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劉風翔 白國慶 蘇振明 曾令爽.白光 侯占嶺集體創作完成

戰友一生兄弟

<p class="ql-block">  我們高舉紅旗,緊握鋼槍,向著幸福美好的明天前進! </p><p class="ql-block">主編:侯占嶺于2020年2月26日一2020年3月26日完成。</p><p class="ql-block"> 六人創作組集體搜集整理和各位戰友提供資料創作完成,在這里非常感謝各位戰友的支持與配合。</p> <p class="ql-block"> 《咱當兵的人》</p><p class="ql-block"> 這首瞭亮的歌唱出了戰士的心聲,唱出了戰士的豪言壯語,自從當兵后離開自己的父母,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兄弟姐妹,舍小家顧大家。為了保家衛國,為了 國家安寧,為了領土完整不容侵犯,吃苦受累,那怕是流血犧牲我們無怨無悔。讓我們緊握鋼槍,再立新功。</p> <p class="ql-block">    前言部分    邊防一團七連的老戰友們,憶往昔、崢嶸歲月、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彈指一揮間。回想四十多年前,真是浮想聯篇,往事不堪回首。當時在團黨委的指示下,以點《觀察點》建連,那是在1976年3月,由連長楊樹合,指導員孫寬帶領全連官兵,邊執勤,邊巡邏,邊施工,白手起家,在這雜草叢生的山溝里,沒水沒電,支起帳篷當營房,白天頂烈日戰風沙,斗嚴寒,晚上忍受著蚊叮蟲咬,就連洗個熱水澡那都是夢寐以求的事,但是我們克服了前所未有的種種困難、開山破石、拉土填溝、官兵的手不知磨破了多少層皮,流過多少次血,有時忍饑挨餓,不知經過了多少風霜雪雨,硬是一鎬一鍬,開出了平地,用一年多的時間,在大山深處建起了階梯式棟棟營房,戰壕和坑道,生活配套設施基本完善,為連隊今后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功夫不負有心人,戎邊守土結碩果,經過幾代官兵的相互交替,一年一變化,一年一個臺階,于1983年受到團黨委多次嘉獎和表彰,同年被內蒙古軍區授予"戎邊先進連隊"的榮譽稱號,并榮記集體"二等功"。 </p><p class="ql-block"> 為了實現老戰友們回連隊看一看,以王繼鋒為組委會會長及八名成員的精心安排下,于2016年7月23日,戰友們從祖國各地齊聚烏中旗,戰友們見面后心情無比激動、熱淚盈眶、緊握雙手、訴說衷腸、互談友情、情同手足、親如兄弟。這次戰友們大聚會更是一次終身難忘的再一次相聚,對戰友之間加深感情、加深友誼、加深了解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回想起我們以前曾在那里戰斗、生活、學習、用青春和汗水埋下了第一顆種子,就更加懷念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里都有我們留下的足跡,軍旅生涯使我們更加留戀和想念那里的一切。 </p><p class="ql-block"> 為了使戰友們更能直觀地了解新舊連隊的變化,由侯占嶺個人發起的,共有六人協同作戰,還有幕后默默無聞地王繼鋒指導員員,從幾千里的內蒙五原縣把七連聚會時的通訊錄及照片寄到海南,給侯占嶺增加和充實相冊里的內容,真是雪中送炭,真誠地感謝。特別是白光的兒子(白贏午)當得知我們相冊內的小視頻多放不下時,利用工作之余加班加點想辦法才大功告成,在此我代表全體戰友和創作組向白光之子表示感謝,你辛苦了,我們大家不會忘記的。   </p><p class="ql-block"> 這部美篇相冊,它不是一部簡單的相冊,它含蓋的內容之廣泛、是把連隊從1976年建連開始、到1984年以前的歷史、濃縮在這部相冊里。這就是和別的戰友相冊里的內容有著截然不同之處。它內含連隊歷史16大篇章、書寫文字內容達13000字之多、個人簡歷63人、濃縮小視頻9個、圖片大約500多張、還有猜想的,各地的風景圖片。戰友們通過看完圖片和小視頻內容介紹后、可能有心酸掉淚的、有深思的、有猜想的、有看熱鬧的、有回憶過去的,有逗笑的、特別是這次聚會時,因為有種種原因沒有參加的戰友,更應該珍惜這次機會、里面的內容和介紹極其豐富、認真了解一下連隊的過去和現在、耐人尋味、看后叫你大飽眼福,流連忘返。由于我們創作組人員的年齡都60多歲以上了,又都是門外漢,面臨的各種困難重重,內容和構思以及表達能力又很差,難免出現不妥之處,照片的編排和內容有可能出現偏差,錯字錯詞和語句不通順也在所難免,有不對之處,也希望戰友們看后多提寶貴意見。</p><p class="ql-block">文字內容編排整理:侯占嶺</p><p class="ql-block"> 六人創作組集體提供創作完成。</p> <p class="ql-block">  組委會成員</p><p class="ql-block"> 為了這次戰友聚會,能夠圓滿順利地完成,組委會全體成員,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汗水,組織有方、分工合作、考慮周到、服務到位、體貼入微、受到了全體聚會戰友的一致好評。</p><p class="ql-block">圖片組成提供:白國慶、蘇振明、白光、李仁、王海全。</p><p class="ql-block">文章內容提供:劉風翔、白國慶、蘇振明、曾令爽。</p><p class="ql-block">編排書寫:侯占嶺</p> <p class="ql-block"> 聚會留念</p><p class="ql-block"> 七連老戰友于2016年7月23日齊聚烏拉特中后旗參加戰友聚會、自從參軍各自回到地方后,幾十年過去了,所以這次聚會場面之宏大壯觀、氣勢磅礴之偉大、彰顯當兵時的英雄氣概、氣吞山河之壯舉,大家互相拍照留念,留下這一美好的瞬間。</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蘇振明、白光。</p><p class="ql-block">編排書寫:侯占嶺。</p> <p class="ql-block"> 部分官兵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戰友聚會多氣派,豪華廣場前面拍</p><p class="ql-block">戰友服裝多統一,多像當兵那年代</p><p class="ql-block">戰友坐好和站好,拍好照片作紀念</p><p class="ql-block">照片名字提供:白光、蘇振明。</p><p class="ql-block">編排書寫:侯占嶺。</p> <p class="ql-block">  如意大廳門前合個影,留下回憶、留下友情 、快樂生活、珍愛生命、幸福安康、萬事如意、安度晚年。</p><p class="ql-block">照片和名字提供:蘇振明、白光。</p><p class="ql-block">編排書寫:侯占嶺。</p> <p class="ql-block"> 楊樹合個人簡歷:1964年3月入伍在某軍319團政治處,1969年2月在邊防總站政工科任職(后改為政治處)1973年3月在邊防團老一連任指導員,1976年3月以點建連時任七連連長:1979年11月任后勤處軍械股長,1982年5月轉業。在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法院工作 ,2004年七月退休,現住址:唐山市。</p> <p class="ql-block">  王永軍個人簡歷:我于1968年入伍,來到內蒙古軍區邊防一團,在邊防團老五連任副指導員,1978年調邊防新七連任指導員,轉業后在通遼市公安局工作,后退休,現住址:通遼市。</p> <p class="ql-block">  王繼鋒個人簡歷:1968 入伍,來到內蒙古軍區邊防一團,1976年在邊防新七連任副指導員。1978年任五連指導員。1981年任團政治處干事。1984年轉業。1985年在內蒙古五原縣紀檢委,社保局任職。2009年退休,現住址:五原縣。</p> <p class="ql-block">  呂東學個人簡歷:1968年入伍,1976年在七連任軍醫、1977年在團衛生隊任軍醫,1986年在赤峰市軍干所任所長、1999年3月退休,現住址:赤峰市一太原兩地</p> <p class="ql-block">  劉風翔個人簡歷:生于1951年8月6日,1969年入伍,來到內蒙古軍區邊防一團,在邊防團摩步連任司務長,1977年5月從摩步連調邊防團新七連任副、正職指導員,1983年5月 從新七連調團管理股任協理員、股長。1986年1月調河北省廊坊市 武警部隊 任政治部副主任,正團職轉業。1996年轉廊坊市稅務局、2011年退休 , 現住址:廊房市藍水灣小區。 </p> <p class="ql-block">  楊國芳個人簡歷:1969年從蒿城縣入伍,來到邊防一團摩步連任班長、排長。1978年從邊防團摩步連調邊防新七連任連長。于1982年從新七連調到團司令部管理股任股長。1986年轉業,在蒿城市工商局工作后退休,現住址:石家莊市。</p> <h3>  韓辰生個人簡歷:1969年入伍 ,在七連當副連長,1985年轉業,現住址:石家莊市。</h3> <p class="ql-block">張寶占個人簡歷:1969年入伍,在邊防團特務連任排長,七連任副連長,在邊防團后勤處任股長一直到轉業,現住址,內蒙古包頭市昆區友誼大街金茂豪庭小區4一302手機號:15540187889</p> <p class="ql-block">閆春明個人簡歷:l969年從河北省藁城縣應征入伍,在內蒙古邊防團特務連任臺長,后又調到七連任電臺臺長一直到轉業,現住址石家莊市藁城區圓明南街四通巷1號l-2-202。手機號:13463970560</p> <p class="ql-block">靳三仁個人簡歷:1954年12月出生,于1972年12月應征入伍,于1976年一1977年在邊防團七連電臺任干部報務員,后調入四連電臺一直到轉業,現住址:內蒙古包頭市昆山區,手機號:13847208921</p> <p class="ql-block">  侯占嶺個人簡歷:生于1952年6月30日,1972年12月從河北省安平縣入伍,來到內蒙古軍區邊防一團,1973年擔任團吳盛林政委警衛員。1974年6月在汽車排當司機,1976年調邊防團新六連擔任駕駛員。1978年從新六連調新七連當汽車班長,1980年轉為志愿兵,1985年轉業, 2002年退休,現住址:貴州省貴陽市。</p> <h3>  朝格圖個人簡歷:1973年從四子王旗入伍,1976年從一連到七連任班長,1979年在團特務連任排長,1981年在六連任 副連長,1982年調回四子王旗人武部工作,時任副團職,2000年退休,現住址:四子王旗。</h3> <h3>  王喜斌個人簡歷:1973年從烏盟察右后旗入伍,歷任胡景升團長警衛員,在七連任班長,1979年退伍,后到呼鐵局工作,安檢辦主任,2016年退休,現住址:呼市新城區。</h3> <h3>  楊立強個人簡歷:1974年入伍,在呼市汽車團結業,1976年在七連當司機,1977年退伍,現位址:巴盟臨河市。</h3> <h3>  額登畢力格個人簡歷:1975年從錫盟西烏旗入伍,在七連當電臺報務員,1979年退伍后,在西烏旗廣播電視局工作,2018年退休,現住址:呼市。</h3> <p class="ql-block">  白國慶個人簡歷:生于1958年10月1日,1976年入伍,在裝甲連任班長,排長,1981年調邊防新七連任副,正指導員。1985年至1987在院校讀書,1988年在政治處任副營職干事。1988年轉業后,到鄂爾多斯市建設銀行工作,時任科長,管理處長,副處級調研員。2018年退休,現住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p> <p class="ql-block">  陳曉方個人簡歷:生于1957年1月3日,漢族,1976年入伍,在邊防一團特務連偵察班當戰士、任付班長、77年8月入黨。在摩步連任一排長、司令部偵察股連職參謀、邊防七連任副連長、巴盟軍分區偵察科任正連職參謀、85年調內蒙古包頭國安局情報處任組長、 87年調江蘇省國安局任科長至退休,現住江蘇省無錫市,手機號:13222916961</p> <p class="ql-block">趙太喜個人簡歷:出生于1958年6月,于1976年3月應征入伍,在邊防團七連任戰士報務員,干部報務員一直到轉業,現住址:內蒙呼市賽漢區手機號:15598103685</p> <p class="ql-block">  蘇振明個人簡歷:生于1955年,入伍前任教師, 1976年從伊盟達拉特旗入伍,在七連任戰士,文書,班長,1981年退伍,先后在烏海市糧局,油脂廠任廠長,經理,2008年退休,現住址;烏海市。</p> <h3>  劉永清個人 簡歷:1976年從伊盟達拉特旗入伍,在七連當炮班長,1980年退伍,現住址:達拉特旗。</h3> <h3>  石三山個人簡歷:1976年從伊盟達拉特旗入伍,在七連當司機 ,1980年退伍,現住址:達拉特旗。</h3> <h3>  額爾登巴特爾:1976年從烏審旗入伍,在七連當戰士,在1976年榮立三等功一次,1980年退伍,現住址:烏審旗。</h3> <h3>  烏云達來個人簡歷:1976年從烏審旗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0年退伍 ,現住址:烏審旗。</h3> <h3>  阿拉騰蘇哇迪個人 簡歷:1976年從烏審旗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79年退伍,現住址:烏審旗。</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曾祥順個人簡歷:1977年從湖北武漢應征入伍,在邊防團七連任連長,在司令部作訓股任參謀,一直到轉業。</span></p> <h3>  曾令爽個人簡歷:1977年入伍在七連任通訊員,后到司令部任警衛員,機要股參謀,股長,1988年轉業,在湖北沙洋監獄工作,2018年退休,現住址:武漢市。<br>  </h3> <h3>  鄒友淸個人簡歷:1977年從湖北天門市入伍,在七連當電臺臺長,1991年轉業,現住址:湖北省天門市。</h3> <h3>  王義超個人簡歷:1977年從湖北天門市入伍,在七連當文書,1981年退伍,現住址:武漢市武昌區。</h3> <h3>  劉和平:1977年從湖北天門市入伍,在七連當機要員,上士,1981年退伍,現住址:湖北省天門市。</h3> <h3>  夏仁全個人簡歷:1977年從湖北天門市入伍,在七連當發電工,1981年退伍,現住址:湖北天門張港鎮。</h3> <h3>  張國銀個人簡歷:1977年從湖北天門巿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0年退伍,現住址:天門市多寶鎮邊灣村 七組。</h3> <h3>  劉落成個人簡歷:1977年從湖北天門市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0年 退伍,現住址:天門多寶鎮。</h3> <h3>  熊志明個人簡歷:1977年從湖北 天門市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0年退伍,現住址:湖北武漢市。</h3> <h3>  陳國紅個人簡歷:1977年從天門市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0年退伍,現住址:湖北省天門市張港鎮。</h3> <p class="ql-block">  趙童節個人簡歷:1978年3月入伍,1981年6月在邊防團新七連任司務長。1984年任副指導員、1985年任指導員。1991年調巴盟軍分區招待所任所長。1994年任邊防一團后勤技術處處長。1998年任五原縣人武部副部長。2001年底自主擇業,現住址:呼市。</p> <h3>  白光個人簡歷:1978年從托克托縣入伍,在七連先后當戰士,副正班長,(榮立三等功二次)1984年轉為志愿兵、1985年調團部招待所,1986年9月調六連任司務長,2002年轉業到五原縣水利總務局辦公室主任,2005年調縣水政監察大隊任副大隊長,2019年2月退休,現住址:五原縣馨悅小區。</h3> <h3>  任獻個人簡歷:1978年從托克托縣入伍,在七連任副,正班長,1982年退伍,在烏拉特中旗工作,1984年調托克托縣機械廠任業務員,1998年 下崗待業,2018年 退休,現住址:托克托縣。</h3> <h3>  畢力格個人簡歷:1978年從通遼市科左后旗入伍,在七連當通訊員,司機 ,班長,1983年退伍,后在通遼市科左后旗茂道吐供銷合作社任可機,1997年下崗待業,己退休,現住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h3> <h3>  白音都冷個人簡歷:1978年從通遼入伍,在七連當副,正班長,1982年退伍,現住址:通遼市科左后旗。</h3> <h3>  好斯巴雅爾個人簡歷:1978年從通遼市科左后旗入伍,在七連任通訊員,副班長,1983年退伍,現住址:阿古拉特旗阿古拉鎮白音寶吐。</h3> <h3> 胡寶貴個人簡歷:1978年入伍,在七連當通訊員,1980年退伍,現住址:湖北武漢市。</h3> <h3> 姚千個人簡歷:1979年入伍,在七連炊事班任班長,上士,1985年退伍,現住址:河北省唐山市。</h3> <h3>  閆國軍個人簡歷:1979年從河北省尚義縣入伍,在七連當戰士,文書,1983年退伍 ,現住址:尚義縣。</h3> <h3>  賈勝軍個人簡歷:1979年從河北尚義 縣入伍,在七連任班長,1985年退伍,現住址:河北省張家口市。</h3> <h3>  史炳富個人簡歷:1979年入伍,在七連當炮班長,1983年退伍,在烏拉特中旗公安局上班,現住址:烏拉特中旗。 </h3> <h3>  金占峰個人簡歷:1979年從烏拉特中旗入伍,在七連電臺報務員,后改為志愿兵,1984年退伍,現住址:烏中旗。</h3> <h3>  夏曰呼個人簡歷:1979年11月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3年退伍后,在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房屋征收安置局工作至今,現住址:巴彥淖爾市烏中旗。</h3> <h3> 李志強個人簡歷:1979年12月入伍, 在七連當戰士,1983年10月退伍,1984年2月在烏拉特后旗農行工作至今, 現住址:臨河市俊峰華庭小區。</h3> <h3>  黃金個人簡歷:1979年從烏拉特后旗入伍,在七連當通訊員,1983年11月退伍,現住址:烏后旗巴音寶力格鎮東升家園。<br></h3> <h3> 岑世安個人簡歷:生于1963年7月,于1980年從烏蘭察布盟察右后旗入伍,1984年7月在七連任司務長,后調五連當副連長,團管理股管理員,巴盟軍分區直屬工作科會計,科長,人武部等部門任職,2009年正團轉業,現在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工作, 現住址: 呼市。</h3> <h3>  李仁個人簡歷:1978年下鄉知青,1980年入伍,在七連當戰士,副班長,1982年退伍,在新右旗郵政局分局工作,現住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河西新區。</h3> <h3>  張斌個人簡歷:1980年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3年退伍,現住址:包頭市。</h3> <h3>  祁鎖連個人簡歷:1980年入伍,在七連任守機員,在班任副班長,1982年退伍,在通遼寶龍山鎮生產資料公司工作,現住址:通遼市。</h3> <h3>  姜繼峰個人簡歷:1980年從通遼市科左中旗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1年退伍,現住址:科左中旗保康鎮。</h3> <h3>  何峰雪個人簡歷:1980年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2年退伍后,在通遼市科爾沁區醫保局工作,現住址:通遼市科爾沁區。<br></h3> <p class="ql-block">  郝魁先個人簡歷:1981年10月入伍,在七連二班任副班長,1984年軍校畢業分配到通遼市軍分區,先后擔任干事、組織干部科長、稱爾沁區武裝部長。2010年轉業后到通遼市食品藥品監督局,現退居二線,現住址:通遼市。</p><p class="ql-block">手機號:13947359895</p> <h3>  王海全個人簡歷:1981年入伍,在七連當電臺報務員,1984年退伍,現住址:包頭市稀土高新區。</h3> <h3>  李全星個人簡歷:1981年在呼市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3年退伍,現住址:呼市。</h3> <h3>  巴繼平個人簡歷,1981年,在七連當戰士 ,1985年退伍,現住址:包頭市東河區。</h3> <h3>  楊明樹個人簡歷:1981年10月從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4年10月退伍,現住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北環辦春和社區。</h3> <h3>  李士杰個人 簡歷,1981年在呼市入 伍 ,在七連當戰士,1981 年退伍,現住址:呼市賽罕區。</h3> <h3>  李玉銀個人簡歷:1981年從包頭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3年退伍后到集寧自來水公司工作,現住址:集寧市。</h3> <p class="ql-block">  趙軍個人簡歷:1981年從杭錦后旗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4年退伍,在烏拉特后旗 從事農機銷售,并創辦了農機合作社,現住址:烏拉特后旗瑞東小區。</p> <h3>  巴特爾個人簡歷:1982年巴林右旗入伍,在七連任汽車司機,1989年退伍,現住址:內蒙古烏拉特中旗。</h3> <h3>  阿思根個人簡歷:1982年12月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5年12月退伍,現住址:呼市。</h3> <h3>  趙勇個人 簡歷:1982年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5年退伍,現住址:呼市。</h3> <h3>  尹宏個人簡歷:1983年入伍,在七連當戰士,1985年退伍,在呼市水泥廠任技術員后退休,現住址:呼市玉泉區。<br></h3> <h3>  趙連臣個人簡歷:1984年10月入伍,在七連任班長,1987年11月退伍后,個體業主,現住址: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 巴彥胡舒鎮。<br></h3> <h3>  趙銀龍個人簡歷:1985 年入伍,在七連當衛生員,1987年退伍,現住址:通遼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鎮。</h3> <p class="ql-block"> 瞭望塔簡介篇</p><p class="ql-block"> 此塔建于1979年9月,總高離地面28.5米,地下埋5.6米,建時腳手架用人工從山下肩扛手抬運到山上,水泥、沙子、施工用品一點一點用人工運到現場。當時用水都是燕友,開拉水車送到工地。真是耗資巨大,施工之艱難可想而知、建成后 作用之大、用途之廣、內設共六層、包括主體建筑為官兵才藝室、五大篇章、內容豐富、功能齊全、為強軍之夢、做出了貢獻、它由巴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p> <p class="ql-block"> 王繼鋒指導員回想篇</p><p class="ql-block"> 王繼鋒指導員這次回闊別四十多年曾經戰斗過的連隊,走一走看一看,雖然自己七十多歲了,一到連隊,身先士卒,拾階而上,登上28米多高的瞭望塔,站在四十倍望遠鏡前,思緒萬千,過去的往事又浮現在了眼前,感嘆不己、遠遠望去、如今我們現在的連隊比過去更加完善,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明碉暗堡,我們的戰壕縱橫交錯,攻守自如,我們的老觀察哨,我們的網狀軍事布防,給敵人布下了天羅地網,叫來犯之敵有來無回,我們還可以觀察到蒙方的工事一目了然,清晰可見,我們的瞭望塔永遠屹立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后繼有人,代代相傳。</p><p class="ql-block">編輯整理:侯占嶺</p> <p class="ql-block"> 新舊連隊回顧篇 </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回憶起過去的七連時,叫我們想起了四十多年前的往事,那是在1976年3月23日響應上級指示精神,以觀察點建連,在這荒無人煙的小山溝里,我們克服了 種種困難、遇山開山炸石、開出平地蓋營房、坑道、戰壕、尤期是我們的瞭望塔也是某部最高的哨所,經過年復一年的官兵交替,于1981年新的連隊干部上任后,不甘現狀,由連長楊國芳,指導員劉風翔率領下,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地舊貌變新顏,營區改造大會戰。 全體官兵繼續發揚過去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劈山拉土添溝平院,硬是壘起一道100多米的石壩,把連部門前的立錐之地修成了可停放多部汽車的停車場,而且上下自如,還壘起了400多米的圍墻,使連隊很有規范,整齊劃一。 還平整了近 2000多平米的院落,而且還改變了連隊出早操出山口的慣例,徹底改變了整個連隊的面貌,美化了環境,使之煥然一新。還建起了藍球場、單雙杠、木馬、澡堂、為增強官兵體質,穩定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甪,到1983年基本完善。 </p><p class="ql-block"> 再讓我們看一下現在連隊的全景,真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鏡頭先從南往北看全貌,連隊酷似一個四合院,種下的白楊樹更是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白色的圍墻角上崗哨林立、戒備森嚴、現在連部平房換樓房、高壓線通到了連隊、沒有了發電機的轟鳴聲現在的官兵住著樓房看著電視喝著茶水、武器裝備鳥槍換炮。今非昔比,巡邏方式和裝備、全部更新換代、各種監控設備一步到位、實行了團部和連隊的遠程監控和指揮,各種生活設施逐漸完善配套 。真可謂一步一腳印、一年一變化、站在山上往下看、兩側山上"固我長城,衛國戎邊"的豪言壯語、更增添了戰士們的堅定信心。還有一條筆直酷似潔白的哈達之路,直接連著祖國人民的心、使我們心胸更加開闊、更覺得祖國如此之偉大、祖國富饒之遼闊祖國山河之美麗、共產黨之偉大!</p><p class="ql-block">新舊連隊一比較,多年不見想不到</p><p class="ql-block">過去連隊真遭糕,各種設施老配套</p><p class="ql-block">現在看到新連隊,各種設施都齊了</p><p class="ql-block">如今用上高壓電,各項難題解決了</p><p class="ql-block">如今種上小白楊,更顯營房多飄亮</p><p class="ql-block">預祝連隊年年好,安心扎根在邊防</p><p class="ql-block"> 侯占嶺一隨想小提示:這三張照片,最值得大家收藏,我最欣賞的是舊連隊那一張,我一連看了多少次,太珍貴了,最后提醒大家,凡是我們相冊內全景照片沒有人的為一等收藏品,有一人暫時別人沒有的照片 為二等珍品,愛人隨去時在各種環境和場合下拍的照片也難能可貴,或老戰友去后都沒有拍的只此一張也為二等品,試想一下我們這么大年齡了,這輩子還能去嗎?值得思考,也可收藏,不過戰友們還是考慮著辦吧,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李仁。</p><p class="ql-block">編排整理:侯占嶺。</p> <p class="ql-block"> 連隊榮譽篇 </p><p class="ql-block"> 我連從1976年建連以來,經過幾代官兵的奮力拼搏,循序漸進,在保衛和建設邊疆口號感召下,發揮連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政治教育、戰備執勤、營區改建、軍事訓練、潛伏巡邏、站崗放哨、軍民共建、培養軍地人才、蔬菜、肉蛋自給、功夫不負有心人、戎邊守土結顧果。于1983年年底受到團黨委多次嘉獎和表彰,同年被內蒙古軍區黨委授予"戎邊先進連隊"的榮譽稱號!并榮記集體二等功!</p> <p class="ql-block"> 觀察隨想篇 </p><p class="ql-block"> 我們此次回老連隊的首要目標,就是先登上瞭望塔看一下連隊的全貌,隨著新修的臺階逐級而上,累的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總算到了山 的至高點。環視四周,啊 !全變了、真是一幅絕妙的藍 圖呀。連隊的 全貌、盡收眼底,一攬無余、美不勝收、尤 期是新修的 網狀軍事布局、隨著山戀高 低起伏、形似萬里長城在此、垛口、烽火臺、掩體、坑道、戰壕、明碉暗堡、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能守能攻、層層疊障、它又像一條東方巨龍盤踞在我們的觀察哨位上。以它那特大身軀,挺立在28.5米高的瞭望塔上,日夜監視著敵方的一舉一動,保護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們的戰士每天用六大 美餐(塔內簡介說明)維護著巨龍,實現"固我長城 ,衛國 戎邊"的豪言壯語 ,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p><p class="ql-block">李仁本來身體壯,妻子陪著到邊防</p><p class="ql-block">他妻想上至高點,男人上去也夠嗆</p><p class="ql-block">上山困難他拉手,親親密密老兩口</p><p class="ql-block"> 侯占嶺一借題發揮小提示:上面全景照片沒有人在內的值得收藏,李仁及妻子那張更是珍品,很少有軍人家屬下戰壕拍照,也算是永久的留念吧。</p> <p class="ql-block"> 七連司機班</p><p class="ql-block">連隊用水方面廣,千萬別把司機望</p><p class="ql-block">車輛冬季不好使,炊事大鍋燒開水</p><p class="ql-block">搖車困難戰士推,每次發動累死人</p><p class="ql-block">巡邏生活離不了,平時就得多保養</p><p class="ql-block">保養車輛別怕累,都是為了迎戰備</p><p class="ql-block">師傅徒弟都認真,都是為了守邊陲</p><p class="ql-block">侯占嶺一盡興</p><p class="ql-block">說明一下:孫富原來也是七連的司機,在七連一年多時間,同時也是侯占嶺的隨車師傅。</p> <p class="ql-block"> 汽車暢想篇 </p><p class="ql-block"> 回想七連建連時,條件如此之艱苦,環境之惡劣,道路更是隨山起伏而顛簸,在那數九寒天,冰天雪地,我們的戰士有時乘車巡邏,大多數是乘馬,或者是步行,我們的官兵戰嚴寒,斗酷暑,不叫苦不叫累,但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對我們管轄的路段進行巡視觀察,不放過一個可疑點。    </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連隊和過去相比,條件好多了,用上了高壓電,也 不用像過去天黑就發電,巡邏時還坐上了高級專用多功能巡邏車,高級指揮車,再也不受以前那樣的苦和累,道路是新修的,非常平坦和開闊,營房哨所還安裝上了全程監控,還有專用拉水車,建起了溫室大棚,種一些時令蔬菜,上級的關懷備至,各種設施一應俱全,真心感謝我們的共產黨。</p> <p class="ql-block"> 連隊訓練篇 </p><p class="ql-block"> 軍隊是一所毛澤東思想大學校,我們要在這里進行各方面的政治思想教育,同時要在這里進行站崗放哨,執勤巡邏、內務衛生、軍體隊列、打靶射擊、摸爬滾打、擒拿格斗、翻越障礙、等各種器械的訓練。嚴格要求自己,增強體質,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樹立保家衛國的堅定意志和信心,為了增強連隊全體官兵,守邊衛國的堅定信心,于1984年由連長曾祥順,指導員白國慶接任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望初心、 繼續前行、以連隊干部為表率,充分調動全體官兵拼博進取的精神,劈山造地,平整土地,建起了200多平米的文化活動室,官兵們同訓練、同勞動、同娛樂、培養軍地兩用人才,官兵關系和諧相處親如兄弟,尊干愛兵蔚然成風、全連上下團結一心、步調一致、同心同德、為建設連隊新局面添磚加瓦。</p> <p class="ql-block"> 巡邏執勤潛伏篇 </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官兵常年經常不斷地對我連所管轄的區域進行觀察、潛伏、巡邏。1980年8月3日由白光班長帶領的潛伏小組,在某高地觀察時,發現有兩名外境人只騎馬越入我邊境線,到達我方領地縱深達2公里之多,正在驅趕我方牛群趕往境外方向,當時警告無效,這時白光班長果斷命令,開槍阻擊,盡量打傷,可不幸的是,當場打死一名,嚇跑一名,保住了人民財產安全,為牧民挽回了經濟損失,事后上級黨委給白光同志榮記個人三等功,全班給予了嘉獎。</p><p class="ql-block">戰士巡邏多樣化,白指彎腰把情摸</p><p class="ql-block">潛伏巡邏一整天,手扶界樁細觀看</p><p class="ql-block">發現兩個越境兵,開槍示警講人權</p><p class="ql-block">不聽勸告把牛趕,白光命令把敵殲</p><p class="ql-block">侯占嶺一隨筆。</p> <p class="ql-block"> 軍民聯防篇 </p><p class="ql-block"> 為積極開展邊境牧民地區精神文明建設,由指導員白國慶牽頭,深入桑根達來蘇木公社簽定了軍民聯防共建協議。還和周邊牧民訂立了幫扶濟困協議,又與桑根達來蘇木學校簽訂了精神文明建設協議書,連隊每星期派專人去學校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連隊還經常不斷地派醫生(呂東學),深入牧民家中巡診送藥,救死扶傷,有時候不管是白天黑夜只要有急診,隨叫隨去,我們連隊黨支部領導班子還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幫助牧民接羔保畜、倒場清盤、洗剪羊毛、修棚搭圈、起羊磚、到節假日、組織官兵慰問拜年、增強軍民團結友愛、加強軍民邊境群防群策,為鞏固邊防安全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 生產生活自給篇 </p><p class="ql-block"> 連隊除完成值勤、巡邏、潛伏、觀察任務的同時。于1983年由連長楊國芳、 指導員白國慶、帶領全體官兵發揚艱苦奮斗,戰天斗地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開展了后勤保障體系短板塊的戰役,并聘請了當地有名的獸醫和牧民講授養牛、養羊、養豬、養雞、防病治病和育肥的經驗,平整了土地、尋找水源、搭建溫室大棚,由司務長趙童節牽頭負責,帶領戰士學習栽培技術,培養蔬菜種植高手、種上了各種應季蔬菜、品種齊全、一年四季蔬菜不斷、基本上達到了自給有余,到年底人均達到了每人5只羊、2人一頭豬、3人一頭牛、為增強官兵體質健康,提高身體素質,得到了強有力的保障,為改善連隊伙食起到了應有的作用,為固邊強軍做出了重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 軍嫂 軍妹之旅篇 </p><p class="ql-block"> 這次連隊老兵聚會時,我們的軍嫂隨同愛人也來到了過去的連隊。有楊樹合(連長)之女,曾令爽愛人,李仁愛人,姚千愛人,白光愛人 及兒子,曹吉祥愛人。這充分體現了我們軍人的妻子之偉大, 來這里回味和體驗自己的丈夫當年在這里,曾經戰斗,生活所留下的足跡,是很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p> <p class="ql-block"> 宴會聚餐娛樂篇  </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們七連的老戰友在組委會精心安排下,在烏中旗最豪華的宴會大廳隆重舉行盛大告別宴會,戰友們回想離開部隊四十余載,真是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在宴會未開始之前,戰友們談談過去,說說未來,有多少知心話說也說不完。這時候有幾位歌曲愛好者,登臺獻藝演唱了《小白楊和戰友之歌》全體戰友和軍嫂軍妹都積極上臺獻藝,放開歌喉,雖然他們在唱的過程中,有點小失誤,但是,他們唱出了戰友的心聲和友誼,唱出了歡樂,唱出了無怨無悔,還有交際舞相伴,歌聲和掌聲把整個宴會大廳包圍在歡樂的氣氛之中,大家隨桌而坐,舉杯暢飲,談笑風生,互敬美酒,品嘗著過去的味道,怎不叫人心潮澎湃,回味無窮,好好享受一下美餐吧!</p><p class="ql-block">編排整理:侯占嶺</p> <p class="ql-block"> 團部附近周邊游 </p><p class="ql-block"> 通過圖片,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前團部禮堂的舊面貌,那是團部所屬連隊司、政、后機關開會、聽報告,受教育、看電影、軍民聯歡的地方。我們到達團部后,受到了作訓股長的熱情接待,并由美麗的女戰士和大家進行了全面介紹,現在團部大門己改過去的臟亂差,現己經變成了警備森嚴,崗哨林立,防障鐵絲網橫跨在公路上的戰斗格局,這充分表明了我們的哨兵神圣不可侵犯。</p><p class="ql-block"> 現在的禮堂從外表上來看,真是舊貌換新顏,以前的所有平房變成了樓房。還建起了溫室大棚,種上各種蔬菜、有南瓜、西瓜、冬瓜、西葫蘆、還有應季蔬菜、品種繁多、長勢良好,為部隊生活供給提供了方便。特別提出的是李仁戰友特意在川井蘇木政府和舊郵局門前拍照留念,真是不虛此行,也是給我們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收獲吧!</p> <p class="ql-block"> 邊貿口岸之旅篇 </p><p class="ql-block"> 這次聚會去邊境口岸也是戰友們的第二大心愿,這個口岸它是由四連負責管轄的地段,從烏中旗到甘其毛都口岸(漢語叫一棵樹)既288哨所,聽說道路比以前更加開闊,以改過去的沙石路,現在都修成了柏油馬路,路途只有130多公里,我們坐車一路上歡歌笑語,心情特別激動,沿途還可以看到潔白的羊群,蒙古包,還有綠樹成蔭小白楊,風力發電場,油田,路標一應俱全,我們通過收費站,馬上就要到了,我們從遠處看到口岸上的標志性建筑,更是增加了它的神圣色彩,塔尖直指藍天白云,邊檢總站大樓更加顯示出它那神秘不可侵犯的尊嚴,街道樓房整潔,各俱特色,顯示出草原上應有的魅力。甘其毛都口岸它主要是擔負著中國進口蒙古國的煤炭,銅精粉,鋼材,水泥,等大宗交易。另外還有牲畜,皮毛,民族服裝服飾,奇珍異石,珍珠瑪瑙,民族用具,琳瑯滿目,無其不有,使人看的眼花繚亂。大家都覺得這里的地美,景美,人更美,這里的邊民開的旅店大約有180多家,50多個零售商點,30多頂帳篷,開關時都人滿為患,現在的口岸比以前更加繁忙,每年到開關時節也是旅游的旺季,(5月,7月,10月每次15天左右)還可以看到野驢等野生動物,熱鬧非凡,不勝枚舉,有機會還是自己去一次,看個究竟,鎮上樓房商鋪林立,所有建筑都是根據當地民族風格所建,蒙古國超市,風味餐廳,中國的家電商鋪,還有蒙古國的小孩可以在中國學校就讀,醫院,公共服務設施一步到位,一應俱全,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這里的企業達數家,我們到達703界樁后,大家都爭先恐后拍照留念。它身后就是蒙古國一側的口岸,具說只有600米左右,他們的建筑也是中國援建的,我們到了這里真是大開了眼界,得到了很多的收獲,增長了好多見識。我們的王海全戰友特意在中國邊檢大樓前留個影,了去自己的心愿,留下永久的紀念,還有王繼鋒,蘇振明,白光,任獻,也在邊檢大門前留下永久的紀念。 </p><p class="ql-block">編輯整理:侯占嶺、蘇振明。</p> <p class="ql-block"> 猜想篇</p><p class="ql-block"> 1.白光的家屬這次聚會參加了嗎?2.是誰的小孩在瞭望?3.我們新修的(長城)有多長?4.八一兩字,朝上山的方向在左在右?5,連隊全景及瞭望塔是誰拍的? 6.誰和誰在那瞄準?7.誰在接電話?8.分別時誰和誰在握手?9.馬廄大門朝什么方向 開的?10.全景又是誰拍的? 11.誰在拍照?12.巴特爾站在那個界樁?</p> <p class="ql-block">  戰友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的風景。 </p> <p class="ql-block"> 楊連長湖北之行 </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天門市戰友歡迎(楊樹合)老連長,參加宴會的有:曾令爽、王義超、劉 和平、余培祥、彭其軍、趙金輝、朱紹華、夏仁全、熊志明、劉羅成、陳國紅。地點令爽不告訴,看完視頻找題目,</p><p class="ql-block">突看門寫忽必烈,內蒙還是占多數</p><p class="ql-block">如果猜錯趁早說,及時改正別啰嗦</p><p class="ql-block">一桌戰友十二個,喝酒吃肉敘友情</p><p class="ql-block">樹合連長己年老,陪同戰友樂呵呵</p><p class="ql-block">有生之年多走動,戰友情誼記心中</p><p class="ql-block">侯占嶺一盡興發表</p><p class="ql-block">錄制:曾令爽</p> <p class="ql-block"> 隨想呂東學醫助  </p><p class="ql-block">個子不高懂醫術,平時還是愛耍酷 借問大家他是誰,他是七連呂醫助回想連隊當軍醫,拿起銀針當槍使 為人看病態度好,頭疼腦熱立馬消 回想這次參聚會,去了連隊真鬼密 戰友好多都拍照,別人找他不見了和他聚餐有幾位,不坐兩邊坐中間 喝酒吃飯別擔心, 喝醉酒了他來忙</p><p class="ql-block">勸君還是少喝酒, 健康幸福年年有</p><p class="ql-block">雖說退休在家中, 革命傳統永繼承</p><p class="ql-block">侯占嶺、蘇振明之作 </p> <p class="ql-block">海南貴陽分兩地,各處風景都美麗,</p><p class="ql-block">要想知道那里好,搜搜百度全知曉。</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侯占嶺,</p><p class="ql-block">組圖:白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呼倫貝爾大草原,風光美麗又漂亮、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 遼闊無邊的大草原,美麗而神奇、藍天、白云更增添了靚麗的色彩。富饒而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嫩綠色的青草,鋪滿了整個大地,悠揚的馬頭琴聲響徹云霄,讓我們來到這里,英日格勒河、金帳漢旅游景區、呼和諾尓景區、戰友們來這里后在草原上愉快地暢玩和歡跳吧!</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畢力格,</p><p class="ql-block">組圖:白光,</p><p class="ql-block">編寫:侯占嶺。</p> <p class="ql-block"> 漫漫人生路</p><p class="ql-block">長的不高懂醫道,美觀漂亮還想要;</p><p class="ql-block">想問戰友何方圣,他是七連呂醫助;</p><p class="ql-block">推拿按摩加醫護,寫詩作畫是天賦;</p><p class="ql-block">高興喝上二兩酒,神仙不如他擁有;</p><p class="ql-block">樂善好施多羨慕,閑時踏青多走路;</p><p class="ql-block">練得一身好體魄,百歲人生慢慢渡。</p><p class="ql-block">引詩對話:蘇振明</p> <p class="ql-block">  上圖是河北省大青山旅游風景區,??上棧道 與玻璃吊橋,吊橋雖美多漂亮,沒有膽量上不了。閆國軍一提供圖片。   </p><p class="ql-block">下圖是科爾沁沙地阿古拉旅游區,這座神山叫雙 合二山。</p><p class="ql-block">遠看神山真神密,到了山上才知道</p><p class="ql-block">提供圖片:白音都冷, </p><p class="ql-block">組圖:白光,</p><p class="ql-block">編寫:侯占嶺。</p> <p class="ql-block">  阿貴廟,建在白音查干的阿貴山上,己有千年歷史,屬于2A景區、臺階陡峭、共108級臺階、廟內金壁輝皇、廟外景色宜人、氣象萬千、心曠神怡、是旅游觀光拜佛的好地方。不過還是帶上自己的小孫女去公園玩最合適。  </p><p class="ql-block">組圖:白光 ,</p><p class="ql-block">編寫:侯占嶺。  </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蒙古獵人(夏日呼)</p> <p class="ql-block">  這是內蒙古烏海市旅游景區,有成古思汗雕像、又是書法城??、石頭城、葡萄??之鄉 、烏海湖 ??、煤城、還有沙漠旅游觀光。真是人美 、湖美、 景色更美。</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編寫:蘇振明, </p><p class="ql-block">組圖:白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湖北武漢黃鶴樓聞名于世,登高遠望一攬無余,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這是武漢戰友王義超、態志明、 曾令爽陪同遠道而來的楊樹合老連長,游玩武漢長江大橋和黃鶴樓等景區。我們一路游玩,一路欣賞美景和拍照,暢談各自的工作、身體、 生活和家庭之瑣事。這是楊連長第一次來武漢看望戰友們,雖然70多歲了,身體還是很硬朗,看到戰友們后,感到非常地高興。  </p><p class="ql-block">組圖:白光,</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曾令爽。</p><p class="ql-block">編寫:侯占嶺。</p> <p class="ql-block">  這是什么地方,這么神奇,啊!戰北趙國長城遺址,歷史悠久,聞名天下, 包頭石拐區一五當召之間。</p> <p class="ql-block"> 老戰友回連隊 </p><p class="ql-block"> 花開花落幾十年 ,風霜雨雪幾十載,我們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了祖國的邊防事業,昔日風華正茂,廝殺疆場的壯小伙,如今兩鬢白發 ,今日故地重游,所見所聞,深情厚誼永留心間,相逢終有別離時,讓我們清風牽衣袖,一步一回頭,今日離別去,不知何時聚,我們的小白楊用它那無聲的話語和淚水,向我們揮手道別送戰友踏征程,默默無語兩眼淚,一路灑下駝鈴聲,讓我們速拿起手機,拍下這難舍難分的激動場面,再見了戰友兄弟,再見了營房,再見了我熟悉的哨卡,這里的一草一木,還有那昂首挺胸的(巨龍)哈日布格特爾了望塔,相聚又分手,告別眾老友,來年不知何時聚,友誼留心中,最后用《駝鈴》這首歌 ,送戰友踏征程,耳邊響起駝鈴聲,讓我們道一聲戰友珍重,在有生之年常相聚,讓相冊濃縮的畫面,友誼永存,讓我們用手機和微信,讓戰友之間架起一座友誼的橋梁,地久天長,情深似海,祝戰友家庭幸福,闔家歡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地久天長。  </p><p class="ql-block">編排整理一侯占嶺,曾令爽。</p> <p class="ql-block"> 永久的懷念</p><p class="ql-block"> 原七連部分官員于2016年8月1日,重返老部隊,參觀體驗了解現在部隊的生活、訓練、學習、執勤等,最后連隊老連長楊樹合代表原七連全體官兵,向新連隊全體官兵贈送了錦旗并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結尾篇</p><p class="ql-block"> 為方便戰友相互溝通,架起了友誼橋梁,我們創作組全體成員回想起創作過程。六人創造真是難,個個都是門外漢;占嶺牽頭搞創作,個別戰士不理睬;你說他當耳旁風,急的占嶺真窩火;他找劉指多次說,號召大家齊參與;有了劉指做后盾,沖鋒陷陣都不怕;他講相冊之好處,戰友相冊群里發;這時戰友才認可,白光振明緊參加;這樣才有共四位,名字不好四人幫;這時振明緊聯系,湊成六人又順利;國慶令爽加進群,緊鑼密鼓開場了;風翔指導總指揮,一有困難和他說;多次鼓勵又打氣,國慶指導當協助;寫出總結不得了,簡單寫寫成文章;多次執導多次改,不厭其煩出上策;振明負責寫連史,當過文書他清楚;病句錯字能提出,建議好多是他提;幫助占嶺出主意,好多介紹是他寫;不厭其煩把話說。令爽本來是秀才,寫篇文章抽袋煙;要說他在高興時,寫出文章一大摞;專門搜索小視頻,為的中間有快樂。白光收集好照片,組合好后添內容;簡歷個個很復雜,一個東來一個西;白天手機都挺忙,姑娘考試早上榜;只能擠到晚上忙,有時忙到12點;餓了吃點剩干糧,這時兒子看在心;擠點時間也來忙,他把視頻來壓縮;這才解了心發慌。本來視頻裝5個,多了一個不能裝;去掉那個也不好,代表戰友多感謝;見面以后喝兩缸。組好照片發占嶺,占嶺才把相冊裝;裝上照片看仔細,生怕填錯露掉字, 要說占嶺最 辛苦,本來聚會沒有他,老婆說他多管事,他把戰友心里裝;年齡大了不該管,家務都由她擔當;有時累的敢罵娘。有時熬夜是常事,眼睛發紅又發癢;每天打字四百多,年齡大了不用說;打起字來看錯行,前言部分最頭疼,寫了幾次 都不行;因為它是重之重,必須陳述明白了;寫的草稿有幾本,生怕內容不端祥;照片一天看幾遍,生怕榜上沒有光;為何時間這么長,馬上就到一個月;你不急來他不慌,現在不是在連隊,發號施令馬上動;個人照片不急慌,戰友一個看一個;生怕自己不暴光。為了戰友之友誼,創造辛苦不用提;6人創作搭配好,以冊會友添友誼;有生之年多相聚 ,身體健康隨時提;要想長壽需鍛練,快快樂樂度晚年;不妥之處隨時提,多提建議都受益;看后評論加點贊,全憑戰友心里說。</p><p class="ql-block">說明一下:白光的兒子白舜武,曾在五原縣電視臺工作。正當我們聚會的小視頻很多里面容不下的時候,是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把視頻巧妙地組合在一起,為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在這里我代表七連的戰友表示感謝。</p><p class="ql-block"> 慶 功 小 插 曲</p><p class="ql-block"> 為慶賀我們的戰友相圓滿成功,(從開始到完成整一 個月)由侯占嶺提議,于2020年3月26日晩上6點整,每個家庭自己準備6個菜、根據自己的喜好、準備啤酒、葡萄酒、 白酒都可以、來一次微信視頻慶功宴。這時候大家早己把酒準備好了。時間一到、大家共同舉杯,喝下這又高興、 又激動、又難忘的第一杯酒,首先劉鳳翔指導員講話??表示祝賀。其次大家先后都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感想,這次宴會是別開生動的、 與眾不同、可是不次于大家在一起聚會的場面、把戰友情凝聚在視頻前、雖然身居祖國各地、就好比大家在一起暢談一樣。互敘戰友情誼,情深四海??、更是賽如親兄弟????????、同時軍嫂們也紛紛端起酒杯??????,為我們的美篇相冊成功表示祝賀??。互敬美酒??、希望大家常相聚???????????、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快樂???????????、有生之年常相聚、友誼長存。最后大家在微信視頻里拍照留念,那真是,創作相冊微信牽,相聚一起不簡單,但愿人生聚 一起,慶功喝酒大家端。</p><p class="ql-block">六人創作完成:劉風翔、白國慶,侯占嶺、蘇振明、曾令爽、白光。</p><p class="ql-block">主編一侯占嶺于瓊海。</p><p class="ql-block">照片組合:白光。 </p><p class="ql-block">2020年2月26日一2020年3月26日完成。</p> <p class="ql-block"> 聲明</p><p class="ql-block"> 本相冊為了哄托文章的熱烈氣氛,采用網絡上部分發布的小視頻和圖片,著作權仍屬于原作者所有,在這里說一聲謝謝你們了,你們辛苦了。如果有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尔| 宁武县| 汕尾市| 靖边县| 怀远县| 封开县| 峨边| 通山县| 和田县| 句容市| 华容县| 富民县| 武平县| 营山县| 台南市| 延吉市| 礼泉县| 宁远县| 苍溪县| 洱源县| 道真| 会东县| 墨玉县| 荔浦县| 潞西市| 松滋市| 安乡县| 德惠市| 延吉市| 唐海县| 天祝| 阜康市| 蒙自县| 三穗县| 双峰县| 友谊县| 张家口市| 海林市| 合江县| 蕲春县| 涡阳县|