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陰陽隔七載,思念淚潸然。 </p><p> 劬勞永難忘,千秋善德傳。</p></font></h3> <p><br></p><p> 2014年正月十五,癌癥奪走了母親堅強的生命,讓母親連新年都沒過完,就永遠離開了她一生操勞的家,離開了她一生呵護的子女,離開了她疼愛有加的孫子們。母親走了,依依不舍地走了……離開我們已整整七年了。但我至今不愿離開和媽媽共同生活的老家的房子,總覺得她依然呆在家里等我下班,她的身影總在我腦海浮現(xiàn),我始終放不下對媽媽的思念……</p><p> 我一直想寫篇文章祭奠母親,可每次提筆我就千頭萬緒,要寫的東西很多,又不知如何下筆,我害怕寫不好,對媽媽艱辛的一生是一種褻瀆,可內(nèi)心要寫媽媽的那份執(zhí)著始終在我心中縈繞。今鼓足勇氣終于一氣呵成,抒發(fā)一下對媽媽的思念,愿天國的媽媽能有所慰藉。</p> <p><br></p><p> 母親一生多難,生活艱辛。在她還未長大時我的外爺、大舅就因病去世,做為長女的她過早的承擔了生活的重擔,小小的身軀就飽受勞動之苦,但這也鍛煉了她吃苦耐勞,不屈服命運,忠厚善良,忍辱負重,勇敢堅強的性格。</p><p> 母親名叫楊讓,窯頭人。她嫁給爸爸后,因我家輩分在村子里較低,又因爸爸系我們家族里的長子,所以全村人都把母親尊稱為“讓大嫂”。小時候的事我已記不清了,也不知為何全村那么多人都這樣叫她。只記得小時候,我家姊妹五個,爸爸在西安工作,全家缺勞力,靠媽媽一個人在生產(chǎn)隊勞動掙工分,隊里憑工分多少來分糧食。所以那時家境貧寒,糧食始終不寬余。母親飯做好后,總是讓我們姊妹五個先吃,自己后吃,她經(jīng)常吃不飽,忍饑挨餓,還要下地參加繁重的體力勞動。</p><p> 當時在生產(chǎn)隊勞動時,男、女一起下地,男的干一天記七分工,女的干一天記六分工。由于媽媽舍得出力,勞動時從不偷懶耍奷,干活賣力,表現(xiàn)好,因此是全村唯一一個七分工的女社員。每當收獲季節(jié),媽媽都被選為"場長”,負責本隊收獲的糧食的脫粒、晾曬和打理。媽媽把這些活安排的有條不紊,從沒因管理不善讓糧食發(fā)霉損耗,充分體現(xiàn)了她的持家才能和吃苦精神,深受隊長的信任和社員們的愛戴。</p><p> 母親一生與人為善,樂于助人。她不僅干活舍得出力,手也很巧,繡花,縫衣,蒸花饃,做貢品,樣樣難不到她,算婦女中的“手藝人”。盡管她家務活很多,但只要鄰居有事找她,從不推辭,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計去幫忙,從沒讓對方失望而歸。</p><p> 母親名字中有個“讓",我也不知外爺為什么給她起了這個“字"。但正如她的名字。她一生秉承中華民族“禮讓為先"的優(yōu)良品格,孝敬公婆,善待老幼,鄰里和睦,相夫教子,是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就拿她對待“要飯吃"的態(tài)度上就略見一斑。六、七十年代,中國正處于建設階段,經(jīng)濟落后,經(jīng)常有人因家中無糧四處討要,俗稱“要飯吃”。盡管我家糧食也吃緊,但媽媽經(jīng)常教育我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多給自己“集點德”,做事別太絕,要善待“要飯吃"。當時有的人家看見要飯的,就門戶緊關,扮做家里無人態(tài)勢。但媽媽從不允許我們那樣做。她總是大門敝開,多少都要給他們點糧食,遇到飯點,還讓她們吃飯。</p><p> 長大后我才漸漸明白,正是母親善良忠厚,敢于擔當,待人熱情,誠心對人,一心為公,全村老少才把她尊稱為“讓大嫂",這也是對她一生最好的褒獎!</p> <p><br></p><p> 母親家境貧寒,沒上過學堂,只上過幾天夜校,識字很少。但她知書達禮,對子女的教育從不放松。她衷愛學習,只要有時間就經(jīng)常拿起我們的課本念念,盡管許多字都不認識,但她勤學好問,逮住人就問,再忙再累天天都要學幾個字。據(jù)說她還是學《毛澤東選集》的積極分子,在全公社(現(xiàn)在的鄉(xiāng))的人面前背誦過毛主席的“老三篇”。母親對我們姊妹五個的學習都很重視,經(jīng)常給我們講學習的重要性,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講不識字、沒文化的人的種種不便,教育我們要認真學習。盡管家里缺勞力,地里的活沒人干,但她再苦再累都不讓我們因下地勞動而耽誤學習,寧愿自己多干點,也不拖我們學習的后腿。在母親的教育和言傳身教下,我們姊妹五個學習都很認真,自覺,成績都很好。在恢復高考后,姐,二哥和我都先后考上了中專和大學,現(xiàn)在有了理想的工作,成為了全村人的驕傲和教育子女的榜樣。</p> <p> 母親個子不高,但她吃苦耐勞,樂觀向上,勇敢的挑起了全家的重擔。我家人口多,姐姐、哥哥已成人,原來的房子不夠住,全家人就省吃儉用,準備蓋新房。經(jīng)過多方努力,新房開始籌建。為了節(jié)省開支,不給兒女們“背債",媽媽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三間房的土由家人來承擔籌備。那時雖姐姐、哥哥們已長大,但他們都在外參加“社教",很少有時間能回家?guī)兔Α寢尵推鹪缲澓冢盟侨跣〉纳碥|,硬是一擔擔的把三肩房的土給備齊,讓全家人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土房。現(xiàn)在想想,都有點不敢相信,母親咋有那么大的能量,不知在當時流了多少血汗,磨壞了多少把镢頭和鐵锨,肩膀爛了多少次,母親是在拿命為自己的兒女們創(chuàng)造安樂窩呀。母親當年蓋房的壯舉在我村絕無僅有,至今還被做為佳話廣泛流傳。 </p><p> 人們常說:兒多福多。我看并不全對,母親一生光蓋房子就經(jīng)歷了五次,哪一次沒做出巨大的勞動和辛苦的付出呢?“母愛無邊”,母親無私的愛,掏空身體累死累活的拚命勞動,才用辛勤的雙手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p> <p><br></p><p> 母親一生生活低調(diào),不張揚,艱苦樸素,給自己從不亂花一分錢。即使后來我們都長大,日子富裕了,她也不亂花錢。我們姊妹工作后,為了讓母親享點福,逢年過節(jié)都要給母親買點衣服,吃的,給點零花錢。但她每次都是婉言謝絕,說她衣服很多,她就喜歡穿這身衣服;什么什么不愛吃,就喜歡吃自己做的家常飯。給的零花錢總舍不得花,都積攢下來,事先為自己準備好了棺材和壽衣。她時常給我說:“她在世,不準給她過生日,她死后,把鄉(xiāng)親們都叫來,給人家吃好點;她病了,不要把她送到醫(yī)院,她怕疼……"</p><p> 母親一生操勞養(yǎng)成了習慣。老年時她在家也閑不住,經(jīng)常用她那高度近視的雙眼給兒孫們做棉衣、納鞋墊。她一生樂觀,愛熱鬧,喜歡和老人們打麻將,玩花花牌來消遣。有次去玩輸了二、三元錢,她很內(nèi)疚。有次進城連吃的都沒買,餓著肚子回來了。我們知道了這事,就給她說,你喜歡就去玩吧,那點小錢咱輸?shù)钠穑灰愀吲d就好,別心疼錢。她還告戒我們:“人不能大手大腳,不要亂花錢,人無遠慮,必有盡憂,國家這么大,人口這么多,建設不易,要多攢點錢,以防饑荒之年"</p> <p><br></p><p> 母親一生要強,先人后己,只講奉獻,不求回報,從不想給子女們添麻煩。有了病痛,總是不聲不響自己忍受著。長年的勞累,母親晚年落上了好多病根。胳膊變形,關節(jié)腫大,一到晚上,全身疼痛,有時整晚睡不好,但她從不喊痛,連一張止痛膏都舍不得用,更別說進醫(yī)院醫(yī)治。直到后來身患癌癥,腿腳不靈便,走路有影響。她怕躺在床上給子女們添麻煩,才要求去醫(yī)院治病。這時已到癌癥晚期,醫(yī)生也無能為力。本來我們把母親送到西安,還想給母親動手術(shù),但母親知道這是不治之癥,她不想讓子女們花太多錢,堅持不做,就這樣可親可敬的母親終于在她八十四歲那年在病痛的折磨下,與世長辭。</p> <p><br></p><p> 母親的一生,是清貧的一生,亦是富有的一生;是勞碌的一生,亦是輝煌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更是偉大的一生。在緬懷、感恩之際,可以欣慰地告訴媽媽,我們沒有辜負您的期望,后輩們都很努力,誠實做人,誠信做事,不斷提高著自己。愿你泉下有知,我父親現(xiàn)今身體已然硬朗,你放心吧!我們會替你照顧好他的。你在世時說咱家后輩們中男孩少,女孩多。媽,請放心,你走后,咱家添了四個男丁,現(xiàn)今已男女持平,請你不要再遺憾。</p> <h3><font color="#010101"><p> “淡看世事去如煙,銘記恩情存如血”。母親雖然離開了,卻留下了許多精神財富。堅信她勤奮好學、砥礪奮進、艱苦樸素、誠信做人,充滿正能量的精神,將永遠激勵后人。</p><p> 逝者已去,長歌當哭。今日擬此文,以抒發(fā)懷念之情,寄托哀思。言難盡意,相信媽媽在天堂一定能感知兒子的思念。媽媽!兒子祝福你在天堂一切安好!兒子永遠想您!永遠愛您!媽媽!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p></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安远县|
永州市|
张掖市|
哈密市|
新绛县|
巫山县|
汉阴县|
柳林县|
兴义市|
白玉县|
十堰市|
曲阜市|
安乡县|
四平市|
五家渠市|
鹿泉市|
绍兴市|
金秀|
讷河市|
浦北县|
罗甸县|
安岳县|
任丘市|
盘山县|
辽宁省|
塘沽区|
定襄县|
双江|
广宗县|
囊谦县|
莎车县|
会理县|
邵阳市|
日照市|
平顶山市|
柘荣县|
鄂伦春自治旗|
土默特左旗|
汉川市|
鹿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