><h3> 莊初柳,保健辦醫生,入黨積極分子。是第一批加入社區采樣工作的醫生,擔任采樣三人組小組組長。在工作中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勇于擔當,利用自己在街道工作的關系,主動協調采樣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為社區核酸采樣工作的順利鋪開墊定了基礎。</h3><h3> 謝俊琴,公共關系科副主任。自戰役打響一直在一線從事采樣工作,無怨無悔,從不退卻,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員風采。</h3><h3> 薛興奎,中心實驗室主任。妥妥的博士,深圳市海外高層次C類人才,早出晚歸也好,刮風下雨也好,一直默默無聞,和組員緊密配合完成采樣工作。</h3></div> <h3>莊初柳,謝俊琴,薛興奎小組做采樣前工作準備</h3> <h3>莊初柳,謝俊琴,薛興奎小姐到達居民家準備采樣</h3> <h3>“奢華”團隊工作不奢華,物資箱放下去以后,謝俊琴主任只能以這樣的姿勢坐著。</h3> <h3><b>藍標明,范俏,馮彩華(黃敏)</b></h3><h3> 分別為高峰社區醫師,心血管內科護士和內鏡室護師。</h3><h3> 提到這個小組不得不提到黃敏護師,堅持到最后一刻躺在康復理療科的治療床上了,才說起自己腰病上一年已復發多次的情況,心疼之已趕緊安排她先遵醫囑休息。剛開始采樣的時候,消殺用的是6升的大桶,黃敏提著消毒水一跑就是一天,堅持到最后一刻前都不曾言苦累。得知科室同事黃敏身體不適,內鏡室付朝霞護理組長馬上安排了馮彩華護師頂替,馮彩華護師也欣然上陣。藍標明作為三人采樣小組組長,帶領小組范俏護士、黃敏和馮彩華護師,分工協作,以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完成每天的采樣工作。</h3><h3> 負責標本回收的王斌醫生可是個細心負責的人,每天幫我們清點和核對標本,最多的時候,一天有近1300份標本要核對,發現問題都第一時間告訴我們,然后我們說馬上過去處理,電話那邊總是淡淡的傳來那句:我已經處理好了。在最忙的時候,這句話真的是這世上最動聽不過的語言。更可貴的是,王斌醫生還定期將需要改進的問題匯總后發給我們,讓我們的標本合格率直線攀升。就是這樣一位對標本有著嚴格要求的人,前兩天突然問我們說,藍標明小組是你們民治組的嗎?我們本能的緊張反應:是的,請問是標本有什么問題嗎?王斌醫生還是那淡淡的語氣說:沒問題,藍標明這個組的標本是最好的,每個都擰緊且獨立包裝,整整齊齊的擺好,特別好。</h3> <h3>藍標明,范俏,馮彩華在工作站楊文斌組長帶領下上門采樣。</h3> 范俏,黃敏在采樣工作中 <h3>藍標明醫生正在完成王斌醫生評價中的“最好標本”。</h3> <h3><b>莫江,梁昭,陳映</b></h3><h3> 分別為健康管理科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供應室主任護師和消化內科護士。</h3><h3> 莫江,2月13日晚臨危受命,接到電話就奔赴到了培訓現場。咽拭子采樣,于他的專業而言,應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可是他還是專心參加培訓。在三人小組中擔任組長,和組員密切配合,在社區進行“專業、精準”采樣。</h3><h3> 莫江副主任醫師說護目鏡和面屏戴一陣子以后就會起霧,常常讓人看不清路,在昏暗的樓層走路、上下樓梯時就像瞎子一樣慢慢挪,旁邊同伴就會引導說“前面有臺階,小心腳下,還有一階樓梯…”非常感謝梁昭主管護師和陳映護士彼此互相關照的情誼。而最感動的是,每一次我們采樣時,當被采樣人對我們說“謝謝你們,為了我們的健康,麻煩你們上門采樣,你們辛苦了”。這時就很感動,因為他們在家隔離了那么長時間,不能外出,沒有抱怨,反而很理解和支持配合我們的工作。覺得穿防護服和隔離衣的悶熱、爬樓梯的苦累通通都值了,精神上的愉悅戰勝了肉體上的苦累......</h3> <h3>莫江,梁昭,陳映小組在采樣工作中</h3> <h3>完成采樣工作后先對隔離衣進行全面消毒,再更換新的隔離衣給下一人采樣。</h3> 樓道狹窄,上下配合,一樣“專業、精準"地完成采樣 熟練配合采樣。 <h3><b>張建文,羅麗珍,黃天奎</b><div> 分別為上塘社康中心主治醫師,民治社康中心主管護師和全科醫師。</div><div> 采樣小組利用之前進行過”三位一體“工作的優勢,與各社區工作人員緊密配合,高效完成采樣工作,在群里也常常可以看到聯絡員黃天奎發來感謝社區網格員的反饋。</div><div> 張建文醫生是三人采樣小組的組長,主動擔起采樣重責,汗濕的衣服可以直接擰出水來,讓我們每每看到心里都酸酸的。同組組員黃天奎醫生說,有一次有一戶十樓的采樣對象,張醫生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頂著面屏戴著口罩,爬到十樓后,氣都喘不過來,久久不能說話,看著心里特別不好受。最心酸還是第一天進行采樣的時候,天氣突然變冷,又下著小雨,組里護士穿的很少,雙腿在寒風中冷的瑟瑟發抖,卻沒有半句怨言。</div><div> 在采樣過程中,我們也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但是,這支傳說中的江湖救急隊,卻總在關鍵時刻出手救急。2月21日,該小組,在完成自己的采樣任務后又再完成了兩次的補充采樣工作。</div></h3> <b>盧建軍,陳淑芳,劉志紅</b><h3> 分別是水榭春天社康中心副主任醫師、護師和元芬社康中心護師。</h3><h3> 盧建軍副主任醫師為人低調,待人禮貌,工作給力,回應神速,其良好的職業形象和個人修養,深深地影響著身邊的人。一起搭檔的元芬社康的劉志紅護士動情的說:每次看到盧醫生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挨家挨戶上門采樣時,面屏模糊了盧醫生的面龐,護目鏡里都是水珠,看到盧醫生脫下防護服后被汗水浸濕的衣服,心里都莫名的感動,他已經58歲了,我們都很心疼他。這段時間以來跟盧醫生搭檔讓我更加懂得什么是謙讓,什么是大度,非常地照顧隊友,每次采樣后都會禮貌的跟每位居民道一聲“謝謝”,居民同樣也回饋一聲“謝謝你們,辛苦了”。那時感到很欣慰,所有的艱辛都是值得的。</h3><h3> 我想,這應該是最好的關系了,愿意付出,互相欣賞,彼此都生出滿滿的正能量來,讓人溫暖又有力量。很榮幸認識您們,讓我們感受到那么多不期而遇的溫暖。</h3> <h3>盧建軍,陳淑芳,劉志紅小組上門采樣中</h3> 盧建軍,陳淑芳,劉志紅上門采樣中 盧建軍,陳淑芳,劉志紅小組在北站救助站采樣中 <h3><b>物資辦</b></h3><h3> 采樣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物資辦的給力后援,在整個采樣工作中,有多少后勤工作者在背后默默奉獻,我不得而知,誰有空誰就來,干完就走,從不多說一句。鄒春梅主任、陳斯護長、臧傳蘭主任、教研室葉永秀主任和黃健主任、工會廖卓連醫生、健教科陳偉文主任、教研室方維、藥學部廖樂樂副主任、紀檢監察科陳寶茹、健康管理科梁燕、計財科覃樞蘭組長、黨辦陳依夢、供應室劉寶華、李燕和張穎護士等......</h3><div><b></b></div><h3> 就在今晚,鄒春梅主任發來信息,她說我不會制作美篇,為感謝三人采樣小組支持工作,我制作了這個文檔,感受到鄒主任的用心,滿滿的愛。</h3><h3> 三人采樣小組真心的感謝您們。</h3> <h3>鄒春梅主任制作的文檔</h3> 鄒春梅主任制作的文檔 <h3> 說偉大可能有點渲染氣氛,但他們,平凡卻最可愛。您們總說,一切都是值得的。可是,我怎么卻覺得您們才是最值得擁有的。</h3><div><h3> 而春天,應該很快也要來了吧。</h3></div><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鲜城|
同心县|
安化县|
南充市|
安塞县|
自治县|
衡水市|
海晏县|
延吉市|
灵山县|
迭部县|
图片|
宁夏|
会宁县|
苍南县|
新乡市|
荥经县|
贡觉县|
青河县|
巴马|
三江|
宁城县|
依安县|
新宁县|
新野县|
济源市|
石门县|
九台市|
长海县|
浦城县|
安图县|
黔西县|
清河县|
普洱|
平罗县|
迭部县|
蒙阴县|
安徽省|
阳谷县|
桃园市|
奉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