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上最后一個被發現的大陸,唯一一個沒有人居住的大陸。 </p><p><br></p><p>南極——寒冷嚴酷的冰雪世界,遠離人類文明的凈土,地球上最神秘、最遙遠的夢幻之地。 </p><p><br></p><p>南極——在這里不僅可以欣賞到幽藍的冰川、漂浮的冰山、巍峨的雪山、浮冰密布的海峽,還可以看到各種企 鵝、海豹、鯨魚、賊鷗、信天翁……沒有任何其他地方能夠如此靜謐且生態多元化了。</p><p><br></p><p>身處此地,讓您完全忘記生活中的茍且。</p><p>不去南極,何談詩和遠方!</p> <p> 南極旅行經歷是人生中難得的體驗和修行。在這充滿極致的世界盡頭、冰雪世界,每一座冰山甚至每一塊浮冰,都有著千萬年的生命,在歷史長河中人仿佛瞬間即逝。</p><p> 去南極,是對身體適應環境、氣候和時差等能力的一次極限考驗; 除了在船上要經受那來回四晝夜的令人敬畏的“德雷克海峽的洶涌波濤”的考驗。且在短短的時間里,要經歷從冬天(國內)~夏天(南美洲)~冬天(南極)~夏天(南美)~冬天(國內)的極端換季。</p><p> 也是飛行時間和距離最長的地球旅行;全程往返約7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8圈,36天郵輪10天,其余26天轉機20次,飛行時間約80小時,。跨越四大洲(亞洲、美洲、南美洲、南極州)。</p> <p>去南極必經烏斯懷亞登郵輪。</p><p>烏斯懷亞(USHUAIA),阿根廷的一個邊境小城,又被稱為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和人居地。然而,讓其聲名遠揚的卻是另一個名號——世界的盡頭。</p><p>烏斯懷亞這個名字本身就很浪漫,意為“向西深入的海灣”、“觀賞落日的海灣”。當你真正走進烏斯懷亞的時候,會被一種清新脫俗的氣質所吸引:小城面朝比格爾海峽,風清云繞,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脈居然可以把小城環繞成夢幻般的仙境。這是有著童話色彩的小城,那層層疊疊的彩色房屋,簡單清爽的街道,溫馨的小店,寧靜的港灣,白雪覆蓋的雪山環繞著這座小城,清冷與靜美成為這個人類世界盡頭的獨享。</p> <p>登上郵輪鳥瞰烏斯懷亞小鎮</p> <p>每一扇窗子都有一個故事</p> <p>世界最南端的中國餐館</p> <p>這里距離北京18328km</p> <p>網紅打卡地標留個影</p> <p>我也來一張</p> <p>外國小朋友欣然一起合個影</p> <p>奔向南極</p><p>1月31日下午,我們在被稱為“世界盡頭”的阿根廷烏斯懷亞港,登上“午夜陽光號”郵輪,挑戰自我,奔向南極,掀開了十天的南極之旅。</p><p>登船了,非常時期帶上口罩測體溫。</p><p><br></p> <p>我們是1月21日從上海出境,23日武漢封城,24日國內所有組團出國旅游取消,以至于午夜陽光號郵輪荷載500多人,結果只有180人成功登船,一路吃住及下船游玩等活動安排輕松愉快。</p> <p>穿越德雷克海峽</p><p>德雷克海峽是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線,也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狹窄水道,最深達5248米。德雷克海峽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其寬度達970千米,最窄處也有890千米。</p><p>德雷克海峽經常被人冠以“殺人西風帶”“魔鬼海峽”,風浪大的原因是極地旋風加冷熱洋流的交匯。</p><p>據說十個人過德雷克海峽,有九個吐,而且身體再強壯的人也免不了吐的翻江倒海。不少人想去南極,但就是對德雷克海峽談虎色變,擔心過不了暈船嘔吐這一關而心存畏懼不敢前往。此前我也擔心自己是否能夠邁過這一關。</p><p>我們乘坐的船于當天晚上開始經過德雷克海峽,果真是海浪滔天,風高浪急,掀起的驚濤駭浪把諾大的船顛簸的如一葉小舟。半夜醒來吃一片暈船藥,早餐免了,午餐吃的人也明顯減少了很多。</p><p>整艘船仿佛像一只搖籃,在茫茫的大海中左右搖晃。放在桌子上的東西全被撒落在地上,人在倉內行走,就像喝了酒的醉漢搖搖晃晃,而且要叉開雙腿,扎著馬步才能站得穩。</p><p>客倉的走道,放著裝嘔吐物的紙袋,為嘔吐者備用。</p><p>經過48小時后,風平浪靜,順利到達南極海域。</p><p><br></p> <p>南極我來了!</p><p>放眼望去,震撼了,滿目冰川、冰山</p><p><br></p> <h3>南極的冰川星羅棋布,大的一眼望不到邊,雄偉壯觀。在巨大的冰川面前,感覺人是那么渺小。冰山大小形狀各異,像一座座雕塑品。</h3><h3><br></h3> <h3>坐在沖鋒舟上巡游,看到那些自然形成,透出白色、藍色以及淡淡綠色的各種浮冰、冰山造型更是令人叫絕!有的像駿馬,有的像雄獅,有的像燒制的瓷器工藝品,有的像一座橋……,心想面對如此精湛的作品,特級雕塑大師也會甘拜下風。此時我們都覺得自己的手機、相機的拍攝速度太慢,一雙眼睛看不過來。</h3> <h3>南極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極端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其原始壯麗的自然景觀,茫茫的白色寰宇背景下,仙山瓊樓、奇禽異獸般的冰山千姿百態,再加上五彩繽紛、變化莫測的南極云霞,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見,又可謂是夢幻般的純美天堂!</h3> <p>南極的晚霞如此美麗</p><p><br></p> <p>諾大的冰山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上只是冰山的十分之一二,每座冰山都有千萬年生命。</p> <h3>南極探險之旅,經歷了德雷克海峽的風高浪急,創造了郵輪進入南極最遠記錄,欣賞了震撼心靈的冰雪景觀,踏上了人跡罕至的南極大陸,參觀了美、英、智南極科考站,橡皮艇穿越在冰山林立的利馬水道,領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 <h3>登上南極大陸,在這里留下我們的足跡??</h3> <p>登陸前由專人對個人的穿著外衣和使用物品從頭到腳(帽子、沖鋒衣、沖鋒褲、背包、相機包)進行吸塵,靴子由船上統一配給使用。每次上下船登陸,靴子都要趟過消毒水,回船前要把靴子上粘到的泥土清洗干凈。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既不帶來也不帶走”,杜絕和防止把外來的物種、塵土帶進南極。離開時,不許帶走南極的任何東西,就算是一粒沙子和石子都不可以。</p> <p>每一個登陸點都是探險隊員提前抵達現場,規劃線路,插上小旗,提醒大家不要超出范圍,避免過度破壞南極的自然環境。</p> <h3>在前無古人踏足的雪原縱深</h3><h3>穿上雪鞋在白雪皚皚中踏歌而行</h3><h3>人類的渺小令人感嘆</h3><h3>往事如煙云 回首望星辰</h3><h3>地球最遙遠的地方</h3><h3>留下了我們清晰的腳印</h3> <p>此行登陸南極大陸7次(斯通寧頓島、馬蹄島、普爾夸帕島、馬頓灣、雅樂島、沙考港、達摩伊角),橡皮艇巡游6次(德塔耶島、馬蹄島、斯通寧頓島、魚島、達摩伊角、馬頓灣)。</p><p>參觀了美國????英國????智利????科考站。</p> <p>利馬爾水道是一條長11公里、寬1.6公里的狹長水道,最窄處僅為800米,兩岸山峰在間或裸露黑色的山體上,披掛著終年不化的白雪,有的高聳巍峨、有的圓潤秀美、修長綿延,隨浪波湧,抖動著亮麗身姿,更顯莊重,英姿勃發!這是南極最漂亮的水道之一。</p><p>水道上浮冰密布,望前方兩岸高峰聳立,有如水道咽喉上的一把大鎖,“船行山前疑無路”,當船貼著峭壁駛過時,山巖好像觸手可及!密集浮冰和冰山更加大了行船難度,要感謝船長高超的駕駛技術,船行險道,勝似平湖!</p> <h3>南極是世界上最后一個被發現、現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位于地球最南端,四周被圍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總面積1424.5萬平方米,覆蓋著巨大的冰蓋,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最后一塊純潔的大洋洲。海水中富含磷酸鹽等多種礦物質,生物源豐富,截止2009年,被發現有磷蝦、企鵝、鯨海豹和海鳥等近150多種動物,藻類(浮游生物)是南極的大氧吧,也是磷蝦(通體晶瑩透明)的主要食物,而磷蝦又支持了南極的生物系(如一條長須鯨一次可食幾噸磷蝦)。</h3><h3>千萬年來海鳥就是南極洲的主人,目前海洋生物的最大天敵,就是人類的違法商業捕殺,現南極洲只剩下3.85億噸磷蝦。</h3> <p>乘橡皮艇巡游在冰川密集的區域,隨處可以浮冰上成群海象在曬太陽,一個個憨態可掬,翹首弄姿,煞是可愛。</p> <p>在南極,除了企鵝,我們能見到的最多的野生動物就是海豹,全世界共有34種海豹,約3500萬頭</p><p>其中南極地區有6種,大約3200萬頭,占世界海豹總數的90%。</p> <p>棲息于南極的海豹,有鋸齒海豹、象海豹、豹型海豹,威德爾海豹、羅斯海豹和海獅,個頭最大的是象海豹,數量最多的是鋸齒海豹,在這6種海豹中,鋸齒海豹、豹型海豹、威德爾海豹和羅斯海豹是南極地區特有的,南極地區的海豹主要分布于南極大陸沿岸、浮冰區和某些島嶼周圍海域。</p> <h3>郵輪上的有自助餐廳、戶外簡餐、自助下午茶、24小時服務。有健身房、桑拿室、泳池、免稅商店、多功能報告廳。每天都有南極科考探險知識講座,船員才藝表演。</h3> <p>南極冰雪世界秀一把肌肉</p> <h3>冰山“大觀園”!</h3><h3>看!一塊紋理清晰的巨型“玉石”啊!</h3><h3>象條“大魚”嗎?</h3><h3>有如猛獸,連鼻、眼都清晰可見呢!</h3><h3>仔細看有的的造型,象不象一個人面部側影雕塑啊!</h3><h3>好一座伏臥的雄獅!</h3><h3>這一幅寬大的舞臺幕布,頂部有整齊的圍幔,下面有細紋縐折,好戲要開場了!</h3><h3>好大一塊“翡翠”啊!冰山下面,海水中泛著淡淡的一抹蘭,隨浪涌動,時時發出神秘、悠遠的光彩!</h3><h3>鼓滿的風帆,即將起航!據說南極飄浮的冰山,約有22萬座,這些奇幻般的冰架、冰山和浮冰,都是經億萬年來點滴雨雪積攢而成,看一眼萬年美倫美煥的景致,彌足珍貴</h3> <h3>南極大陸年平均降水量幾乎為零,空氣干燥程度超過撒哈拉沙漠,是名副其實的“白色荒漠”。</h3><h3>南極一年分寒、暖兩季。4月~10月為寒季,在極點附近表現為極夜;11月~3月為暖季,在極點附近表現為極晝。唯有暖季才適合到南極旅游(我們在南極的10天氣溫在零下5度~5度左右)。</h3><h3><br></h3> <h3>南極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年平均氣溫零下25度,內陸平均氣溫零下52度左右,歷史上測量到的最低氣溫零下89.2度。</h3><h3>南極是地球上風力最大的地區,海岸附近平均風力17~18米/秒(約8級風),風力強的沿海每年8級以上大風日有300多天,最大風速紀錄是100米/秒,相當于12級臺風的3倍。</h3> <p>人在“浮冰廣場”畫中游!</p><p>浮冰如畫的倒影,把海水也浸染成幽蘭色,隨海波的涌動,泛著神秘誘人的光彩!</p><p>初期冰川是乳白色,因海水的腐蝕性,使冰川中存有氣泡可散射光線,而蘭紫色的光譜波段長,所以年代越久的冰川會發出水晶般的蘭色!</p><p>形態多姿、觸手可及的冰山、浮冰從眼前緩緩漂過,盡情舒展著它們優雅的身姿!</p><p>浮冰不時從我們身邊飄游而過, 又見浮冰上酣睡的皮毛海豹!</p> <h3>冰雪奇緣——象鼻山</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南極洲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98%以上的面積常年被冰雪覆蓋,形成一巨大而厚實的冰蓋</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它的平均厚度達2450m,冰雪總量約2500~3000萬立方公里,占全球冰雪總量的90%以上,儲存了全世界約72%的可用淡水,這一淡水量可供全人類飲用7500年,因此南極洲,是人類最大的淡水資源庫,而且其水質極好沒有受到任何污染。</h3> <p>南極的企鵝高速公路是這個樣子的,根據《南極條約》及相關規定,當我們遇上企鵝通過高速公路時,應當提前避讓,與企鵝的距離必須保持5米以上,待企鵝通過之后才能繼續前行,別想不通,因為這是企鵝家的地盤。</p> <h3>企鵝眉清目秀,走起路來左右搖擺,憨態可掬,喜歡排隊前行,相互間會禮讓,很紳士,也稱“紳士”企鵝!游客登路必須避開企鵝通道,在南極,企鵝等海洋生物是真正的主人!</h3><h3>企鵝是南極最有代表性的動物,是南極的象征,其厚厚的脂肪(皮下2—3厘米)、特殊的皮毛、血脈結構和抱團取暖的習性,都造就了企鵝能在嚴酷的冰川雪地中,生活得自得其樂!</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阿德利企鵝(Adélie penguin)在南極分布最廣,堪稱標志性企鵝。十九世紀一位法國探險家以妻子的名字阿德利命名在南極落腳的那塊地方,在那兒看到的這種企鵝也因此得名。阿德利企鵝打扮簡潔,全身僅著黑白兩色,眼睛用白圈突出,炯炯有神。 其實各種企鵝的主色都是白腹黑背。這身燕尾服是它們抗御天敵的理想披掛,從水中往上看,它們的白腹與閃亮的水面難分彼此,從上往下望,它們的黑背又與深色的海洋混為一體。因此區分各個種的企鵝主要看頭部色型和個體大小。</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帽帶企鵝 (chinstrap penguin) 最明顯的特征是那道通貫面頰和下巴的黑色條紋,好像一條帽帶緊箍著頭頂的黑帽。這條黑紋還刻畫出一張充滿笑意的臉。</h3> <h3>諄諄教誨,知錯就改</h3> <h3>仰天長嘯</h3> <p>鯨是海洋哺乳動物,胎生,幼仔哺乳,用肺呼吸</p><p>,但它既不同于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也不同于企鵝等用肺呼吸的海鳥,它終生在水中生活,棲息于南大洋的鯨分為須鯨類和齒鯨兩大類,約有12種之多。較大型的須鯨,有藍鯨、鰭鯨、黑板須鯨、縞臂鯨,巨臂鯨、小鯤鯨和露脊鯨等,較大的齒鯨有抹香鯨和逆戟鯨等,其中個頭最大的是藍鯨,數量最多的是鰭鯨,巨臂鯨和露脊鯨因為游泳慢,易于捕殺,所以現已幾乎被捕盡殺絕,幸存者為數不多。</p><p>鯨在南大洋中的分布比較廣泛,幾乎南極輻合帶以南都有它們的蹤跡,它們的分布與磷蝦群的分布有密切關系,藍鯨主要分布在浮冰帶,生活在最南部的是巨臂鯨和黑板須鯨,縞臂鯨可以在南極洲海域越冬,露脊鯨主要分布在亞南極地區,</p><p>齒鯨類分布在南極輻合帶,隨季節變化而遷徙。</p> <h3>常年或季節性棲息在南極地區的鳥類有41種之多</h3><h3>可大致歸為三大類,它們是信天翁類、海燕類和海鷗類,其中最常見到和數量最多的除海鷗外,有信天翁、巨海燕、雪海燕、南極燕鷗,南極鴿、海鷗、藍眼鸕鶿和南極賊鷗等。</h3><h3>南極鳥類中只有雪海燕、海鷗可稱的上是南極的"土著居民",其它鳥類都是"異洲僑民",隨季節性變化而朝北向亞南極地區遷移。</h3> <p>在南極,我們遇上了優秀的探險引路人,探險團隊由22人組成,是我們此次探險旅行全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在十多天時間里,我們見證了他們的專業、負責和熱情,也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p><p>他們操著不同的語音言,來自世界不同的國家,其中有4名成員來自中國還有一位是洛陽姑娘。</p><p>說他們專業,不僅僅在探險方面,可以是我們的向導和安全的保證,他們還可以在波濤洶涌的,海面駕馭沖鋒舟帶我們自由穿梭,可以給我們做各種科普講座,解答我們提出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p><p>也許在不經意間,給我們發放探險裝備的、在半身泡在海水中、接應我們登陸或回到沖鋒艇的、或者為我們提供翻譯的,可能是一位歷史學家、海洋生物學者、鳥類專家、地質學家、冰川學者</p><p>或者是攝影大伽。</p><p>我真佩服他們都是多方面的能手,他們對南極的癡迷和敬業令我印象深刻。</p> <h3>南極冰川正在逐漸融化,我們在南極的時候有一天溫度10度。保護環境刻不容緩。</h3> <h3>此次南極+南美四國(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魯)游,歷時36天,乘機航程(20次飛)飛行距離共計7萬多公里(相當于繞赤道1.8圈),累計飛行80多小時(不含待轉機時間),共游了四大洲、四國、9座城市,游輪兩次穿越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h3><h3>這是我以往經歷的所有旅游中,耗時最長、體能消耗最大、同時也是感念最豐富的一次游程,我為自己的此舉自豪!</h3><h3>游程中完成了7次巡游、6次登路,海上行駛總里程2027海里,約3754公里。</h3> <h3>南極地球上的第七大陸,既是冰清玉潔的圣地,又是人類的生命禁區,南極不僅具有獨特的地理特征,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還充滿著神秘的色彩!</h3><h3>南極~讓你震撼心靈深處的旅行新體驗…</h3><h3>南極~讓你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地方…</h3><h3>南極~讓你終身難忘榮之一生旅行經歷…</h3><h3>南極~讓你見證奇?將永載史冊目的地…</h3><h3>南極~讓你的名字從此與它相連在一起…</h3><h3>南極~讓你用鏡頭記錄著絕處逢生且生生不息的世界盡頭…</h3><h3>南極!我來啦!</h3><h3>一次讓你從此回味無窮的經典行程!</h3><h3>一次絕美的旅行體驗值得你回味一生,</h3><h3>一次讓你永駐心中的旅行新境界…</h3><h3>一次讓你心路歷程全面改寫的旅行新篇章…</h3><h3>一次讓你刻骨銘心永不磨滅的最美里程碑!</h3><h3>一次讓你心生震撼、心生敬畏、心感奇妙、心感神秘、至美、至純凈、堪稱世界最美的旅行目的地,令你終身難忘的極地探險之旅…南極我的足跡已留在這片凈土啦!</h3><h3>走進南極不虛此行、走進南極收獲頗多、走進南極此生無憾、走進南極無悔此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山|
潞西市|
农安县|
阆中市|
常德市|
白城市|
嘉善县|
仲巴县|
茂名市|
沂水县|
香河县|
隆德县|
七台河市|
南皮县|
九龙坡区|
上杭县|
扎兰屯市|
赣州市|
佳木斯市|
鄂尔多斯市|
泗水县|
张掖市|
佛教|
津南区|
肇东市|
两当县|
璧山县|
万源市|
青河县|
屏东市|
屏山县|
思南县|
南溪县|
北宁市|
汨罗市|
盐津县|
丽江市|
鄂伦春自治旗|
田东县|
淅川县|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